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农村》2012,(2)
最近,浙江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采用收割机全田实割法,对永康市石柱镇林文起农户种植的1.08亩甬优12超级稻进行测产验收,实收稻谷1233.05千克,经去杂、测水分,按标准水分折算,实际亩产高达936.9千克/亩,首次突破亩产900千克的超,  相似文献   

2.
正露地种姜,亩产生姜3600千克。主要栽培技术是:一、整地施肥首先选择3—4年内没种过姜、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微酸性地块,结合秋耕,每亩施土杂肥6000千克以上。播种前将地整平耙细后按东西向开沟,沟距60厘米,沟宽25厘米,深15厘米。在的沟内沿姜沟的南侧(东西向沟)开一小沟,将肥料施入沟内,亩施25千克复合肥、2千克锌肥、1千克硼肥。用二齿将肥料与  相似文献   

3.
四川开江县长岭镇一位有着多年种姜历史的普通农民张长军,凭着自已的丰厚经验,连续两年在自已承包的12亩生姜田上取得了平均亩产4120千克的好成绩,被授予“开江县十佳科技致富能手”称号。现将其综合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郑克文 《新农村》2005,(9):35-35
近日,由国内外著名水稻育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在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花园村试种的165亩“中早22”高产示范片进行了现场验收测产,并宣布浙江省新育成的早籼稻新品种“中早22”,平均亩产达到了617.7千克,其中最高亩产达693.71千克。  相似文献   

5.
我县位于秦岭南麓,山峦叠嶂,地形复杂,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全县34.5万农业人口,41万亩耕地,人均1.19亩。耕地中基本农田15万亩,一般亩产500千克,也有不少吨产田块,原坡地3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68%,这些地常年亩产只有50千克至150千克,风调雨顺时,产量也不超过200千克,是我县粮食生产中的“拉腿田”。群众形象的说:“坡原挖6寸。再上一层粪,夏秋遇大雨,粪土下河去,出了牛力气,单产照样底”。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生态条件,我们从1977年就开始试验、示范,推广了“两田种植法”。即:原地起垄套种,坡地条田套种获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年均推广面积4.51万亩,其中原坡地起垄套种3.5万亩,坡地条田套种1.01万亩。  相似文献   

6.
“亩产小麦,500~600千克麦田,应该施尿素30千克,过磷酸钙45~55千克,氯化钾5~8千克,或施用45%复合肥35~40千克。可选用硫酸锌或硫酸锰等微肥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肥2~4克,或亩施硫酸锰1千克、硫酸锌2千克。”10月12日,河南省武陟县北郭乡农民李小社收到了县农业局农技人员送来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他高兴地说:“这两年每到麦播时节,就会收到施肥建议卡,照着卡片种庄稼,不会错。”  相似文献   

7.
我于1999年冬从《科技信息快报》社以每千克40元的价格引种10千克黑小麦一号,近两年试种,长势良好,亩产400千克左右.今年扩种1.90亩地,总产1 305千克,亩产343.50千克.在今年连续干旱又无灌溉条件的旱地达到这样的产量是不错的抗旱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薯王一号:单株结薯1.5~4千克,最大单株9千克。含粉28%~32%,每亩(1亩约667平方米)栽4000株,亩产3000~4000千克。亩用种50千克,每千克10元。吨花2008花生:单株结果 35~45个,结果多而集中,高产稳产,亩产650~750千克,春播地膜覆盖亩产可达900千克。亩用种17.5千克,每千克24元。大粒王大豆:株高80厘米,夏播100天,单株结荚500个,单株产干豆250克,亩产400千克,高产可达550千克。百粒重45克,黄粒分枝多,亩用种2.5千克,每千克60元。  相似文献   

9.
如东县岔河镇长桥村13组村民李建国,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益,2000年在2.5亩河藕田里套养鱼虾蟹,实行复合生态种养一举获得成功。0.7亩河藕在8月底已出售,收入1600元,还有800元藕在田留作种,这样折实每亩收入3600元。藕田投放的1.2万只豆蟹,成活率达到50%,个体重65克,总产可达到350千克。亩产达140千克。产成鱼75千克,产虾20千克。这样,李建国的2.5亩生态种养总收入达到1.3万元,亩产  相似文献   

