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闲田大球盖菇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是欧美各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D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多年来,笔者通过试验示范以及推广,不断探索,充实和完善大球盖菇的高效园林立体栽培技术。其中冬闲田阳畦栽培模式已在我市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该模式栽培,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养地效果,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省工、省本,经济效益显著。 1、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出菇温度为4—30℃,但以12—25℃为宜,由于利用冬闲田大面积栽培大球盖菇,没有搭保护棚,是完全…  相似文献   

2.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高温型食用菌,其子实体硕大、质地硬、口感好,鲜品货架时间长;适宜夏季栽培,解决了目前北方菇棚周年栽培和夏季鲜菇市场需求的问题.传统金福菇栽培多采用地栽模式,该栽培模式占地多、用工多、污染连片不可控;而袋栽模式可单层或层架栽培,节约用地,污染可控,省工省时.笔者通过对袋栽各因子调查、栽培示范,总结出金福菇袋栽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食用菌"重茬"的实质和发生原因,通过对老菇棚的处理、土壤处理、培养料的处理、菇棚管理、病虫害处理等方面的介绍,给出防治食用菌"重茬"的措施和方法,旨在提高菇农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草菇超高产栽培”是丰县大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与徐州仙华食用菌研究所合作经多年栽培试验成功的简易高产模式,推广十多年来,在广大载菇及同行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使草菇的生物效率稳定在80%以上.现总结如下以期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1选地建棚 栽培场地应选在空气流通、靠近水源、排水方便、远离污染源、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棚的长宽因地而定,一般棚以50 m×8m为标准两行中柱两行边柱,中间棚高2.6m、棚边高1.3 m、每间棚为3m左右.  相似文献   

5.
所谓平菇“1 1>2”栽培模式,是指运用一次性爆发出菇技术,同时启用两个菇棚,一个发菌、一个出菇,两棚交替利用的全新生产模式,其生产效益远远高于相同的两个菇棚、相同时间段常规发菌和出菇的管理方式。1)栽培时间安排。运用该模式生产平菇,可参考表1合理安排栽培时间。表1栽培  相似文献   

6.
茅盛浩 《食用菌》2005,27(2):54-55
菇房(棚)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场所。其设施直接影响到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环境因素控制。因此,应根据气候条件和栽培的食用菌种类来选择不同类型菇房(棚)设施。现将笔者近年来使用过获得较好效果的三种类型菇房(棚)设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榆黄菇的三种高产栽培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榆黄菇的蔬菜露地立体栽培模式、露地简易菇棚覆土栽培模式、林地仿野生栽培模式等3种栽培模式,并结合它们所产榆黄菇子实体形态、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进行观察和测试比较,认为榆黄菇林地仿野生栽培模式所产子实体形态好,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露地简易菇棚覆土栽培模式,最差的为蔬菜露地立体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浙江平湖市一菇农成功获得12万元的理赔款,成为浙江省首例该险种的理赔案例。平湖市食用菌栽培拥有多年发展历史,拥有多个专业食用菌合作社和产业园,种植面积覆盖全市所有9个镇、街道,2014年蘑菇产业产值达2亿元以上。但在食用菌栽培中,菇农面临着很大的种植风险,除病虫害和常见性自然灾害外,还存在火灾和菇棚倾倒风险。菇棚的搭建材料都是易燃物,加  相似文献   

9.
茅盛浩 《食用菌》2004,26(3):34-35
白灵侧耳又名白灵菇,由于近年来市场价格较高吸引了不少食用菌栽培者。但是不少栽培过白灵菇的栽培者反映。种白灵菇不赚钱。不赚钱主要原因是白灵菇出菇率低.不能保证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在多年野外菇棚和工厂化可调温菇房内栽培白灵菇的生产实践中,我们也碰到过类似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套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实现了食用菌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满足了市场对食用菌标准化产品及周年均衡供应的需求,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传统菇棚季节性常温食用菌生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通过SWOT分析,剖析了现有食用菌生产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借鉴高密惠德模式、东平利群模式及莒县京华模式的发展经验,提出了食用菌工厂化与菇棚季节性常温生产共同发展的实施对策,以期为食用菌产业规范化发展及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试验用防虫网遮阳网黄板组合来防控食用菌菇棚害虫,结果表明:防虫网遮阳网黄板组合,其防控食用菌害虫进入菇棚为害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菇棚。  相似文献   

