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 夺取 小麦 丰 收,我们 要因 地 制宜 实施 分 类管 理。 据 调查 ,去 年麦 播 期间 ,播 种量 受 上 年 播种 迟 、播量 大 、越冬苗 情 差的 影响 而 普遍 偏大 ,播 量多 在 每667m 10~20千 克 ,播 2期也 大 大提 前并 缩 短, 多集 中 在10月5~12日 ,比  相似文献   

2.
以抗倒能力存在差异的中熟中粳品种连粳7号、徐稻3号和早熟中粳品种连粳15号、连粳13ZJ61为试验材料,在稻麦两熟制下,研究了播期对直播稻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生长与根系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播期范围(6月10~30日)内,中熟中粳品种越早播其抗倒能力越强,早熟中粳在适宜的播期抗倒能力表现较好;(2)根冠比较大、根干质量大、蜡熟期根干质量在播期范围内衰减少是直播稻抗倒能力强的主要特征;(3)中下层根占全部根的比例大、蜡熟期中下层根系在播期范围内衰减少是抗倒能力强的显著特征之一;(4)在播期范围内根数多、根直径大、后期根长和根数衰减少是根部抗倒能力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抗倒能力存在差异的中熟中粳品种连粳7号、徐稻3号和早熟中粳品种连粳15号、连粳13ZJ61为试验材料,在稻麦两熟制下,研究了播期对直播稻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生长与根系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播期范围(6月10~30日)内,中熟中粳品种越早播其抗倒能力越强,早熟中粳在适宜的播期抗倒能力表现较好;(2)根冠比较大、根干质量大、蜡熟期根干质量在播期范围内衰减少是直播稻抗倒能力强的主要特征;(3)中下层根占全部根的比例大、蜡熟期中下层根系在播期范围内衰减少是抗倒能力强的显著特征之一;(4)在播期范围内根数多、根直径大、后期根长和根数衰减少是根部抗倒能力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条件下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粒重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存在差异,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不同播期之间的籽粒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但播期对偃展4110的千粒重影响不大。在不同播期下,灌浆过程中平均灌浆速率、快增期灌浆速率对粒重的影响较大。播期对不同品种灌浆高峰出现的日期影响基本一致,早播期>晚播期>中播期.但较早播种时,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晚播时偃展4110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播期对4个品种产量的影响均以中播最高,在河南旱区生态条件下,似偃展4110的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洛旱6号、洛麦21号等似豫麦49的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5.
生产概况 一、底肥充足,优种面积大 二、播期集中,适播面积大 三、整地播种质量好于往年 四、播后镇压面积较大 五、灌冻水面积大(2600万亩)  相似文献   

6.
播期与密度对旱地冬小麦天选55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天选55号为指示品种,在天水市雨养旱区研究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相同时,冬小麦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通过增加播种密度可以提高晚播小麦产量。早播和中播时,大密度和小密度均会降低小麦的产量。冬小麦早播时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提高籽粒粗蛋白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中播时较小密度能提高粗蛋白含量;晚播时,大密度能提高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团形成时间。综合分析表明,天选55号在9月18日播种时,密度为480万粒/hm~2时折合产量最高,为3 146.0 kg/hm~2,如晚播则需适当增加播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济宁3种类型的小麦主推品种济宁16(大穗型)、济宁12(多穗型)、济麦22(多穗型)、潍麦8(大穗型)、泰农18(中穗型)与临麦4(中穗型)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式,设置3个播期,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其产量构成因素随着播期的推迟,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但与品种选育单位所处的位置、开花成熟期及苗期基本苗的大小有关;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随着播期的推迟其产量表现为大穗型品种10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其他类型品种产量表现为逐渐降低,明确了各个品种在济宁地区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8.
运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对遵义地区部分主推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会单4号、渝单8号、贵单8号、益玉8号、正大999等5个品种的平均产量结果均表现出第1个播期产量最高,第2个播期产量其次,最晚播期产量最低;而其中单901、裕玉207则表现出第2个播期产量最高,其次是第1个播期,产量最差的是第3个播期。综合考虑,市场上的大部分品种均适合早播或中早播,晚播产量均表现较差,这可能是由于后期温度低、积温不够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播期对小麦穗数形成的生长指标的影响,可以确定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适宜播种期。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播期为主区、品种为副区,参试小麦品种为衡4399、冀麦585、金禾9123和中麦155,播期设均10月5日、10日、15日、20日4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冬小麦成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至10月10日,对冀麦585和金禾9123冬前分蘖和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可通过推迟播期降低枯叶率,金禾9123和中麦155播期需推迟至10月20日枯叶率才能明显降低;播期推迟至10月15日对多数参试品种5叶以上大蘖形成无明显影响;衡4399和中麦155播期推迟至10日,冀麦585播期推迟至15日,金禾9123播期推迟至20日,单位面积穗数稳定。金禾9123和冀麦585适播期长,晚播时单位面积穗数降低不明显,冀中地区推荐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衡4399和中麦155适播期短,冀中地区推荐适宜播期为10月5~10日。  相似文献   

10.
印刷播种大壮苗机插育秧技术,采用印刷播种方式,实现毯苗育秧精确定位、精量匀播,并将之与稀播促壮、足肥壮苗、肥促化控、病虫害高效综合防治技术配套集成,用于培育大龄机插毯状壮苗,破解常规毯状育秧密播苗弱易过龄、晚播迟收高产难、稻麦茬口矛盾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本文介绍了印刷播种机插大壮苗育秧技术秧苗素质指标及育秧规程,以期为淮北地区在生产上应用印刷播种大壮苗育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