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杞柳,杨柳科,柳属,俗称白条.柳属是世界上物种最多的属之一,由于柳树的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尤其是他们广泛的适应性,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非常突出,利用途径多,因此又被誉为"社会与环境的资源".选育并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可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显著提高柳树造林效益.根据多年的生产栽培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杨、柳树是我市的乡土树种,也是城乡造林绿化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树种。它们分布广、适应性强。随着造林绿化步伐加快,需要量多质好的杨、柳树苗木逐年增多。扦插育苗是杨、柳树育苗的主要途径,做好杨、柳树扦插育苗,掌握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探讨一下杨,柳树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柳树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用途广泛,是工业原料林、各种地块造林和园林绿化、生物修复的最理想树种。本文主要介绍了柳树的扦插育苗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柳树薪炭林栽培及经营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造林地选择、树种选择、整地方法、造林季节及方法、苗木标准、造林密度、抚育管理、验收标准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杨树、柳树、榆树是我市的乡土树种,是造林绿化的三大主力树种。分布广,适应性强,寿命长,成林、成材快。在防护林、村屯、庭院和街路造林绿化中广泛栽植。实践证明以下几点是提高造林绿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柳树的扦插育苗方法与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地区,柳树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针对扦插育苗进行统筹管理,在提高培育效果的同时,保证造林技术得以发挥其实际价值。本文对柳树的扦插育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讨论了造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树和柳树是美国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栽培面积875万hm2,杨、柳树主要利用于薪碳材、河岸防护林、消除污染和碳固定等方面,通过栽植杨、柳树来缓和大气中CO2增加的效果已经明显出来,可以固定CO2,当碳存储的载体树木定期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时候,杨柳树的碳固定就能在将来转变收入。杨、柳树的选种和育种计划大多数的费用都由国家农业部、能源部、生物燃料和原材料发展计划及私人公司分担,政府鼓励开展杨柳树研究。  相似文献   

8.
柳树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柳树是我国常见的树种,其具有有耐寒、抗旱、适应性强、抗风性好、生长周期快、产量高、木材品质优良等特点。并且能够净化空气,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近年来人工造林和绿化种植的主要树种。也是我国的国土绿化中种植最多的树种。所以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文章主要根据柳树的生长习性,分析了柳树的栽培和繁育技术,并且对柳树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进行了探讨。一、柳树的栽培方式1、树种的选择。柳树的品种多种多样,而且遍布全国各  相似文献   

9.
柳树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常见的树种,它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耐寒性,适应性较强,能够起到净化空气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人工造林面积不断加大,柳树已成为绿化种植中主要树种,在我国拥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因此,掌握柳树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十分重要。文章针对柳树的病虫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详细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示范区,将主要害虫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保护好造林成果,降低防治费用,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王永伟 《河南农业》2023,(17):13-15
柳树是我国常用的树木品种,应用十分广泛,其具有抗旱性和耐寒性的优势特点,适应力非常强,是我国主要的林业资源,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意义。近年,伴随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开展,人工造林面积不断扩大,柳树作为绿化种植中常见的品种,具备很大的栽培规模。因此,柳树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也必须加以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柳树的基本种植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柳树是我国常见的造林树种,具有抗旱性能强,适应能力强,抗风性好,生长周期快,木材品质好的特点,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植树造林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柳树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绿化造林树种,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文章主要根据内容树的生长习性,分析了具体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手段,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依照立地条件相一致原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选取闽西北地区造林1 a及造林3a杉木(Cunningham ialanceolata)纯林,分别对炼山及未炼山林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炼山与未炼山造林后植被多样性差异显著.炼山在造林1a时增加灌木多样性,减少草本多样性,造林3a时灌草多样性均减少.随造林年限增加,仅炼山林地灌木多样性降低,其余均呈增加状态;炼山在造林1 a时增加土壤密度,造林3a时增加土壤含水率、密度及毛管孔隙度,其他土壤因子质量分数降低.随造林年限增加,炼山林地各土壤因子质量分数有所提升,未炼山林地反而下降;通径分析表明,炼山造林地内灌木多样性受土壤特性限制较未炼山林地小,但炼山林地草本多样性受土壤特性的限制远大于未炼山林地.影响较大的土壤因子为土壤孔隙度,磷、钾质量分数.总体看来,迹地炼山对杉木林植被及土壤影响较大,但随时间推移影响日益减小.  相似文献   

