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浅析啮齿动物实验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啮齿动物实验标准化包括啮齿动物的标准化和啮齿动物实验的标准化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啮齿动物生产环境设施标准化、质量标准化和饲养管理标准化三方面阐述了啮齿动物的标准化,并从选择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实验环境标准化和实验操作技术的标准化几方面探讨了啮齿动物实验的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野生啮齿动物中分离到支原体尽管人们从各种家养和实验动物中分离到支原体,但从野生啮齿动物中分离到支原体却报道很少。本文就一些从各种野生啮齿动物中分离到支原体的结果及这些分离株的生物、血清学特性报道如下:对4个属7个种类总共35头看似健康的野生啮齿动物...  相似文献   

3.
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4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啮齿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分析了从不同层次研究啮齿动物遗传多样性的优缺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啮齿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苏军虎  南志标  纪维红 《草业学报》2016,25(11):136-148
本文综述了截止2015年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家畜放牧对啮齿动物的影响。放牧家畜的践踏和排泄物等引起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影响了啮齿类空间利用等,家畜采食影响了啮齿类食物资源及其丰度,采食还引起植物营养成分改变及次生防御化合物的产生,而植被高度变化导致了啮齿动物捕食风险的增加和生活史策略的改变。这些方面的影响与综合作用改变了啮齿动物的微栖息环境、分布、食性,以及领域、采食和挖掘等行为,繁殖和生活史特征;影响了啮齿动物的种群结构、种群数量消长及其调节过程;改变了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种间相互作用,引起其群落演替。在综述上述各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放牧对啮齿动物影响的作用途径及其方式,放牧条件下草-畜-鼠耦合机制,不同放牧制度对啮齿动物的影响以及整合现代学科发展的相关探索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啮齿动物产生的危害是当今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灾害之一,对其开展有效的防治是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问题。人类在控制和消灭有害啮齿动物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种种措施均有利有弊,很难兼顾高效、安全和环境等问题,因而迄今仍停留在应急防治和重复投资等被动层次上。基于此,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防治的现状、开展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有害啮齿动物的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内外大数据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大数据应用于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性文献及研究成果,从草地啮齿动物个体与行为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以及全球变化与草地啮齿动物生态系统等方面,分析了将大数据应用于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所带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针对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提出"生态痛点"的观点,并对把握"生态痛点"开展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与鼠害控制的创新性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实验动物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本文从实验动物的来源,发展,地位,作用标准化及其应用等方面探讨了21世纪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殖技术》2006,(2):60-60
本书主要从标准化肉鸡舍建设,肉鸡良种识别与选购。无公害饲料配制及使用、肉鸡科学饲养管理、卫生防疫与疾病防治,粪污处理及环境控制等6个方面介绍了肉鸡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询、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汇、参与式农牧民调查以及请教有关专家等方式,系统收集了甘肃啮齿动物的区系组成、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种群动态、地理分布、测报模型及防控措施等大量信息资料,并以此支撑建立甘肃啮齿动物数据库。采用ASP 技术,以SQLServer2000 为数据库平台,设计开发了甘肃啮齿动物Web信息系统。本系统是由后台甘肃啮齿动物信息数据库、前台用户查询系统及管理员信息管理系统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实现了甘肃啮齿动物信息的管理科学化和共享化。  相似文献   

10.
以鄂尔多斯沙地中的4种主要啮齿动物小毛足鼠、三趾跳鼠、子午沙鼠和黑线仓鼠为对象,从能流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对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经济意义进行了定量评价。这4种啮齿动物总摄入能为2.11×10  相似文献   

11.
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19种啮齿动物弓形虫感染的调查报告崔君兆,郑挺弓形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界能感染多种动物,1957年福建于恩庶从兔、鼠中分离出弓形虫,证实我国啮齿动物存在弓形虫感染。但在我国啮齿动物中进行弓形虫血清学调查的报告较罕见。1...  相似文献   

12.
目前,要求使用的实验动物必须在微生物学质量控制、遗传学质量控制、环境控制和营养控制等方面达到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即实验动物标准化.科研工作中使用合乎标准的实验动物是科研成果具有科学性及严谨性的根本需要.本文对我国实验动物标准化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双酚A(BPA)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该文从BPA暴露对啮齿动物生殖器官的损伤和神经行为毒性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BPA这种新型污染物的生殖毒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非人灵长类是高级神经活动比较发达的高等野生哺乳动物,它们在生物进化上与人类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在形态结构上生活习性上也与人类很相近,因此,是医学实验中研究人类疾病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本世纪初,Nicolle和Manceaux在北非的啮齿动物流趾鼠(Cten-odactyzusgon山Z)发现了弓形虫,随即进行了灵长类动物弓形虫病的实验研究。从那时以来,这一领试的研究一直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由于我国弓形虫病的发现较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极少,因此,木文试就国外灵长类动物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感染的研究以及实验感染的研究等作一…  相似文献   

15.
实验动物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本文从实验动物的来源、发展、地位、作用、标准化及其应用等方面探讨了21世纪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6.
啮齿动物是引发草原沙化及草地退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将对啮齿动物破坏性活动对草原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有效防止啮齿动物带来的危害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对保护草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 实验动物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精密仪器”之一。可以说,没有标准化、规格化的实验动物,就难以做出高水平的实验结果,即使做出的研究结果也往往得不到国际上的承认。在某种程度上,实验动物的研究水平影响一个国家的生命科学研究水平。为此,国家科委1988年发布第二号令,要求在生命科学等领域中采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否则不能进行成果鉴定,强调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使之在遗传、营养、微生物和饲育环境方面达到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一个动物实验室建筑结构的设计、布局的合理完善,对动物实验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完成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实验动物设施的发展非常迅速,已建成了许多实验动物设施,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目前,我国动物实验环境及设施工作主要依据《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以下简“环境设施”)和《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建筑规范”)的标准执行。我国已制定的《环境设施》,该规范主要规定了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要求,《建筑规范》是解决如何建设实验动物设施以满足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要求,包括建筑、结构、空调净化、消防、给排水、电气、工程检测与验收。两者虽然有一些通用项目,但各自制定的标准仍有一些差异,本文就实验动物建筑和结构这一问题,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设施结合国标进行阐述,为以后的实验动物工作提供标准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前期研发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对开垦、轮牧和过牧3种不同类型生境中啮齿动物优势种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相对数量与8个不同植物因子动态关系进行定量非线性分析,借助MapGIS平台,利用3种优势啮齿动物种群相对数量与8个不同植物因子组成的数据库系统、3种优势啮齿动物种的图像信息组成的知识库系统、3种不同生境下19种不同生态模型组成的模型库系统,构成啮齿动物群落中种群相对数量与植物因子动态关系的推理机,通过程序设计语言VB (Visual Basic)进行MapGIS二次开发,在专家系统中予以设计并实现。  相似文献   

20.
甘肃天祝啮齿动物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祝县啮齿动物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天祝县啮齿动物有2目8科4亚科25种,优势类群为仓鼠和鼠兔,优势种为高原鼢鼠。按不同生境将啮齿动物划为7个群落。受害草地15.29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39.06%,以山地草甸和灌丛草甸草地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