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近100年的引种历史,四川共收集了130余种桉树,目前仍保留有近40种桉树。这些树种在四川省的林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四川具有发展前途的桉树有:巨桉、直干兰桉、柳桉、史密斯桉、邓恩桉、迪恩桉、亮果桉、赤桉、大花序桉、尤曼桉等。根据桉树生物学特性以及四川多年来桉树栽培情况,将四川桉树栽培地区划分为盆地、攀西河谷阶地和干热河谷等三个栽培区。针对不同的栽培区,提出相应的适宜桉树种,并对巨桉、直干蓝桉、赤桉树种不同培育目标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四川桉树引种及良种选育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我国从80年代中期系统引入桉属优势种质资源,各地选择出适合本地的主栽种(品种),并培育出多个改良品种,开始桉树无性系造林。在集约经营措施下将桉树人工林从80年代前的6.0m3/(hm2·年)提高到30~45年m3/(hm2·年)。四川1986年以来引入了优势桉树种质资源500余个种批号,通过栽培试验研究,选择出巨桉、邓恩桉、史密斯桉、直干桉、尾叶桉等优势种、种源、家系,建立了一定面积约1.33万公顷示范推广林,革新和优化了四川桉树主栽种。本文还阐述了四川桉树良种选育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桉树是重要速生用材树种。近年来,我县先后从省内外引入十多种桉树进行多点试种,由于这些桉树具有生长迅速、树干通直、适应性广、萌蘖力强、容易繁殖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目前,从生长情况看:直干兰桉(Eucalyptus maideniF.V.M)、双肋桉(E.bicostata Maiden)和健康桉较有希望,是值得重视发展的速生良种。直干兰桉是云南省植物研究所首先由  相似文献   

4.
根据玉溪大栗园五种桉树火烧砍伐后的萌生林生长调查的结果分析,五种树种中以双肋桉产柴量最高,是对照(未经火烧、砍伐的直干桉)的4.4054倍。其余树种排序为:直干桉、巨桉、亮果桉、多枝桉。萌生的直干桉林产柴量是对照直干桉林的1.4343倍。桉树幼林期采伐促萌可提高薪材产量。  相似文献   

5.
桉树为热带、亚热带树种,桉属共有500多个种和变种。云南自八十多年前引种以来,共引种保存桉树有50余种。其中生长较好的,种植较多的有直干兰桉(Eucalyptus maideni),  相似文献   

6.
我国耐寒桉树的种质资源及其遗传改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建中 《桉树科技》2006,23(1):24-31
本文概述了中澳合作“耐寒桉树”研究项目在良种筛选与遗传改良方面的主要工作。通过对我国耐寒桉树目标推广区气候特点的认识,及对20年来这些区域桉树引种试验的重新评估,项目筛选出一批耐寒能力在-5℃至-10℃的优良桉树,并它们把分为2类,一类为适生于高海拔地区树种,主要有: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和亮果桉;一类为适生于低海拔地区树种,包括:邓恩桉、赤桉、巨桉、柳桉。在耐寒桉树的遗传改良方面,该项目通过改建、新建等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以上树种的种子园19个,并制定了各树种的详细改良计划。为获得更多优良耐寒树种,我国近年已建立了一大批耐寒桉树筛选试验,可望在耐寒能力的提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7.
云南引种桉树已有80多年的历史,引种后保存下来的桉树至今尚有60种以上,分布在118个县。据初步统计,小面积人工林1.5万亩,四旁植树五亿株,产叶桉油300吨左右。生长较好、种植较多的有兰桉、直干桉、赤桉、大叶桉、柠檬桉等十多种。特别是兰桉和直干桉是适应云南气候条件的优势树种,其生长速度大大超过原产地和国内其它省。四旁植树,10年生的直干桉平均高达23.2米、平均胸径32.4厘米(玉溪)、10年生兰桉平均高21.7米,平均胸径32.8厘米(保山)。如以17年生的蓝桉与保山当地同年生的速生树种相比较,其平均高生长量为杉木的246%,园柏的155%、银桦的121%,喜树的144%,楸木的194%;年平均直  相似文献   

