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粪除臭微生物筛选及其生长曲线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制猪粪微生物除臭剂,本试验以发酵猪粪为样本筛选除臭微生物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结果从发酵猪粪中分离得到4株具有除臭功能的菌株,经染色镜检和生化反应判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班图酒香酵母菌,且这4株菌株的生长曲线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2.
动物微生态制剂猪肠源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平罗县边远农村基本自然生长的健康肉猪的小肠、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28株菌株.通过对这28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镜检,筛选出12株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进行了生理化学鉴定,其中有11株分属于芽孢杆菌的3个种.确定8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2株为短芽孢杆菌(B.brevis).这11株菌株的各项鉴定结果均符合芽孢杆菌属和相应种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特征以及生理生化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杨姗  周荣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81-12784
[目的]筛选鉴定脱毛蛋白酶生产菌株。[方法]通过菌株分离、筛选与鉴定试验筛选并鉴定出了1株脱毛蛋白酶生产菌株,命名为Bacillus cereus SZ-4。[结果]经初筛得到11株脱毛蛋白酶生产菌株,经复筛得到菌株SZ-4。SEM观察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1.230与待鉴定菌株的细胞形态非常相似。菌株SZ-4的菌体细胞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荚膜染色呈阴性;芽孢呈椭圆形,中生或次端生。生理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L-鼠李糖、肌醇、甘露醇及蔗糖均可用作菌株SZ-4的碳源;以葡萄糖为碳源时,菌株的生长状况最佳。该菌株是1株嗜盐菌。DNA序列分析表明,蜡状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同处于一个最小的分支,与已知菌株Bacillus cereus strain CCM2010的遗传距离最近,同源性达到99.8%。确定该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将其命名为Bacillus cereus SZ-4。[结论]该试验从盐腌原料皮中分离得到1株脱毛蛋白酶生产菌株SZ-4。  相似文献   

4.
对枯草芽孢杆菌JL-B16进行平板培养,并对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和荚膜染色,获得枯草芽孢杆菌JL-B16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采用温度梯度和pH梯度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JL-B16的最适培养条件,绘制其40 h内的生长曲线,并对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JL-B16菌落为黄色,菌落边缘不平整,菌体呈杆状,革兰氏阳性,有芽孢,无荚膜;枯草芽孢杆菌JL-B16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佳生长pH为7.0,适宜生长pH 6.0~8.0.对枯草芽孢杆菌JL-B16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为后续系统研究枯草芽孢杆菌JL-B16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具备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功能。本试验应用肉汤琼脂从正常比格犬的粪便中分离纯化出菌株,进行了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测序及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革兰氏染色阳性,镜检芽孢显著,生化试验及PCR测序的结果表明此菌株为芽孢杆菌;耐热性试验结果表明,在80℃条件下芽孢杆菌仍可以生长,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耐酸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酸的耐性较强,适宜的p H值应在3~5之间;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芽孢杆菌在1.5 h后的存活率均为80%左右。综合而言,分离的犬源芽孢杆菌具备耐胃液、耐高温、耐胆盐等理化特征,该试验结果为犬源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拮抗内生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葫芦科作物及空心菜的叶片、茎及花上共分离到95个菌株,采用抑菌圈法共筛选到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拮抗作用的菌株46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8.4%;从拮抗菌株中筛选出5株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菌株,其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8.75%-93.24%.内生性测定结果表明这5株菌株均能在西瓜体内定殖,5株菌株经过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芽孢染色和一些生理生化测定,初步被确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  相似文献   

7.
