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淄研系列春大白菜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春季耐抽薹结球白菜新品种的育成,大白菜结束了秋季种植,半年供应的局面,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而且春白菜以较高的种植效益深受菜农喜爱,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然而因品种及栽培技术不当导致未熟抽薹遭受损伤的不在少数.因此品种选择及相应的栽培技术是栽培春大白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甘蓝有较好的"补淡"作用,深受广大菜农和消费者欢迎.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子市场供不应求.在春甘蓝发展的同时,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未熟抽薹"情况,今春表现尤为明显,这不仅影响了菜农收入,市场蔬菜供应,也引发了不同的种子纠纷,各地对此众说纷纭.笔者经实地调查分析,就春甘蓝抽薹原因及防治措施提出了以下看法,供广大菜农生产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春播大白菜是解决初夏蔬菜淡季的一个重要品种,它对增加市场花色品种,满足人们春季菜篮子,实现蔬菜周年供应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大白菜春季种植受到广大菜农的追捧。一、春播大白菜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春播大白菜所遇到的气候条件与秋播时相反,播种时气温低,生长后期却越来越高,这与传统大白菜的生长习性是不一致的。这就给春播大白菜的生产带来了下列问题:1早期抽薹问题大白菜在低温下通过春化阶段,在长日照条件下抽薹开花。大白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预防春大白菜生产中的抽薹现象,提高春大白菜生产水平,本研究选用23个适宜不同季节栽培的大白菜品种,利用电子数据采集记录仪研究了春季气温、地温变化特点及其对春季大白菜抽薹的影响,并比较了人工春化大白菜种子和田间直播两种方法鉴定大白菜耐抽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实测的24 h最低、最高温度与天气预报存在较大差异,增大了田间管理的难度。根据田间实测温度及其变化特点将春季气温、地温分成3个时间段,并根据其特点相应地提出了春大白菜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春大白菜对播期要求严格,若播种过早,由于低温春化易引起先期抽薹,使生产蒙受经济损失;播种太迟,则在生长后期遇到高温,导致包球不实或叶球腐烂。选择适宜的播期是决定春大白菜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探讨铜陵地区春大白菜生产适宜播期,于2011年春开展了春大白菜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铜陵地区小拱棚育苗、露地栽培春大白菜可在2月底至3月上中旬播种,最适宜播期为3月上中旬。从3个播期看,春大将耐抽薹性,抗病性、丰产性表现均最好,是适合铜陵地区春大白菜栽培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春大白菜品种选育及其生产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凤英 《今日农村》2005,(11):16-17
春大白菜是传统意义上的反季节栽培蔬菜,于春、夏之间上市,正处于北方蔬菜春淡季,因此对调节市场供应大有益处,同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春大白菜生产期间的环境条件变化与传统的秋大白菜相比恰恰相反,秋大白菜生产期间前期温度高有利于功能叶的快速生长,后期气温逐渐下降有利于叶球的抱合及养分的贮存;而春大白菜前期气温较低有利于春化阶段的完成,功能叶生长缓慢,后期气温逐渐升高,日照延长有利于通过光照阶段抽薹开花,不利于叶球的形成,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病虫害发生严重,因此春大白菜栽培难度较大.要取得春大白菜的丰产丰收,除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外,选择耐寒性强、抽薹晚、生育期短、抗病虫害的品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对6个春大白菜品种进行冬春茬露地地膜田间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黔白10号早熟性好,生育期短,抽薹性晚;黔白8号在冬春低温条件下生长势强,耐低温、抽薹性极晚,两个品种在贵阳及气候相似地区可进行冬春、早春推广种植,填补3-5月份的全国性大白菜淡季市场。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白菜冬春生产中,出现未熟抽薹现蕾的现象,严重影响其品质和产量,造成菜农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的严重后果。本文通过调查2008年田东县发生的犬白菜抽薹的情况,结合该时期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实践证明,只有农户掌握春化的生理特性及条件,找到原因,才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预防对策,避免或减少损失,最终达到稳产、高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中部地区6个春露地大白菜品种的抗抽薹性、抗病性及产量比较试验,筛选出豫新5号、京春早、小杂55品种适合该区春露地栽培,为该区发展春大白菜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克服春大白菜先期抽薹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大白菜栽培技术性较强,特别在苏南地区,春季温和时间较短,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的外界温度都具备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一旦掌握不当,极易先期抽薹,降低商品价值。因此解决春大白菜先期抽薹,成为其栽培的技术关键。本研究着重探讨不同冬性强弱类型的品种、播期、生育期温度、植株营养生长与抽薹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产量的影响,为克服春大白菜先期抽薹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胡美华 《新农村》2004,(10):13-13
春大白菜应选耐低温、耐先期抽薹、早熟、抗软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普通的秋冬大白菜品种不适宜春季反季节栽培。目前在生产上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春大将、菊锦。  相似文献   

12.
春大白菜栽培对品种选择和播种期要求非常严格,生产上常因品种选择不对或因播种期过早、过迟,造成先期未熟抽薹或后期高温导致包球不紧或叶球腐烂,给生产造成损失。为了筛选适宜陕西关中地区栽培的春大白菜品种,笔者征集了近年来国内外育种单位育成的一批春大白菜新品  相似文献   

13.
春大白菜栽培对品种选择和播种期要求非常严格,生产上常因品种选择不对或因播种期过早、过迟,造成先期未熟抽薹或后期高温导致包球不紧或叶球腐烂,给生产造成损失。为了筛选适宜陕西关中地区栽培的春大白菜品种,笔者征集了近年来国内外育种单位育成的一批春大白菜新品种,旨在筛  相似文献   

14.
<正>大白菜通常是秋季播种,晚秋或冬季采收;而春季栽培大白菜则在早春播种,初夏采收。春栽大白菜采收期恰逢市场供应淡季,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但春季栽培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管理不当易发生先期抽薹问题。因此,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1.先期抽薹现象大白菜以充实的叶球为产品器官。在大白菜叶球未完全形成(即未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就开始抽薹的现象称先期抽薹。春大白菜先期抽薹较普遍,有时在莲座期叶球未形成时抽薹,但多数是叶球开始形成尚未达到成熟时抽薹。一般  相似文献   

15.
对8个耐抽薹春大白菜品种进行了早春露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黔白5号和黔白9号在早春低温条件下生长势旺,耐低温、耐抽薹性强,结球性好,净菜产量高,商品性优,能填补4~5月的大白菜淡季市场,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春甘蓝生产具有占地时间短,技术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春甘蓝生产过程中常出现未熟抽薹现象,给蔬菜生产和种植户造成不同程度损失。根据笔者近年在陕西关中春甘蓝产区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为满足春季大白菜淡季市场需求,采用抗寒耐抽薹自交系ye12-3和自交不亲和系C-2作亲本配制成中熟大白菜新品种黔白8号,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冬春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冬春反季节大白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春大白菜不同品种之间的耐抽薹性差异很大,旗舰、春将、玉锦60、金峰、极品春美、强者、菊锦等品种耐抽薹性较强,适宜浙江春季栽培;播种期迟早对耐抽薹性较弱品种的短缩茎伸长影响较大;耐抽薹性较弱品种的短缩茎伸长速度较快,应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19.
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露地春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菜农生产。  相似文献   

20.
春大白菜可满足春淡季人们对大白菜的需求,经济效益高,近年发展快。但如果播种期掌握不当,会发生抽薹、病虫为害严重等现象,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掌握好播种期在栽培中极为重要。本试验探讨不同播种期对产量产值的影响,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方法1.1供试品种春珍白六号(济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