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产奶牛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病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乳热病,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属于严重的代谢疾病,也是奶牛常发病。一般多发生于产后12~48h,四胎以上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中以产后24h内发病最多,亦有在怀孕期或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数天发生的,但比较少见。因其发病急,病情严重,如治疗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得当,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产后瘫痪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与治疗中开展了乳房送风法、补磷补钙法等多种有效方法,但是在奶牛发生瘫痪的同时经常会伴有风湿症,如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奶牛的哺乳质量。本文中将对于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治疗体会进行总结,以提高今后针对此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瘫痪又叫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后1-3d内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病的特征是知觉减退或消失,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精神沉郁,治疗不及时病牛会在短时间内死亡,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通常在产后12~72h发生,且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以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或消失及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如果不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将会使一批高产奶牛遭淘汰,给奶牛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姜林 《山东畜牧兽医》2009,30(11):36-36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牛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通常发生在产后12~72h,且发病率较高,患牛以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或消失、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如果不注意日常的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一批高产奶牛遭淘汰.给养牛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症。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此病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产后瘫痪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经过前辈们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对本病已有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乳房送风法、补钙补磷法等。但是在发生产后瘫痪的同时往往继发其他疾病,而其中最多见的是风湿症。如果继发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治疗产后瘫痪的效果也就难得巩固。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采取中西药结合的办法治疗此类疾病21例均取得满意效果。1发病原因:奶牛产后随初乳大量排出钙、磷,造成血钙,磷的急骤下降最容易发生奶牛产后瘫痪,加之圈舍牛运动场内积粪潮湿有的久卧湿地,夜露风霜,阴雨苦淋风寒湿邪便乘虚而伤及肌肉皮…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便无法正常产奶,就失去了其利用价值,前期的饲养便前功尽弃,所以及时有效的对奶牛的产后瘫痪进行治疗就很有必要.2005年以来,宁南县畜牧局奶牛场共发生了5例奶牛产后瘫痪的病例,但通过精心治疗,都得以痊愈,现就其发病原因、治疗、预防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在兽医临床上较常见,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瘫痪奶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和奶牛产后酮病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多发病.大多单独发生,个别病例可合并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可给奶牛业造成重大损失。此两种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临诊时不可混淆.应抓住各自的特点进行区别.做出准确诊断,合理治疗.方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生产瘫痪是奶牛特别是经产、高产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是威胁奶牛生产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会造成奶牛死亡,引起较大经济损失.此病为散发,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一般在产后3 d内发病.  相似文献   

14.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于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病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后瘫痪是由于奶牛生产后体内的血钙下降严重而导致的病理现象。奶牛产后瘫痪最常见,通常初产牛和产奶量低的牛很少发生,3~6胎的奶牛和高产奶量的奶牛较多发生。药物治疗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为奶牛补钙和采用乳房送风法治疗,中药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通常在产后12~72h发生,且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以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或消失及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如果不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将会使一批高产奶牛遭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在奶牛饲养管理不当时经常出现,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低血钙症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四肢肌肉震颤、无力,行走不稳,卧地不起,瘫痪,患病严重的还会丧失知觉,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以下。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以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钙磷含量不足是导致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病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3~5月期间,哈密市天山乡3家养殖户饲喂的奶牛中有4头奶牛先后患产后瘫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患产后瘫痪,是养牛业的一个大敌,发病率高达25~30%,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欠妥,均可引起病牛在短时间内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同程度的挫伤了群众养奶牛的积极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低血钙症。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以期为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