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表彰著名诗人袁伯霖为祖国文化艺术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从1993年10月起发给袁伯霖政府特殊津贴,并由国务院颁发了荣誉证书。湖南资兴市诗人袁伯霖,是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市文化馆副研究员馆长。他从12岁起习诗,15岁发表处女作,迄今已在全国40多家如《人民日报》、《诗刊》、《中国林业报》、《湖南林业》等杂志发表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达900多篇,其中主要是森林诗。有28篇(首)在省内外和全国获奖。1982年4月他创作的组诗《林涛声声》获湖南省《文艺生活》杂志优秀作品奖;同年同月,组诗《情满青山》获…  相似文献   

2.
文玉 《国土绿化》2009,(9):29-30
已经是第二次采访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了,可不知为什么,他对我来说还是一个谜。怎样的成长背景让他如此博学多识,又是怎样的情怀让他始终站在林业问题的前沿,艰难而又不懈地探索。直到我读到了他的那本近50岁时出版的诗集《我的森林》,我才对柏广新有了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提起李瑛,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在中学时代,每次读到课本上他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时都心潮澎湃。作为一个钟情缪斯的人,是这两首诗将我带入了诗歌的殿堂,并一步步向前迈进。此时这位曾影响我灵魂的诗歌的作者就坐在我的对面,讲述他诗歌的一生与战斗的一生。谈话时,他的眼睛闪着睿智的光,只有洞悉生命底蕴的人才会有像大海一样深邃而柔和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我可以说是《新疆林业》杂志的老读者,也是个林业工作者,经常写一点东西,在他们指正下,得以变为铅字,结下不解之缘。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刊物越办越好,诚如现在目录眉顶上的四句话“实用的技术性,丰富的知识性,翔实的资料性,浓郁的趣味性”吸引着我,读《新疆林业》使我学习和掌握了不少知识,也丰富了生活情趣,所以我说《新疆林业》是比较好的一种专业期刊,应该说他是广大林业工作者尤其是在新疆林业战线上工作的同志的良师益友,当然对不是在新疆工作的同行也有助于了解和认识新疆。对不在林业战线上工作的同志如巴楚县二中张启胜…  相似文献   

5.
提起李瑛,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在中学时代,每次读到课本上他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时都心潮澎湃。作为一个钟情缪斯的人,是这两首诗将我带入了诗歌的殿堂,并一步步向前迈进。此时这位曾影响我灵魂的诗歌的作者就坐在我的对面,讲述他诗歌的一生与战斗的一生。谈话时,他的眼睛闪着睿智的光,只有洞悉生命底蕴的人才会有像大海一样深邃而柔和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警营琐记     
如果不是县森林公安分局差一名“笔杆子”,如果没有发表一部诗集和一沓文章的经历,我再走运也穿不上这身“藏蓝”成为一名森林警察的。 初入警营,我时常想起的一个人就是大哥。我和他从小感情笃深,而且爱好颇同。记得我念初一时,读高中的他和我约定,长大后不抽烟,不酗酒。现在我们兄弟俩基本上恪守诺言,烟,是一根不抽,酒,高兴了偶尔喝上两口。1981年,高中刚毕业,他逢上个好机会——广州铁路公安局在怀化招人,他喜滋滋地报了名,一路过关斩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最近,国家林业局李鹏同志举办了一个《新中国单行本个人收藏展》,我因时间未能持柬拜赏。但勾引我闲时翻了翻自己的书柜,发现书堆中也有个单行本,是毛泽东主席的《矛盾论》。于是静下心来又读了一遍。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位国有大型森工企业的董事长,他以超凡的勇气和自信完成了企业的市场化变革,使之成为年产值超过80亿元、利润总额超亿元的全国森工企业的一个标杆。他是一位森林经营的理论家,林木市场成熟理论的提出者,林木市场成熟理论抓住了当前我国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被认为是森林经营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他是一位诗人,40年来以对森林的热爱写下了大量的作品,诗集《我的森林》意象生动,浪漫深情,深刻表达出森林儿女的情感世界。他叫柏广新,一个与森林结缘的人,以一个森林之子的谦卑与呵护,成就着一个财富王者的伟岸和霸气。  相似文献   

9.
山魂     
“嗲,我走了。”“去吧!展劲读──别忘了这大山!”“嗯!”儿子考取了山外的学校,学的专业是林业。望着儿子坚定的步伐,他浑浊的双眼一片模糊…30年前,他的父亲也是这么送他走出山外的。那个被清冷的山风吹拂着的黎明,太阳还没睁开惺松的睡眼,一个硬朗高大和一个微驼短小的身影在晨啥中并肩走着。父亲送他至山口,把行李往地上一放:“走吧,不送了──”说完,捶捶腰,转身走了。望着父亲那微驼的背影在山间一步一颤动,父亲亲手栽下的树仿佛也在跟着一起颤动。忽然,背影停住,父亲转过身来,朝他使劲儿挥手:“去吧,展劲读!”…  相似文献   