铁棍山药内生菌的分离及对白菜软腐菌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涂布平板法从铁棍山药(Dioscoreaopposita Thunb. CV. Tiegun)中分离得到32株内生菌菌株。用抑菌圈法测定其对白菜软腐菌(Erwiniacarotovora var. carotovora)的拮抗作用,共得到11株对该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占菌株总数的34.4%。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或等于10mm的菌株有4株,分别是B-2、B-5、B-6和F-8,占菌株总数的12.5%,抑菌圈直径最大的可达15mm。对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结果表明:这11株菌株全为细菌,均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G+)的有4株,革兰氏染色阴性(G-)的有7株;有3株菌株为球菌,其余为杆菌。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潜在促生菌株并研究该菌株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土壤平板稀释法,从玉米植株的根围土壤中筛选出1株解磷作用较强的芽孢杆菌CY18,并成功扩增出植酸酶基因的部分编码区。通过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并将其应用于促进小麦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CY18在温室和田间试验中均能促进小麦生长;在室内试验中,CY18菌剂促生效果最好的B_(500)处理(1.0×10~8CFU/mL)与对照相比,分别可使小麦鲜质量、株高、根长增长6.94%、22.87%、52.25%,除鲜质量外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具有漆酶活性及对常用染料高效降解的菌株,对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筛选具有漆酶活性的菌株,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并研究菌株的生长特性及菌株芽孢漆酶对染料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HL2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其在25~5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在pH 5~10条件下生长旺盛;以干重计算,菌株HL2芽孢漆酶的酶活力为37.58U/g;在pH为7.0的体系中,菌株HL2的芽孢漆酶对结晶紫和茜素红在6h内的脱色率分别为83.9%和81.60%;加入乙酰丁香酮(Ace)作介体时,对活性黑5的脱色率由48.95%提高至86.95%。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革兰氏染色技术、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筛选自土壤中的抗药菌株进行鉴定;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了解菌株的生长情况;耐药性和抑菌性试验检测菌株的特性。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1种抗药菌株,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贪噬菌属(Variovorax)、溶杆菌属(Lysobacte)和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等。其中,菌株XC-10、XN-4、XN-5和XN-6等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等细菌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1种菌株分别对终浓度为10μg/mL壮观霉素和20μg/mL氨苄青霉素等具有显著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是烟叶发酵的优势菌之一。通过优化碳源提高高地芽孢杆菌菌株YC-9的生长量和芽孢产量:首先利用Biolog GenⅢ板测定菌株YC-9对71种碳源的代谢特征,然后采用全自动生长曲线仪分析不同碳源对芽孢生物量、生长周期及产孢率的影响,并通过摇瓶发酵确定最佳的产孢条件。结果表明,菌株YC-9可以较好地利用17种碳源,其中4种碳源可以同时促进其生长和产芽孢;在摇瓶水平上使菌株YC-9芽孢产量较多的碳源为L-苹果酸和α-D-葡萄糖,使其芽孢率最高的碳源为葡萄糖+肌苷,培养24 h芽孢总量为3.90×107 cfu·mL-1,芽孢率高达60.47%,比以葡萄糖为单一碳源时的芽孢率高约2倍。优化碳源可以显著提高高地芽孢杆菌菌株YC-9的生长、产芽孢率和产芽孢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进行平板培养,并对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和荚膜染色,获得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采用温度梯度和pH梯度法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的最适培养条件,绘制其40 h内的生长曲线,并对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菌落颜色为白色,菌落边缘不平整,菌体呈杆状,革兰氏阳性,有芽孢,无荚膜;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佳生长pH为7。[结论]对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为后续系统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及生产复合微生物菌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乳制品中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控制当地乳制品生产中芽孢杆菌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牧场的乳制品为原料,分离纯化了40株芽孢杆菌,对其进行了菌落和菌体的形态学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试验发现,芽孢杆菌菌株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阳性,大部分有荚膜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长1.5~6.5 μm,宽0.5~3.5 μm,芽孢椭圆形,中生、近中生或偏端,孢囊大多数明显膨大,少数不明显膨大或不膨大.最高生长温度为60℃,最低为10℃,大部分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NaCl浓度大于10%将抑制其生长,pH在5.7时部分不发生反应,部分糖分有益于芽孢的生长.[结论]研究证明了营养物质、氧气、pH的控制将有效抑制芽孢杆菌的生长,从而提高乳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水产饲料中分离得到4株菌株,分别命名为A2、A3、A4、A5。