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黄河干流6个监测断面2015年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灰色聚类法、单因子评价法比较。3种评价方法结果显示6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均在Ⅲ类标准范围内,黄河干流整体水质状况较好;仅有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可显示出黄河干流6个监测断面水质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济南泺口、兰州新城桥、包头画匠营子、济源小浪底、石嘴山麻黄沟、忻州万家寨水库。结果表明: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均比单因子评价法能更合理、全面的反映综合水质状况,且可以通过比较污染指数的大小区分同一级别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理制定管理策略改善灌溉水质。【方法】以黑龙江省2017年5—8月295个测点的16项水质监测指标为基础,以《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GB 3838—2002)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为依据进行等级分类,采用Office以及ArcGIS软件分析了黑龙江省灌溉水质(主要指地表水)指标时空变化特征。【结果】①黑龙江省灌溉用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类(BOD5、COD和高锰酸盐指数)和面源污染类(氨氮、TN和TP)指标,其中仅有60.9%~76.7%和68.6%~78.3%测点的灌溉水质中COD和高锰酸盐指数能够达到III类标准以上;而面源污染类指标的表现较差,且TN和TP指标的超标问题较为严重;②时间变化方面,随着生育季的进行,有机物和面源污染类指标的劣类水测点均呈现逐渐增多趋势,且这一现象在TN和TP指标上表现更为明显;③空间变化方面,农业面源污染类指标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佳木斯和七台河市,涉及的灌区主要包括鹤立河灌区、金沙灌区、三合灌区、孟家岗灌区和万家灌区。【结论】黑龙江省灌溉水质主要受农业面源污染类指标影响,且以TN、TP为主。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策略是改善黑龙江省灌溉水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湟水、渭河和汾河12个水质监测断面和4项水质指标pH值、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氨氮(NH_3-N),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水质时空差异性及其变化特征,同时引入水污染指数法(WPI)对整体的水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黄河干流水质状况最好,湟水和渭河水质状况次之,汾河水质状况最差,且水质指标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呈显著的差异性;监测断面海东民和桥、渭南潼关吊桥和运城河津大桥的WPI值达到IV类及以上水质标准的频率较高,分别为66.30%、98.91%和78.26%;各监测断面在春季和冬季的水质状况较差,而夏季和秋季水质状况相对较好。各监测断面的WPI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海东民和桥、中卫新墩和天水牛背等3个监测断面的下降趋势比较显著;基于WPI指数的时空聚类分析结果与水体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具有一致性,空间上海东民和桥、渭南潼关吊桥和运城河津大桥WPI值的波动性相对较大,时间上1—3月的WPI值波动性相对较大。【结论】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状况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但整体上水环境条件正在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4.
程晓丽 《南方农机》2022,(6):172-174
基于衡水湖流域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水质监测月数据,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个水质指标,用BWM法和熵权法对传统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改进,用于衡水湖流域水质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传统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衡水湖流域水质整体较好,以Ⅲ类水体为主;用主客观赋权对内梅罗指数法加以改进后...  相似文献   

5.
