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7月,新疆伊犁州引进黑龙江省农机运用研究所生产的4YZ-140型自走式拔麻机,由伊犁州农机推广站与该厂技术人员,共同对该机进行田间生产性试验,以验证该机在新疆收获亚麻的性能。试验条件:地块平坦,土壤不硬,田内毛渠较多,亚麻株高为90~110cm,常有倒伏,平均产量为6000kg/h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新疆伊犁州引进黑龙江省农机运用研究所生产的4YZ-140型自走式拔麻机。由伊犁州农机推广站与该厂技术人员。共同对该机进行田间生产性试验,以验证该机在新疆收获亚麻的性能。试验条件:地块平坦,土壤不硬,田内毛渠较多,亚麻株高为90~110cm,常有倒伏,平均产量为6000kg/hm^2。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新疆伊犁河谷东部县大力发展亚麻种植,现将亚麻生产机械化技术进行总结介绍。1播前准备(1)选地:亚麻的适应性较强,与其它作物相比,更耐瘠薄,但亚麻属直根系,根系均匀、需水肥比较集中,所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  相似文献   

4.
1亚麻种植情况及物理特性亚麻是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栽培亚麻是为了获得纤维和种子。亚麻纤维可以用来制造各种织物。亚麻织物的特点是质地好———强度高和不易腐烂。亚麻加工后的纤维残物有可纺的短纤维和不可纺的麻屑等,可用来制造粗织品、粗绳、细绳以及建筑材料;木质残物(麻骨碎屑)可用来作为造纸原料、绝热材料和隔音材料等。从亚麻种子中所取得的油,在空气中易于凝固和干燥。因此工业上广泛采用亚麻油来制造油漆、油布和胶布等。此外,亚麻油还作为食品和用来调药。亚麻种子取油后的残物(亚麻子饼)是很有价值的牲畜饲料。亚…  相似文献   

5.
8月7日由伊犁州农机推广总站,特克斯县农机局、佳木斯东华收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特克斯县亚麻厂的技术人员在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乡四村,共同对4ML-1.5型亚麻联合收获机进行了田间生产试验。试验地面积0.8hm2,地块较硬,有一定坡度。亚麻株高在80~100cm,667m2产量400kg。该机配套动务22kW,生产率1hm2/h,拔净率不低于98%。脱果清洁率98%。选配动力为铁年-55拖拉机。试机结果该机基本符合技术指标,适宜于我地亚麻机械收获。存在主要问题:(1)亚麻收获机在地块坡度较大、亚麻倒伏严重情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亚麻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亚麻的生长区域也由原来的东北地区逐渐向其他地区发展,在新疆、云南、湖南、内蒙等地,亚麻产业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亚麻是经济作物,亚麻纤维主要用于制作高档服装,床上用品和汽车用品等,  相似文献   

7.
<正>兵团第一师一团因盛产棉花和水稻又名金银川,每年水稻种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是一团的主要农作物,是作物轮作换茬的主要手段之一。新疆水稻种植模式一般是人工撒播。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因稻种在田间无序分布,造成水稻生长疏密不均,通风透气采光性差,易感染病虫害。由于稻种直接播在泥面上,根系入土深度较浅,易倒伏。  相似文献   

8.
新疆伊犁州农机推广总站和察布查尔县农机推广站密切配合,2007年在察布查尔县井灌区推广棉花膜上膜种植。这是伊犁州首次在棉花种植上运用膜上膜种植技术,并获得了成功。经测算,采用膜上膜种植技术,较常规种植单产220kg,亩增产30kg,按市场价6元/kg计,亩增收180元。  相似文献   

9.
新疆亚麻收获机械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麻是我国极具特色的经济作物,其纤维制品是重要的创汇物资.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与"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新疆农业正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于新疆具有气候和耕地资源的优势,2003年全疆亚麻种植面积达3.3万hm2,位居全国第二位.但是由于机械化收获程度低,已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亚麻事业发展.为此,通过介绍新疆亚麻收获机械化现状,分析了新疆亚麻收获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兰西县是农业主产区,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亚麻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重视。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玉米、大豆等综合作物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质量、价格劣势,却给亚麻作物的产业链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兰西县农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新疆伊犁州玉米机收工作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伊犁州农机“十二五”规划预计玉米机械化收获达到80万亩、引进玉米收获机1000台。  相似文献   

