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谷斑皮蠹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利用气候相似距原理分析该虫在气候因子影响下云南可能适生分布地区,结合运用GIS对谷斑皮蠹的寄主在云南分布的分析,利用GIS将气候适生区和寄主分布区图层叠加,得出了谷斑皮蠹在云南的可能适生区。结果表明,谷斑皮蠹在云南可能的适宜分布范围主要在云南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适生区主要有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楚雄、临沧、德宏等地区,云南的东北和西北地区无明显的谷斑皮蠹适生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和国内检疫截获记录,整理出有谷斑皮蠹分布的国家62个,其中发生严重的国家15个。根据Howe等人提出的适于谷斑皮蠹定居的3个气候标准,对我国486个气象站的温湿度记录(1961~1970年)进行了分析;对提出的3个气候标准进行了评述,认为标准2虽与当前谷斑皮蠹为害严重的地区更吻合,但该标准对湿度要求偏严;标准3虽降低了对湿度的要求,但划出的区域仍不能包括谷斑皮蠹的部分发生地。作者认为,在考虑适生范围时,重点应考虑温度的因素,但湿度对谷斑皮蠹的虫口密度有重要影响。主要根据标准1,将我国划分为适生区及非适生区。分别根据适生区内相对湿度在50%以下或每年连续6个月以上月平均温高于20℃划分出第一特别危险区和第二特别危险区;我国东半壁的适生区除去第二特别危险区之外的部分规定为危险区。文中对谷斑皮蠹的检疫对策提出了建议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寄主对谷斑皮蠹种群发育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温度(35±1)℃,湿度65%±5%条件下,谷斑皮蠹取食花生、大麦、小麦和油菜籽时的发育时长、存活率和生殖力等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取食油菜籽的谷斑皮蠹各虫态的发育时长长于花生、大麦和小麦上的,且这3种寄主上的各虫态发育时长之间无明显差异。取食花生的谷斑皮蠹存活率和生殖力参数最高(平均寿命除外);取食大麦和小麦的谷斑皮蠹具有相似的存活率和生殖力参数,取食油菜籽的谷斑皮蠹存活率和生殖力参数最低(平均寿命除外)。以上说明取食4种不同寄主的谷斑皮蠹均可正常完成生长发育,花生最适合谷斑皮蠹生长,而油菜籽最不适合谷斑皮蠹生长。  相似文献   

4.
筒仓贮粮可节省大量土地,是仓贮粮食的发展方向之一。筒仓循环熏蒸可使熏蒸剂蒸气分子在短时间内分布均匀,达到有效杀虫目的。可解决港口散装粮大船熏蒸难于彻底、延长船停泊时间、损失大量外汇诸问题。国内现有筒仓配备循环熏蒸设备,既可安全有效地熏蒸灭虫,也可以用于粮食通风降温或气调保粮杀虫等用途。试验证实:循环换气每小时2~3次。管道内风速18m/s左右,粮堆内风速0.02~0.04m/S等参数设计风机、药剂气化装置、除尘装置、阀门。水泥圆筒仓经气密性改造,配备溴甲烷循环熏蒸设备。试验得出空仓气密性压力衰减情况,仓贮小麦循环时各层次压力变化资料。试验提出溴甲烷防治仓贮害虫的CT值(g/m3×h)。粮温10~15℃CT值670~700,16~20℃,500~525,21~25℃,435~460。谷斑皮蠹应适当延长处理时间或增加药量。  相似文献   

5.
除虫脲作为谷物保护剂对贮粮害虫均有效,但谷斑皮蠹例外,因该虫对许多杀虫剂都具有很高的忍耐力。但除虫脲对谷斑皮蠹的生殖力有抑制作用。在35℃,相对湿度80%条件下,用碎麦为食繁殖获得成虫,经1—3天让其在麦粉中产卵,待孵出幼虫后选取3天、7天、14天的幼虫分3组分别以含除虫脲有效成分0.05—12.8毫克的食料喂食,定期检查,计算出生殖力(每雌产生的子代数)。试验表明除虫脲对谷斑皮蠹生殖力的影  相似文献   

