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几个苗期形态标记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最原始的一种遗传标记———形态标记 ,因其直观易见的特点 ,历来就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的重视 ,尤其是在杂种优势利用逐渐发展的今天 ,形态标记应用于杂种鉴别 ,纯度鉴定和品种权益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油菜的形态性状各种各样 ,但能作为标记性状的形态不多。与其它作物相比 ,油菜形态标记性状的遗传研究起步较晚 ,系统研究较少 ,从30年代开始至以后的 60多年的时间里 ,只发现 1个连锁群[1] ,而且大多分布在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中 ,在甘蓝型油菜形态标记性状的遗传研究仅有少数报道[2 ,3] 。笔者研究了甘蓝型油菜中红叶、有毛、紫秆等形…  相似文献   

2.
用特异种质黄苗寒青小白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得到黄苗甘蓝型油菜新品系金黄一号。经测定,黄苗性状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能稳定地遗传表达。通过在甘蓝型油菜优势育种中应用黄苗遗传标记性状,可在苗期准确地鉴定杂种纯度和剔除伪杂种株,使杂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利用全基因组SNP芯片分析油菜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简称SNP)标记估算油菜优异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其与杂种优势间的关系,探讨利用SNP标记预测油菜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育种提供指导。【方法】将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6个保持系(1019B、1055B、6098B、8908B、6019B、ZS11B)和8个恢复系(R1、R2、R3、R6、R9、R10、R11、OR1)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配制得到的46个F1杂种及其亲本,在湖北武汉、贵州贵阳和安徽巢湖3种生态环境下考察株高、分枝部位高度、一次有效分枝数、结角密度、主花序有效长、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共10个产量相关性状,统计各性状在每个F1组合中的杂种优势,包括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利用油菜全基因组60K SNP芯片对14个亲本进行基因型分型,对分型得到的SNP标记经质控后利用MEGA5.0软件估算亲本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arithmetic averages,UPGMA)对亲本进行聚类分析,利用SAS9.1软件进行遗传距离与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4个亲本经油菜全基因组6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型后共得到52 157个SNP位点,经质量控制后,最终筛选出40 201个SNP有效位点用于亲本遗传距离计算及聚类分析。14个亲本中以6098B与6019B的遗传距离最小,ZS11B与R6的遗传距离最大,所有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883-0.8811,平均为0.5217。14个亲本被分成4个主群,6个保持系为一个主群,8个恢复系中OR1单独为一个主群,R1、R3、R11为一个主群,R2、R6、R9、R10为一个主群,证明恢复系群体的遗传变异大于保持系,分群结果与实际系谱相符。所考察的10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均值变幅为-0.07%-38.78%,超亲优势均值变幅为-7.74%-20.78%。10个性状中除了一次有效分枝数外,其他性状的杂种优势效应显著,尤其是株高、每角粒数、分枝部位高度和单株产量,平均中亲优势分别达到6.83%、15.31%、16.13%和38.78%,正向中亲优势组合数分别有45、41、46和46个;平均超亲优势分别达到3.18%、5.19%、7.85%和20.78%,正向超亲优势的组合数分别有41、31、42和44个。10个性状中株高、分枝部位高度和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该3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0、0.5033和0.4711,超亲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84、0.4051和0.4038,而其他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SNP标记在油菜基因型分型、遗传距离估算及聚类分析的研究中优势明显,基于全基因组SNP标记估算的遗传距离与油菜株高、分枝部位高度和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相关性极显著,说明基于油菜60K SNP芯片分析亲本的遗传关系预测油菜杂种优势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用SSR、ISSR标记技术分析了3个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22个不同来源的父本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这些亲本按NCII法配制杂种的产量性状表现及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非加权类平均法)聚类法可将25个亲本材料分为6组,SI-1300、SI-1320各为一组,来源于中国的2个父本品种为一组,SI-1310与来源于国外的其它品种分属另3组。这种分组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及系谱关系基本一致。各组间亲本在产量性状、种子品质性状及物候期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别。SSR、ISSR标记的遗传距离与杂  相似文献   

