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郭杨  卓丽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33-5536
[目的]研究哈尔滨居住区常用的12种园林植物固碳释氧能力。[方法]该研完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哈尔滨居住区常用的12种植物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整个生长季中树种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能力随季节性变化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乔木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量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榆树、银中杨、白桦、暴马丁香、旱柳;灌木中植物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量从大小到依次排序为:紫丁香、连翘、小叶丁香、水蜡、锦带花、红瑞木、鸡树条荚莲。由于叶面积指数的不同,乔木单株植物单位面积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榆树、银中杨、白桦、旱柳、暴马丁香;灌木为连翘、紫丁香、锦带花、红瑞木、鸡树条荚莲、水蜡、小叶丁香。[结论]该研究结果将为哈尔滨市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上海社区绿地常见27种园林植物进行夏季光合速率测定,比较分析其固碳释氧效应,同时对植物固碳释氧量与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社区绿地植物固碳释氧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27种供试树种单位叶面积、单位土地面积及单株植物固碳释氧量各有差异,其中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最大为女贞;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量最大为垂柳;单株植物固碳释氧量最大为香樟。27种供试树种单位土地面积日固碳释氧量与叶面积指数、胸径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树冠直径、树高没有相关性;单株植物日固碳释氧量与树冠直径、胸径、树高、叶面积指数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春市30种园林树木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单株叶面积指数进行测定与计算,研究了单位叶面积和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结果表明,30种园林树木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量在12.78~43.74 g/(m2.d)之间,释氧量在9.29~31.81g/(m2.d)之间,增湿量在2.08~6.32 kg/(m2.d)之间,日降温量为0.40~1.22℃;单株单位土地面积的固碳量在62.18~443.82 g/(m2.d)之间,释氧量在45.20~322.82 g/(m2.d)之间,增湿量在12.52~55.74 kg/(m2.d)之间,日降温量为2.42~10.76℃;说明单株单位土地面积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树木的固碳释氧与增湿降温能力。乔木类与灌木类之间的平均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差异不大,而在单位土地面积的日均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比较上,乔木类是灌木类的1.3倍。  相似文献   

4.
以昆明市16种常用道路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秋季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对其固碳释氧效益进行定量比较研究,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种乔灌木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5.47~12.32、3.98~8.96 g/(m~2·d),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22.11~174.03、16.09~126.63 g/(m~2·d);单株植物秋季固碳量为2.82~233.02 kg,释氧量为1.88~169.55 kg;广玉兰、香樟和滇朴的秋季固碳释氧能力依次居于前3位。乔木和灌木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各分为3级;乔木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分为2级,灌木则分为3级,其中乔木的固碳释氧效益高于灌木。因此,广玉兰与香樟等为主要道路绿化乔木,搭配小叶女贞、山茶、红花檵木等灌木为辅的道路绿化模式,较适宜昆明市道路绿化。  相似文献   

5.
选择青岛市城阳区的8种灌木,包括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小叶黄杨(Buxus sinica)、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枸骨(Ilex cornuta)、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珍珠绣线菊(Spiraea thunbergii)、棣棠(Kerria japonica)等,测定其滞尘能力并分析其滞尘量与叶片内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这8种灌木的滞尘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小叶黄杨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珍珠绣线菊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小,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3倍,单株滞尘量最大的是小叶黄杨,为187.364 9 g/株,而最小的是棣棠,仅为12.166 9 g/株。枝叶茂密、叶量多、总叶面积大的树种,其单株滞尘能力就会越强。通过对8种灌木电镜扫描与滞尘量的对比分析得出,叶表面粗糙、具蜡质层、有明显沟槽和瘤状突起、气孔多且开口较大的结构有利于滞尘。8种灌木对于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强到弱排序为枸骨海桐珊瑚树小叶黄杨珍珠绣线菊棣棠紫叶小檗迎春。8种灌木叶片中不同重金属含量排序为锌(Zn)铜(Cu)镍(Ni)铅(Pb)铬(Cr)镉(Cd),植物滞尘量与叶片内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叶片的滞尘量越大,叶片中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6.
重点研究河南省郑州市公园绿地常见的20种阔叶落叶乔灌木的固碳释氧能力。采用LI-COR(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郑州城市公园绿地20种植物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种供试树木中光合速率、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为灌木高于乔木,而植物整株固碳释氧量为乔木高于灌木,20种植物整株固碳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栾树、悬铃木、银杏、国槐、合欢、乌桕、紫薇、白玉兰、白蜡树、元宝枫、刺槐、红瑞木、连翘、紫丁香、垂柳、山梅花、西府海棠、忍冬、紫叶李、碧桃,释氧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栾树、悬铃木、银杏、国槐、合欢、乌桕、紫薇、元宝枫、刺槐、白玉兰、白蜡树、红瑞木、紫丁香、连翘、垂柳、山梅花、西府海棠、忍冬、紫叶李、碧桃。  相似文献   