通过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电镜结构观察、生长特征分析、产酶试验以及抑菌试验发现,菌株细胞形态为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A2、A4、A5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45℃,A3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50℃;4个菌株均产蛋白酶,A2菌株产蛋白酶能力最强;A2、A3菌株产淀粉酶,A4、A5菌株基本不产淀粉酶;4株菌株对大肠杆菌都没有抑菌作用,A2和A5菌株对共培养的沙门氏菌分别有31.2%和22.9%的抑菌效果。序列分析表明,A2菌株属于嗜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3、A4、A5菌株属于嗜热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通过对4株芽孢杆菌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可为后续试验以及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发生"胖袋"现象的袋装榨菜微生物进行分离,得到7株细菌菌株、4株酵母菌菌株.根据反正试验和细菌学鉴定试验,确定了引起榨菜腐败变质的2株细菌菌株:坚强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利用比浊法原理,以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吸光度值的变化作为细菌生长指标,研究坚强芽孢杆菌与蜡状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耐温性、耐盐性及耐硝酸盐性.结果表明:坚强芽孢杆菌与蜡状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不同,前者较后者幔,但两者对数生长期持续时间差不多;低温(<10℃)、高盐(>12%)能有效地抑制坚强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生长;亚硝酸盐(0%~0.15%)对坚强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健康荷斯坦成年奶牛新鲜粪便中分离纯化出1株疑似芽孢杆菌属菌株,编号为K.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测定等.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菌体革兰氏染色阳性,芽孢染色为绿色,呈长杆状,芽孢中生,椭圆;能发酵糖醇,吲哚试验阳性,触媒试验阳性,能产生淀粉酶,并可以液化明胶,16S rDNA测序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菌K为枯草芽孢杆菌;本试验为获得反刍动物有益菌种及研制反刍动物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武汉豇豆种植区的豇豆花中筛选出花内生菌(命名为whcfs1)。它在豇豆花各花期花中为优势内生菌。营养体可以在23~49℃温度生长;经染色鉴定,它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在16S r DNA扩增产物测序后,经软件分析为巨大芽孢杆菌,生化试验显示该菌生化特征符合巨大芽孢杆菌特征。该试验分离得到的内生巨大芽孢杆菌(whcfs1)有望成为豇豆基因工程益生菌及生防菌的理想宿主菌株。  相似文献   

18.
1株烟草赤星病拮抗芽孢杆菌的鉴定与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对烟草赤星病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并进行鉴定,同时研究其抗菌作用。【方法】从陕西、云南、湖北和河南4省烟区采集烟草根际土壤和烟叶,从中分离筛选烟草赤星病拮抗芽孢杆菌,并对拮抗性最强的1株芽孢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鉴定及粗提物抑菌作用测定。【结果】从烟草表面及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中有10株对烟草赤星病有拮抗效果,将其中效果最好的1株芽孢杆菌定名为M-07C2F,其抑菌条带宽度达14.2 mm;通过16S rDNA测序并结合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通过显微观察发现,M-07C2F菌株使烟草赤星病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出现畸形,菌丝体内部细胞原生质体分布不均匀,部分菌丝内原生质有流出形成空壳的现象。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得其对烟草赤星病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EC50为12.82 mg/L;在活体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得当M-07C2F菌株粗提物质量浓度为80 mg/L时,其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6.0%。【结论】菌株M-07C2F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菌作用明显,该菌株通过抑制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来抑制病菌对植株的侵染,且菌株粗提物质量浓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高效分泌纤维素酶的细菌,为纤维素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对通过筛选培养基从森林湿泥样品中分离筛选出的细菌,采用刚果红染色、革兰氏染色和生化特性及16S rDNA进行鉴定,并对菌株产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获得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L-30,该菌株在pH4.8、50℃条件下的酶活力为4.25 U/mL,经鉴定L-30为蜡样芽孢杆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L-30菌株所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温度为50℃,该条件下酶活力最高,达4.95 U/mL,该酶对CMC-Na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L-30菌株在最佳生长条件下,于接种后48 h即可达到产酶高峰,L-30菌株的产纤维素酶能力能稳定遗传.[结论]分离到的L-30为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蜡样芽孢杆菌,其酶学性质好,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具有漆酶活性的新菌株的生长特性及其芽孢漆酶对各种染料的脱色效果。[方法]利用经典的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具有漆酶活性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温度、p H、Na Cl和Cu2+对菌株生长的影响,并且研究菌株的芽孢漆酶对常用染料的脱色效果。[结果]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的细菌,被命名为Bacillus sp.10`ZS。菌株10`ZS的最适生长p H为6.0,最适生长温度为35℃,能耐受浓度6%Na Cl和0.6 mmol/L Cu2+。菌株10`ZS的芽孢漆酶对结晶紫和活性亮蓝的脱色率分别为87.9%和78.5%。[结论]菌株10`ZS具有耐盐和耐铜的特性,能在碱性条件下生长,其芽孢漆酶对三苯甲烷类和蒽醌类染料的脱色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