5.
基于加性-显性效应的杂种表现分子标记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甘蓝型油菜为研究材料,探索杂种表现分子标记预测模式。【方法】以6份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11份恢复系为亲本按NCⅡ设计配制成66个杂交组合。利用F1的9个性状的表型值对亲本材料的SSR和AFLP标记位点进行筛选,建立标记效应和标记型值估算体系,估算这些特异标记位点对性状表现的效应及杂种标记型值,进而分析杂种标记型值与杂种表现的相关性,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9个性状杂种表现的分子标记预测模型。【结果】114个SSR和205个AFLP标记位点中,在0.01显著水平下9个性状筛选到的特异性标记位点分别为39~85个;不同标记位点对性状表现的效应大小、方向及作用方式存在广泛差异;9个性状的杂种F1标记型值与性状表现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6824~0.8113。9个预测模型中分别包括了6~14个标记位点,可决系数R2为0.5191~0.6783,预测模型稳定性强,精确度较高。【结论】利用标记型值预测作物杂种表现是一种有效的新途径,可以利用较少的标记位点建立甘蓝型油菜杂种表现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油菜遗传图谱的发展,特别是DNA分子标记在油菜遗传作图中的应用。概要介绍了20多年来文献报道的利用不同类型遗传标记所构建的图谱特点。展望了未来油菜分子标记与作图群体选择的发展趋势,特别探讨了SNP、eQTL、功能基因ILP标记在未来新一代遗传图谱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葡萄无核基因的RAPD遗传标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报道了用随机引物和混合分离分析(BSA)方法检测葡萄无核基因连锁的遗传标记。DNA混合样来自B72-216×B45-187的杂交后代。两个事样分别由9个表现型为无核和有核杂种组成,除有核与无性状外,其他性状是随机的。用10碱基随机序列的109个引物筛选混合样以期获得多态型DNA片段。结果在引物UBC-269扩增后,500对碱基的DNA我态型片段出现在无核样,而有核样不该多态型片段,进一步用杂种、父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紫红叶标记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杂交、自交、回交方法对甘蓝型紫红叶色油菜进行叶色遗传研究。通过遗传分析得出:由远缘杂交获得的紫红叶色甘蓝型油菜,其紫红叶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紫红叶色对绿色呈显性。我们假定控制紫红叶性状的基因为HH,并进行了其遗传模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遗传距离与杂种表现和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甘蓝型油菜9个黄籽材料作母本、10个黑籽材料作父本,按NCⅡ法配制杂交组合,考查了亲本及其杂种F1的单株产量、千粒重、蛋白质和含油量。利用AFLP、SSR、SRAP标记技术对亲本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法可将19个亲本材料分为3个组,黄籽材料与黑籽材料分类明显。普通遗传距离与4个性状的杂种表现及杂种优势相关不明显,但用阳性位点计算的特殊遗传距离与4个性状的杂种表现及杂种优势除千粒重外都呈显著相关,但决定系数较小,不能用于杂种优势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陕西省汉中地区主要推广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了解其遗传背景,明确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油菜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4对有多态性的SRAP标记和17对SSR标记,PCR扩增采用复性变温法,对34份陕西省汉中地区主要推广的油菜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种不同的复性温度都取得了好的扩增条带,SRAP标记共检测到14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6个等位变异,每个SRA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190.74之间,平均值为0.48。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560.74之间,平均值为0.48。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560.94之间。SSR标记共检测到9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6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120.94之间。SSR标记共检测到9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6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120.74之间,平均值为0.40,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620.74之间,平均值为0.40,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620.91之间。【结论】SRAP标记的遗传多态性比SSR标记高,SRAP标记聚类更接近系谱分析。陕西省汉中地区主要推广的油菜品种遗传相似度较高,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SCOT标记在油菜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以8份具有代表性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对130个SCOT引物进行筛选。综合考虑多态性的大小,条带的清晰度,筛选出40个SCOT引物作为核心引物,对43份在田间接种鉴定表现抗菌核病的油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SCOT标记共检测到372个位点,每个引物可以检测到5~12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值(PIC)介于0.25~0.99,平均值为0.65。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60~0.88之间。遗传相似度较高,亲缘关系较近。【结论】SCOT标记可以用于油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贵州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RAPD技术对65个贵州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78个引物中筛选出16个多态性和重复性好的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标记分析。16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53个位点条带,其中137个表现出多态性,占89.5%;主要分布于150~1800bp,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6条多态性条带。遗传距离的变化幅度为0.1431~0.9904,遗传相似性变异范围为0.3714—0.8667。65个参试品种中遗传距离最小的是凤冈花油菜(2)和麻江花油菜(2),为0.1431;遗传相似性为0.8667。结果表明:贵州白菜型油菜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3.
分子标记技术和传统育种结合可在育种早期对植株进行基因型鉴定,从而快速有效地进行育种选择,具有不受环境影响、不干扰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的优点,可大大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从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等4方面综述了常用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其在油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分子标记技术与基因组、比较基因组研究结合在甘蓝型油菜基因图位克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油菜育种过程中往往会应用到一些指示性状,旨在研究甘蓝型油菜心叶颜色遗传规律、筛选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通过遗传分析可知:甘蓝型油菜的紫色心叶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心叶紫色对心叶绿色呈显性。用心叶紫色甘蓝型油菜、心叶绿色甘蓝型油菜构建F2、BC1分离群体,通过AFLP、BSA相结合的方法共从51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到6个与心叶紫色连锁的AFLP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方法】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对建国以来不同时期选育的130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25个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509个谱带、123个多态性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24%。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20.4个和4.9个。在遗传距离为0.12处,将13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分为A、B、C、D 4个类群,其中78.5%的品种归入C类。C类又可在遗传距离0.10处分为Ⅰ、Ⅱ、Ⅲ、Ⅳ、Ⅴ 5个亚群,又有58.5%的品种归入Ⅲ亚群。说明我国近60%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遗传多样性较匮乏。遗传基础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前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基础最窄,80年代最宽,90年代略有下降。进入21世纪,品种间的遗传基础进一步下降。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1991~2000年间与2000年以后育成的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80年代前育成品种与80年代育成的品种平均遗传距离间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80年代与90年代育成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差异达到0.05的显著水平。我国育成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与引进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差异达到0.01的极显著水平。【结论】SRAP标记是一种经济、有效和可靠的分子标记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在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要介绍了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油菜遗传改良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包括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油菜品质,增强抗性,进行杂种优势的利用,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油菜品种鉴别,基因定位,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杂种优势预测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SSR和SCoT分子标记在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遗传差异性分析上的应用性。【方法】利用SSR和SCoT标记,对9个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及3个亲本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2对SSR引物对供试杨树材料共扩增出94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90%,标记指数为3.19;筛选出的14条SCoT引物对供试杨树材料共扩增出清晰条带12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75%,标记指数为2.72。聚类分析表明,SSR和SCoT分子标记得出12个无性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44~0.80和0.40~0.87,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2和0.64;在相似系数平均值处,SSR和SCoT分子标记将12个杨树材料分别分为3大类和5大类。Mantel检测显示,2种分子标记在12个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性显著相关(r=0.501 3,P=0.003)。【结论】这2种分子标记均适合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但SSR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和标记效率均高于SCoT标记。  相似文献   