白河是南阳市的重要旅游胜地和饮用水源地。为了解白河水质状况,2010年在白河设置了七个监测断面,采集了12个月的水样来评价。为了克服传统模糊评价模型评价因子选取主观性强,评价结果可比性差的问题,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降维的思想筛选评价因子.利用改进后的模糊贴近度法来评价水质。最后,本文选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氟化物和粪大肠杆菌评价因子,用改进的模糊贴近度法评价水质状况。结果表明,从上游到下游呈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势。鸭河水库坝下和内乡盆窖断面水质级别为Ⅰ级,淅川张营水质级别为Ⅲ级,方城夏河、邓州汲滩、新野梅湾和新甸铺水质级别为Ⅴ级。改进后的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保护漓江、维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下,漓江流域水质分析和非点源污染定量化十分必要。以2005-2014年青狮潭水库坝首、大面断面和桂林水文站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为对象,分析评价漓江流域上游不同尺度的水质状况,并运用水文估算法、径流分割法和数字滤波法对点源与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分割。结果表明,处于上游的青狮潭水库坝首高锰酸盐指数高于大面断面和桂林水文站,处于下游的桂林水文站断面的氨氮和总磷含量高于青狮潭水库坝首和大面断面。3种方法计算的桂林水文站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的非点源污染比例平均值分别是0.64、0.74和0.68,非点源污染对漓江的水质影响较大。基于数字滤波法的计算结果显示,漓江流域上游3个空间尺度的氨氮和总磷非点源污染比例的年际波动较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的非点源污染比例的最大值出现在漓江流域上游3个空间尺度的中游(大面断面)和下游(桂林水文站)。  相似文献   

7.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带来破坏,大量河流出现水质恶化现象,对黄河兰州段水质进行评价,可以了解黄河兰州段水质状况,对把控城市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评价结果,做好有效处理措施。选取2017年新城桥、什川桥两断面的pH、水温、浊度、溶解氧、电导率、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7项指标的监测数据,运用和谐论定量方法—和谐度方程(HDE)确定兰州段水质,为水质评价提供新的评价模型。最终得出黄河兰州段水质为Ⅲ类水,符合实际情况。和谐度方程评价方法具有简便、灵活、可靠的特点,可为实际工作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常乐和总江口监测断面2003-2009年的水质类别,结果显示,2006-2008年南流江常乐站的水质逐渐恶化,而位于下游的总江口河段水质稳定.南流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5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磷和粪大肠菌群等.秩相关系数法计算结果表明,5日生...  相似文献   

9.
不同赋权方法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宁夏清水河各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分布特征,为流域水质评价提供依据,基于清水河3个水质监测断面(二十里铺、三营、泉眼山)2014—2016年的监测数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检测数据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检测指标,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该地区水质做出评价;结合3种赋权方法(超标倍数法、变异系数法、熵权法)对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改进,并做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果】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分析法显示二十里铺断面水质评价结果为Ⅱ类且基本保持稳定;三营断面2014、2015年评价结果满足Ⅲ类水质标准,2016年评价结果为Ⅳ类水质标准,且该断面水质有变差的趋势;泉眼山断面评价结果为Ⅱ类水且逐年减小,该断面水质有进一步变好的趋势。【结论】应用不同赋权方法对3个断面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但超标倍数法和熵权法计算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变异系数法较其他2种赋权方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熵权法计算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权重,结合贝叶斯法计算了珊溪水库库区及其入库支流20个监测站位所处各水质等级的后验概率,以熵权后验概率和评价各监测站位地表水环境质量。与单因子法相比,熵权贝叶斯法更贴近实际水质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监测站位水质优良,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以上;珊溪大坝水质最优,黄坦坑水质较差、污染相对较重。提出了熵权贝叶斯法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的内涵,初探灌区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以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蛤蟆通灌区、江川灌区及依兰县倭肯河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AHP-熵权法的模糊物元模型进行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评价。构建了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输水渠道衬砌率是影响灌区输水系统适宜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蛤蟆通灌区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为Ⅱ级,倭肯河灌区和江川灌区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为Ⅲ级。研究结果对今后灌区的建设以及节水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宁夏引黄灌区退水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退水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问题,运用灰色聚类法对宁夏灵武试验区西大沟的2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灌区退水中氮、磷质量分数超标严重,退水水质受养殖污染、灌水、农业上过量使用化肥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应从源头控制入手,通过降低化肥使用量、代替以有机肥和生物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及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3.
