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杰 《西北园艺》2002,(4):48-48
苹果苦痘病又称苦陷病,是苹果贮藏期间的一种缺钙生理病害.发病后,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果实变色腐败,严重影响果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树腐烂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全面了解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情况,利用2个不同来源的苹果腐烂病菌株,连续2 a对204份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枝条离体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接种后不同的种质资源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西洋苹果资源(Malus domestica Borkh.)中发病率较低-极低的品种和类型所占的比例较高(16.6...  相似文献   

3.
苹果腐烂病等枝干类病害在我县苹果生产中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害到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现有个别果园整园发生该类病害,己到成片死亡的边缘,给果农造成了巨大损失.全县果农应清楚的认识到该病在苹果生产中的严重性,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打一场预防和消灭苹果腐烂病的"突击战".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园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素琴  楚敏  曹焕  李阳 《中国果树》2015,(3):74-75,82
新疆阿克苏地区是新疆苹果的主产区,病虫害是阻碍苹果生产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主要病害有苹果树腐烂病、苹果小叶病和苹果锈果病等,主要害虫有苹果全爪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等。库克瓦什林管站地区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严重,并且出现苹果树腐烂病和苹果小叶病混合发生的现象,严重影响该地区的苹果品质和产量,建议在防治上采取多种措施并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苹果腐烂病是陇东苹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它具有发病普遍、潜伏期长、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多年来,该区果农采用多种方法防治腐烂病,取得一定效果,但是防治腐烂病的药剂多以福美砷为主要成分,用这些药剂防治苹果腐烂病不但伤疤愈合效果差,复发率较高,达10%~15%,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影响了无公害苹果新技术的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6.
苹果轮纹病和斑点落叶病是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的两大重要病害.近几年,两种病害在本地区普遍发生,危害日趋严重.2004年由于高温、降水量大,果实轮纹病和叶片斑点落叶病大流行,苹果轮纹烂果率达30%以上,斑点落叶病发生率46%,全区烂果量0.6万t,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并且由于早期落叶造成树体衰弱.为了筛选防治苹果轮纹病和斑点落叶病的理想药剂,2005-2006年我们进行了该项试验,并在本地苹果树上做了小面积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苹果果品质量,增加果农收入,病虫害防治是关键技术措施之一。现将主要病虫害技术介绍如下:1苹果病害主要病害有苹果腐烂病、苹果炭疽病、苹果轮纹病和苹果早期落叶病。近年来,苹果干腐病和苹果黄蚜在某些地区也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延安苹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然而,近几年苹果早期落叶病多次大流行,已经成为苹果生产中最普遍而严重的病害,直接影响着苹果的产量与品质。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苹果褐斑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圆斑病的总称,其中  相似文献   

9.
苹果套袋是目前生产无公害苹果、扩大出口、保持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苹果套袋起源于日本,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苹果套袋面积最大的国家.苹果套袋技术在我国已应用多年,可明显地减少病虫危害,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和外观品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于2006年9月至10月上旬,对白水县7个乡镇14户果农果园的黑点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发病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今年黑点病发病相当严重.平均黑点病果实发病率达20.5%,部分果园的果实发病率高达80%以上,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质量.为了弄清发病重的原因,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出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10.
苹果痘斑病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苹果痘斑病是陈策等于1975年在陕西凤县观察到的一种果实生理病害。根据其症状与W.M.Carrie 1948年在澳洲记述的缺钙病(Lenticet blotchpit)症状相似,喷布硝酸钙等钙溶液可以减轻其为害,因此认为该病系由缺钙所致,并起名为“苹果痘斑病”。我们在陕西渭北苹果产区也发现相同症状,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发病较重,严重影  相似文献   

11.
<正> 河北省现有苹果面积约35万hm2(公顷),其中有约20万hm2栽植于丘陵区坡耕地上,大部分苹果园缺乏灌溉,再加上果农生产投入较低,技术掌握欠缺,造成许多果园苹果腐烂病十分严重,严重园片几乎绝产。经多年调查,总结出如下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套袋红富士苹果红点病和黑点病发生较重,一般园片病果率占30%左右,个别园片达70%以上,发生该两种病的果实价格大幅下跌,严重影响经济收入。搞清这两种病害的致病原因并进行有效防治,是当前果业生产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1致病原因分析套袋红富士苹果红点病及黑点病的致病原因有:(1)红点病由苹果斑点落叶病所致。套袋果刚摘袋时果面上无红点,但采后3~4天就会出现。经过检测分析,发现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说明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是造成红点病的一个病原菌,该病原菌主要在谢花后至套袋前侵染幼果。(2)黑点病主要病因,一是由缺钙引起苦痘病…  相似文献   

