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叫“兔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家兔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迅速、死亡率高。兔瘟给养兔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为此,我们对涿鹿县兔瘟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1 流行情况 涿鹿县是张家口市17个县(区)中的重点农区养兔县。在1970年~1985年间.年饲养量保持在:30~40万只左右。1985年5月,在县境内首次发生兔瘟病流行,流行区域涉及到5个乡镇的19个行政村,共发现病兔3654只,占这  相似文献   

2.
发病概况 1985年以来,我们先后调查了32个养兔专业户,共养兔12469只,其中发病的4541只,发病率为36.6%,死亡2953只,死亡率为23.7%。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初步诊断,和实验室确诊,诊断为兔瘟的8户,占32户的25%,病兔1756只,占病兔总数的38.9%、死亡1723只,占死亡总数的58.3%;发生兔球虫病的12户,占总户数的37.5%,病兔1420只,占病兔总数的31.3%,死亡549只,占死兔总数的18.6%;发生兔巴氏杆菌的5户,占总户15.6%,病兔623只,占发  相似文献   

3.
我院兔场于1985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发生“兔瘟”(暂定名),共计死兔420只。该病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率高,多数病兔临床症状呈超急性,一旦发病,数小时内即死亡。如此烈性的家兔病毒性传染病,按常规方法分离和鉴定病毒,一般需数日甚或数  相似文献   

4.
东台市是江苏省家兔生产的主要基地。家兔年均饲养量40万只以上,1992年达到155万只。为了解该市兔病流行特点,我们以现有资料为基础,采取重点乡镇抽样调查,对该市主要兔病流行情况总结如下。 1、兔瘟(出血性败血症) 该病在本市始发于1985年3月,以唐洋、新街、许河、三仓、富东等兔饲养量大的乡镇为多发地。该病传染性极强,1986年11月至1987年3月间达到发病流行高峰,疫情遍及全市各乡镇,病死兔1.2万多只。  相似文献   

5.
兔瘟(暂定名)是一种新发现的兔病毒性疫病,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出血性肺炎”、“兔病毒性败血症”或“兔病毒性出血性肺炎”。它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快、死亡率高。该病于1984年在我国苏南地区首次暴发、随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均有此病发生的报道,给养兔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  相似文献   

6.
兔瘟(兔出血症)是兔的一种最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兔巴氏杆菌是兔的另一种急性烈性细菌性传染病,这两种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混合感染暴发时,对养兔业有毁灭性打击。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东沙洼村张某饲养240只獭兔有86只兔发病,发病率为36%,死亡58只,死亡率为67.5%;柴镇王某饲养360只,有110只发病,发病率为30%,死亡85只,死亡率为23.3%;其他养兔户发病率均为60%以上,死亡率在50%以上。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一、临床症状 不少兔未见症状,突然死亡且发出惨叫声,死时有神经症状,如扭脖、脖向后背伸,…  相似文献   

7.
兔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三联灭活苗(以下简称三联苗 )已广泛用于兔群的预防接种 ,但近年来我县有部分养兔户在应用三联苗后仍发生典型兔瘟的病例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9月 2 9日 ,象州镇龙付村 1 6户村民从本县某兔场购回新西兰兔 1 2 4只 ,平均体重 2千克 /只 (兔场在仔兔 35日龄和 6 0日龄各用三联苗免疫 1次 ,每兔 1个剂量 ) ,1 0月 2日至 8日 ,相继有 5户村民饲养的兔子突然发生死亡 ,共死亡 2 3只。笔者于 1 0月 2日上午接诊后初诊为兔瘟 ,即用兔瘟改进灭活苗紧急预防接种 ,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 ;同年 1 0月 5日 ,…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 该兔场共养殖獭兔1500多只。该次发病的多为2~3月龄的青年兔,本批兔29日龄注射兔瘟疫苗首免,以后再也没有进行任何疫苗的免疫。2008年5月25日开始发病死亡,8d共有247只兔先后发病,死亡126只,死亡率高达51%。  相似文献   

9.
一、流行病学调查1.发病范围:1985年6月第一个病例发生。三年来,全县43个乡镇有36个乡镇发病,占83.7%。抽检部分血样,IBD 血清阳性率高达78.6%。2.病、死情况:据不完全统计,1985—1987年累计发病47574只,未治疗病鸡的平均死亡率为28.9%(2.3—40%)。发病日龄为24—118日龄。在病、死总数中,4—7周龄的鸡分别占46%和57.7%。当有禽霍乱、球虫病等并(继)发症时,死亡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2014年9月,林州市某乡镇一獭兔场发生传染性疫病,经请兽医专家诊断为兔附红细胞体病,现将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情况及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獭兔场位于林州市南部乡镇一偏远山区,兔场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全场共存栏獭兔1 800多只,其中各类种兔105只,1月龄内幼兔380只,其余为商品獭兔.兔群从9月8日开始零星发病,到9月17日大面积发生,发病兔主要为幼兔、怀孕母兔和哺乳母兔.断奶幼兔最先发病,呈急性、热性、贫血性经过,病程为3~5 d,怀孕母兔则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泌乳母兔主要表现为四肢瘫软,不能站立,最后衰竭而死.怀孕母兔、哺乳母兔发病率达35%,死亡率达发病兔的70%;断乳幼兔发病率达44%,死亡率达78%.该病传染性强,发展快,死亡率高,给兔场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俗称“兔瘟”.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潜伏期短,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养兔业造成严重威胁.现将本地1例兔瘟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1 发病情况某养殖场存栏兔564只,其中能繁母兔50只,双月龄仔兔248只,商品兔266只,母兔和仔兔与商品兔分圈饲养.4月初成年兔开始发病,场主用氨苄青霉素、磺胺等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笔者就诊时已发病238只,发病率89.5% (238/266),死亡216只,病死率90.8% (216/238).  相似文献   