6.
对谷斑皮蠹世界分布的记录作了评述。目的是使用这些记录来估计这种害虫在一些国家的为害形势。对前人所提出的用以推断这种害虫分布的三种气侯条件作了评述。这些气侯条件是:①至少连续四个月的月平均温度在20℃以上。②至少连续四个月的月平均温度在20℃以上,相对湿度5O%以下。③一个月以上的月平均温度在27℃以上,相对湿度75%以下。HOWE和LINDGREN(1957)推断,世界上在不加热的环境中,谷斑皮蠧成为一种重要害虫的地区和第②种气侯条件相关性很大。然而,长时期的较高平均温度和稍高的相对湿度的地区可能对这种害虫更适宜。虽然有一些从气候条件上是显然适宜的地区,但谷斑皮蠧在澳大利亚并没有分布。本文对关于外来仓库害虫扎根的影响因素。以及气象学资料对于仓库害虫分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论是,可能由于口岸的气候因素阻止了该虫的扎根和它从口岸向气侯条件适宜的内地大量传播。在口岸,一般的温度对于谷斑皮蠹是适宜的,但较高的相对湿度则似乎成了主要的抑制因素。这个因素由于对一些与谷斑皮蠧竞争的害虫有利,从而对谷斑皮蠹起了间接的不利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1日,珠海检验检疫局人员在高栏港对来自印尼的1艘货轮进行检疫时,发现其食品仓中贮存的约3.5kg绿豆中带有活虫.经局技术中心植物病虫检验室检验鉴定,绿豆中带有我国禁止进境一类危险性害虫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活成虫及幼虫.已对所有截获的物品进行了高温灭活处理.这也是珠海检验检疫局首次截获谷斑皮蠹.  相似文献   

8.
苹果异胫小卷蛾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我国没有发生,但近几年我国口岸已多次截获。本研究利用CLIMEX 1.0适生性分析软件与Arc GIS 10.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目前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苹果异胫小卷蛾可能在我国南部地区适生,总的适生面积约为18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9%。高度适生区主要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等地区,以及这些省份以南的所有地区;中度适生区分布范围较小,低度适生区面积与高度适生区分布范围面积相差不大。鉴于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结果,针对其传入和定殖的能力,建议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控策略,加强苹果异胫小卷蛾检疫力度,严防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枣实蝇在中国适生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枣实蝇是严重危害枣类生产的重要害虫.本文采用CLIMEX模型与ArcGIS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对枣实蝇在我国的适生性进行了研究,在明确枣实蝇CLIMEX参数指标体系和适生性评判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实蝇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和适生程度.结果表明,枣实蝇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广泛,适生程度偏高: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及云南大部分地区,辽宁和广西西部,四川和甘肃东部,江苏、安徽和湖北北部,以及新疆西部和北部的适生程度为高;辽宁和广西中东部,四川西部,重庆大部,湖北和安徽中部,江苏中北部,福建、江西和湖南的零星地区具有中度适生性.鉴于枣实蝇在我国的适生性研究结果,建议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加强枣实蝇检疫措施,完善监测体系,严防该虫的入侵和扩散.  相似文献   

10.
咸宁市常年仓贮水稻种子在300万kg左右,仓库害虫发生率达到12%,受害水稻种子发芽率降低甚至丧失活力.加强对仓库害虫的防治是保证仓贮水稻种子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植物性调料是华南地区传统的出口植物产品 ,同时也是梧州口岸传统的出口植物产品。在梧州出口的植物性调料主要有八角、辣椒干、花椒、干姜、干蒜头等数个品种。以往在对这类货物的出口检疫工作中 ,通常多着重于对货物所带的一般性仓贮害虫作常规检验 ,而对带螨的检验则关注不够 ,螨类种类的鉴定研究尤显薄弱。据了解 ,这种状况在其他口岸的检疫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实际上 ,螨类也是比较重要的仓贮害虫之一。螨的食性非常复杂 ,它的蜕皮和排泄物还会对物品造成污染。一旦大量发生 ,往往会使受害物品的品质变劣、重量减轻 ,因而失去食用及…  相似文献   

