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东乡野生稻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居群,研究其遗传分化不仅能够阐明居群的起源、演化规律,而且可为其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简单序列重复)分子标记对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仅存的2个原位保护居群进行了30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东乡野生稻2个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120和0.0564,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仅为0.1219,即87%以上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POPGENE聚类分析结果也显示,东乡野生稻的2个居群实际属于一个大群体,水桃树居群可看作庵家山居群的一个分支。利用同样方法对庵家山居群人为隔离的3个小群体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3个小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也很低(0.0975),仍然属于同一居群,但人工隔离引起的小生境变化已使得3个群体发生了遗传分化。【结论】在建立东乡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时,一方面,应以有效保护庵家山居群为重点,另一方面,对庵家山居群的保护应充分考虑原居群的生态环境,拆除原有围墙,进行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2.
参考《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保存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国家种质野生稻圃的174份5个居群粤北普通野生稻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共调查21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利用SPSS、popgene软件进行相关、聚类、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粤北普通野生稻在表型性状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9个有差异的表型性状间171对组合中,50对性状呈极显著相关,14对性状呈显著相关。聚类分析在卡方距离41.33内均不能将5个居群材料聚成规则类群,推测各居群材料之间有较大的遗传相似性,没有发生种的变异,可能是由一个大居群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野生稻资源保护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野生稻的生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我国野生稻资源不断减少。为此,学者们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野生稻原位保护也叫原生境保护,是指在野生稻原始生态环境下,采取一定的人为设施就地保存和保护野生稻种质的方法。这是一种动态保护,其主要目标是保护物种或居群的进化和适应的潜在能力。但是原地保护涉及到自然保护区管理经济开发和自然保护间的矛盾、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有人提出异位保护的方法。异位保护是对野生稻遗传资源的一种静态保护,其目的是在于尽可能完整地保存遗传资源在其原产地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组成。异地保护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决策,但异地保护也有不足之处,如不利于遗传进化和多样性的发展,还可能由于遗传飘移和基因重组等原因,使野生稻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基因受到破坏或丢失。也有人认为应采用原位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法保护野生稻。  相似文献   

4.
广西桂平市野生稻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桂平市原分布有两种野生稻,一种为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另一种为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2007年5月重新对桂平市野生稻资源进行调查与收集,结果表明:发现原生地新分布点2个,面积约1998 m2;普通野生稻原生地现存分布点24个,占原记载的42%,毁灭程度为58%;药用野生稻原生地现存分布点2个,占原记载的14%,毁灭程度为86%。导致桂平市野生稻资源严重被毁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开垦、过度放牧、外来物种侵蚀以及开采矿石等,据此提出了提高全民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原生境野生稻保护区、加强异位保存等3项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遗传多样性中心,构建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资源,为广西普通野生稻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分析来自郁江流域、红水河流域、南流江流域和桂北山区的普通野生稻623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逐步聚类法构建10%和5%的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结果】24个SSR位点总共检测到11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7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00 1,Shannon信息指数为1.180 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38 8。9个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为:邕宁居群临桂居群扶绥居群容县居群贵港居群平南居群古棚居群五里塘居群博白居群。4个区域的多样性指数为:郁江流域桂北山区南流江流域红水河流域。广西普通野生稻资源5%的核心样本共31份,其中邕宁居群有14份,扶绥居群有12份;邕宁居群和扶绥居群分别占本居群分析样本的5.76%和18.75%,是核心样本的主要来源。【结论】郁江流域是广西普通野生稻多样性中心;邕宁居群的普通野生稻地理分布广、种类丰富,而扶绥居群遗传多样性异常丰富,它们是核心样本的主要来源,也是值得特别关注和重点保护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6.
 利用24对SSR引物对云南省保山市分别在原位和异位保存条件下的12个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4对引物在原位居群共检测到等位基因(A)11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4.5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08个,其中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为91.76%,香农指数(I)为1.17;异位居群共检测到等位基因88个,Na为3.67个,Ne为2.52个,P为100%,I为1.03。结果显示,原位居群的各遗传多样性参数均高于异位保存居群,这表明与异位保护相比,原位保护是维持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一种更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了解高州普通野生稻群体及其居群间的表型变异情况,为这一宝贵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良好基础。【方法】考察包括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表型性状共计22个,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表型变异,并结合SPSS和DPS软件进行表型相关、聚类和方差分析。【结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表型性状上存在丰富的变异,众多重要性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所聚类的7类高州普通野生稻植株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居群材料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没有种的变异,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具有各自的特点,高州普通野生稻的表型变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高州普通野生稻表型多样性丰富,在水稻育种中具有重大利用价值,亟待对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发掘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6个亚洲国家的普通野生稻群体进行评价,以明确其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利用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且多态性显著的25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来自中国南方4个省区(广西、广东、海南及云南)及与中国相邻的5个亚洲国家(尼泊尔、老挝、缅甸、柬埔寨及越南)11个居群的280份普通野生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所有个体平均等位基因数A=17.32,有效等位基因数Ae=8.71,期望杂合度He=0.87,香农指数I=2.34,基因流Nm=0.72,固定指数F=0.43。供试自然居群中以来自中国海南文昌(WC)的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最高(He=0.84),来自越南(VT)的次之(He=0.83),中国广东茂名(GZ)的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最低(He=0.43)。通过综合比较发现,6个国家的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以越南为最高(He=0.83),中国及老挝(He=0.81)次之,缅甸最低(He=0.32)。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来自东南亚4国的野生稻居群之间、中国广西及广东的野生稻居群之间分别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而中国海南文昌的野生稻居群与东南亚4国的野生稻亲缘关系更近。供试野生稻有11个潜在的遗传分支,并且群体之间存在基因交流。【结论】供试普通野生稻整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纬度较低且临近东海岸的越南(VT)和中国海南文昌(WC)群体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加强收集亚洲各国的野生稻资源,充分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将对我国水稻育种工作的推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广西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广西境内普通野生稻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明确广西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分布与地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36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引物对来自广西14个区域(县级行政区域)的27个居群690份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所有个体平均等位基因数A=9.86,有效等位基因数Ae=5.05,总遗传多样度Ht=0.74,基因分化系数Gst=0.49,说明广西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丰富,且居群内与居群间的多样性对总遗传多样性的贡献相当。