8.
巨桉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桉具有生长迅速、干形通直圆满、耐寒性强、用途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四川桉树的主要栽培种。文中着重介绍巨桉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桉树种类繁多,且易于天然杂交。为了进一步了解桉树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掌握其开花结实特性,为选育和繁殖桉树的优良品种提供资料,我们将一年来对所内兰桉(EucaIyptus gIobuIus)、曼腾桉或直干兰桉(E·maideni)、大叶桉(E·robusta)、赤桉(E·  相似文献   

10.
“有了优质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桉树种类繁多(约700余种),易于自然杂交,产生自然杂种,为我们开展良种选育,利用自然杂种优势等都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我省大叶桉早期衰退,赤桉、二叶桉的干形不直,兰桉的树干弯扭等问题比较突出,应当通过良种选育的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由于桉树的用材、造纸、烤油、制板等价值日趋显要,特别是桉叶油的出口销路顿开,使得蓝桉、直干桉等身价倍增。于是乎,这县几千亩,那县上万亩的营造;张家上千株,李家近万株的栽培。全省一片“桉树热”。然而,我省桉树的母树数量有限,种源贫乏,在“桉热”中籽种供求矛盾突出,于是蓝桉、直干按的种价也就暴涨起来。1983年蓝桉每千克14元,现300元;1983年直干桉每千克80元,现3000元。种价猛涨,使得做桉种生意象做黄金生意,有些不  相似文献   

12.
桉树是我国南方地区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对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桉树自身所具有的易开裂、变形等缺陷长期以来极大限度的限制了其高效利用。高温干燥处理是提高木材抗干缩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提高桉树木材的抗干缩特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尾巨桉(E. urophylla × E. grandis)和巨桉(E. grandis)木材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高温干燥处理下的全干体积干缩率和气干体积干缩率。结果表明,在220℃、5 h的处理条件下,尾叶桉、尾巨桉和巨桉木材的抗干缩性能分别提高了68.24%,70.43%和76.37%。  相似文献   

13.
电导法在桉树抗寒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电导法研究8个不同桉树品种的叶片经一系列低温处理后的电解质渗出率,对电解质渗出率曲线配以Logistic方程,并利用拐点温度法来估计组织的半致死温度(LD50),以此评价桉树抗寒性,8个树种抗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赤桉,弹丸桉,直干蓝桉,柳桉,巨桉,小果灰桉,巨尾桉,尾叶桉,该文还探讨了同一低温不同持续时间对桉树膜伤害效应。  相似文献   