7.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10种园林树种固碳释氧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10种常见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对10种园林树种的固碳释氧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乔木的光合速率和单位面积的固碳释氧量高于灌木;常绿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量高于落叶植物;植物的整株固碳释氧量乔木和常绿植物分别高于灌木和落叶植物;供试树种中广玉兰、悬铃木和枫杨的整株固碳释氧能力居于前3位.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常见经济林水分利用及固碳释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种经济林为研究对象,于5—10月利用CI-340手持光合仪进行全天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测定,计算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固碳释氧量。结果显示:经济林树种的水分利用率日变化为上午时段高于下午时段,其中水分利用率最大的树种为苹果(8.73μmol/mmol),最小的为梨(3.99μmol/mmol);各树种的固碳释氧量月变化规律相同,均在5、6月最高,且各树种年均日固碳、释氧量分别在10.12~19.76、7.36~14.37 g/(m2·d)之间,且释氧量明显低于固碳量;各树种的单位叶面积年固碳释氧量(枣桃苹果梨杏核桃樱桃)与单位面积果园内各树种的年固碳释氧量(桃枣苹果梨核桃杏樱桃)排序不一致。根据7种经济林树种水分利用率发现,北京地区苹果的抗寒性较高,易成活。本研究表明,经济林的固碳释氧功能在森林生态功能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3种彩叶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科学指导城市园林中彩叶植物的配置,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并研究了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cv. Aureo-ma)与洒金桃叶珊瑚(Aucuba japonica var. Variegata)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3种彩叶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与表观量子效率一致表现为: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洒金桃叶珊瑚,表明洒金桃叶珊瑚的耐阴性强于红叶石楠和金边黄杨.此外,洒金桃叶珊瑚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在11:30左右峰值出现之后,其光合速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红叶石楠与金边黄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在中午均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3种彩叶植物在午间净光合速率降低时,气孔导度下降,而叶片的蒸腾速率和胞间CO2体积分数上升,3种彩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体积分数日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0.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树种固碳释氧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分析了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组成植物的固碳释氧效应。对19个树种单株单位土地面积的日固碳释氧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它们分为3类:单株日固碳释氧量>65,26~58和<8 g.m-2.d-1。金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的单株日固碳释氧量最高,分别为115.012和83.638 0 g.m-2.d-1,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的固碳释氧量均较高;桃Amygdalus persica,夹竹桃Neriumindicum,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也具有较好的固碳释氧能力;香橼Citrus medica,日本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等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弱。图1表4参9  相似文献   

11.
Cd污染土壤景观修复植物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香樟、圆柏、侧柏、夹竹桃、珊瑚树、四季桂、红花檵木、金边黄杨、金叶女贞和海栀子10种常见景观植物对污染土壤中Cd的耐受能力和富集特征。试验设置的三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外源Cd的CK处理(土壤中Cd本底值为3.6mg·kg~(-1))和添加外源Cd的T_1、T_2处理(土壤中Cd含量分别为9.6、24.6 mg·kg~(-1))。结果表明,在T_1和T_2处理下,圆柏、侧柏和四季桂的根、茎、叶和整株生物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当土壤中Cd含量范围为3.6~24.6 mg·kg~(-1)时,侧柏、珊瑚树、四季桂和金边黄杨光合作用正常;T1和T2处理下香樟、侧柏、珊瑚树、四季桂、红花檵木、金边黄杨和金叶女贞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珊瑚树对土壤中Cd有一定的富集能力,而香樟对Cd具有较强的转运能力。供试植物Cd富集系数的聚类分析表明,圆柏、夹竹桃和珊瑚树可用于Cd污染土壤修复与景观美化,红花檵木、金边黄杨、香樟、四季桂、侧柏和金叶女贞可用于Cd重污染土壤中Cd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成都市沙河植物廊道广泛应用的8种绿化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同类植物各季节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和 降温增湿能力表现出夏季>秋季>春季.日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桂花、垂柳、香樟、黄葛树、山杜英、银杏、天竺桂、水杉,年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垂柳、香樟、黄葛树、银杏、桂花、天竺桂、水杉、山杜英,日降温增湿效果由强到弱为垂柳、山杜英、水杉、天竺桂、黄葛树、香樟、银杏、桂花.据估算,整个沙河植物群落中乔木树种年总固碳量约为5.87×104 t,总释氧量约为4.27×104 t.根据对主要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的分析表明,在树种配置时,垂柳、桂花、山杜英、香樟为优选乔木树种,而银杏的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较弱,可作为长寿树种和观赏树种适量引种,不宜大面积绿化.  相似文献   

