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柳条的栽培技术大柳条是灌木丛生的特殊柳条,性质绵软,为编制笸箩、簸箕、柳条箱等的重要原料。栽培大柳条投资少,收益快,不失为农牧民致富的好帮手。栽培方法如下:一、选秧、栽柳。在立冬~小雪砍伐的青柳中,选择肥壮的柳条,于当年冬初或隔年开春栽在沙荒或低洼...  相似文献   

2.
杞柳经济价值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杞柳适应性强,生长快,得利早,收益大,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灌木柳.一、经济价值杞柳枝条柔软,韧性强,经过刮皮加工,可编制柳箱、柳包、箩筐、笆斗以及桌椅、凳等各种生产、生活用具;茎皮纤维可制人造棉;皮都含水杨酸,可供药用.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包装材料需要量日益增加,而用木材做包装材料又有限,故可采用杞柳条编制包装箱.据测算,50担柳条制成的包装材料可以代替8立方米的木材.此外,树叶可做肥料.据调查:1斤鲜杞柳条有树叶子0.2斤上下,100米的灌排沟可取优质肥料(沟  相似文献   

3.
冬至     
正(一)风很硬。即便是阳光灿烂的天气,贺兰山每一条沟岔卷起的风都足以穿透行走的神经。站在石炭井李家沟王泉沟柳条沟红果子沟的任何一处,风能把视野所及的山影吹得晃动,也能把星点游弋的岩羊吹散。只有扎在山坡上的灰榆跑不了飞不去,硬挺挺地扛着寒冷,任凭东来西去的风肆虐。风起来,很多习以为常的事物都有些不自然的趔  相似文献   

4.
嫁接花木妙用柳条皮杜鹃、茶花、桂花、金桔等花木在夏季嫁接时,用柳条皮套在嫁接处,成活率可达100%。具体方法是:选择比砧木直径粗1/3的柳条,把中间的木质部抽出,留下圆筒式皮套,按照需要剪取适当长度,一般皮套宜超过接面长1 ̄2厘米。先套在砧木嫁接部位...  相似文献   

5.
柳条浸出液促进花木生根花木无性繁殖,常因生根困难而影响成活率。柳树枝条的浸出液能促进花木生根,提高成活率。具体方法如下:1.扦插育苗选用当年生的柳条,去掉叶片,剪成6~7cm长的小段,放在容器中(约一半露在外面),加满水浸泡5~8天即成。柳条浸出液宜...  相似文献   

6.
柳文化集趣     
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管草,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清柳我国古代有在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来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ti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幅图,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进坟头上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折柳折柳蹭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折柳”在诗文…  相似文献   

7.
人工柳条林造密度和品种对比试验陈岐山,金秉深,赵贵金,金春祥(新民市林业局110300)新民市柳条曾驰名中外,远销十几个国家。过去,柳条生产主要靠天然柳条,由于其产量低、质量差,浪费土地,不便管理,满足不了当前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柳条产量,充分...  相似文献   

8.
一、合理选址:根据林蛙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宜选池于山林的两山夹一沟处。沟内无养殖畜禽危害。可在沟溪中、下游建若干池子。池下游应筑坝留排水。设防逃网。二、种蛙孵化: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可捕捉健壮的种蛙入池(雌雄为1∶2)。一般用柳条编织产卵筐,上口约20cm、下口...  相似文献   

9.
前言新民县所产柳条驰名中外。日本曾指名要新民柳河沟的柳条,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和省内有关市地都曾来新民购条。1964年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做过展出。新民的柳制品生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曾用于编织沙发、躺椅、矿用风筒、簸箕、柳条包等,现在保留的除上述品种外,尚有柳条帽、笸箩、筐篮等。近几年沈阳地区的柳制品出口已代替了原条出  相似文献   

10.
柳文化集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插柳我国古代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有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坟头上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  折柳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折柳”…  相似文献   

11.
柳文化集趣     
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宣草,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插柳。我国古代寒食节那天有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坟头上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折柳。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折柳”诗文…  相似文献   

12.
自留山,分到家,一幅绚丽的水彩画。张家,青松占山头,王家,白桦遮沟岔。李家,杨树长得猛,赵家,柳条往高拔。周家,梨树花如雪,罗家,杏蕾似晚霞。自留山,水彩画,万紫千红富农家。自留山——水彩画@高纯德~~  相似文献   

13.
1.锦山镇樱桃沟村种椬柠条保护堤坝,使长10公里的堤坝绿荫掩映,发挥了生态和经济效益。 2.太平庄村新修梯田500多亩种植牧草,当年亩产干草100公斤,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条件。 3.山区广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柳条沟  相似文献   

14.
碳的循环     
兰方 《湖南林业》2010,(12):36-36
1648年,荷兰生物学家凡·海尔蒙脱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根重2.5公斤的柳条插在一只装着泥土的木桶里。木桶、泥土的重量都称过了。以后,他连肥料也没加,只是经常浇水。5年以后,这枝柳条长大成树了。他把柳树挖出来,去掉根上的泥土。称了称。柳树重76公斤,而土壤只少了100克。  相似文献   

15.
安西县近年来,柽柳条叶甲危害日趋严重,发生面积蔓延到柽柳总面积的63.7%,严重威胁到作为我省西部重要生态屏障之一的安西县柽柳林的安全。研究探索了安西县柽柳条叶甲的危害特点及成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柳(河)绕(阳河)地区自古盛产柳条,素有“柳条通”之称。1980年我们曾对新民县柳条资源及其利用途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十几年来天然柳条资源逐年减少,柳条林面积从4.8万亩减少到3.5万亩,林分质量下降,白柳条的年产量已由60万kg降到20万kg。1973年以来,产销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柳编制品出口代替柳条出口,全市柳制品外贸成交额已由20余万元发展到140万元,发展速度很快。由此看出,我市的白柳条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如何提高白柳条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沈阳市林业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植树的幸福     
远岸 《云南林业》2014,(2):72-72
春天到了,窗外的柳条萌出了一片鲜嫩鹅黄的芽尖尖,我兴奋不已地跑出院门,欢欣惬意地欣赏绿柳如轻烟的曼妙身姿和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8.
泄漏春光是柳条柳是报春的使者。寒冬刚过,她便生机勃发地抽绿吐翠。所以诗圣杜甫说“泄漏春光是柳条”,并把柳与梅花相提并论,“只道梅花早,那知柳亦新。”柳那婷婷玉立的身姿,更惹人喜爱,所以诗狂贺知章夸她“碧玉妆成一树高”。白居易赞她“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  相似文献   

19.
红皮柳(Salix purpurea)别名:柳条、绵柳、簸箕柳、笆斗柳。生于河沟溪边。分布于我国大部地区,东北地区有广泛分布。是重要的护岸树、风景林。茎可作编筐材料。  相似文献   

20.
柳条青,柳条弯, 柳条垂在小河边, 折根柳条做成哨—— 吹只小曲唱春天。 路旁背书包的女娃,扎着两条小辫,象只小燕子似的边跳边吹着柳哨歌儿,这歌儿把我带到了童年那梦幻的岁月:小时候,每当堤上柳叶泛青,正是农家青黄不接的日子。“七九八九”天天看柳,盼着柳枝快快长叶,一旦柳叶青青,我们这些庄户人家的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