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沿江稻区多元多熟种植模式及其高效技术途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市场经济日益发达、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产品需求日趋多样的现实,结合长江下游沿江农区的生态特征和资源特点,研究并提出了沿江稻区种植业实行粮饲经菜多元多熟结构的优化途径。开发出粮饲肥、粮饲果、粮饲果、粮饲菜、稻田超高效等类型的多元多熟种植模式。与此同时,研究了与多元多熟种植模式相配套的高产高效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分析江苏沿江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基础,研究提出了该地区种植业的发展方向.重点明晰了发挥沿江地区的区城优势,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型农作制度的四个途径,即以优质油菜、专用小麦和优质稻为主的优质原粮型农作制度开发;以饲用春玉米为主的粮饲经菜相结合的多元多熟农作制度的开发;以棉花高效、优质、轻型为目标的棉田立体种植农作制度的开发;以冬春季塑料大棚覆盖优质“菜篮子”型超高效农作制度的开发.提出了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型农作制度的主要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分析江苏沿江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基础,研究提出了该地区种植业的发展方向。重点明晰了发挥沿江地区的区域优势,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型农作制度的四个途径,即以优质油菜、专用小麦和优质稻为主的优质原粮型农作制度开发;以饲用春玉米为主的粮饲经菜相结合的多元多熟农作制度的开发;以棉花高效、优质、轻型为目标的棉田立体种植农作制度的开发;以冬春季塑料大棚覆盖优质“菜篮子”型超高效农作制度的开发。提出了建立现代高效生存型农作制度的主要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4.
青菜、马铃薯、玉米(鲜食玉米)、后季稻间作套种,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空间,粮、经、饲、菜结合,产粮多、效益高的立体种植形式。近年来,进行了青菜—马铃薯—玉米—后季稻四熟立体高效种植模式的探讨,表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无为县近年来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棉菜间套、瓜菜连作和粮经结合多熟立体高效种植模式,提出了各种多熟模式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与应用关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阜南县近年形成的“经—经—菜”、“经—粮—菜”和“粮—粮—菜”主要三熟种植模式成因和特点的研究 ,探讨了熟制改革的可行性 ,提出了种植结构调整的对策 ,促进了该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旱地具有适宜多种作物间作的优势,通过耕作制度和布局形成的调整,发展以“一优两高”为目标的多熟制、多模式的间套种植,使旱地农业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浙江省磐安县近几年来,在旱地上推行了分带轮作间套、两熟改三熟、推广春玉米以及改粮粮复种为粮经、粮经饲多元间套,大大提高了旱地的经济效益。同时,采取合理设置带距、改善立地条件、掌握好季节和共生期、抓住重点作物春玉米的技术改革和甘薯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江经济发达区高产高效持续多熟种植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农业科学》1997,(1):1-4,25
针对江苏沿江经济发达区步入21世纪农业和种植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经199101995年对江苏太湖、丘陵、沿江三个生态经济区多熟种植制度的研究,提出了本区种植结构优化框架与发展多熟种植制度的技术方向:“玉米-稻”种植方式的高产省工配套技术;多熟种植轮作效应与轮作原则;推荐一批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的多元多熟种的种植制度并提出了本区第四代耕作制度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武山西梁模式",即武山县旱作农业两年三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是指在海拔1 500~1 850 m的浅中山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正茬及复种豆角、原膜二次利用点播油菜、小麦等作物于一体、粮油菜、粮粮菜、菜油菜两年三熟综合协调发展的高产高效旱作农业种植模式。本文以武山为例对旱作农业发展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洛阳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体高效种植栽墙模式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粮经、粮菜、粮菌、粮烟、粮经菜等。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一年四熟甚至五熟、六熟等一系列高效种植模式。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市立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67多万公顷,且分布范围广,遍及全市九县六区。其中,孟津县达1.48万公顷,偃师市1.9万公顷,新安县1.57万公顷,伊川、宜阳、洛宁、汝阳等县区  相似文献   

11.
红萍又名绿萍,学名满江红(Azolla imbracata Nakai)。在植物学上它是一种水生蕨类固氮植物,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所以在它与水稻共生过程中,能够把大气氮固定起来为水稻提供氮肥和培肥地力。近两年来我们在总结南方各地耕作改制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北京地区稻田养萍培肥地力试验,现就调查和试验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复合群体的高产机理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模式基础上开发的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多熟间套模式,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其单产水平和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20%多,是农田在吨粮基础上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种新尝试,该模式实现高产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间套作复合群体高强度的纳密功能,并形成一个高光效的群体结构,使复合群体的受光改善和截光能力增强,从栽培技术角度,确定适宜的品种组合和田间配置,解决好春玉米的早播玉米是该式成功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沿江高沙土地区土壤沙、漏、板、瘦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 ,打破春玉米钾肥早期一次施下的理论[1 ] ,通过定期跟踪监测土壤速效钾变化 ,在保持原有钾肥用量水平前提下 ,将传统春玉米钾肥施用方法改变为基肥、拔节肥、穗肥三次施用 ,比例为 5∶3∶2 ,玉米粒重显著提高 ,产量增加 1 0 2 5 %。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江浦县发展多熟主体种植具有光温资源、土壤、农民积极性、市场等有利条件。该县多熟立体种植经历了“纯粮型”、“粮经兼顾型”、“经济作物高效型”等阶段 ,其现状和特点是 :“因地制宜 ,特色明显” ;“内容丰富 ,模式新颖” ;“经作为主 ,增效显著” ;“集约生产 ,技术配套”。特色化、设施化、高效化、多元化是多熟立体种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典型调查与统计分析表明,鲁西北地区主要作物种植方式适宜种植的生态区域顺序为高坡地>河滩高地>平、窪坡地>背河槽状窪地,在前者区域上种植作物,可比在后者区域上获得高而稳定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各种作物中,小麦、棉花高产、稳产,对地形类型和土质适应性强,应扩大种植面积,突出其优势。小麦——玉米两熟方式产量高而不稳,但对土质的适应性较广.小麦——谷子产量虽略低,但稳定性较强,在土质较重的土壤上纯收入高于土质较轻的土壤。小麦——大豆在河滩高地的产量高,纯收入也高,对土质的适应性较广。  相似文献   

16.
湖北鄂西中山地区牧草——蔬菜复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鄂西长阳县海拨1800m的草山地区进行牧草与蔬菜复种试验,结果表明小黑麦(一种新育成的高产青饲料作物)与甘蓝复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每公顷直接收益为10575.60元,再加上牧草养畜的转化效益,每公顷总收益可达11919.60元,比单一种植甘蓝分别增加收益13.74%和23.32%。草、菜复种促进了农牧结合,明显地提高了对当地劳力以及土地、水热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集约多熟超高产--21世纪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满足未来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并同步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我国的粮食生产必须依靠高产农田,走集约化多熟超产之路。建议尽早开展不同熟制地区粮食作物超高产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长单525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长单52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于2003年以外引自交系KY9903为母本,以自选自交系KY414-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玉米单交种。在各级试验中,长单525表现为高产、稳产、多抗,适宜在山西省春播玉米特早熟区、中南部复播区及有效积温在2 000℃以上的同类地区种植,每公顷留苗5.25万~6.00万株。  相似文献   

19.
小麦复种玉米两撒直播模式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复种玉米模式在晋南麦区乃至黄淮麦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小麦复种玉米两撒直播与常规栽培模式产量的差异 ,分析了两撒直播模式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在目前生产水平下 ,该模式不仅实现了简化、高效、满负荷栽培 ,而且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物质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