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承泓良陆作楣1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利用1.1杂种优势及其度量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产生的杂种一代,在个别性状或综合性状上优于其亲本的现象称之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我国北魏“齐民...  相似文献   

2.
棉花人工制种利用杂种优势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棉花存在明显杂种优势,一般表现长势强、发育快、抗逆性好、早熟、丰产,经济性状有所改善,如铃重增大、纤维增长、子指增加等。总的来看,利用棉花杂种优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早熟与不早衰的矛盾,丰产与优质的矛盾,丰产优质与抗病的矛盾(抗枯、黄萎病亲本的杂种一代一般表现抗病),即比较容易达到棉花育种所要求的“早熟、丰产,优质、抗病”的目  相似文献   

3.
棉花杂种优势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棉花杂种优势表达的生理生化特性作了综述。棉花杂种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光合生产力优势、内源激素代谢优势、司工酶谱表达优势。并就今后棉花杂种优势主理生化研究途径,提出若干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续上期)2.2.2杂种优势育种 我国对蔬菜杂种优势的研究始于50年代,但是,直至60年代中期,杂种一代一直未应用于生产。70年代初,第一批用于生产的蔬菜杂种一代逐渐问世,如茄子杂种一代苏长茄(1964-1968),番茄杂种一代浦江一号和浙江1、2、3号(1970-1972),白菜杂种一代青杂早丰(1963—1971),甘蓝杂种一代“京丰一号”(1970—1973)等。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蔬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获得更迅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稻粳型恢复系 C57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粳恢 C57具有较高配合力,杂种一代具有较强优势,花粉量大,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是当前较好的广谱恢复系。2.籼粳杂交复交与配子利用的“架桥”制恢方法,在杂种一代提供利用部分籼核的机率,丰富了遗传基础,为间接利用籼粳杂种优势及其优良性状开辟了途径。3.粳恢 C57对杂种一代的株型、叶型、高产的“库”和“源”以及适应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 NCⅡ交配设计,估计了陆地棉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计算了56个组合的杂种一代平均优势和30个组合的杂种二代平均优势。通过不同世代间的比较,对7个性状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铃重和纤维长度不但有极显著的 F_1杂种优势,而且也有显著的 F_2杂种优势,这些性状的优势主  相似文献   

7.
不同优势陆地棉杂种及其双亲幼芽内源激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荣旗  刘俊芳 《作物学报》1997,23(3):380-382
利用杂种优势能够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因而研究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对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一些生理生化指标与作物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证明杂种在许多生理生化指标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且有些指标与杂种的产量优势关系密切,能够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的参考指标。但是,有关植物激素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则报道很少。Tafuri(1966)曾报道玉米杂种一代种子的IAA含量高于其亲本自交系。S.B.Rood(1983)证明玉米杂种幼苗的GA物质含量高于亲本自交系,且杂种对[~3H]GA_1和[~3H]  相似文献   

8.
一、推广杂交棉的好处棉花和其它作物一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遗传性不同的品种进行杂交,所得的杂交种棉花表现出旺盛的生活力,长势壮、发育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迭就是“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积极推广杂交棉,可以很快地提高产量和改进纤维品质,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1.增产多,见效快。头年杂交下年增产,一次杂交几代增产。实践证明,棉花杂种一代一般能增产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若管理得好,充分发挥潜  相似文献   

9.
采用NCⅡ(North Carolina)交配设计,对42个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组合和13个亲本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优势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红麻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明显,大多数性状杂种优势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量优势最明显,影响杂种一代单株产出能力的性状从大到小依次是单株鲜茎(含叶,下同)重,基部茎粗,基部皮厚,株高。同一性状两亲本对不同性状的影响有差异,F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于1976年8月上旬在商丘县召开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会议。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于生产,是河南省文化大革命以来农业战线上的一件新事。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成绩显著。去年全省有很多社队开始进行棉花杂交制种工作。去冬今春全省有五个地区、一个市的棉花杂交制种队前往海南岛进行杂交制种,得到较多的杂交种子。会议通过现场参观,座谈交流,大家对棉花杂种究竟有没有优势,表现在哪些地方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从全省情况看,凡是杂交种棉花都表现明显优势,一般表现出苗快,棉苗壮,移苗后缓苗快,现蕾早,果枝多,开花结铃提前,伏前桃多。棉花杂种优势能不能在生产上利用?广大群众能不能搞杂交制  相似文献   