12.
更正     
咸宁市常年仓贮水稻种子在300万kg左右,仓库害虫发生率达到12%,受害水稻种子发芽率降低甚至丧失活力。加强对仓库害虫的防治是保证仓贮水稻种子质量的关键。3年来通过对仓贮水稻种子的调查和防治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 Lam.)在我国的适生性,根据蒜芥茄在全球最新分布数据和气候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对其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并对相关环境因子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蒜芥茄在我国的适生区包括华南全部地区,华中、华东大部分地区,西南、西北部分地区以及华北零星地区。未来气候条件与历史气候条件下的适生范围基本一致,适生程度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存在一定差异。对预测结果的重要性排前三的环境变量是温度季节变化bio4、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最暖季度平均温度bio10。研究结果可为蒜芥茄在我国的发生提供早期预警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赵养昌  李鸿兴 《植物保护》1964,2(5):209-214
为了使检疫工作者对谷斑皮蠹这一种危除性害虫作出可靠鉴定,并对它的生物学特性有一个初步了解,作者撰写了这篇论文。本文着重记述了谷斑皮蠹(特别指的是非洲谷斑皮蠹)的成虫、幼虫的形态特征,并编制了谷斑皮蠹和它的近似种花斑皮蠹的成虫、幼虫的形态特征对照麦一个;五种斑皮蠹的成虫,幼虫检索表一个。文中综述了斑皮蠹属概况,谷斑皮蠹在国外傅播情况、根除途径及在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
谷斑皮蠹分子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Simon(1994)发表的COI基因的通用引物,扩增了谷斑皮蠹、黑斑皮蠹、条斑皮蠹和花斑皮蠹不同地理种群的COI基因片段.经序列比对后,依据多态位点,设计了检测谷斑皮蠹的特异引物.PCR结果表明:引物可成功扩增出谷斑皮蠹样品的基因片段.而其他斑皮蠹属种类基因片段不能被扩增.  相似文献   

16.
谷斑皮蠹幼虫耐饥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世水  梁凤妖 《植物检疫》1995,9(4):204-205
谷斑皮蠹幼虫耐饥力的初步观察黄世水,梁凤娇(防城动植物检疫局535700)谷斑皮蠹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之一。其幼虫耐干、耐热、耐冷及抗药性很强,并具极强的耐饥能力。当生活条件不利时,幼虫即进入滞育。据国外报道,谷斑皮蠹的滞育幼虫寿命可达8年之久。但在开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XENT的大豆南北方茎溃疡病菌在中国适生区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GIS系统,对大豆南北方茎溃疡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病菌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域广泛.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除了我国的宁夏、海南省外,其它省市均有该菌的适生分布区,其中适生等级高的地区主要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江西和湖北6省.大豆南方茎溃疡病菌除了宁夏、青海、西藏外,我国的其它地区均为该菌的潜在适生区域,其中适生等级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西、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河南以及陕西南部、四川东部和重庆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8.
南通农户防治贮粮害虫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户贮粮增多。据南通、海安、如皋等3县1986年6月抽样调查,户均贮粮数分别为1359.5、872.9和363.5公斤,最多的达5000公斤。由于保粮条件差,防治工作跟不上,受仓虫为害严重。贮存期1年的损失为:玉米11.67%、  相似文献   

19.
我地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广大农民家中贮存大量粮食,据抽查结果,平均每户存有小麦1570公斤,玉米610公斤,由于卖粮难以及贮粮条件的限制,仓贮害虫为害相当严重。为此,我们采用河北省万全县农药厂生产的2.5%仓虫净粉粒剂进行了防治仓虫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试验的基本情况与处理本试验自1990年起到1992年止,已连续进行3年。在试验中采取多村多点的联合试验,试验的处理相同。参试的小麦含水量一般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户贮粮普遍增多,但由于贮粮条件差,防治跟不上,贮粮害虫逐年加重,据1990年对南阳、焦作、周口、驻马店等14个市(地)66个县(区)5018个农户的抽倦调查,平均每户因仓虫损失粮食54.4公斤,占贮粮的8.18%,据此估计,全省每年至少有15亿公斤粮食葬于虫口,探讨农户贮粮害虫防治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