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主观幸福感研究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河北农业大学63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崔春华编制的《河北省大学生幸福感量表》,从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我信心、生活充实感、爱情满意度、个人成长、目标感、环境适应性等8个维度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性别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年级、专业类别、月生活费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消费水平均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从合理安排大学时光,提高所学专业认知,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活动,重视理财能力的培养等4方面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洪艳萍  卢会醒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318-321,375
为了解城镇化进程中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状况,采用Diener等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问卷,对该县133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中等水平;男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女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教龄、所教学科、是否担任班主任、是否支教方面差异显著;而在学校类型、学校层次方面,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通过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农地确权显著提升了农民主观幸福感,与未确权的农民相比,已确权的农民主观幸福感更高;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结论可靠;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增加农业收入和减少家庭抵押借贷是农地确权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健康状况良好、村庄地处丘陵和山区以及东部地区的样本上。为此,应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农地确权成果,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凸显农地生产性功能,不断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同一性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成熟度量表,对4 278名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发现:(1)自我同一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间两两显著相关;(2)自我同一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职业成熟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学业自我效能感在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成熟度间呈显著中介作用.也就是说,高一年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不仅能直接影响其职业成熟度,还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山东医学生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关系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提高总体幸福感的方法。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同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存在显著相关。大多数医学生自我和谐处于中等水平,但部分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偏低。结论:自我和谐的程度越高,总体幸福感就越高。自我和谐对总体幸福有预测作用,可以通过提高自我和谐程度来提高总体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在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他们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水平如何,心理弹性如何发挥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对维度-多归因果因量表(MMC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安徽省四所中学79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青少年心理弹性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归因风格在年级、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均有显著差异。青少年心理弹性、归因风格、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弹性在归因风格与主观幸福感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江南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测评,主要研究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专业、生源地、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每月零用钱数额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他们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个体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较高的幸福感可以有效地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抑郁情绪,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完善感,帮助他们成功地实现健康老龄化。本研究选取湘西、鄂西农村320名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探讨农村老年人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检验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人格的三个维度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内外向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社会支持在精神质和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内外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神经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描述了感恩状况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对感恩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居住地变量上,感恩的部分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对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有影响、总体幸福感有影响;感恩各维度和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感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27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索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来源的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积极应对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影响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幸福感的因素,文章采用权威主观幸福感量表结合已有的幸福感研究问卷题库,对200名农业本科院校研究生预试,调查数据通过运用SPSS19.0分析,提取并获得7个有效影响因素和幸福感影响因素量表,然后对3所农业本科院校和1所非农院校3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数据运用A-MOS17.0进行分析,得到调查结果表明:在一本农业院校中,学业期待、学校特征对学生幸福感影响最大;在二本农业院校中,个性特征、就业方面对学生幸福感影响最大。与农业院校相比,非农院校的专业特征对该校学生幸福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李智萍  舒曼 《农业考古》2007,(6):240-242
为了解农村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采用自编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45名家住农村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独生、父母是否离异因素上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而性别、家庭收入、家庭气氛在主观幸福感的量表上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P〈0.01)。最后,根据现代健康心理学理论提出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幸福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已渐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本研究旨在衡量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分析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东营市张村及周边几个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最终对250户家庭进行了调查,其中有140名留守儿童接受了问卷调查,从而得出性别、年龄、家庭等因素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AMOS软件,对江西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幸福感现状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测量模型的路径图。发现影响硕士研究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包括:个性因素、人际交往因素、学业期待因素、专业因素、学校因素、就业因素、家庭因素等,其中就业因素与个性因素对研究生幸福感的影响最大。为此,农业院校应加强培养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努力拓展就业渠道;把握硕士研究生群体个性特征,引导学生完善自我个性;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为理论基础,考察自信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以及自信清晰度的中介作用.采用总体自信问卷、自信清晰度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量表对333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显示:自信能够预测青少年的积极/消极适应状况,但是自信对2种社会适应的预测力不同,表明自信与2种社会适应的关系紧密度不同;自信清晰度在自信与积极/消极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但是对消极适应的中介效应大于积极适应,说明自信清晰度的中介功能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学业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一词 ,最早见于班杜拉 (Bandura)《自我效能 :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一文。自我效能是人们对形成和实现要达到指定操作目的行为过程的能力判断。简单地说 ,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知觉。在班杜拉看来 ,被感知的自我效能的结果是自我效能感。延伸于教学领域 ,人们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这种主观判断称作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至于学生学业成就 ,则是指学生所学学科及作业所达到的程度与水平。本文拟从教师自我效能角度 ,研究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1 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教…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农村青年不同群体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20)对370名农村青年和277名城市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城市青年的心理健康总分显著高于农村青年;(2)农村青年抑郁和焦虑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青年;(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青年不同学历间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存在差异,农村不同收入水平青年在抑郁维度上存在差异;(4)幸福感量表总分、心理健康量表总分、自我肯定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抑郁和焦虑这两维度与以上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且抑郁和焦虑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5)心理健康总分、焦虑和自我肯定联合解释幸福感37.2%的变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对65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调查的被试在职业决策效能感和心理资本得分在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年级和学生干部是否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和学生干部与否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心理资本的希望、乐观和成就动机显著正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各维度,自信显著正向预测收集信息和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农业科学》2015,(7):86-88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行为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收集数据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相应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越高;不同方式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以农村灾害安置移民为研究对象,基于盐城市17个风灾集中安置社区256份移民问卷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安置住房条件、安置社区环境2个方面选取8个变量,分析住房安置对灾害移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大部分移民的自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从安置住房条件来看,分房方式、住房质量、住房面积与移民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住房支出与灾害移民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从安置社区环境来看,社区配套和社区参与对灾害移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社区卫生和干群关系显著影响移民的主观幸福感且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