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利用农田水量平衡模型评价棉田不同的灌溉制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应用农田水量平衡理论和棉花对不同水分亏缺的反应,建立了一个棉花不同灌溉制度的评价模型,文中用FAO-46提供的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棉花生育期间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利用Isareg模型[5]计算了棉田逐日实际蒸散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农田水量平衡模型可对棉花灌溉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对几种灌溉方案的评价,定量化地分析了不同灌溉制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程度和水分胁迫出现的时间;明确了在黄淮海平原棉田灌溉重点在棉花生育前期,即苗期,盛蕾-初花期;给出了该地区棉花各生育时期的需水量和每日的平均耗水强度  相似文献   

2.
李孙强 《种子科技》2023,(20):11-14
为了验证气候变化下新疆棉花种植调亏灌溉节水效果,选取早熟、早中熟2个典型棉花种植区,采用棉花生长模型结合大气环流模式进行模拟试验。结果显示,调亏灌溉技术可有效节省用水量,与充分灌溉相比,在不影响生产力的同时,可节约农业灌溉用水5%~28%。因此,建议在新疆棉花种植时,控制灌溉用水量,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调亏灌溉技术,确保棉花种植的价值与收益。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研究者对远距离遥控监视棉花水分压力的可行性正在进行试验研究,如果研究成功的话,植棉者用热量映象仪将能确定最适灌溉量和最佳灌溉时间,同时也能掌握气温、热量、湿度如何影响植物水分压力和灌溉需要。人们早已知道棉花和其它作物何时耗尽水分(需要灌溉),以及叶片温度升高,这个能用热量映象仪探测到。问题是热量映象仪所测定的温度是植物与土壤温度的混合体,通常是白天土壤比植物温度高,这就使得植物看起来比其实际温度要高。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署植物生理学家Mass与其合作者已正收稿日期:1…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优化灌溉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作物耗水量和有效降水量是农田水分平衡的主要组成因子。土壤水分预报模型综合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给出了未来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决策模型则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水分批、产量反庆系数、和以取得最大目的的目标函数,优化函数决策-灌或不灌、灌溉期和灌溉量。  相似文献   

5.
灌溉与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农田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四种灌溉方式和有无秸秆覆盖的组合处理,研究了灌溉与秸秆覆盖结合条件下冬小麦农田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从2月份开始,覆盖处理在14:00时的土壤温度明显低于不覆盖处理。秸秆覆盖能够降低近地面空气湿度和提高近地面空气温度,在灌溉条件下表现尤为明显。灌溉能够降低近地面的湍流交换系数和湍流热通量,提高潜热通量,而秸秆覆盖的作用相反。秸秆覆盖具有增强灌溉水入渗能力的作用。秸秆覆盖显著降低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  相似文献   

6.
摘 要:旨在了解矮砧密植富士苹果树体内茎流速率变化规律,为其制定合理的旱作节水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基础。利用热扩散式探针法实时采集树体茎流速率数据,结合自动气象站监测所得各气象因子数据,设计不同灌水下限滴灌试验,进行气象因子等对茎流速率影响的试验研究。富士苹果树在4月份茎流速率最低平均值为2.07 mL/(cm2?h)],到了6—7月份最大,平均值为9.56 mL/(cm2?h)];生育期内茎流速率有明显昼夜变化规律,在晴天时变化规律呈单峰曲线,阴天时变化较平缓,多云天气时呈多峰曲线变化趋势。茎流速率变化规律与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变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6、0.9389、0.9119;与大气湿度为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526;茎流速率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显著,但是降低土壤含水量会造成树体茎流速率的降低。富士苹果树干茎流速率与各气象因子间相关性由高到低排序为: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水分。以茎流速率为因变量,各个气象因子为自变量,经逐步回归线性分析得出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和大气温度之间的回归方程:Y=-8.81+0.013X1+0.52X2。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树体茎流速率即蒸腾耗水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7.
温湿度对小麦粉储藏过程中细菌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建新  王璐  彭雪霁  宋佳  鞠兴荣  袁建 《粮食储藏》2010,39(1):42-44,56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温、湿度对小麦粉储藏过程中细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通过改变小麦粉的平衡水分来影响细菌量。小麦粉水分与储藏湿度和温度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储藏90 d后,在55%和70%湿度下,温度越高,细菌量越低,在85%湿度下,细菌量在低温(10℃、15℃)和35℃下略有增加,20℃、25℃和30℃下降较多,并且温度对小麦粉中细菌量为显著性影响因素。在同一温度下,70%湿度下细菌量最高,50%的其次,85%的最少,并且在35℃温度下,湿度对小麦粉样品中细菌量为显著性影响因素。结合小麦粉储藏过程中其它相关品质的实验分析,为了控制储藏小麦粉中的细菌和品质,其安全储藏条件湿度70%、温度20℃。  相似文献   

