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将3月龄左右肉用羔羊短期育肥50 d,以研究秸秆颗粒型日粮对育肥羔羊屠宰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月龄左右小尾寒羊24只,共分为4个处理组,其中,对照组饲喂铡短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精料颗粒,试验Ⅰ组饲喂玉米秸秆颗粒+苜蓿干草+精料颗粒,试验Ⅱ组饲喂玉米秸秆苜蓿颗粒+精料颗粒,试验Ⅲ组饲喂玉米秸秆苜蓿精料全混合颗粒饲料。试验期结束后测定羊只屠宰性能和羊肉理化品质。结果表明,胴体重和屠宰率方面,试验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胴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屠宰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眼肌面积方面,依次为试验Ⅲ组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对照组(P0.05);失水率和剪切力方面,3个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的pH_(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将玉米秸秆加工制粒的饲料,尤其是与苜蓿干草和精料全混合制粒后的颗粒饲料,更适合商品化肉羊的短期育肥。  相似文献   

2.
选用30头试验牛按体重大小,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Ⅰ组和试验Ⅱ组3个组。试验组用青贮玉米替代苜蓿干草,对照组全部饲喂苜蓿干草。结果表明:试验组Ⅰ组育肥牛的平均日增重1 006g,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组Ⅱ提高6.08%和12.24%。试验组Ⅰ组饲喂效果和经济效益都相当明显,其增重价值、育肥收入和日均收入都明显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日均收入比对照组提高43.45%,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苜蓿干草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质量、产奶量和胎次相近的48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对照组采用玉米青贮、羊草和精料补充料全混合饲粮(TMR),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0%、20%和30%苜蓿干草并替代部分精料。结果表明:随着苜蓿干草添加比例的增加,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及试验Ⅲ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泌乳量及试验Ⅲ组的乳脂率也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经济效益分析试验Ⅱ组每天纯增收入2.66元为最高。综上所述,奶牛饲粮中添加一定比例苜蓿干草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和增加收益,其中添加量为2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6):73-76
试验选用48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按单因素随机设计原理分成4组,每组12头。对照组全混合日粮(TMR)不添加苜蓿,试验Ⅰ、Ⅱ、Ⅲ组分别添加10%、20%和30%左右优质苜蓿干草替代部分精料,探讨不同比例苜蓿干草对奶牛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采食量随苜蓿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达到显著程度(P0.05)。粗蛋白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未受显著影响(P0.05),试验Ⅲ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总蛋白浓度随苜蓿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试验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糖、血浆尿素氮、谷丙转氨酶、白蛋白及球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TMR中添加一定比例优质苜蓿干草提高了奶牛的采食量及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维持奶牛良好的健康状况,为提高产奶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组合日粮对湖羊育肥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用健康湖羊公羔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喂商品饲料,2个试验组(Ⅰ组、Ⅱ组)饲喂2种不同的自配日粮,育肥期30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250.22 g,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282.67 g,对照组平均日增重250.67 g,2个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平均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2个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料重比(只计算精料部分)3.24∶1,试验Ⅱ组料重比3.11∶1,对照组料重比3.27∶1;试验Ⅰ组育肥总收益934.20元,试验Ⅱ组育肥总收益1 260.00元,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0.42%和62.41%,3组间经济效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Ⅱ组经济效益较高,说明试验Ⅱ组育肥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
选用40只细毛杂种绵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对照组高蛋白块状饲料添加剂饲喂绵羊试验(以下简称D组)饲喂全价日粮;试验组(以下简称T组)除饲喂全价日粮外,另补饲高蛋白块状饲料添加剂(以下简称块添),进行为期90d的育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T组羊平均日增重比D组高12.9g,提高15.9%,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5);T组羊毛产量比D组高0.4 kg,提高12.5%,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5);T组比D组消耗的精料(g)、ME(MJ)分别降低20.2 g(14.7%)、1.3(14.6%),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5).T组比D组每只羊平均同期增加纯收入为0.09元,收益率为13,按90 d育肥期计算,每只羊平均可多产肉1 161 g,多产毛400g,增加纯收入11.29元.  相似文献   

7.
试验探讨不同纤维水平的全混合颗粒日粮对1~50日龄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幼龄鸵鸟的全混合颗粒日粮配制提供依据.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鸵鸟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雏鸟,对照组日粮形态为精料(粗纤维为5%)+苜蓿青草,3个试验组的日粮形态为全价混合型颗粒饲料,粗纤维水平分别为4%、5%、6%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全混合型颗粒日粮的雏鸟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饲喂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处理(P<0.05);3个不同粗纤维水平颗粒料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粗纤维水平为6%的颗粒饲粮饲喂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苹果渣饲喂獭兔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苹果渣对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35日龄,平均体重为(834.00±16.52)g的健康獭兔60只,随机分为3个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用干苹果渣替代10%基础日粮,试验Ⅱ组用干苹果渣代替20%基础日粮.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增重方面,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为1550,2 416和2 149 g,试验Ⅰ组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多866和267 g,日增重多16和5 g,差异极显著(P<0.01);在消耗精料方面,试验Ⅰ组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少878和665 g,差异显著(P<0.05);在料重比方面,试验Ⅰ组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都减少(P<0.05).由此可见,添加10%干苹果渣最有利于断奶幼兔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36只平均体重为24kg、约3月龄的羔羊为研究对象,研究饲粮中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其生长性能、消化、氮平衡和胴体特性的影响。将羔羊随机分配为3个日粮处理:9.5和14mm日粮组(苜蓿草加工成9.5和14mm颗粒长度,与浓缩料和全混合日粮混合)以及长苜蓿草日粮组[苜蓿草切碎长度为(17.8±2.4cm)],所有处理日粮的营养成分基本保持一致。所有羊羔在饲喂14周后屠宰。结果 :在9.5mm和14mm苜蓿干草日粮中,超过77%的苜蓿干草长度分布在 6.4~16.3mm之间以及 10.1~21mm之间。在较短颗粒长度(3.8mm)所占比例中,9.5mm和14mm的颗粒长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羔羊采食9.5mm较14mm长度的苜蓿干草日粮有更高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 0.05)。长苜蓿干草较9.5mm的苜蓿日粮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以及尿氮排泄量分别提高8.18%、11.46%和19.3%(P 0.05),而9.5mm的苜蓿日粮较其他两组氮沉积量分别提高8.01%和5.55%(P 0.05)。9.5mm的苜蓿日粮较其他两组热胴体重和胴体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3.56%、3.15%和4.89%和18.49%(P 0.05)。与长苜蓿干草组相比,9mm的苜蓿颗粒日粮可分离瘦肉和胴体粗脂肪含量提高6.28%和18.49%(P 0.05),但水分含量降低4.78%(P 0.05)。结论 :本研究条件下,在不改变羔羊干物质摄入量的基础上,降低全混合日粮中苜蓿草颗粒长度可以提高羔羊生长性能,且与较长切碎长度相比,羔羊育肥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以生长獭兔为对象,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健兔散"对增重、屠宰性能、肉品品质和毛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千克日粮添加10g、20g、30g的"健兔散",试验兔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47%(P<0.05)、25.88%(P<0.01)、24.12%(P<0.01).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3.41%、22.03%和20.15%.20g、30g添加组均可显著提高日粮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20g添加组可极显著提高日粮粗脂肪的消化率(P<0.01),30g添加组可显著提高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不同添加量对獭兔屠宰性能、肌肉品质、毛皮品质均无显著影响,其中熟肉率、皮张面积、被毛密度有增加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