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制定防治策略奠定理论基础,经过四年多危害指标的研究,确定了落叶松毛虫对落叶松人工纯林为害量达到1/2时进行防治,每株平均虫口密度以林龄不同确定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辽宁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对兴安落叶松鞘蛾食叶量的测定研究结果看出,该鞘蛾一头越冬幼虫平均取食针叶长度为184mm,危害针叶数量为25枚;在危害期间不同时间段的食叶量和危害量各异,开始取食后的前10d危害最大,食叶量和危害量分别占整个危害期的86%和94%。针叶被害率与虫口密度密切相关,当虫口密度为2.9、5.8、8.7头/10cm和11.7头/10cm时,针叶被害率分别为25%、50%、7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地马尾松、黑松、火炬松、湿地松等松树上的大害虫。目前,很多林场在治虫工作中,或见虫就打,或规定5头/株及10头/株的虫口密度为防治界限,力图使其种群密度压得越低越好。这从生态平衡的观点来看,反而不利于天敌的生存,易于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因在综合防治工作中允许一定数量的害虫存在,也允许寄主受害,主要是寄主对害虫有一定的忍受力。即在忍受力允许范围内,木材产量能不受损失或基本不受损失。究竟寄主的忍受力为多少?从害虫允许密度上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即防治指标。国内对落叶松毛虫的食叶量、残害量、总危害量及林分针叶蓄积量曾作过研究,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成果的报告尚少见到。为此,我们开展了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兹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8—1989年笔者在浙江省金华县,研究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越冬后、第一代、第二代种群数量与马尾松树高和树冠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松毛虫的种群分布与树冠大小密切相关,在同一林分中,不论高树、矮树、树冠大小,平均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的上方林冠的虫数近似相等。因此,对矮树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的虫数调查,可以估测全林分的虫口密度(条/m~2),也可以调查矮树上的虫数和冠幅与高树的冠幅,估测全林分的虫口密度(条/株)。根据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的平均虫数和针叶量与松毛虫食叶量的关系,可以预测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我国东北林区针叶树种的重要害虫。通过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对落叶松毛虫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落叶松毛虫幼虫种群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在一切密度下部是聚集分布,聚集程度不因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该地区落叶松毛虫主要危害15~30年生、郁闭度0.65以上的人工落叶松纯林,天然林危害轻,纯林重于混交林,林缘重于林内,阳坡重于阴坡,坡中重于坡上和坡下,且林相整齐、生长旺盛的林分发生较轻,反之则较重。该地区落叶松毛虫天敌有30多种。  相似文献   

6.
松毛虫是严重威胁落叶松林的森林害虫,食量大、繁殖力强,高温干旱年分则大量发生,并造成严重灾害。1980~1982年阿尔山和乌尔旗汉地区松毛虫大量发生,使大片落叶松林受到严重危害。乌尔旗汉林业局,78年以前没发生过松毛虫,79年在人工林内少量发现,80年个别地段被害率达26%。81年由于气候条件适宜,人工林内松毛虫大量发生,受害面积达5万多亩,其中危害严重的有4千多亩,被害率100%,虫口密度60个/株,最多达781个/株。被害林分仅一个月时间,树叶即被全部吃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毛虫Dendrollmus Suprenses是世界性的害虫,也是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从东部山区到西部防护林,以及大小兴安岭原始林均有发生。1973年,甘南县林场落叶松人工林松毛虫大发生,虫口密度每株13115条,平均每株985条。1974年,桦川  相似文献   

8.
在马尾松毛虫测报工作中,通常以虫口的多少分级,如5条以下/株,5-10条/株等;林木又以多少年生分级。近年又以为害量分级,如为害30%以下,30-70%等等。从上述调查分级方法得出的数据,往往难以预测该代害虫对针叶的危害程度:同是有相同的虫口而针叶量不同的植株,最终为害结果会不同;在同龄级的林木中,由于人为、立地条件等原因,针叶蓄积量也有明显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一年,在进行江山娇实验林场Ⅱ级森林经理调查的同时,对全场的森林病虫进行了一次普查,为进一步研究松毛虫对林木生长的危害,分别于八二年、八三年又进行了连续观察。其具体作法是:在不同危害程度的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分内按不同立地条件,选设一定数量的标准地,对林分各项因子、立地类型及虫口密度、被害率、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业对有代表性的标准木,进行了伐倒解析。一、调查情况一九八一年,江山娇林场由于松毛虫的大发生,使8640亩的落叶松与15亩的红松人工林受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又称西伯利亚松毛虫,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国内分布于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除危害落叶松(Larix spp.)外,也危害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tabulaeformis)、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云杉(Picea spp.)、冷杉(Abies spp.)等主要北方针叶树种.目前,有关落叶松毛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对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及药效防治试验等方面的研究,而有关杀虫剂对落叶松毛虫的毒理机制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发现,松毛虫对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更新的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的危害与采伐时间、采伐方式,伐前虫口密度、伐前防治有关。8—9月份采伐,虫口密度为0—0.2条/m~2,比10—12月份采伐的虫口密度(1.0—2.7条/m~2)低;块状皆伐的虫口密度为1.2条/m~2较带状皆伐虫口密度(0.1条/m~2)高。  相似文献   