8.
种子在延长贮藏期会出现退化。贮藏种子的退化率与贮藏条件,如温度、种子湿度和氧气有关。当温度和种子湿度增加时,种子就会加快退化。贮藏大气的氧气压力也影响种子寿命,但其效果是可变的,它与作物种类和贮藏条件有关。在需氧条件下,种子寿命的缩短与贮  相似文献   

9.
棉花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是一种全营养型农作物,又是一种需肥量较多的并对施肥技术要求比较严格的作物。棉花的科学施肥是指根据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土壤与气候条件、栽培种植与灌溉方式,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各种养分的配比及其施肥技术和方法,以达到棉花优质高产、培育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对不同滴灌量条件下棉花根系生长规律的研究.了解了不同滴灌量处理条件下棉花根系的生长动态以及干物质积累的情况。比较了3个不同水平的水分处理下根系生长的差别.从而得出结论:棉花对土壤湿度的要求在不同的生育阶段有所不同,苗期应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花铃期应在80%左右,成熟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更小一些。根据需水规律,实施精准灌溉,不但可以节约农业用水.还可以降低田间空气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商品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重要气象因子对农田灯光诱虫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农田灯光诱虫效率以及农田灯光诱虫装置的自动化开关灯条件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分别于湖南南部、中部及北部3地的烟地或菜地设置若干台太阳能诱虫灯,每日收集各诱虫灯下的重要害虫和天敌,并进行鉴定、计数或烘干称重,然后比较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诱虫灯之间诱虫量的差异,并用相关-回归法分析每日诱虫量与每日重要气象因子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结果表明:诱虫量与大气日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灯光诱虫量随气温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而与气压、降雨和相对湿度则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灯光诱虫量随气压或湿度的升高以及降雨的发生而显著减少),即高温、低湿、低气压和少雨天气有利于提高农田灯光诱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黄健  季枫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0):152-157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在2011—2012 年,通过2 个温室进行增温和灌溉量变化的试验(一个温室用红外灯管增温,另一个不增温),每个温室设田间灌溉量的0.7 倍、0.85 倍、1 倍、1.15 倍、1.3 倍5 个灌溉水平,研究增温和灌溉量对产量、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生长季平均温度增加1~3.5℃有利于产量的增加,生长季、花期和铃期温度升高1℃,产量分别增加200.694、225.732、109.838 kg/hm2,而蕾期温度升高1℃却会降低产量162.814 kg/hm2。生长季和蕾期增温1℃会分别降低生物量1079.2、1179.8 kg/hm2,降低产量和干物质的水分利用效率3.4215、2.8098 kg/(hm2·mm)。灌溉倍数每增加1 倍,产量和生物量分别增加734.51、2242.3 kg/hm2。但增温会增加水分的消耗量,这对于处于干旱区的新疆来说是不利的。随着气候变暖,棉花耗水增大,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水氮耦合效应对棉花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分析干旱区水氮耦合效应对膜下滴灌棉花的生长机制。采用灌溉定额和施氮量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研究水氮耦合效应对棉花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定额为3300 m3/hm2时棉花苗期-蕾期天数增加,开花期-吐絮期天数缩短,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较低。灌溉定额为4500 m3/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花株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不同的灌溉定额下,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棉花蕾期-盛铃期天数最短,蕾铃脱落率较高,施氮量增加至 375 kg/hm2时,棉花株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较高,但叶面积指数、单株有效铃数和单铃重呈下降趋势。灌溉定额为3900 m3/hm2施氮量为300 kg/hm2时,棉花蕾期-盛铃期天数延长,优化了产量构成因素,产量达到最高为6992.33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合理密植条件下调亏灌溉的节水增产效果,在新疆干旱区大田研究了灌溉量(饱和灌溉、正常灌溉、调亏灌溉)和种植密度(12万、18万、24万株·hm-2)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经济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但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调亏灌溉显著抑制营养生长,但提高了收获指数;调亏灌溉下适当提高密度,显著提高了生物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调亏灌溉下高密度处理组合在用水量减少20%的情况下,棉花产量与正常灌溉下中、高密度以及饱和灌溉下低密度等高产组合的产量相当。