11.
新型烟草杂种一代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烟草杂种一代优势,测定了新型烟草紫苏烟、曼陀罗烟、罗勒烟、雄性不育系MSG-28、其相应保持系G-28、由新型烟草与MSG-28ΧG-28的产物MSG-28配制的杂种F1代M.紫苏烟、M.曼陀罗烟、M.罗勒烟,共8份材料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质情况等。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杂种F1在苗期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大田期各阶段杂种优势则不明显。分析造成后期优势不明显的原因,与环境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对兵团杂交棉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是杂种优势利用比较晚的作物,是否存在高优势过去曾有争论。随着生产实践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已证实:棉花和其它作物一样具有杂种优势,强优势的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1代可比常规品种增产10%~30%;某些杂种的2代也有较强的增产潜力,增产幅度可达5%~10%。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杂交棉主要是运用人工去雄的方法进行品种间杂交,再通过杂交1代杂种优势的筛选、鉴定而获得的。印度是世界上推广杂种棉面积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杂交棉种子生产方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棉花杂种优势明显,在生产上已发挥显著的增产增收作用。利用杂种棉,一是要选育出高优势的杂交组合,二是要有简便快速大量生产其杂交棉种子的方法。因此,研究杂交棉高产高效制种技术,对棉花杂种优势的大面积推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几个抗条锈病小麦品种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邦发 《种子》2004,23(9):21-24
利用来自不同生态环境的5个抗条锈病品种,组配了10个小麦杂交组合,对杂种一代的不同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以及和双亲平均值的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一代的多数性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产量性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40,自引:10,他引:40  
本文综述棉花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的进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综述和讨论的主要问题:1.棉花种间和种内杂种优势的表现。2.棉花杂种的遗传效应。3.胞质和核雄性不育材料在生产杂种中的应用与研究。4.其他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棉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以棉花芽黄(Virescent)为指示性状辨别真伪杂种,:并采用 NCⅡ(North CarolinaⅡ)交配设计,对56个组合的杂种一代及其15个亲本进行两年(1986—1987)比较试验,研究棉花亲本遗传距离(D~2)与杂种产量优势(MH)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优势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遗传距离在一定范围内(0≤D~2≤7),杂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荆州地区,为了认真贯彻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把全区棉花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地委决定把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当作一个突破性的措施来抓。全地区棉花杂交制种田,今年有四千多亩,明年计划扩大到五万亩,一九七九年的规划是全地区四百二十五万亩棉田基本上实现杂种化。为了把棉花杂种优势利用迅速开展起来,今年八月地委书记胡恒山同志带领各县县委书记、棉花办公宅主任和技术人员到河南省南阳地区参观棉花杂种优势利用试验田和示范样板,解放了思想,鼓舞了干劲,为今后全面开展杂种优势利用打好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萝卜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重要世界性蔬菜 ,其肉质根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份。萝卜杂种优势明显 ,产量、品质、抗逆性、贮运性、整齐度等性状优于亲本。萝卜一代杂种可以通过自交系与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与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与自交系间杂交等多种方式获得。我国利用萝卜雄性不育系配制一代杂种较为普遍 ,它具有遗传稳定、杂交率高、杂种优势强、亲本保纯及杂种生产操作简便等优点。利用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生产优质一代杂种的方法主要有大株制种、小株制种与中株制种。1 大株制种法1.1 优良亲本系的培育亲本有雄性不育系、保…  相似文献   

19.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农业生产十分有效的途径。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为了“自力更生”地逐步解决纺织工业对长绒棉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在纯种海岛棉的选育和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一代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均取得不少的成就。许多科研单位及农业院校的试验研究都说明了海陆杂种的优势明显,产量接近或超过陆地棉亲本,纤维品质接近海岛棉亲本。这给长江及黄河流域长绒棉的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校在解放初期已开展海陆杂种优势的研究工作,近年重点放在选配适应本省早熟、优质、高产的海陆杂交组合方面,并进行应用化学药剂简化制种手续的研究及总结海陆杂种高产的栽培技术等工作。几年来试验工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俊兴 《种子》1992,(2):71-71
1983年~1990年,我区棉花核雄性不育“一系两用”累计制种2000余亩,生产杂交一代种40余万斤,推广种植7万余亩。生产实践证明:棉花核雄性不育“一系两用”杂交种,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区今后取得棉花生产重大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