18.
葡萄无核基因的RAPD遗传标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用随机引物和混合分离分析(BSA)方法检测葡萄无核基因连锁的遗传标记。DNA混合样来自B72-216×B45-187的杂交后代。两个混合样分别由9个表现型为无核和有核杂种组成,除有核与无核性状外,其他性状是随机的。用10碱基随机序列的100个引物筛选混合样以期获得多态型DNA片段。结果在引物UBC-269扩增后,500对碱基的DNA多态型片段出现在无核样,而有核样不出现该多态型片段。进一步用杂种、父本及其无核基因的供给者无核白(ThompsonSeedless)和百乐葡萄(Perlete)作模板,用引物UBC-269扩增,一些杂种、亲本及无核基因的供给者也拥有500对碱基的多态型片段。据此分析,葡萄的无核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有主效和微效之分;本研究获得的分子标记UBC-269500与葡萄无核基因之一有连锁关系,而且与主效基因之一有连锁  相似文献   

19.
概要介绍了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油菜遗传改良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包括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油菜品质、增强抗性、进行杂种优势的利用;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油菜品种鉴别、基因定位、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杂种优势预测等。  相似文献   

20.
产量相关性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籼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利用与产量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8个籼稻组合的亲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调查亲本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表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79个标记中筛选出34个多态性标记,共检测到84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等位位点数2.5个。(2)聚类分析能够很好地将13个亲本区分为保持系和恢复系两大类群,并将亲缘关系相近的材料聚在一起。(3)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之间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4~0.25。产量相关分子标记分析表明,试验所选的保持系间和恢复系间的遗传基础均较狭窄,但保持系与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