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2004,(6):1-2
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最近,国务院决定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据《深圳晚报》报道: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国务院决定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人,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04,(5):65-66
<正>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国务院决定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国务院决定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国务院决定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喜人。这一成绩的取得,农技推广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激发农业行政干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继续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日前,农业部对在2004年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中做出重要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为号召全国农技推广战线广大人员积极学习先进,为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做出新的贡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向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学习的活动(农技科犤2005犦3号)。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粮食储备是从时间上平衡余缺,平抑年度生产波动的基本手段。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人口居多的国家,在粮食安全上,国家的粮食储备固然重要,但农民家庭的储备则更重要,特别是在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粮食自给为发展目标的时代,农民家庭的粮食储备对保证国民的吃饭问题尤其重要。2004年,  相似文献   

8.
<正> 国务院提出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就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明年将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综合性政策措施:(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在基本农田里不准挖鱼塘、种树。(2)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调动发展粮食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总结了辽宁省粮食局2008年开展的“农民种植粮食成本调查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较系统地阐述了“农民种植粮食成本调查”的全过程,以期促进全国各地开展的“农民种植粮食成本调查”更具有统一性、规范性、科学性,使调查成果成为国家进行粮食宏观调控、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决定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1.
粮食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质量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同时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更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正> 10月中旬以来,国内粮食及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6年来首次明显波动。曾长期饱受饥饿的人们对粮食价格的风吹草动依然保持了足够的敏感,各方人士更加关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人们注意到,仅10月份以来,国务院召开的多次会议都突出强调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综合性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具体措施包括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并适当提高保护价,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初,由于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转向非农产业等原因,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四个连年减少"的新问题.面对新形势,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重大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200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6 947万,比2003年增长9.0%,粮食单产水平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业》2005,(5):5-5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同时实行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前不久说,2005年粮食直补的基本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力度不能减,办法更完善,要让农民更满意。2004年,全国有29个省实施了粮食直补,安排直补资金116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中央1号文件提出,2005年要继续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同时实行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据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介绍,今年粮食直补的基本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力度不能减,办法更完善,要让农民更满意。2004年,全国有29个省实施了粮食直补,安排直补资金116亿元,有6亿农民直接得到了补贴的实惠。今年国家对粮食直补政策做了进一步完善。“大稳定”,即保持粮食直补政策的基本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安排的粮食直补资金,不能低于2004年直补资金的额度,有条件的省份可以适当增加。这是一条硬政策,任何一个省都不能打折扣。“小调整…  相似文献   

16.
正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近日国家粮食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粮食收储企业切实落实粮食收购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出现农民"卖粮难",要追究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通知指出,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高位,粮食收储矛盾突出,压力前所未有。加大粮食收购市场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严防发生农民"卖粮难",事关种粮农民切身利益,对稳定国内  相似文献   

17.
王放  王雅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210-5212
以粮食主产省河南为例,分析了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从农业生产物质投入要素角度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指出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间的矛盾与统一,即通过合理肥施、正确使用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要素,增加粮食产量,降低成本,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消息,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12年增产。沉甸甸的"十二连增",为"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三五"时期,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关键是强化战略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用新理念破解"三农"发展新难题。战略意识:强化"重中之重"地位"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面对新形势,针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社会上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技推广》2013,(11):10-10
本刊讯为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转变,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3年农业部在总结高产创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集成组装了58个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按照相应的技术模式图操作,农民种田更轻松省力,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山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突出,是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该研究根据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农村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事粮食生产的老年农民比其他农民投入更多的劳动时间,不会影响粮食产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使农村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动态变化,土地流转加快促使种粮大户出现,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减少粮食生产对劳动力的过多依赖.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没有影响,完善土地流转可以保证粮食生产向着更合理的方向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