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思源  夏龙 《河北农业科学》2020,24(3):18-20,42
"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改革和有效手段之一,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良性运转,促进了乡村治理进程的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成果,通过对吉林省提前脱贫村S村进行实地调查,座谈走访、深入到户等方式,结合深度访谈,对"第一书记"推动S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效进行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其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为继续发挥其在扶贫阶段的治理逻辑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提出两点期望。  相似文献   

2.
青年第一书记是乡村振兴中新型农村工作队的重要主体,在乡村治理视角下,青年第一书记对提升乡村治理效果及助推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为优化现行青年第一书记治理提供参考,以海南H村为例,采用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分析青年第一书记的实践与优化路径。海南H村青年第一书记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包括经济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建设,具体为基础设施建设、多元产业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内生动力激发。治理的实现机制在于青年第一书记有效嵌入村庄及与村庄各主体间的平等协商合作。但由于村庄与青年第一书记的特性,在乡村治理中仍存在一定困境。建议进一步优化驻村第一书记的政策设计与正确的角色定位,做到指导不指挥、总揽不包揽等,助力乡村青年第一书记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3.
青年第一书记是乡村振兴中新型农村工作队的重要主体,在乡村治理视角下,青年第一书记的优化对提升乡村治理效果及助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为优化现行青年第一书记治理提供参考,以海南H村为例,采取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在乡村治理视角下分析青年第一书记的治理实践与优化路径。结果表明:海南H村青年第一书记的治理实践包括经济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建设,具体为基础设施建设、多元产业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内生动力激发。治理的实现机制在于青年第一书记有效嵌入村庄及与村庄各主体间的平等协商合作。但由于村庄与青年第一书记的特性,在治理中仍存在一定困境。建议进一步优化驻村第一书记的政策设计与正确的角色定位,做到指导不指挥、总揽不包揽等,助力乡村青年第一书记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4.
目前,精准扶贫正在执行最重要的扶贫瞄准工作环节,能否精准识别贫困户、致贫原因是后期扶贫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扶贫实践能否实现扶贫政策目标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村扶贫瞄准存在着瞄而不准的问题,而其背后则是村民参与权利被弱化。通过削弱乡村精英政策活动空间,破除乡村精英资源分配主导权,能够提高村民集体行动可能性,实现乡村社会再组织目标,夯实村民民主自治社会基础,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增强村民参与权利,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多个河南省选派"第一书记"驻扶贫重点村帮扶精准扶贫的典型实例,尝试探讨"第一书记"作为外部嵌入型重要帮扶力量介入村庄精准扶贫实践的外部支持机制和工作方式,进而研究该制度对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贫困治理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面临着多重困境。制度缺乏灵活性、村民脱贫动力不足,村两委的权威受到挑战以及乡镇政府角色定位的模糊,都为第一书记的贫困治理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变数。为了破解这些困境,本文认为应当基于系统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系统内部层面,必须要改善与优化第一书记制度本身,调整第一书记制度的灵活性。在系统外部层面,必须要推动运动式治理与常规治理的统一:一是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二是明确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职责关系,三是重新确定乡镇政府的治理地位。从第一书记制度的内外部环境来看,这两条工作主线缺一不可,而其治理成效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快扶贫、脱贫步伐,国家推行"驻村第一书记"制度,这一制度是国家层面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乡村实践。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基层扶贫脱贫工作的骨干领导力量,直接嵌入乡村治理过程中,对于乡村治理和乡村扶贫脱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难以避免的困境。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期间与乡镇干部、派出单位及村干部都会发生复杂多样的交集和关系,这就导致第一书记的工作成效和三者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驻村第一书记能够正确处理与三者的关系,这三者将有力地推进其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的成效,否则,这三者将成为其工作中难以突破的坚实壁垒。基于以上考虑,探究精准扶贫视角下驻村第一书记与村干部、乡镇干部和派出单位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推进基层脱贫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研究出发,透析驻村第一书记在扶贫实践中所遇到的困境,尝试整合出几点有利于驻村第一书记突破扶贫困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217-219
基层组织的建设效果直接影响着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构建。村民自治的传统模式面临诸多难题:基层组织构建受限,上级政府权威过度延伸使农民主体性缺失等。这些难题使传统基层治理陷入"失灵"状态。乡村振兴时代要求完善基层治理,强调多元化治理主体共同参与,采用嵌入治理与村民自治相协调的新型治理形式。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等嵌入式治理的基础上,"下派书记"制度采用"实职"嵌入的形式,尝试一种创新形式对村庄进行帮扶,以实现村庄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村民主体缺位、地方政府选择性治理的逻辑下,作为乡村绝对权力的核心的精英成为俘获支配扶贫资源的主体。通过分析乡镇政府选择精英承接扶贫资源的行为逻辑、乡村精英利己与利他的理性选择以及村民脱贫发展的强烈需求,认为精准扶贫中的精英俘获是在时间有限、资源有限的情况实现扶贫的最大效应,是增强村庄内生力和造血功能的重要路径选择。为了保证精英俘获推动扶贫脱贫,还需转变乡镇政府扶贫脱贫领导方式,培育扶贫精英的"利他"观念,提升农民的内生力和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前扶贫已进入新的攻坚期,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措施。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手段,将精准扶贫战略扩展至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帮扶,使互联网和扶贫政策有机融合,搭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扶贫信息综合平台,完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机制,形成扶贫合力,开创贫困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精准下派"第一书记"是贯彻和落实精准扶贫"六大精准"的重要实践路径,旨在探讨这一制度在基层推进过程中的帮扶实践及存在的问题。宿迁在制度创新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可推广的驻村扶贫新路子。但在第一书记制度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扶贫成效差异性、不可持续性及路径依赖性。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及配套政策措施,保障第一书记制度的高效落实。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226-229
乡村治理是乡村改革的基石,科学的治理模式对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侨乡因在"侨"的作用下而具有特殊性,治理模式也具有独特性,存在多元治理主体:村干部、华侨精英及经济能人、村民及自治组织。在运作的过程中,村干部的权力被分解,华侨精英因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本而在参与村庄事务管理中占有决策力量;村民及自治组织的参与使得公民在政治参与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创新治理模式使得CA村在多方面治理成果显著,治理经验对其他乡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78-279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并提出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强调乡村治理的发展目标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具体任务。通过对广西钦州那思镇定蒙村实地调研发现,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中政府行政性力量强化,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较弱。结合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背景以及广西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的实际,提出优化政府服务职能、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加强乡村治理制度建设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三空"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开发旅游对乡村问题治理潜力巨大,但目前旅游扶贫效果不显著且缺乏持续性。为了对贫困农户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评价与分析从而实现精准帮扶,在对我国旅游扶贫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可持续生计的"三空"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分析框架,从生计角度剖析"三空"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同时以河北省涞源县留家庄乡作为案例区域,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案例区域可持续生计进行分析;找出案例区域旅游精准扶贫困境,并因地制宜地提出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以期为我国"三空"地区旅游扶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参与青海省贫困县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活动,笔者发现互助县和湟源县脱贫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基层干部对扶贫的整体性把控过多.该问题使基层项目扶贫活动落入结构性困境,降低了脱贫的实际效果,削弱了扶贫项目治理和乡村治理的效果,限制了青海省扶贫目标的实现.通过给予贫困群体充分的发言权、走以村民整体为主体的内生性发展道路、适当松...  相似文献   

