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天然草地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开展天然草地返青的监测,对科学安排草地畜牧业生产活动、监测预警草地灾害具有重要作用。为及时了解广西天然草地植被生态状况,准确、客观掌握天然草地返青时间,在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广西草地监理中心在兴安县、宜州市连续多年开展了天然草地返青的地面监测。1监测区概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广西天然草地的基本情况、特征与草地改良的现状水平。指出了制约广西天然草地改良工作的主要问题:草地改良面积小,草地改良的技术没有显著的突破,改良后的草地后续管理不到位,草地改良的比较效益低,大部分天然草地没有确权。提出了加快我国广西等南方地区天然草地改良的措施与建议:深入实地勘查,进行科学分析和规划;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改良方法;加强天然草地改良的科学研究和成果应用示范;推进天然草地的确权与承包经营;重视天然草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增加多元化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掌握豫西地区天然草地的面积、产草量、载畜量及主要生产力状况,以2018年河南省天然草地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遥感影像和野外实地调查方法,对天然草地的类型、分布、植被种类及主要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西地区共有3个草地类及16个草地型,天然草地面积为16.13万hm2,占全省天然草地的30.89%,是河南省...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利用青海省甘德县天然草地资源,对甘德县天然草地草畜平衡状况、天然草地生态保护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甘德县天然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评价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中牧草饲料品质的质量,在常规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中的牧草饲料进行了综合质量评定和量化评估,通过对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牧草饲料品质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进行对比,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的优劣。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中高寒草原类牧草饲料品质最好,其次是低平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温性荒漠类、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草原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县天然草地载畜量的调查,美姑县天然草地严重超载,造成草地退化,发展畜牧业必须与天然草地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通过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改良草食畜品种,实行以草定畜,达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全县天然草地载畜量的调查,美姑县天然草地严重超载,造成草地退化,发展畜牧业必须与天然草地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通过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改良草食畜品种,实行以草定畜,达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
天然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天然草地容易受自然、人为等因素影响,导致草地物质平衡破坏和生态功能减弱。遵义市有天然草地17.28万hm~2。为准确及时掌握草地资源现状、变化和生产力情况,为规划建设和保护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2018年,笔者选择60个(每年10个)天然草地样地,对植物种数、牧草及灌木高度、植被覆盖度、产草量等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天然草地呈现立体、零星分布特点,草地植被生长情况、生产力状况逐步改善,草地可载畜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呼伦贝尔地区人工草地及天然草地生长季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的数量变化,比较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的差异性,揭示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在2012年生长季可能由于降水量的迅速减少而呈下降趋势;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在生长季均呈上升趋势。人工草地土壤细菌数量在生长季基本高于天然草地,真菌数量基本为苜蓿(Medicagao sativa)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人工草地,放线菌数量多为苜蓿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无芒雀麦人工草地,固氮菌数量在生长季初期无芒雀麦人工草地稍高,生长季后期苜蓿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稍高。从整体上看,呼伦贝尔地区人工草地在生长季0~10 cm土壤微生物数量基本高于10~20 cm,部分月份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科学评价天然草地类型及牧草饲料的质量,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牧草饲料,在常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质量评定和量化评估,通过对各天然草地类型牧草饲料品质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进行对比,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的优劣。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各类型中高寒草原类牧草饲料品质最好,其次是低平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温性荒漠类、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草原类。  相似文献   

11.
张涛  刘阳  袁航  张岩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12,29(11):1655-1659
对玛曲高寒草甸天然草地及开垦种草8年和20年草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天然草地显著高于开垦种草8年草地;土壤容重0~10 cm土层天然草地显著高于开垦种草20年草地;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天然草地显著高于开垦种草草地,比开垦种草草地高38.66%。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天然草地显著高于开垦种草草地。土壤全氮、速效氮和全磷含量随开垦种草年限增加逐渐下降。各样地土壤全氮、速效氮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海天然草地牧草混合草群营养成分分析,总结了青海天然草地的几个营养类型。结果表明,青海天然草地主要营养类型为氮碳型草地面积最大,其次是氮碳一灰分型草地。两营养类型草地面积为3902.60×10^4hm2,占全省天然草地总面积的93.10%。从而构成了青海天然草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评价天然草地类型牧草饲料的质量,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牧草饲料,在常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质量评定和量化评估,通过对各天然草地类型牧草饲料品质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进行对比,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的优劣.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中高寒草原类牧草饲料品质最好,其次是低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海西州天然草地景观格局现状,利用ARCGIS对海西州天然草地TM影像进行解译,并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西州天然草地存在景观破碎度高、斑块形状复杂的问题,说明海西州天然草地利用过度,应该予以补偿。  相似文献   

