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获得天然李氏杆菌噬菌体,提供防治李氏杆菌病新型生物制剂,减少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抑制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利用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作为宿主菌对屠宰场污水进行双层琼脂平板法筛选,获得噬菌体,并对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生长特性检测(温度、pH、一步生长曲线、最佳感染复数、有机溶剂影响)、基因组酶切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分离出的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噬菌体中,选取1株裂解性强,遗传稳定的噬菌体进行后续试验,并命名为LP8;经电镜观察为肌尾科噬菌体,可以跨种裂解18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和5株威尔斯李氏杆菌,确定LP8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最适生长温度为45 ℃、最适pH为7;在6种有机溶剂中,仅异戊醇可导致LP8活性丧失;对提取的基因组进行酶切鉴定,确定为双链DNA;LP8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基因组大小为87 038 bp、含有120个编码基因、编码基因的累计长度为76 326 bp、编码基因的平均长度为636 bp、编码区域长度占基因组的比例为87.69%。本试验分离出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噬菌体,并对其噬菌能力和应用价值进行鉴定。分离出的LP8噬菌体相较于李氏杆菌的噬菌体,细菌裂解能力更强,适应环境范围更广。本研究为实验室后续建立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噬菌体库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噬菌体的其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阿拉尔周边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带菌情况。从阿拉尔市无菌采集120份羊鼻拭检样,依次进行两步增菌、选择性分离平板分离培养、初筛试验、生化鉴定,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测定致病力。结果从120份样品中分离4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带菌率达3.3%。4株LM均引起小鼠发病,其中2株菌可使小鼠死亡。结论阿拉尔周边羊鼻拭中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带菌率为3.3%,但都有致病性,调查为该地区动物性食品安全评估及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监测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氏杆菌病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食源性、散发性人畜共患病,病死率高,各种年龄的动物均可感染发病.对李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及引起单核细胞增多为特征.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季,常呈散发性,症状和病变不典型,容易误诊为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等.  相似文献   

5.
李斯特氏菌病或称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传染病,以全身血液中毒-败血症和子宫炎及流产为特征.本病的病原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或单核细菌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相似文献   

6.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食源性、散发性人畜共患病,病死率高,各种年龄的动物均可感染发病。对李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伊氏李氏杆菌和韦氏李氏杆菌的致病性差异与Sigma B基因的关系,分别对其Sigma 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扩增出Sigma B基因780bp,编码260个氨基酸,核酸序列同源性在87.4%~91.2%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2%,碱基两两比对有48~49个碱基突变位点,且各有2个氨基酸发生变化。腹腔感染昆明系小鼠建立人工感染小鼠模型,对其精神状态、食欲及其皮毛的光泽度进行观察,死后小鼠的肝、脾、肺、肾等组织取样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通过腹腔注射感染的小鼠,表现出典型症状的时间为感染后2d~5d,但7d后基本恢复正常。通过比较,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感染小鼠的肾、肝病变最为严重,伊氏李氏杆菌感染小鼠的肝和肺病变较为严重,韦氏李氏杆菌感染小鼠的脾和肺病变略为严重。3种李氏杆菌在基因和动物试验方面的研究,可以推测基因差异可能与细菌致病性或毒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畜、禽、啮齿动物和人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以及引起单核细胞增多为特征.本病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季,常呈散发性,症状和病变不典型,容易误诊为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等.本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禽发病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010年5月上旬,广西柳州市沙塘镇附近某个体猪场的断奶猪群发生了似脑膜脑炎、表现显著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表现和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诊断为猪李氏杆菌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绵羊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带菌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伊犁部分地区健康绵羊的鼻拭子、肛拭子、青贮、土壤进行检测,共检测280个样本,经培养特性、生化特性鉴定,并针对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高度保守的hly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有5株分离株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分布率达1.78%。ERIC-PCR结果表明,此5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与标准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对照株指纹图谱有差异,属于不同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伊氏李氏杆菌引发奶牛流产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氏杆菌是引起家畜流产的主要传染性病因之一,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和伊氏李氏杆菌是引起奶牛李氏杆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主要引起动物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孕畜流产、死胎或新生畜感染等症状。本实验室于2010年4月接到北京某牛场流产病例样品3份(包括流产胎儿、胎盘及母牛血样),经胎儿组织抹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以及鉴别诊断,最终确诊该3例流产病例为伊氏李氏杆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2.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及引起单核细胞增多为特征。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季,常呈散发性,症状和病变不典型,容易误诊为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等。本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家畜、家禽、啮齿动物共患的一种食源性、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致死率较高.人和家畜以流产、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症状为特征;家禽和啮齿动物则以坏死性肝炎、心肌炎和单核细胞增多为特征.猪的李氏杆菌病在东北地区是常见多发病,但由于防治不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1发病情况 2012年4月在500头的一猪群中,突然发生一起以咬肌、颈肌和背肌呈强直性痉挛,两后肢叉开,强烈震颤,呈"观星状姿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在短短的10余天中,先后有30头体重40~50kg的育成猪发病,死亡4头,淘汰2头,治愈14头.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猪李氏杆菌病.由于防治措施得当,其他猪群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4.
从急性死亡的大捻角羚羊内脏器官和肠道分离到一株疑似李氏杆菌的菌株,通过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及生化特性,菌敏试验,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厌氧的球杆菌,其生长的营养要求不苛刻,血平板上呈β溶血,能发酵多种糖醇类,产酸不产气。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份,黑龙江省鸡西市某养鸡场蛋鸡突发传染性疾病并大量死亡。临床表现为不食,下痢,病程长的表现痉挛、斜颈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以心肌、肝脏出现广泛性坏死灶居多,脾肿大且呈斑驳状,有的表现为全身性败血症。病死鸡经细菌分离鉴定确定为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感染,现报道  相似文献   

16.
猪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惠传染病.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由于猪肉是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猪群一旦感染则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重点对猪李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据Lucas Dominguez Rodriguez等(1985)在加拿大微生物学杂志报道,从西班牙中部及西部,在16个月内,间隔一定日期,从农户采冷藏的混合生奶样品,共95个,它们的李氏杆菌检出率为:Grayi李氏杆菌89.5%(85个样品阳性),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istcria monocytogens s str)45.3%(43),无害李氏杆菌(L.innolua)15.8%(15),威氏李氏杆菌(L.welshimeri)3.1%(3),  相似文献   

18.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以绵羊、山羊及牛的发病率高,主要临床症状以神经症状为主.某绵羊养殖户自2004年2月开始至7月间,相继有6头绵羊发病死亡,其生前症状相同,第6头绵羊死后送我校检查,经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等,确诊为李氏杆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 ∶ H7、沙门菌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TaqMan多重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针对大肠杆菌O157 ∶ H7 rfbE基因、沙门菌invA基因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hlyA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多重qPCR反应体系,进行...  相似文献   

20.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家畜、家禽、啮齿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羊的临床症状是神经系统紊乱,表现为转圈、后退、奔叫等神经症状,散发,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养羊业造成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