12.
奇台县自然条件非常适应亚麻种植,今年全县推广2686hm2。目前亚麻收获靠人工手拔,功率低,劳动强度大,为解决这一难题,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投入专项资金3万元。由县农机局从黑龙江引进一台4MB-1.5型牵引式拔麻机。近日在西北湾乡西湾一村进行现场作业调试。县农机局技术人员根据本县亚麻种植特点和生长情况。对收获机亚麻摆放部件进行了改进,使该机正常工作,拔净率达到96%,铺放平齐,根差小于150mm,拔麻高度15~40cm。该机工作幅宽1.5m配套功率37~59kW拖拉机。工作效率0.3~0.5hm2/h…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南方土壤特点、花生种植农艺,以及花生收获时的物理特性,对适合南方花生收获的挖掘机械进行设计,计算了挖掘铲入土角、入土长度和过渡长度等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比较,详细设计了挖掘铲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亚麻生产机械化及产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麻是我国极具特色的经济作物.其纤维是纺织用的最佳天然原料.在我国亚麻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论述发展亚麻产业的意义,阐述我国亚麻生产机械化、品种繁育、种植技术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现状,从中查找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针对我国亚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我国亚麻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的生产特点,将垄沟集雨种植技术应用于作物周年生产,以期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体系种植模式的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农979、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传统平作(CK)、垄沟配置为40cm∶40cm(R-F40)、40cm∶60cm(R-F60)、40cm∶80cm(R-F80)4个处理,探讨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条件下不同垄沟配置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小麦季R-F60和R-F8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垄沟集雨各处理小麦籽粒产量随种植沟宽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R-F60、R-F80处理较CK仅减产1.75%、1.67%;集雨各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IUE)显著提高,并随种植沟宽度增加增幅减小。在玉米季,集雨各处理WUE、产量显著提高,且随着种植沟变宽呈先增后降趋势。小麦-玉米周年WUE、产量显著增加,其中以垄沟配置为40cm∶60cm(R-F60)处理增幅最大,分别较CK增加12.75%、7.98%。[结论]垄沟集雨种植技术是调控作物高效节水的可行途径,其中R-F60处理是优化该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二熟制种植体系稳产高效节水的理想集雨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双子叶喜肥群体生长的豆科类植物。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小垄裸种,每亩产量在350kg左右。由于种植技术落后,以前的产量很低,影响了花生大面积种植。辽宁省昌图县农机推广站在推广花生种植机具的同时,改良种植模式,用2BFD-2C型覆膜施肥播种机在畦面上采用大垄距90cm,小垄距20cm的双行播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亩播种穴数由原来的8000~10000穴,扩大到11400穴,提高土地利用率25%,使亩产增加80~100kg,增加收入368~460元。  相似文献   

17.
亚麻是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作物.亚麻纤维具有防水、耐摩擦、耐高温、散热快、吸尘率低、不易撕裂、不易腐烂、不易燃烧等独特的优点,所以它是国防、工业、造纸、民用等多种行业的重要原材料.  相似文献   

18.
<正>伊犁州直是新疆最大的甜菜种植基地,伊犁河谷种植甜菜已有30多年的历史,每年种植甜菜2.7万hm~2左右,平均单产突破60 t/hm~2,但甜菜的间苗、收获一直采用人工完成。甜菜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影响了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甜菜的间苗、收获是制约州直甜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2011年,伊犁州农机推广总站在察布查尔县托布中心井灌区建立66.7 hm~2甜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通过采用甜菜"丸粒  相似文献   

19.
<正>一、伊犁州残膜回收发展现状伊犁州是自治区粮食、畜牧、棉花、甜菜特色作物等主要生产基地,目前地膜覆盖技术逐步发展应用于制种玉米、甜菜、瓜类和蔬菜等20余种作物的种植栽培上。现有地膜机械覆膜面积达33千顷,其中棉花机械铺膜2.77千公顷,农田节水灌溉滴灌覆膜面积14.91千公顷,甜菜地膜27千公顷。地膜覆盖机累计达2160台,残膜回收机10台,机械回收残膜面积  相似文献   

20.
膜下滴灌棉田墒情监测点的横向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新疆库尔勒包头湖农场智能化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示范区,以膜下滴灌棉田单膜控制区域的土壤含水率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膜下滴灌棉田墒情监测点的定位问题.本文选择了典型的一膜一管四行模式种植的一膜棉花为试验区(共计20个监测点),测定各个采样点以及4层深度(0~20 cm,20~40 cm,40~60 cm及6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