14.
云南桉树引种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论述了云南桉树引种历史、发展情况及在科学试验中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云南桉树发展提出了建议。云南约1896年首次引种蓝桉于昆明,至2005年云南引种保存桉树100种左右,面积达23.6万hm2。目前,在生产中种植较多的有直干桉、蓝桉、史密斯桉、双肋桉、巨桉、尾叶桉等10多种,选出优树348株,优良种源28个,家系176个,无性系21个,提出了工业原料林集成培育技术,对桉材、桉油的利用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发表论文109篇,获得部省级以上研究成果奖14项,对云南桉树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七种桉树的引种试验在保山市羊邑镇进行,以我省原引种成功的直于桉作对照。经对幼林阶段生长量,年生长节律,生物量,抗性等的观测和方差分析,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定法对各引种树种的树高、胸径生长,生物量及抗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亮果桉、巨桉、双肋桉其各项指标接近或优于对照。亮果桉、巨桉高生长比对照大25~40%,胸径生长比对照大11~22%,双肋桉生长量与时照近似。因此,上述桉树可在相应的地区引种发展。树木引种栽培是树木改良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引种试验是以引进纤维用材和提取桉油树种为目的,通过气侯条件以及与蓝桉亲缘关系密切的树种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我们选定王桉(Eucalyptus regnans)、巨桉(E·grandis)、山桉(E.dalrympleana)、亮果桉(E·nitens)、双肋桉(E·bicostata)、直干桉(澳,E·maidenii)、毛皮桉(E·maearthuri)等七种桉树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6.
尾细桉等5种桉树无性系生物量和能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东廉江石岭林场尾细桉等5种7.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各组分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均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枝、根、皮介于中间;5种桉树无性系各组分的生物量排序为:赤桉、尾细桉、巨尾桉为干根枝皮叶,雷林1号桉为干根皮枝叶,尾叶桉为干枝根皮叶。人工林生物量现存量的排列顺序为尾细桉(161.60 t.hm-2)巨尾桉(127.96 t.hm-2)尾叶桉(112.60 t.hm-2)赤桉(83.81 t.hm-2)雷林1号桉(71.36 t.hm-2)。各组分的灰分含量各不相同,以叶最高(4.08%~6.88%),干最低(0.17%~0.43%)。不同组分的干质量热值介于17.94~21.06 kJ.g-1间,去灰分热值介于18.57~22.12 kJ.g-1间,均以叶的值最高。植株体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为19.02~19.32、19.49~19.85 kJ.g-1,平均干质量热值的排序为雷林1号桉尾叶桉尾细桉赤桉巨尾桉,平均去灰分热值的排序为雷林1号桉赤桉尾叶桉尾细桉巨尾桉。5种桉树无性系林的能量现存量为1 360.73~3 067.47G J.hm-2,大小顺序为尾细桉巨尾桉尾叶桉赤桉雷林1号桉。综合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分析,尾细桉选作能源树种最为理想,巨尾桉和尾叶桉次之,赤桉与雷林1号桉最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榕江县引种直干桉等8种桉树的苗期生长表现,并探讨了直干桉育苗的方法和季节。  相似文献   

18.
一、走发展工业用材林的道路桉树是世界三大速生造林树种之一,主要用途是制纸浆和人造纤维。世界上利用桉树造纸已有70年的历史。我国从1980年开始,广东、广西、江苏、湖南、北京等省(市)对桉树制浆进行了试验研究。云南轻工所利用兰桉、直干桉制瓦楞原纸  相似文献   

19.
云南栽培的材油兼用型桉树的桉叶油产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直干桉为代表,对云南栽培的材油兼用型桉树进行了(1)林木不同修叶量与其生长量关系的研究;(2)不同栽培型的林木桉叶产量及不同坡向种植的林木桉叶出油率;(3)不同采叶季节的桉叶出油率;(4)鲜叶及自然风干叶的桉叶出油率等的桉叶油产油性能研究.其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林木的修叶量以修叶高度占植株树冠长度1/3为标准进行,此修叶标准不影响桉树的生长;桉叶产量与种植地的立地条件和栽培型密切相关,只有在种植地立地条件较好,经营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才能使所栽培的桉树林木获得较高的桉叶产量;生长在阳坡的桉树其桉叶的出油率较阴坡高,但差异不显著;在桉树生长缓慢的季节,其林木桉叶的出油率较生长迅速季节高,但差异不显著;自然风干叶较鲜叶出油率高,但差异不显著.此外,对云南栽培的几种材油兼用型桉树的桉叶油产油性能比较的研究结果则表明:直干桉、蓝桉、史密斯桉单位面积的产叶量、桉叶产油量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桉叶油中所含的桉叶素以史密斯桉最高,为81.6 %,其次是直干桉,为71.1 %,蓝桉为69.2 %.  相似文献   

20.
四川桉树适生种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四川省的气候和桉树的生物学特性 ,将四川省划分为盆地、攀西河谷阶地和干热河谷 3个栽培区。针对不同的栽培区 ,提出相应的适宜桉树种 ,并对巨桉、直干蓝桉、赤桉等树种的不同培育目标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