13.
对宁夏枸杞的光合固碳潜力和生物量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宁夏枸杞季节性光合固碳速率的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单位叶面积光合固碳率在7月份有最大值0.000 24g/(m2.s-1),全株光合固碳量在8月份有最大值0.584g/(m2.s-1);确定出用地上总生物量(x)估测宁夏全株生物量(y)的最佳数学函数关系式为:y=1.247x-3.101(R2=0.960,P〈0.05),为评价宁夏枸杞生物量以及固碳量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对宁夏地区枸杞进行采样调查,得知总生物量和总固碳量分别为1.05×105 t和5.29×104 t,由此可见,宁夏枸杞的固碳作用在宁夏地区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对杭州道路常见灌木滞尘能力进行测定,浙大路4种灌木滞尘顺序为: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无刺枸骨;教工路5种灌木滞尘的顺序为:无刺枸骨>金边黄杨>紫薇>红叶石楠>红花继木;丰潭路5种绿化灌木的滞尘顺序为:无刺枸骨>紫薇>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汽车西站4种绿化灌木滞尘能力顺序为:红花继木>紫薇>无刺枸骨>金边黄杨;天目山路5种灌木滞尘能力顺序为:紫薇>无刺枸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所选5种绿化灌木,秋季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顺序为:紫薇>无刺枸骨>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5条道路中,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均在汽车西站滞尘能力最强,紫薇、无刺枸骨在天目山路滞尘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半荒漠风沙区5种优良沙生灌木造林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造林试验基础上,总结出半荒漠风沙区优良沙生灌木树种柠条、毛条、杨柴、花棒、沙木蓼造林的最佳季节是春季;造林后的第2、3年是各种灌木株高和地径生长量的高峰阶段,第4年以后,株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均下降,并有枝条枯死现象,应该平茬更新,平茬最佳年龄均为4 a生.试验结果表明,杨柴群落是半荒漠风沙区流动和半流动沙地立地上较稳定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柠条群落是半荒漠风沙区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以及干滩地较稳定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合肥地区景观植物现状,寻找10种常绿景观植物树种,测量各树种冠层雨水截留能力,分析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以合肥地区10种常绿乔木树种冠层的雨水截留量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标准木的冠幅、叶面积指数、叶片面积、叶片储水能力,进而计算出植物的冠层雨水截留能力,分析植株各项指标对其冠层雨水截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冠层储水总量较大的树种为雪松(87 529.42 g)、龙柏(23 572.04 g)和广玉兰(20 457.07 g);单位占地面积储水量较大的为龙柏(1 132.17 g/m2),雪松(1 061.30 g/m2)和杨梅(990.74 g/m2)。植株冠幅与冠层储水总量呈显著正相关(P=0.815 0);叶片平均储水量(P=1.316 8)和叶面积指数(P=0.736 3)与植株单位占地面积储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合肥地区在日后的城市景观常绿树种选择中,可以相对重点的使用雪松、龙柏、杨梅和广玉兰等树种,或者选择冠幅较大、叶面积指数较高的其他树种作为园林植物基础种植,从而获得更好的雨水拦蓄功能,以期初步实现海绵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按照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本不同配置结构,对哈尔滨市主城区113块样地固碳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植物实际监测,计算了哈尔滨市20种常用绿化植物的固碳效应,并对不同配置结构绿地固碳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乔木中糖槭、榆树、银中杨、垂榆,灌木中接骨木、黄刺梅都是固碳能力较强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可优先考虑。不同配置结构的绿地单位面积固碳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乔-灌-草、乔-灌、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本,其中,乔-灌-草的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其固碳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单位绿地面积的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密云集水区内的森林进行大量调查 ,采用林分蓄积量推测生物量的研究方法 ,对该地区 5种典型森林中树木的固C效益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该研究的目的是为该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提供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 :当以 10 0年为 1个生长周期 ,固C价格为 2 4美元 t,贴现率为 0 0 5的情况下 ,几种人工林潜在的固C效益现值由大到小分别为 :油松林 0 6 9~ 0 93万元 hm2 ,栎林 0 6 1~ 0 82万元 hm2 ,其他阔叶林 0 4 5~0 6 1万元 hm2 ,灌木林 0 2 3~ 0 32万元 hm2 ,侧柏林 0 13~ 0 18万元 hm2 .现有森林平均每年每公顷的固C效益为0 0 77~ 0 10 4万元 ,其中油松林最高 ,其次依次为栎林、其他阔叶林、灌木林和侧柏林 .在今后 10~ 2 0a内 ,现有森林的固C效益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9.
室内垂直绿化植物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垂直绿化植物改善室内环境的能力。[方法]对绿萝、红钻、银皇后、紫边碧玉、白蝴蝶、红掌6种室内垂直绿化植物进行了固碳释氧、降温增湿和滞尘效益的定量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垂直绿化植物对室内环境的改善效果显著,不同植物的生态指标效益不同。植物单位绿化面积固碳释氧效益以绿萝最佳,单位绿化面积日固碳量为5.48 g/(m2·d),单位绿化面积日释氧量为3.98 g/(m2·d);降温增湿效益以红钻最佳,单位面积日增湿量为581.34 g/(m2·d),单位绿化面积日降温量1 415.85 k J/(m2·d),并可降低温度0.12℃;滞尘效益以红掌最佳,单位面积日滞尘量为0.010 0 g/(m2·d),单位面积年滞尘量3.64 g/(m2·d)。[结论]6种植物单位绿化面积的综合效益从大到小依次为银皇后、绿萝、红钻、红掌、紫边碧玉、白蝴蝶。垂直绿化的建设不能只追求景观效果而忽略植物的生态价值,应多选择生态效益综合评价较好的植物,以较好地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