12.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和白跗平腹小蜂Pseudanastatusalbitarsis是松毛虫卵期二种寄生性天敌。为了便于人工利用,根据害虫虫口密度提出了经济合理的放蜂量,编制了赤眼峰和平腹小蜂寄生率与放蜂量、虫口密度的相关模式:y=2.6864x_1-0.1631x_2+34.9363(赤眼蜂);y=173.790x_1+0.005969x_2-6.9538(平腹小蜂)。  相似文献   

13.
《林业实用技术》2021,(6):89-91
根据林龄和已经采取的抚育间伐次数,选择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中龄林小班2个,通过布设样地来调查树高、胸径、林木数量等林分因子,分析间伐次数与林分密度的关系以及对蓄积量和径阶的影响。随着间伐次数的增加,林分密度减小,同时林分的平均径、平均高和单株蓄积量增加,且随间伐次数的增多,增加量越大;其中单株蓄积量的变化最为明显,间伐增加1次可提高37.95%,增加2次可提高76.35%。基于抚育间伐而实施的密度控制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日本落叶松的生长、提高了单株蓄积量和林分中大径木的数量,是培育日本落叶松大径木林最为核心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分析落叶松纯林与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中落叶松毛虫的发病概率和发病程度,并对比了不同混交配比条件下落叶松毛虫的发病程度。结果表明,落叶松纯林中落叶松毛虫的发病率及发病程度明显高于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单株落叶松上落叶松毛虫的个数比混交林平均高出1. 6倍,而在混交林中,不同混交配比对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数量也有明显影响,其中以3∶5比例进行混交的林分,单株落叶松上落叶松毛虫的个数最低。综上所述,采用混交的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落叶松毛虫病害的发生和扩展,而3:5比例的混交方式是抑制落叶松毛虫病害扩散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4代类型区马尾松毛虫室内外取食及为害针叶量、松树针叶蓄积量和人工模拟虫害对松树材积生长影响进行测定、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地区马尾松用材林松毛虫防治指标。试验表明,因虫灾引起松林失叶25%时,一般情况下不必防治;失叶50%以上时,要根据害虫数量、林分状况及天敌对害虫控制能力等进行综合评断。防治指标与松树年龄的幂回归关系为 y=1.4903·x~(1.1688)。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毛虫是落叶松的大害虫。发生猖獗时,会把叶子全部吃光,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991年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天然落叶松林内大量发生落叶松毛虫。有虫面积大约达到80万顷(严重危害7万公顷,中等危害33万公顷,轻度危害40万公顷),受害株率达100%。由于发生面积大,山势平缓,采用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7.
白石山林业局利用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防治面积巳达到全局落叶松人工林总面积的50%。虫口密度巳由初期的平均每株17.4头,下降到每株0.08头。有虫株数从初期的83%,下降到0.011%。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改进了赤眼蜂的繁育方法,为防治落叶松毛虫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赤眼蜂,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辽源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属于半山丘陵地区,有林地面积近一百五十万市亩。其中人工落叶松林为八十万市亩左右。一九六四年以来,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曾连续大发生,至一九六八年全市林区发生面积达二十五万市亩,严重的林分有虫株率达70%。虫口密度高达106条/株,平均为46条/株。使树木不能正常生长,从而为次期性害虫(如小蠹虫、天牛等)的侵入和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造成林木的枯死或降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龙  王志杰 《中国林业》2012,(12):51-51
落叶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国内分布于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除危害落叶松外,也危害红松、油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暴发时吃光针叶,使枝干毕露,形同火烧,严重时使松树成片枯死。对华北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以安全、有效、经济、简易为  相似文献   

20.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有体病毒(简称文山松毛虫CPV)作为防治文山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的一种手段,没有化学农药所带来的一些消极后果,对人体、畜禽、鱼虾等无害,环境污染也不大;宿主特异性高,人工散布后可引起松毛虫群体内的大流行,而不会杀灭害虫的天敌。而且,病虫尸体成为新的传染源,仍可有效控制着虫口数量。 1975年,江川县江城镇翠峰乡的8467.5亩云南松林,遭到文山松毛虫的危害,这些松树的针叶全部被松毛虫食光。当时我们采用6%的“六、六、六”粉,敌百虫粉进行全面毒杀幼虫,收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也杀死了不少的害虫天敌。1984年以来这里的云南松又受到文山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的危害,受害面积达6815亩,平均虫口密度为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