调亏灌溉配合合理密植是旱区棉花节水增产的有效栽培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棉花膜下滴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棉花膜下滴灌水分实时管理与自动控制,是新疆节水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新疆生产实践,自主研发的棉花膜下滴灌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和方法库为技术核心,通过田间传感器进行数据实时采集、计算、分析与决策,由控制系统发送决策指令来控制灌溉设备开/闭,提高了灌溉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亏缺灌溉是节水农业的一种有效灌溉方式。定量分析亏缺灌溉对我国棉花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为亏缺灌溉在我国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整合2010―2022年已发表的53篇文献,采用元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亏缺灌溉条件下不同因素对中国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特征。【结果】与充分灌溉相比,亏缺灌溉下籽棉产量平均降低16.2%,而灌溉水分生产力平均增加32.2%。亚组分析表明,在亏缺灌溉条件下我国西北内陆棉区的灌溉水分生产力提升最高,其中新疆地区的减产幅度较小效果最好;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地区及大田栽培条件下能更有效地利用亏缺灌溉的水分;年平均气温≥10℃的地区,采用干播湿出,适当增加灌溉次数能够有效降低亏缺灌溉导致的减产风险;土壤容重<1.5 kg·cm-3的土壤条件下,亏缺灌溉棉花的减产风险低于高容重的土壤环境;在灌水量为充分灌溉的80%~100%,氮、磷和钾施用量分别为200~300 kg·hm-2、150~200 kg·hm-2和100~150 kg·hm-2的条件下能够有效促...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土壤温度影响着作物的生化过程,了解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探究如何提高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棉花生产潜力非常重要。【方法】对不同种植模式:单作棉花(MC)、麦套棉花(WIC)、麦后棉花(WDC)农田10―110 cm土层温度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并调查棉花的生育进程和各农艺性状。【结果】在5月下旬麦棉共生期,单作棉花的平均土壤温度比两熟棉田土壤温度高1~3℃。7月初,在10―40 cm土层两熟棉花土壤温度大于单作棉花土壤温度,40―110 cm正好相反。8月上旬,各种植模式棉花土壤温度差异缩小,单作棉花土壤温度稍低于两熟棉花的土壤温度。在9月中旬,两熟棉花的土壤温度低于单作棉花的土壤温度。土壤温度主要影响棉花出苗到现蕾和开花到吐絮期的持续时间,对现蕾到开花的持续时间影响不明显。土壤平均温度越高,该生育时期的持续时间越短。同一时期两熟棉花土壤温度的日最低温出现的时间要比单作棉花早1 h左右,而日最高温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土层的土壤积温与生物量拟合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结论】优化管理措施,如通过控制灌溉的时间和量来缓解土壤温度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提高苗期和开花到吐絮期的土壤积温对两熟棉花出苗和吐絮都是有益的。本文以期为不同种植模式的合理配置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冬季的低温冻害和夏季的高温危害是威胁植物生长的两个极限温度。夏季养花,光线强,温度高,空气湿度小,热辐射量大,是温室花卉最不好度过的时期之一,也是花卉花、叶灼伤、干枯及茎、根腐烂多发时期。要使温室花卉安全度夏,应主要从光照强度、温度、空气湿度、水、肥等方面来控制。  相似文献   

19.
调亏灌溉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移动式防雨棚下,采用子母盆栽土培法,以美棉99B为试验材料进行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缩写RDI)试验研究,旨在了解RDI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生长发育特性、经济产量(Y)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经济产品品质的影响,寻求适宜的调亏生育阶段(时期)和调节亏水度,为建立棉花RDI指标与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二因素(水分调亏阶段和调节亏水度)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适时适度的水分调亏具有根系下扎的诱导效应,抑制植株营养体冗余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子棉运转与分配,提高经济产量;能够改善部分品质指标。棉花RDI的适宜指标是:苗期轻、中度调亏,0~40 cm土层湿度控制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FC(Field capacity)或50%FC;蕾期轻度调亏,0~40 cm土层湿度控制下限为60%FC;花铃期不宜调亏,应保证充足供水,0~40 cm土层湿度应不低于75%FC;吐絮期可中度调亏,0~40 cm土层湿度可控制在50%~55% FC。  相似文献   

20.
培育优质高效的棉花种子对棉花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从棉花种子的培育田地、播种时间、种子栽培、苗床管理、施肥灌溉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结合新疆地区的气候等条件,对如何培育优质高效的棉花种子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新疆地区棉花种子优质高效的繁殖栽培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