14.
杨干象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杨树和柳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对大苗和幼林的危害尤其严重,致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下降,损失严重。通过对朝阳地区杨干象的风险值分析,其风险值R为2.19,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5.
迹地炼山对杉木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立地条件相一致原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选取闽西北地区造林1 a及造林3 a杉木(Cunningham ialanceolata)纯林,分别对炼山及未炼山林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炼山与未炼山造林后植被多样性差异显著。炼山在造林1 a时增加灌木多样性,减少草本多样性,造林3 a时灌草多样性均减少。随造林年限增加,仅炼山林地灌木多样性降低,其余均呈增加状态;炼山在造林1 a时增加土壤密度,造林3 a时增加土壤含水率、密度及毛管孔隙度,其他土壤因子质量分数降低。随造林年限增加,炼山林地各土壤因子质量分数有所提升,未炼山林地反而下降;通径分析表明,炼山造林地内灌木多样性受土壤特性限制较未炼山林地小,但炼山林地草本多样性受土壤特性的限制远大于未炼山林地。影响较大的土壤因子为土壤孔隙度,磷、钾质量分数。总体看来,迹地炼山对杉木林植被及土壤影响较大,但随时间推移影响日益减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林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桉树造林再造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越发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桉树林群落木本以及藤本、草本植物的物种数量非常丰富,多达数10种。实践研究表明,通过桉树造林可以使草本植物的物种更加丰富,相比之下,桉树造林对于木本植物的影响较小。在桉树造林以及再造林过程中,群落植物之所以会呈现出多样性且功能群也发生相应变化,主要是由于采伐、整地以及铲草。基于此,就桉树造林再造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绿化树种柳树的种类非常多,在我国乡土树种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树木,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和多样性的种植范围,种植历史也非常悠久,同时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柳树从古代到现代社会一直都备受人们喜欢,很多古诗中也都有对于柳树的描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由此可见人们对柳树的喜爱。本文就柳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简要陈述。  相似文献   

18.
现代营林技术中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是造林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技术人员应不断的化解植物多样性与造林技术之间的矛盾,促进二者之间的结合,同时注重对于造林技术的优化和改良。现代营林技术中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是基于现有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对植物多样性进行人为的干涉,出发点是促进植物多样性的发展。本文就是对营林技术中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应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辽西油松侧柏混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造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朝阳市建平县白山林场试验区油松纯林(YC)、无植物种植土壤(NP)和油松-侧柏二者的混交林(YB)为研究对象,运用Biolog-Eco技术,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的顺序为:YBYCNP,油松、侧柏混交林土壤微生物代谢最快,活性最强。3种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对6大碳源的利用率存在差异,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L-天门冬酰胺、L-苯基丙氨酸、吐温40、吐温80、i-赤藓糖醇、D-甘露醇和4-羟基苯甲酸7种碳源的利用代谢能力显著高于油松纯林(p0.05)。Biolog代谢指纹图谱分析表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吐温80的利用能力最高,AWCD值为1.6537;油松纯林土壤微生物对L-精氨酸的利用能力最高,AWCD值为1.547。主成分分析显示,YB和YC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碳源利用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相似。3种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H)和Simpson指数(D)无明显差异,物种Mclntosh指数(U)依次为YBYCNP。油松和侧柏混交后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由此可见,在辽西半干旱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笔者在东北某县调研时发现,这个县将壕边子、坝楞子等农村废弃土地整理后,插上了柳条,由于整理出来的废弃土地规模相当可观,过不了几年,这里将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这个县"造地插柳"的做法,合理利用了农村废弃土地,极大降低了造林绿化的成本。选择种柳树也是一个"经济"选择,柳树易成活、生长快,能够反复采伐,不仅适宜当地气候,而且一次造林长期受益。柳树苗可以作为柳编产品的原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