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考察了中国近代农业教育产生的开端。认为中国近代农业学校始建于1896年,该年创建了3所农业学校,但办学历史很短。而1897年创建的杭州蚕学馆,是中国近代创办的第一所办学规范历史延续而且影响深远的农业学校。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创建于1902年,直隶农务学堂是创建最早办学历史延续的高等农业学校。  相似文献   

2.
94040682《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出版 由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教育研究室周邦任、费旭主编的《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1994年9月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本书上起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肇始的1902年,下限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全书划为清末、民初、北洋军阀统治、国民政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中国高等农业教育逐步兴起与发展,随之而起的高等农业教育史研究在近代农业科技史、社会史和教育史等领域的成果颇丰。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研究重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不断取得突破,既有针对高等农业教育历史沿革与分期问题的整体性研究,也有关于区域高等农业教育史、教会大学农业教育史和民国时期公立高校农业教育史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的研究,认识到该领域未来可能在整体史研究视野、社会史研究方法、科技史研究等方面的发展走向,有助于推进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已近百年历史,它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而来,肩负着传播福音的宗教使命。但随着教会大学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程度不断深入发展,农业教育更多的承担起改良品种、推广农业技术以及培养专业农业人才的任务,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高等农业教育的窗口。中国教会大学的农业教育不仅促进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而且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对中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具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河北农业大学,创建早期历经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等发展阶段。大量史料证明:直隶农务学堂属高等教育程度,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开端。其所开展的农业教育、农业试验和农业推广等活动不仅开创了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也对近代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学科门类逐渐齐全,社会服务理念逐渐完善的过程。高等农业教育的创设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高校注重实践的办学理念,学科设置的科学化和体系化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虽然高等农业教育在近代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其它学科相比,基础依然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7.
清朝末年农业教育在全国开始萌芽和发展,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专门的农业学堂。直隶地区是当时中国创办农业高等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直隶农务学堂作为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它的创办及发展对直隶乃至全国近代农业的发展,在推动近代先进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对我国农业的影响;论述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对WTO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新人文主义的视角,对中国农业教育的历史演进、目前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业教育期刊对提高农业高校办学水平 ,发展农业教育研究有很大作用。本文对高等农业教育期刊存在的问题及办好高等农业教育期刊应采取的对策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养新型农民,首要任务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SWOT分析法,分别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从中发现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部机会与不利因素,找出高等农业教育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为高等农业教育制定正确的服务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影响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发展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立足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农业农村发展环境、高等教育宏观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清末创建高等农业学校始 ,一些农业教育家便开始探索农业教育促进中国农村和农业振兴的道路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科学研究服务农业经济 ,开展技术推广把知识和技术送往农村 ,开展乡村教育运动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等。近代一些农业教育家的思想和农业教育实践 ,对今天的农业教育改革和为“三农”服务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914-4915,4922
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高等农业教育肩负着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重要使命,实现高等农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在分析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特征和目前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质量观及提高教学质量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的质量观及其内涵,并总结出提高高等农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波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的现状及其特点,深入了解波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各高校农业科研具有的共性和差异性,并根据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中国与波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建立农业科研合作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化是指高等农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对那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符合教育规律 ,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独特之处的自觉追求。本文在分析高等农业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必然性基础上 ,提出高等农业教育应围绕生命学科彰显特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要分析西藏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西藏高等农业教育的定位,阐明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了西藏高等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清末时期,由于民族危机的出现和重农思潮的兴起,中国的农业教育开始近代化步伐,形成了初、中高级农务学堂、农业留学教育、教会农业学堂教育和民间近代农业教育等多种形式。各类近代农业教育采用新式农业教育理念、设置新式课程、聘用专门师资,为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的视角,探索在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高等农业教育的兴盛与改革、知识分子走向农村与农村建设结合等教育实践,以期对当代高等农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