10.
认识王树清,是在人民大会堂的十大绿化标兵表彰会上,他代表绿化标兵第一个发言。那饱含激情、铿锵有力、略带东北乡音的演讲深深吸引了我,便想采访这位二十年如一日的绿化标兵。我如愿以偿地见到了他,他今年53岁,头上已有斑斑白发,但中气还是十足,嗓门豁亮。谈起...  相似文献   

11.
飞翔的死亡     
少年时看《水浒传》,总有一种不满足的感觉。后来看了毛氏父子的批注,也没有达到审美的顶峰;直到有一天看到金圣叹的批语,他在个别地方的精言妙语使我豁然开朗,才对《水浒传》大喊着金圣叹在他著名的章《不亦快哉》用的最多的一个词:不亦快哉,不亦快哉!“不亦快哉...  相似文献   

12.
情洒大地春更浓──记省林业先进工作者丁允文马存洪本篇我所记述的这位主人公,太真实,也太纯洁了。然而,即便是仅仅写实,他却仍旧说:“我很平凡,根本不值得写呀。”这位主人公粗眉大眼,中等个儿,不胖不瘦,虽已年逾半百,但他浑身充满着旺盛的精力。他数十年如一...  相似文献   

13.
祝《甘肃林业》越办越好编辑同志:您们好!我是一名离休的林业干部,由于热爱林业,退下来之后自费订了一份《甘肃林业》,一有空闲时间就选读其中的文章,有时也为《甘肃林业》撰稿,我把它当作自己的刊物对待。近日读了1997年第二期《甘肃林业》,我想谈谈对版式设...  相似文献   

14.
拿到《林业经济》1997年第6期,一篇与我商榷为副标题,主标题为《对当前林业经济理论基础和研究前沿的几点认识》的文章,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笔者以被评论人的角度认真拜读了蒋海同志的大作,发现他对拙作的批评仅有一处,即认为笔者提出的几个亟待研究的课题“都存在一个共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电影《龙顶》的拍摄现场看到了老朋友臧金生,他在《龙顶》中扮演一个茶农的小角色。一脸憨厚、肩搭毛巾的臧金生,没有了电影《赤壁》中张飞的鲁莽和暴戾,也没有了《倚天屠龙记》中金毛狮王谢逊的孤傲与霸气,眼神动作中流露着一股农民的质朴。他告诉记者,这次主要是给几个年轻人配戏,虽然戏很少但也要认真演好,给年轻人树立一个老大哥的正面形象。话语间,充满了对青年演员的关爱之情。  相似文献   

16.
那时候,小男孩的暑假都会在军舰上过度,每一个晴朗的夏夜,他都会趴在军舰的栏杆上嗅着海风的味道,感觉脑海里莫名其妙地生长出很多的问号,直到那天,他从爸爸手里接过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认识了一种叫做萤火虫的生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建筑最早都是木制结构,后来又发展到木制家具,采访王筱磊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这倒不是他的架子有多大,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王筱磊如今主持着央视十二套日播节目《第一线》和央视二套周播节目《亲密爱人》,两个节目分属不同风格,一个是一线访谈,一个是演播室娱乐。如此巨大反差的两个节目,王筱磊都要亲历亲为,要想不忙恐怕也不可能。6月的一天,电话里王筱磊告诉我他刚到机场,正在回家的路上,于是我便赶紧出发,与他相约在家里采访。位于通州的一个小区里,花朵鲜艳的开放着,青草也把绿色努力的绽开在人的面前。一个不算大但非常精致的居…  相似文献   

18.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80年代初,我从浙江林校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基层林业工作站工作。比我迟来的一位大学毕业生喜欢舞文弄墨,他写的东西经常变成一些小报上的“豆腐块”。由于我也有这方面的爱好,因此对这位同事非常敬重。有时我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得意之作交给他修改...  相似文献   

19.
我的老师     
我读小学期间,有一位和我同村的老师,他家和我家相距1公里多。他虽然是乡上请的民办教师,却是一个多才多艺且教授学业特别用心、对学生特别好的人。他家很清贫,但却经常为我们班的贫困生买作业本。老师的母亲和孩子常年生病,只要稍有空,他就要回家干农活。他经常踏着学校的钟声满头大汗地赶来给我们上课,有时裤脚边上还带着泥巴。  相似文献   

20.
韦荣华 《广西林业》2014,(12):43-44
《广西林业》是我经常翻读的杂志。作为林业部门的广西人,自然要关注广西林业。关注广西林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主管的《广西林业》杂志便是最权威的窗口。《广西林业》始创于1956年,是广西林业系统的一本老刊物。她的成长凝聚着各时期办刊人的心血和智慧。今天,这本杂志已经成长为全国林业刊物阵容中最引人瞩目的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