13.
1病害 1.1苹果腐烂病 此病对苹果的危害最大,主要危害枝干,患病植株严重者全株死亡,该病传染能力强,必须加强防治.冻害是病害发生的重要外界因素,凡遇到冻害年份,就是腐烂病大发生的年份.症状:此病多发生在树干和大枝上.发病初期,红褐色病部水浸状,表面微隆起,后逐渐变深,病斑扩大,用手指按压有红褐色汁液流出,并有酒糟味.而后病部下陷干枯,树皮随即开裂,呈干腐状,当病部扩展至树干一周时,使其以上枝干枯死.病菌在死组织上越冬.  相似文献   

14.
伊犁河谷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危害和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0年通过对新疆伊犁河谷苹果黑星病的分布情况,初次侵染来源及病害循环、症状特点、品种抗病性、防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黑星病在伊犁河谷已普遍发生,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是子囊孢子,野苹果类型的抗病性比主栽苹果抗病性好,可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此外,发现了病害的一种新的表现症状-散点型.  相似文献   

15.
8种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alternataf.sp.mali)是我国苹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辽西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为害较重,它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和果实,许多苹果园病叶率在90%以上,落叶率为20%~80%,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2005年我们用8种杀菌剂分别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  相似文献   

16.
苹果裂纹病害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果面裂纹现象是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生理病害 ,不少果区称其为苹果裂纹病。除元帅系苹果抗病性较强之外 ,其它苹果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现象 ,而以富士系品种发病为重。 1 995年以来 ,该病时有发生 ,有些年份的发病率高达 5 0 %以上 ,成为影响我国精品苹果生产的制约因子。我们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及近年来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裂纹病的成因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期对我国苹果生产有所借鉴。1 发病因子造成苹果裂纹病的因子是多方面的 ,既有外界环境的影响 ,又有土壤肥力的作用 ,同时又与果园栽培管理密切相关。1 .1…  相似文献   

17.
《果农之友》2007,(9):49-49
苹果霉心病又称苹果霉腐病、苹果心腐病,是苹果果实生长前期、采收期、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在苹果产区呈上升趋势。1危害症状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对辽西地区苹果黑点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辽西地区苹果黑点病总体发病较重,品种间发病存在差异,珊夏、富士、金冠品种发病重;药剂的选择和果袋质量是苹果黑点病发生的关键。田间病果分离结果表明,辽西地区苹果黑点病主要是由粉红聚端孢霉引起的真菌病害,6月连阴雨的气象因素是造成该病流行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和影响病害发生的各种因素,我们提出套袋前将治疗性和保护性杀菌剂混用来控制苹果黑点病发生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苹果轮纹烂果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轮纹烂果病可为害苹果枝干及叶片 ,还可严重为害果实。其症状在枝干上表现为粗皮 ,在果实上表现为烂果。近几年 ,我区的苹果轮纹烂果病很严重 ,经 1 998~ 2 0 0 0年调查 ,我区所辖 2 0个村 1 3 3 .3 hm2 (公顷 )苹果园 ,采收前平均苹果轮纹烂果率达 1 9% ,根据此种情况 ,笔者经过多年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将苹果轮纹烂果病的防治技术归纳如下。1 壮树防病 ,减少病源搞好果园管理 ,合理负载 ,施肥灌水 ,保持树体健壮 ,可减轻苹果枝干轮纹病害的发生 ,减少病菌来源。苹果轮纹烂果病的病原菌来源较广泛 ,但轮纹烂果病的病菌主要来自苹果…  相似文献   

20.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细格链孢菌引起的一种病害,近年来在河南省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已成为目前该省苹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目前生产上常用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喷克、大生、扑海因、宝丽安等药剂进行防治,前5种对斑点落叶病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效果不理想,后二者对斑点落叶病有较好防治效果,但药剂品种单一,不利于开展综合防治,长期使用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