15.
伏兵哲  兰剑  李小伟 《草地学报》2012,20(3):407-412
气象因素是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各气象因子对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制约效应,利用主成分综合因子得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对宁夏天然草地气象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与各气候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干旱地区13个市县天然草地的气象质量可以划分为3个等级,半干旱区6个市县天然草地的气象质量可以划分为2个等级。限制宁夏干旱区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最主要的气象因子是4-9月降水量,其次是年降水量、湿润度和年蒸发量;宁夏半干旱区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最主要的限制气象因子是湿润度,其次是4-9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无霜期。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天然草地20,500万亩,牧区9县天然草地面积11,480万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55.98%。甘肃省天然草地可分为高山草原(草甸)草地类,干旱草原草地类,半荒漠(荒漠)草原草地类,湿润草原草地类四个大的类型。而牧区的天然草地仅分布在高山草原(草甸)和半荒漠(荒漠)草原草地类两个类型中。从河西到甘南,牧区天然草地每亩产鲜草量在40.78~233.12公斤之间。总的看,我省(指甘肃,下同)天然草地的改造与扩大难度大,但牧区天然草地的建设,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巧家县石漠化区不同治理措施草地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草地为对照,对云南巧家县尖山社不同治理措施(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封育草地)下石漠化草地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植物种生物多样性和草地植被的年鲜草总产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封育草地物种数最多,改良草地次之,人工草地最少。4种草地共有植物种少,不同草地的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或偶见种不同;人工草地优势种为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改良草地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封育草地为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4种草地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均为封育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均匀度为封育草地改良草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产草量和优良牧草比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封育草地天然草地;各类草地的产量和品质与其植物多样性指数间存在相反变化趋势;人工草地为最有效石漠化退化草地治理措施,其次是改良草地,封育草地治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乌兰察布天然草地是内蒙古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乌兰察布盟的四子王旗,达茂联合旗和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共有天然草地12691.5万亩,占内蒙古天然草地总面积的9.7%。  相似文献   

19.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固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退化的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在土壤理化性质,碳、氮变化以及固碳效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鲁科尔沁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天然草地、放牧人工草地以及刈割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区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微生物含量以及土壤养分的测定。通过NDVI值代表3种类型草地的生长状况,整体上看,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的生长状况为:刈割人工草地>放牧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在0~20 cm从高到低为: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天然草地,且差异均表现为显著(P<0.05);放牧人工草地的全碳全氮含量均为最高,在10~30 cm放牧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全碳含量显著高于刈割人工草地(P<0.05),放牧人工草地0~10 cm的土壤全氮含量为(0.88±0.11) g·kg-1,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P<0.05);3种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大小表现为: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天然草地,且在0~10 cm 放牧人工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为(28.45±8.30) mg·kg-1,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P<0.05);此外3种草地类型的土壤碳、氮贮量表现为:天然草地>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在10~30 cm放牧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土壤碳、氮贮量均显著高于刈割人工草地(P<0.05),放牧人工草地表现为碳、氮固持,而刈割人工草地均表现为碳、氮流失,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的碳、氮贮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人工草地的建立以及对草地实施播种、灌溉等合理的人为干预将有效地提高土壤质量和草地生长状况,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的碳、氮固持能力。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天然草地的现状及退化趋势 ,论述了采用围栏、施肥、翻耕地、建立人工草地等方法 ,合理培育改良天然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