通过不同区域遗传多样性检测和聚类分析,在遗传一致度为0.5处可把广西普通野生稻分为3个类群。【结论】结合广西的地形及野生稻居群的分布情况,3个类群的形成与山脉的阻隔、水系的分布以及地质结构等影响基因传播途径的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琼海与三亚两地普通野生稻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37个SSR标记分析了新发现的琼海普通野生稻与三亚普通野生稻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SSR位点在三亚普通野生稻居群中的变异较其在琼海普通野生稻居群中的变异高。对琼海普通野生稻与三亚普通 野生稻的聚类分析发现,两者在0.638 5处各聚为1类,由此可知,琼海普通野生稻和三亚普通野生稻之间具有较 大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广西邕宁普通野生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核心种质构建,为普通野生稻种群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均匀选取24对SSR标记对243份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4对引物均表现出多态性,多态位点比率为100%;24个多态位点共检测出103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4.291 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是2.511 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3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72 0。根据聚类结果分析,从243份材料中筛选出31份核心种质,包含了24个SSR位点检测到的所有的遗传变异,其平均期望杂合度He是0.595 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是0.586 3,基本上可以代表广西邕宁普通野生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论]广西邕宁普通野生稻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建议对该地区普通野生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重点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资源在水稻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天然的基因库.中国现有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分布,均已成为濒危物种.因此,对现存野生稻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深入评价和科学有效地保护刻不容缓.同时,野生稻的多样性研究对其自身的遗传进化探讨以及在遗传育种上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表明,中国野生稻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切实有效的多样性保护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回顾了近年来有关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评价并保护现存"东野"的遗传多样性对解析其遗传进化机理以及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综述了近年来不同保存方式、不同年份、不同世代以及与其他生态类型野生稻和栽培稻等多个角度有关"东野"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成果认为应该建立科学统一的遗传多样性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东野"遗传多样性研究前景和生态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乡野生稻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其在育种上的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重要遗传资源。东乡野生稻是普通野生稻的一种。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东乡野生稻生境丧失,生境质量持续恶化,栖息地越来越少及外来种的入侵。对东乡野生稻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原地保护或原位保护)和迁地保护(易地保护或异位保护)。东乡野生稻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特强的耐冷性,耐旱性,耐瘠性,抗病虫害,特强的再生性,广亲和性,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及恢复性等。有些优良特性已被用于水稻常规育种和杂交育种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些优良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核桃8个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斌  田嘉  李疆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180-2188
[目的]为进一步建立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分子指纹鉴定体系奠定基础,为制定新疆核桃资源的有效保育和利用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新疆栽培与野生核桃资源间的系统关系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应用12对稳定、适用性好的SSR引物对新疆南北疆核桃的8个栽培及野生群体的230份样品进行扩增,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结果]12对SSR标记揭示了新疆核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93个,平均多态性带比率96.77;,平均Nei多样性指数(H)0.315 1,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0.382 0.8个新疆核桃群体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仅为0.172 0.估测的群体间基因流(Nm)为1.712 6,表明新疆8个核桃群体之间存在适度的基因交流,种子的传播或人为实生选种以及杂交育种可能是基因交流的主要原因.对新疆核桃8个群体的Nei多样性指数(H)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及多态位点百分比进行分析,表明和田实生核桃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伊犁霍城野生核桃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采用UPGMA方法进行供试核桃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8个群体被聚为两大类:和田、叶城及温宿等3个群体聚为一大类;而巩留、霍城、吐鲁番、哈密、鄯善等5个群体聚为另一大类,Mantel检测与UPGMA聚类均表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群体的地理距离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新疆核桃有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同时揭示了新疆核桃属植物的遗传变异、群体扩散及其地理系统发育进化等方面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认为在进行遗传多样性保护和种质资源的保存时,应充分重视群体内不同类型个体的保存,同时也要在分布区不同区域内保存不同的群体.  相似文献   

16.
Understanding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landraces is important in utilization of these germplasm in breeding program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total of 143 core maize landraces from the South Maize Region (SR) of China, which can represent the general profile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landraces germplasm of SR, were genotyped by 54 DNA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otally, 517 alleles (ranging from 4 to 22) were detected among these landraces, with an average of 9.57 alleles per locus. The total gene diversity of these core landraces was 0.61, suggesting a rather higher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Bayesian method obtained the samilar result as the phylogeny neighbor-joining (N J)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hole set of 143 core landraces could be clustered into two distinct groups. All landraces from Guangdong, Hainan, and 15 landraces from Jiangxi were clustered into group 1, while those from the other regions of SR formed the group 2. The results from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showed that both of groups possessed a similar gene diversity, but group 1 possessed relatively lower mean alleles per locus (6.63) and distinct alleles (91) than group 2 (7.94 and 110,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ly high richness of total alleles and distinct alleles preserved in the core landraces from SR suggested that all these germplasm could be useful resources in germplasm enhancement and maize breedi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番茄种质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FLP技术对44份番茄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5对用于扩增,共获得601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64条,多态性为60.5%,这表明供试材料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广泛的变异。利用UPGMA法将44份番茄材料分成5个复合组和1个独立组,从相似性系数分析了各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