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齐齐哈尔碾子山地区盛产的麦饭石的内含成分及用途,提出了采用麦饭石配制的肥料生产无公害稻谷的主要栽培技术。表明了应用麦饭石肥料可使水稻增产10.6%,增收稻谷50kg/667m2以上。麦饭石营养稻谷较普通稻谷价高0.6元/kg,农民增收4500元/hm2。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双辽地区风沙大及水田日益严重缺水状况,开展了水稻垄系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垄系节水栽培方式,稻田日均地温增加0.2~1.2℃,节省肥料投入25%,节水30%,稻谷增产6.7%~7.9%,可节支(化肥350元/hm^2、水费300元/hm^2)增收(鸡2400元/hm^2)达3050元/hm^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烟后稻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每667m^2增产稻谷15.6kg,净增收47.06元;测土配方施肥比空白对照每667m^2增产稻谷145.1kg,净增收331.6元,烟后稻测土配方施肥能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4.
一、旱育稀植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1996年武夷山农场双季早稻推广旱育稀植211.2hm2,平均产量4827kg/hm2,比普通栽培增产25.8%;中稻推广10hm2,平均产量3706.skg/hln2比增27.5%虽双季晚稻推广100m2,平均产量5740.skg/5m2,比增16.5%。总产增收增产稻谷29.8936万kg增收节支61.3885万元。二、早育稀植的增产权理1.秧苗素质高,抗逆性强据威优77旱育秧和水育秧对比,同在3月8日播种,31d秧龄移栽时考查(表l),表1不同育秧方式的秧苗条质旱育秧叶龄增0.2叶,苗高矮1.05cm,基茎粗增0.39cm,百苗鲜重增1巳is,干重增4.6g…  相似文献   

5.
水稻有机纸盘育秧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对比的方法对有机纸盘的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依靠有机纸盘育成的秧苗在株高、穗长、穗数、结实率上都明显好于对照,可使稻谷增产180kg/hm^2,增加效益180元/hm^2,可以作为水稻增产、农民增收的一条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配以有机肥,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既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获得增产,又能改善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到用地与养地兼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测土配方施肥各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稻谷6.8%-20.2%,增收89.2-258.4元/667m^2,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垦殖与稻作》2004,(6):28-28
目前,湖南市场秋粮收购进行得如火如荼,优质稻在市场上受到明显追捧。省农业厅粮油处负责人11月16日介绍,今年优质稻普遍喜获丰收,预计全省优质稻总产达108亿kg,比上年增加16亿kg,农民增收达27亿元。据介绍,现在普通稻谷收购价1.5元/kg左右,而优质稻收购价达2.1元/kg。即使这样,优质稻在市场上仍然供不应  相似文献   

8.
水稻施用钾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哈尔滨地区水稻土壤缺钾的生产实际,开展了增施钾肥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增加分蘖,减轻病害,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改善米质,增产稻谷18.4%-27.2%。增效117.20元/667m^2,效果显著。该地区,硫酸钾适宜用量在7.5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水稻肥料配方的准确性,发挥配方施肥的最大效益,对专家会商的区域性作物肥料配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稻主推配方(每667m~2施纯氮N-18 kg,P_2O_5-4 kg,KCL-6 kg)比常规区产量增加26 kg/667 m~2肥料,增产率4.3%,氮肥农学效率为2.5,施氮产投比为2.7:1增收122元/667 m~2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水稻应用“万兴”牌植物氨基酸液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喷施植物氨基酸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本田喷施植物氨基酸液肥三次.每667m^2施入量为225ml,稀释400倍喷施,效益最佳,增产稻谷40.3kg/667m^2,纯增收入37.11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3.29。  相似文献   