12.
兔瘟(兔出血症)是兔的一种最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兔巴氏杆菌病是兔的一种最急性、烈性细菌性传染病.这两种病的发生率、死亡率都很高,混合感染时,对养兔业有毁灭性的打击.2000年10月2日柴镇东沙洼村张某饲养的240只獭兔,有86只发病,发病率为36%,死亡58只,死亡率为67.5%,现将详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兔巴氏杆菌病是6月龄以下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2001年6月,我县一种兔场应用市售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免疫后,却复发兔巴氏杆菌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2000年6月下旬,我县尖角乡刘湾村一兔场,用从某私营兽药店买来的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给存栏的400多只金丝长毛兔全部做了免疫注射(1个免疫剂量/只)。注射后14d左右,兔群中3~4月龄幼兔开始陆续发病死亡。到2000年8月7日,发病免208只,死亡198只,发病率50.2%,病死率95.2%。发病期间应用磺胺类药、痢特灵、氟…  相似文献   

14.
<正>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由兔瘟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家兔的生产。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疫苗免疫。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虽然已经疫苗接种,但仍有零星发病的情况。笔者结合近几年的临床经验归纳了兔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供从业者参考。1发病情况山东莒南一家獭兔养殖场,饲养商品獭兔1 500只,于2013年6月2日每只獭兔免疫注射兔瘟疫苗2 m L,突然在6月下旬有獭兔开始发病,其症状表现为精神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85~1986年,将自然发病病死兔肝脏通过易感兔传代,分离到4株“兔瘟”病毒(Y8504、Q8511、Ch8503和A8604)。它们具有共同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其中Y8504毒株是最早分离并有代表性的。本文就此株“兔瘟”病毒的分离、某些特性及其应用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六年五六月间,我县某兔场家兔发生了一种以分泌浆液性鼻液,两前肢呈“八”字形外展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检查,在1512只3月龄左右幼兔中发病701只,发病率为46.4%;死亡(包括瘫痪病兔)74只,死亡率为10.6%。成年兔675只,发病31只,发病率为13%。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微生物学检查,诊断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春季 ,单县某长毛兔繁殖场 ,个别成兔出现以鼻腔流粘液性分泌物 ,打喷嚏 ,呼吸加快 ,食欲不振 ,病死率高为特征的传染病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 ,以及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兔波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场自繁自养 ,有长毛兔 2 0 0 0余只 ,2 0 0 2年春季 ,个别成兔精神沉郁 ,采食量减少 ,鼻流粘液 ,打喷嚏 ,该场兽医认为感冒。用大青叶治疗 3d ,病兔未见好转 ,并逐渐消瘦 ,呼吸加快 ,衰竭死亡 ,在整个发病期间 ,相继发病死亡 7只 ,死亡率高达87%。这些毛兔出生 30d ,曾注射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 1 2 0日龄注射兔瘟巴氏…  相似文献   

18.
<正> 2006年3月份,山东省泰安市某乡镇一养兔场发生了以中青年兔腹部鼓起并突然死亡为特征的疾病。从发病过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兔瘟伴发魏氏梭菌病。1 发病过程该兔场从法国进口一批祖代伊普绿肉用种兔,自繁自养,出售商品兔。该厂养殖400多只,发病前未进行兔瘟和兔魏氏梭菌二联苗免疫,存栏兔大部分是中青年兔,平时饲喂良好。2006年3月3号以前兔群有零星发病,3号以后开始大批死亡,期间曾换料一次。至11号有37只死亡,其中包括成年兔、中年兔和仔兔。12上午发病死亡6只,下午送到实验室剖检。至此死亡数共计62只,包括突然死亡的10余只,经庆大霉素防治后又陆续死亡32只。在紧急隔离经敏感药物治疗后又相继死亡20余只。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来势猛、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极高的家兔传染病 ,俗称兔瘟 (以下简称兔瘟 )。该病于 1984年首次在我国江苏发现 ,其危害性在目前发现的兔病中是最严重的。兔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春、秋、冬季发病较多。长毛兔最易感 ,其次是獭兔和肉兔 ,野兔也可自然发病。发病兔以青年兔为主 ,4 0日龄以下幼兔和部分老龄兔不易感 ,哺乳仔兔不发病。在新疫区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易感兔在几天内几乎全部发病 ,绝大部分死亡。兔瘟的症状以最急性型为主 ,其次是急性型 ,目前也有部分病例呈亚急…  相似文献   

20.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对兔危害极大的传染病,预防接种是防治该病的一项关键措施。但是,因操作技术失误导致免疫失败时有发生。2000年冬至2001年春,我市所辖郊区、安阳县以及毗邻的河北省临漳县的一些养兔户在对断奶兔注射兔瘟-兔巴氏杆菌-兔魏氏梭菌三联疫苗7~15天后,仔兔群爆发兔瘟,随即用兔瘟灭活苗紧急接种,病情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据笔者对接诊的7个养兔户统计,断奶仔兔537只,发病死亡194只,死亡率36.1%。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发生免疫失败的7个养兔户中,饲养獭兔5户,饲养肉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