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真菌和细菌防治根结线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结线虫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其防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几年植物根结线虫生防真菌和生防细菌的开发利用现状,介绍了有应用前景的菌属,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拮抗烟草黑胫病病原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的生防菌资源,本研究对连作烟田烟草黑胫病发病地块的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的细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筛选,并对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及生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从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35株菌,其中菌株SYT-SF对烟草疫霉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77.15%;菌株SYT-SF具有较好的抑菌广谱性;依据菌株SYT-SF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及gryA基因序列分析,将SYT-SF归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暂定名为Pseudomonas sp. SYT-SF。盆栽试验表明,菌株SYT-SF预防组和治疗组对烟草黑胫病的生防效果分别达到71.97%和65.05%。菌株SYT-SF在烟草黑胫病生防菌剂及植烟土壤保育菌剂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两种虫生真菌在黑刺粉虱种群中的侵染和流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表明,外侧链孢和顶孢霉侵染黑刺粉虱的幼虫和蛹,通常呈地方病状态。在连日雨湿(RH>90%)的天气条件下,茶丛叶面水湿,两种菌均易侵染该粉虱,常在高密度种群中造成流行病。粉虱蛹的罹病率和罹病数量与环境湿度和虫口密度密切相关,而在不同茶园生境中表现不一。阴坡茶园中蛹的罹病率高于阳坡(P<0.05),罹病个体数也较多;25年生壮龄茶园中蛹的罹病率和罹病数量皆大于3年生幼龄茶园(P<0.05);茶丛下层蛹的罹病个体数大于中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CiteSpace6.2.R5 Basic软件,分析2003年—2023年烟草黑胫病相关文献研究热点和变化趋势,为我国烟草黑胫病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2003—2023收录的烟草黑胫病相关文献,然后导入NoteExpress软件,经筛选、去重获得目标文献,最后使用CiteSpace6.2.R5 Basic软件绘制烟草黑胫病的研究作者、机构与合作关系图谱,并利用关键词解析获得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动态变化趋势。结果 纳入分析的目标文献共825篇,20年间,年均发文量在17-63篇之间波动,2003年至2015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年均发文量最高为63篇,2015年到2023,总体呈下降趋势。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且合作网络具有“地缘”特征。云南省烟草农业科技研究院、云南省烟草有限公司大理州公司、云南省烟草农业科技研究院,在机构合作网络中发挥核心桥梁作用,对烟草黑胫病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紧密,共同组成了一个合作网络,且各省内机构合作较为紧密,且多为烟草研究所、农业大学及各省烟草公司及分公司,省外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生防菌特别是芽孢杆菌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生防菌对根际土壤生理生化特征、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在未来研究中占有优势地位。结论 通过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示了烟草黑胫病近20年的研究概况,构建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技术体系,生防菌特别是芽孢杆菌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生防菌对根际土壤生理生化特征、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在未来研究中占有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生草栽培对富士苹果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洛川县和长武县的富士苹果园生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生草栽培明显改善富士苹果园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和N、P、K含量;改善果园小气候,显著降低果园气温和土壤温度的极端数值;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生存与繁衍,降低虫害密度,早期落叶病发病轻;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水分有保水和争水双重影响,但在渭北正常年份保水作用是主要的,在多雨年份,会加重套袋果实黑点病和红点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植病学会于1985年6月2日至6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植物病寄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全国共有32个单位,48位学者专家及植病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有12所农业院校,5所研究所,及8个省市生防站(植保站)同志参加。国家经委,农牧渔业部科技司,农牧渔业部植保总站,农垦总局有关同志到会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7.
大蒜叶枯病是大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从播种出苗后的3叶期开始一直到大蒜成熟期均可受害,一般减产10%~30%,严重发生时损失在40%以上。由于大蒜叶枯病的为害逐年加重。现将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一)症状大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和花梗。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易从病部折断,最后在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为害严重时不抽薹。叶片  相似文献   

8.
分离鉴定了引起双孢菇干泡病的病原菌菌生轮枝菌(Vercitillium fungicola),并采用生长速度法测定了不同的杀菌剂对轮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菌生轮枝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500~2 000倍的施保功或500~1 500倍的使百功能够完全抑制菌生轮枝菌菌丝生长。建议防治菌生轮枝菌干泡病的适宜杀菌剂为1 500倍的使百功。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生防制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选用生防制剂拌种和2次常量喷雾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防制剂拌种处理的冬前小麦出苗数、次生根数、次生根长及分蘖数均与空白对照及常规药剂处理无显著差异,株高与常规药剂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小于空白对照;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防效分别为57.87%、56.64%,显著高于常规药剂处理;理论亩产量为620.2 kg,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与常规药剂处理。生防制剂处理对小麦出苗安全,对冬前小麦株高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有一定防效,可显著促进小麦增产。  相似文献   