12.
辛颖 《食用菌》2020,(3):56-57
羊肚菌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珍稀食用菌。人工栽培羊肚菌周期短,投入成本低,效益高。近年来,我国人工栽培羊肚菌技术取得了突破,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羊肚菌栽培模式主要有大田仿生露地栽培模式、小拱棚(套棚)栽培模式、冷棚栽培模式、日光温室栽培模式。日光温室栽培羊肚菌,可以适时人为调控栽培环境,减少不利自然环境因素对出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吴少风 《食用菌》2007,29(2):31-32
大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我国于1992年引进大球盖菇,目前在福建、江西等省已开始生产。我们于1995年从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菌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后,于1999年开始推广。大球盖菇一般以稻草为主要栽培原料,我们在推广实践中逐渐摸索形成了混合料无棚栽培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制的食(药)用菌栽培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发明定向发酵快速降解松木屑松脂类物质的方法和食用菌筐式集成栽培法,研制快速制种机、培养基隧道式灭菌装置、连续式接种生产装置、节能的反季节食用菌栽培棚,使多种食(药)用菌的栽培周期缩短25%以上,生产成本减少30%以上,在较低投资的情况下实现了适合大多数食(药)用菌品种的工厂化栽培,并且适用于工厂集中生产培养基(菇筒),农户分散进行出菇管理的集约化生产。目前该技术已在广东、广西、西藏、重庆等省、区、市以及加拿大温哥华的9家企业应用,日产杏鲍菇、金针菇等品种的鲜菇2 t-8 t。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四川食用菌栽培情况,利用金针菇和毛木耳适宜一高一低温度栽培的特点,一菇一耳轮作,形成金针菇与毛木耳双季高效栽培技术,提高菇棚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6.
"菌兴8号"是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抗高温为主要目标选育的香菇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经浙江丽水市近五年的推广表明,"菌兴8号"具有发菌和出菇温度要求范围广,且菇质优良,生物学转化率较高,适宜小平原和中、低海拔山区反季节栽培,也可用于秋季普通菇栽培。  相似文献   

17.
何金明 《蔬菜》2002,(2):16-16
近两年来,我县食用菌发展迅速,尤其表现在食用菌珍稀品种杏鲍菇的引进与迅速推广上。在农技人员的指导和农民实践的基础上,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半地下菇棚,这种菇棚的主要特点是:内部空间大,冬暖夏凉,可以进行周年生产。 一、建设菇棚的技术要点 1.选择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的地方建棚,要求远离养殖小区,工矿场等污染源,要求水、电、交通方便,排水方便。 2.菇棚群的布局要根据具体地块的形状、大小因地制宜。以菇棚群的主道为基准,各菇棚可以按平行式排列,也可以按对称式排列。菇棚东西走向,棚间距离为6m。 3.菇棚长度为2…  相似文献   

18.
平菇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1]。平菇的主要栽培方式为塑料袋栽培,栽培设施为塑料大棚。长期栽培食用菌的大棚,易引起土壤中致病微生物种群的富集[2],同时虫口基数也在不断积聚、扩散,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平菇产量下降,影响栽培者效益。为了改善菇棚环境、提高栽培成功率,笔者采用平菇、玉米轮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栽培者经济效益,也促进平菇栽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新胜 《中国果菜》2011,(11):56-57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药兼用,有益健康的食用菌已被世界粮农组织专家确定为人类合理膳食结构“一荤一素一菇”的三类食物资源之一,随着这一合理膳食结构理念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我国食用菌年消费增长量以10%-15%的速度递增,201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达2200万吨。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模式有:工厂化周年生产模式、菇棚常温或季节延迟生产模式、林下反季节生产模式、土洞周年生产等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爱靖 《食用菌》2012,34(5):36-37
银耳-滑菇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是根据银耳属中温结实型菌类,而滑菇属低温结实型菌类的特点,在同一个菇棚进行两菇周年的高产高效栽培,夏季栽培银耳,冬春季栽培滑菇,并利用银耳废菌糠栽培滑菇,废料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促进食用菌生产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