The quantity of water available for irrigation is getting scarce in many countries and it assumes great importance for assured crop production, especially in view of the erratic behavior of the monsoon. Thus,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to improve the water efficiency of irrigation systems. One-way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irrigation system is reusing the return flow from the irrigation system. This task requires quantification of return flow, which still remains as a grey area in irrigation water management. The estimation of return flow from the irrigation system is usually obtained using thumb rules depending upon the site-specific conditions like command area conditions and soil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a hierarchical modeling technique, namely, regression tree is developed for return flow estimation. Regression tree is built through binary recursive partitioning. The effective rainfall, inflow, consumptive water demand, and percolation loss are taken as predictor variables and return flow is treated as the target variabl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hierarchical model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Periyar-Vaigai Irrigation System in Tamil Nadu, India. The model performance shows a good match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the field measured return flow values.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high for both single as well as double crop seasons.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土壤墒情动态预测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墒情对作物生长发育及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011-2012年的实测墒情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三义寨灌区土壤墒情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构建了灌区不同埋深条件下土壤墒情的数值预报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能够准确预测三义寨灌区不同埋深条件下的土壤墒情分布情况,为大型引黄灌区精细化灌溉模式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强  刘巍  刘东  李天霄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2):127-132
针对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地统计学理论,对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全方向上看,田间水利用效率受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大,其空间正相关范围最大为145 km;灌溉水利用效率受空间结构的影响次之,空间正相关范围为124 km;渠系水利用效率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空间正相关范围最小,为73 km。大庆、哈尔滨、绥化3地交界处,灌溉水利用效率、渠系水利用效率与田间水利用效率均出现高值,鸡西的鸡东县3个指标值均出现低值。自然因素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小于人为因素,其中降水量与灌溉水利用效率、田间水利用效率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时获取农业灌溉泵的性能参数信息以及农业灌溉用水水质信息,以达到优化灌溉泵运行,降低灌溉泵能耗,减少灌溉泵安全隐患,保证灌溉用水水质,防止农作物污染的目的,研发了一种基于STM32F103ZET6单片机设计的灌溉泵智能运行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MCU核心控制模块,水质监测模块,驱动电动机电压电流信号采集模块,GPRS通讯模块,监测信息显示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共6大功能模块.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实现了对灌溉泵多项运行参数信息的实时监测与多信息平台显示.同时,为了验证灌溉泵智能运行监测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制作了灌溉泵智能运行监测系统样机并进行了样机实测验证,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监测信息的刷新频率能够稳定保持在2 000 Hz,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监测参数的精准计算,对各监测参数的监测误差能够控制在0.5%以内.  相似文献   

17.
星海湖水环境因子时空异质性及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星海湖水质状况,分别于2013-2015年春(4月)、夏(7月)、秋(10月)、冬(1月)采集水样,在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法对星海湖水质进行评价,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星海湖水环境因子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水质综合评价为Ⅱ~Ⅲ类,轻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8.
黑河中游地区由于农业水资源紧缺、灌溉方式粗放及水肥的不合理调配,导致该区水土资源浪费严重,为了节约水土资源,提高当地生产水平,本文基于2021年5-9月在水资源紧缺的黑河中游地区(张掖市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采用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技术,通过田间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主要研究膜下滴灌水氮耦合下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一定的情况下,适量增施氮肥可以促进大豆干物质的积累,但过量的氮素会导致大豆干物质的积累程下降趋势。N2W2处理是实现大豆产量较优的水氮耦合模式,较CK(不施氮量)、N1、N3(高施氮量)处理相比显著提高大豆产量39.94%、13.11%、20.73%。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监测方法,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崔沟“水畜沼果”示范村的生态经济户中,确定家庭经济收入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各1户,共5户,以户为单元,系统监测各户的需水量、用水来源、耗水量、水去向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指标。自来水用量、集蓄水量占总用水量723%和277%;自来水主要用于果园灌溉、畜用、人用和菜园灌溉,依次为863%、67%、47%和23%;集蓄水主要用于畜用、果园和菜园灌溉,依次为752%、169%和79%。沼气年平均使用率为491%。研究提出“水畜沼果”生态经济示范标准户,对实现模块化、集成化和快速、大规模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