16.
后扶贫时代的扶贫工作,就是精准扶贫工作结束以后需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在治理相对贫困问题的过程中,要侧重解决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衔接问题、相对贫困标准的界定问题以及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减贫工作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问题。应从转变思路以防为主、建立长效监督预警机制、建立分级预警监测机制、强化综合社会保障、加强减贫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解决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部分。但当前我国部分乡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中存在积极性不高、受传统观念限制、制度不完善、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权力划分模糊等问题。为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探索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可行方向,需要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转变村民和基层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理念,完善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明确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职责。  相似文献   

18.
民族村的精准扶贫事业在我国还处于初期推进阶段,民族村的村社治理、村级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还有待完善。文章研究探讨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湘西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治理结构问题,实地考证了3 个典型民族贫困村的村社治理结构、村民参与村社治理程度、不同村社治理结构下的精准扶贫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村村社改革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完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做好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乡村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对湖南省H村的实地调查发现,精准扶贫基建项目存在“精英俘获”问题,村内精英作为俘获主体,垄断了村里的基建项目。研究发现,村内精英通过直接俘获、联合俘获、代理俘获、分包俘获四种方式俘获基建项目,导致了扶贫资金浪费,加剧了村庄腐败。在“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基础、双重收益的内驱动力和法治滞后的宽松环境等共同作用下,村庄精准扶贫基建项目“精英俘获”得以产生。治理该问题,需要完善外部监管体系、加强内部法治建设、调动群众自主参与。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已成为党的十八大后农村贫困治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性较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这些因素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广西玉林和广东湛江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东西部贫困区为例,从精准识别方式、精准扶贫资金来源与使用效率、精准帮扶具体措施等开展政策实施的区域差异性比较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发展程度、地理环境资源、主观思想意识的不同因素,分析政策实施方式的差异现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动态管理、增强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完善"第一书记"工作机制、健全精准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考评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