11.
刘传增 《中国稻米》2007,(3):63-64,72
麦饭石肥在一定施用数量范围内能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但并不是施用量越大水稻的各项产量构成因子越合理,产量越高。试验表明,麦饭石每hm^2施750kg时水稻产量最高,达10445.2kg/hm^2。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施用麦饭石肥,生产的稻米按NY/T419—2000标准进行检验,质量合格。氰化物、磷化物、铅等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未检出,黄曲霉毒素B1、As、Hg、Cd、F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虽检出,但检测结果都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各项判定均为合格,达到A级绿色优质大米的卫生要求。施用麦饭石肥生产的稻米锰、钙、钠、锌、硒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含量,说明了使用麦饭石肥生产的大米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这证实了麦饭石具有较强的溶出性。  相似文献   

12.
小麦、大麦施用“抗腐威微量元素肥料添加剂”作种肥,改进配方施肥栽培技术,不增加施肥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小麦防治根腐病平均效果53.0%,降低生产成本38.40元/hm2,平均增产9.4%,平均增收519.69元/hm2;大麦防治根腐病平均效果57.8%,降低生产成本41.70元/hm2,平均增产8.7%,平均增收530.20元/hm2。  相似文献   

13.
炭化稻壳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加工的副产物稻壳经炭化处理后可用作肥料。水稻本田施用50kg/667m^2 1000kg农家肥作底肥配施二铵10kg/667m^2,尿素7.5k,返青期、分蘖期各提前1d,可提高水稻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增产16.7%。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菌毒杀星在蟹田水稻上应用对河蟹无任何毒害,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在98%以上,提高水稻结实率22.4%,增加千粒重1.1g,增加稻谷产量128.2kg/667m^2,增产率为26%,增加效益182元/667m^2。无污染,无残毒,无公害。  相似文献   

15.
对引进的谷优596进行示范种植,同时配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35kg,667m^2,节省肥料成本5.3元/667m^2,增效89.4元/667m^2。增强了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双辽地区风沙大及水田日益严重缺水状况,开展了水稻垄系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垄系节水栽培方式,稻田日均地温增加0.2~1.2℃,节省肥料投入25%,节水30%,稻谷增产6.7%~7.9%,可节支(化肥350元/hm2、水费300元/hm2)增收(鸡2400元/hm2)达3050元/hm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旱育稀植是近年来北方稻区兴起的一项水稻生产技术,具有提高秧苗素质,提高秧田利用率,节省用水,节省用工,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成本等优点。据旱育稀植水稻生产效益测算,每667m’本田平均可增产稻谷6%~7%,增收47.2元,节省秧田1/10,共增产节本85.2元。水稻旱育稀植收效显著,但应抓住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1培育壮秧1.1选好苗床,配好营养土。北方稻区多采用营养土保温旱育秧。苗床宜选择园田地或平整的、靠近水源的稻田地。营养上配制应选用肥沃的园田土,有机肥宜选用腐熟的牛粪和猪粪,切忌用末腐熟的鸡粪和马粪,否则会造…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技术具有操作简便 ,节本省工 ,提高劳动效率等特点。采用该技术有利于夏收夏插期间缓解季节和劳力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种植大户种稻效益的提高 ,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江苏省盐都县几年来对该技术进行了示范种植 ,面积逐年扩大 ,平均实收单产535kg/667m2,每667m2虽比大面积粳稻平均单产减产29kg,但机直播稻每667m2节省育秧工本30元 ,节省平田整地及栽秧工本50元 ,节省秧池33.4m2(可收获小麦20kg,增收20元 ) ,合计节本增收近100元 ,扣除化除多用药剂及人工除草成本20元 ,减收稻谷29kg约30元 ,每667m2 纯增收50元左右。一、机直…  相似文献   

19.
蔺秀荣  王爱红 《垦殖与稻作》2008,38(1):74-74,65
为验证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间使用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可使水稻株高增加2cm,有效穗数增加1穗/穴,结实率增加2.6%,千粒重增加0.1g,增产稻谷37.6kg/667m^2,增产率达到7.9%,增产效果明显。并且强的纳米863助长器使用方便,对人体无害,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群科浸种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的发生,刺激幼苗生长,促进秧苗素质提高,使有效分蘖、穗数、粒数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群科各处理性状均比对照有所提高,群科4000倍液浸种与常规对照施保克处理相比增产稻谷462kg/hm^2,增产率达10.7%,增效695元/hm^2,增产增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