10.
汾阳市位于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西沿,总耕地面积6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到80%以上。2002年,农作物总面积664287亩,其中粮食作物522505亩,总产94642吨,亩产181千克;200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35700亩,其中粮食作物498900亩,总产95040吨,亩产190千克;200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25154亩,其中粮食作物565377亩,总产152287吨,亩产269千克。  相似文献   

11.
早籼稻新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琦英 《新农村》2005,(2):10-11
嘉早312经2001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483.39千克,比对照种浙733增产13.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02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20.9千克,比对照种嘉育293增8.14%;2002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4.6千克,比对照种嘉育293增1.82%。全生育期109.45天。  相似文献   

12.
中籼扬稻4号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虫等特点。1988年我们试种20余亩,平均亩产686.8千克。1989年扩大示范种植到1000多亩,平均亩产606.3千克,其中109亩平均亩产达652.4千克;夏联村农户王德勤在麦茬田种植的1.3亩,实收亩产达693千克。我乡经几年来试验示范种植,初步摸索到扬稻4号亩产650千克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俞琦英 《新农村》2023,(2):24-25
<正>1.翠栗6号(1)作物名称南瓜(笋瓜)。(2)认定编号浙认蔬2020009。(3)产量表现2017年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 875.6千克,比对照“贝贝”增产45.5%;2018年平均亩产2 428.3千克,比对照增产49.7%。两年平均亩产2 152.0千克,比对照增产47.9%。(4)特征特性早中熟,  相似文献   

14.
隰县寨子乡中桑蛾村张红兵。种植作物为地膜覆盖马铃薯套种玉米,面积6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600千克,总产量21600千克.亩产值2736元,总产值16416元。套种玉米亩产量680千克,总产量4080千克,总产值4488元。两项合计总产值20904元,纯收入18720元.亩纯收入3120元,成为当地立体种植亩创三千元的好典型。  相似文献   

15.
酒泉市蔬菜中心2000年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于温室茄子生产,获得成功,大铧尖村五组农户马学成2001年9月一座50米长的温室应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茄子26槽,面积0.32亩,止2002年6月产茄子2353千克,收入8000元,折合亩产7353千克,亩收入达到25000元,同一座温室内采用土壤栽培的0.21亩茄子产量229千克,收入780元,折合亩产1093千克,亩收入3714元,形成了显明的对比,为克服土壤连作障碍,减轻土传病危害,使我市茄子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特对该项技术进行总结,以利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中棚白萝卜—大葱—芹菜连作栽培,白萝卜亩产6000千克,大葱亩产5000千克,芹菜亩产7000千克。一、白萝卜1、品种。选择不易抽苔、生长快、品质好的早熟品种韩国白玉春。2、播种。播前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深翻整地起垄,垄距45厘米,垄高15厘米,播前10天扣膜覆草苫,提高地温。2月上旬播种,按株距25厘米于垄上挖穴浇水,水渗后播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1999,(10)
三门县花桥镇上旺村邬昔荣户,1996年在3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承包地里将原来的“麦—棉”两熟改为“麦/西瓜/棉花/甘蓝花椰菜”多熟制,平均亩产大麦175千克、西瓜4012千克、皮棉50.5千克、甘蓝菜905千克,合计亩产值3440,8元,扣除每亩承包费和生产成本费1301.5元,亩净收入2139.3元。现介绍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春青稞籽粒平均亩产252千克、秸秆平均亩产295千克,分别比习惯施肥(籽粒平均亩产187千克、秸秆平均亩产220千克)亩增65千克、75千克,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胶州市里岔镇高福庄村高平绪,三年前辞去党支部书记职务“下海”经商.在上海百事公司与本村村民之间充当“红娘”,累计引种大西洋A炸片土豆2000亩.平均亩产达到2000千克以上,每千克收购价格0.7元.每亩收入14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我们村46户、180口人,783亩耕地全种冬小麦。 村民姜彦平连承包胶河农场的200多亩地在内,一共种了300亩地,亩产达到了550千克,算得上是县里的种粮大户了。他2006年粮食卖得好,刚从地里打出来,就让平度县的1个粮食贩子拉走了。每千克卖到了1.4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