10.
肖翠红  迟丽  孙冬梅  张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47-10448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丝核菌对马铃薯植株的致病能力及不同拮抗菌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活体接菌法研究了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和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对不同品种马铃薯植株的致病能力,并通过喷施生防菌研究了不同拮抗菌(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对马铃薯植株的致病能力强于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其中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对马铃薯叶的病指仅为25%,对茎的病指为50%。细菌对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抑菌率可达88%;细菌与放线菌的混合液对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的生防作用较明显,抑菌率达90%。[结论]为马铃薯栽培及黑痣病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拮抗微生物防治产后水果腐烂病是植物病害生态控制的新领域,文章从产后水果腐烂病生物防治的可行性、拮抗菌筛选、生防机制以及提高防治效果的途径等多个方面对产后水果腐烂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评述。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烟草黑胫病生防菌,探索烟草黑胫病有效防治方法;采集了云南省9个地州29个县的141个采集土样,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进行微生物分离和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筛选:分离筛选出280个对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抑菌半径大于17mm的拮抗菌有19株。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以HJ01912表现最好,田间防效达到73.8%;综合以上结果得出:各生防菌株对黑胫病均表现一定的防效,有些生防菌田间防效与化学药剂相当,能有效控制烟草黑胫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3种生防制剂对棉花红腐病和立枯病的防效,促进生防制剂的应用推广。【方法】针对棉花苗期病害选择3种生防制剂,通过毒力测定,制剂用量优化及室内和田间防病试验,对比分析其用于种子处理后的防病增产效果。【结果】3种制剂对棉花立枯病菌和红腐病的毒力由大到小分别为80%乙蒜素、100×108/g枯草芽孢杆菌 、24%植物免疫增产蛋白 ;3种制剂用于种子处理时的适宜稀释倍数为300~500倍;80%乙蒜素对两病均有较高的单一防效和兼防效果,100×108/g枯草芽孢杆菌次之,24%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对两病的防效明显较低。80%乙蒜素拌种有62%~65%防效及11%的直接增产效益,100×108/g枯草芽孢杆菌有54%~58%防效及近10%直接增产效益;24%植物免疫增产蛋白有36%~40%的防效及10.4%直接增产效益。【结论】3种生防制剂对棉花苗期立枯病和红腐病均有一定的防病增产效果,其中80%乙蒜素最佳,100×108/g枯草芽孢杆菌次之;24%植物免疫增产蛋白防效较低但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河南省许昌市健康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35株烟草黑胫病的拮抗菌。通过防效试验,获得1株对烟草黑胫病防效较好的菌株LG-3,经鉴定,LG-3为烟草节杆菌(Arthrobacter nicotianae),经毒理分析,该菌为实际无毒菌种。首次报道了烟草节杆菌作为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致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对烟草苗期黑胫病的防效可达85.59%。  相似文献   

15.
虫生真菌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科 《世界农业》1996,(12):29-30
虫生真菌的研究与利用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李宏科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是在虫生真菌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虫生真菌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76年,当时Degeer记载了虫霉属(Entomophthora)。1934年,Bassi研究证明,家蚕白僵病的菌原...  相似文献   

16.
《当代农业》2009,(22):19-19
江蔬二号辣椒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抗病、早熟、丰产的牛角形辣椒一代杂种,是辣椒秋延后栽培的专用品种,在抗病性、丰产性及商品性等方面均表现突出,是国家保护品种。植株生长势强,耐热且较耐寒,不易落花,坐果率高,抗逆性强,对病毒病、炭疽病的抗性强,耐疮痂病和叶斑病。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业》2013,(3):39-39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的“富贵病”如今已成为农民健康的新“杀手”,但农民对这些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了解得不很全面,以致于延误病情,给身心造成较大伤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柑橘采后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拮抗酵母菌,为柑橘的采后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从园艺果园采集不同的水果样品,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筛选生防酵母菌株,并进行鉴定;采用PDB液体培养试验和刺伤接种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酵母菌悬浮液对离体和活体柑橘绿霉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获得1株拮抗酵母菌HP-10,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离体和活体抑菌试验表明,菌株HP-10悬浮液能有效抑制绿霉病菌孢子的萌发;用108CFU/mL HP-10悬浮液处理病原菌孢子时,其萌发率仅为3.61%,而对照的萌发率为88.06%;25℃条件下,用108CFU/mL的酵母悬浮液处理柑橘果实2 d后,发病率仅为6.67%,病斑直径仅为2.14 mm,显著低于对照的发病率(93.33%)和病斑直径(53.31mm)。【结论】不同浓度HP-10菌悬液对柑橘绿霉病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表现出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法、氟电极法及火焰光度计法,对天津市某牧场病牛的骨骼、尿液、饮水、饲料、饲草及该场的土壤进行了钙、磷、氟、铜、钴等元素的测定;并筛选出生滑石粉对其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该场奶牛患有慢性氟中毒病,用生滑石粉进行防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烟草体内、体外分离出对烟草赤星病、黑胫病有控病作用的内生细菌菌株和附生细菌菌株,用于烟草种子的细菌化处理,待种子在平皿细菌液中萌发后,以无菌土盆栽的方式测定其对烟草幼苗的促生性,以无菌水(CK)处理的作空白对照,分别测定其地上部鲜重,最大叶长、宽,真叶数,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Itb225,附生细菌Ata28能明显对烟草幼苗产生促生效应,与对照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