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目的】探明不同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消费者针对性地选择食用植物油提供指导,并为油脂加工企业生产推广食用油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普通菜籽油、双低菜籽油、橄榄油、大豆油、山茶油、玉米油、葵花油、棕榈油、调和油、花生油和冷榨紫苏油11种常见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甾醇含量,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含量。【结果】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5.32%,属饱和脂肪酸类食用油;山茶油、橄榄油、普通菜籽油、双低菜籽油、花生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1.9%、76.21%、66.90%、64.57%、44.74%,属单不饱和脂肪酸类食用油;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调和油ω-6的类亚油酸含量分别为56.53%、56.82%、54.00%、45.58%,属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类食用油;冷榨紫苏油ω-3的亚麻酸含量为65.89%,属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类食用油。冷榨紫苏油的维生素E含量最高,达91.30mg/100g;玉米油的植物甾醇含量最高,为749mg/100g;棕榈油、橄榄油以及花生油甾醇含量均低于92.70mg/100g。【结论】双低菜籽油、普通菜籽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64%,且ω-6与ω-3 比例接近2︰1,是11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最均衡的食用油。冷榨紫苏油属于低亚油酸高亚麻酸类食用油,其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相对丰富,配合其他食用油使用可解决我国膳食油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高油分双低优质油菜冷榨菜胚油的品质特点及营养价值,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脱皮冷榨工艺技术对高油分双低优质油菜进行加工,并对冷榨菜胚油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冷榨菜胚油脂肪酸组成为12种,其中饱和脂肪酸5种,占总脂肪酸的6.7%;不饱和脂肪酸7种,占93.2%;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分别占61.2%、16.6%和9.4%,与普通压榨菜籽油相比,油酸含量高9.6百分点、芥酸含量(2.5%)低10.2百分点,符合国标GB 1536—2004中低芥酸菜籽油的质量要求。维生素E含量为500.23mg/kg,植物甾醇含量为238.85 mg/100g;不含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食品添加剂,不产生反式脂肪酸。冷榨菜胚油色泽Y≤35、R≤4.0,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透明度为澄清透明;水分及挥发物≤0.1%,酸值≤2.1mg KOH/g,过氧化值≤1.5mmol/kg,加热时均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红色值未加深;溶剂残留量为0,均符合国标GB 1536—2004的质量要求。黄曲霉毒素B1≤2.50μg/kg,苯并(a)芘≤0.90μg/kg,总砷≤0.01mg/kg,铅≤0.09mg/kg,均优于国标GB 2716—2010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3.
双低菜籽脱皮冷榨膨化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菜籽脱皮分离系统、双螺旋榨油机、高含油料挤压膨化机组装集成,形成了双低菜籽脱皮冷榨膨化新工艺,分析了新工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新工艺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等突出特点。其生产成本为每吨142.85元,比预榨浸出工艺节约生产成本近20%;冷榨油达到国家二级菜籽油标准;浸出粕粗蛋白质含量达46%以上,达到一级饲料用低硫甙菜粕标准。脱皮冷榨膨化新工艺实现了双低菜籽的高效加工,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对金堂县6个引进油橄榄品种的含油率、初榨橄榄油的酸值、过氧化值、α-生育酚含量、豆甾醇含量、β-谷甾醇含量、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其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油橄榄品种的果实含油率为11.66%~15.55%,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初榨橄榄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较低;克罗莱卡的α-生育酚含量最高(149.07 mg/kg),小苹果的β-谷甾醇含量最高(851.25 mg/kg),莱星、豆果和哥朗米扎的豆甾醇含量明显高于其余3个品种;初榨橄榄油主要由11种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5.52%~83.74%,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4.61%~19.06%。综合评价表明,莱星品质最好,其次是哥朗米扎和克罗莱卡。  相似文献   

5.
以火龙果茎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火龙果茎中3种主要甾醇(麦角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并利用高效液相法对提取的3种甾醇含量进行分析。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火龙果茎甾醇含量的因素是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液固比,最优工艺为: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100 W,超声提取温度53.61℃、超声提取时间168.45 min、液固比17.10∶1,实验预测综合评分为2.374 3。依据最优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下火龙果茎甾醇含量为:麦角甾醇含量为179.08 mg/hg,豆甾醇含量为156.02 mg/hg,β-谷甾醇含量为54.89 mg/hg,总甾醇含量为389.99 mg/hg。综合评分为2.363 3,这与理论综合评分2.374 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得到的甾醇提取工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为高油分优质油菜脱皮冷榨菜籽饼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对脱皮冷榨菜籽饼、冷榨菜籽饼、热榨菜籽饼及普通菜粕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高油分优质油菜脱皮冷榨菜籽饼1、脱皮冷榨菜籽饼2含有较高的粗蛋白,其含量达44.87%、44.59%,较冷榨菜籽饼高4.49~4.77百分点,较热榨菜籽饼高7.77~8.05百分点,较菜粕高1.83~2.11百分点;其蛋白质溶解度分别为96.76%和95.29%,较冷榨菜籽饼高4.31~5.78百分点,较热榨菜籽饼和菜粕高43.13~61.33百分点;脱皮冷榨菜籽饼的能值与冷榨菜籽饼无太大差异,比热榨菜籽饼和菜粕的能值含量略高;脱皮冷榨菜籽饼含较高的粗脂肪,均在12%以上,冷榨菜籽饼和热榨菜籽饼粗脂肪含量在9.52%~10.57%,较菜籽粕高11百分点;脱皮冷榨菜籽饼含有丰富的钙、磷,其中,磷含量高于钙,与冷榨菜籽饼、热榨菜籽饼、菜粕差异性不大;脱皮冷榨菜籽饼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低于冷榨菜籽饼、热榨菜籽饼、菜粕,热榨菜籽饼NDF及ADF含量最高;脱皮冷榨菜籽饼1、脱皮冷榨菜籽饼2的硫甙含量和灰分含量较低,分别为13.44μmol/g、13.80μmol/g和6.79%、6.52%;脱皮冷榨菜籽饼1、脱皮冷榨菜籽饼2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总含量分别为36.23%、37.47%,组成较为平衡,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品种初榨油的多酚含量、α-生育酚含量、甾醇含量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橄榄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品种初榨油的4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分别为没食子酸2.76μg/g、羟基酪醇1.69μg/g、儿茶素0.19μg/g和阿魏酸1.43μg/g;α-生育酚、豆甾醇、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166.39、492.03、822.90μg/g;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5.50%±0.17%、1.70%±0.09%、63.70%±0.78%和9.20%±0.71%。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初榨油具有较好的品质,达到了优质保健型食用油的标准,值得推广食用。  相似文献   

8.
推动优质油菜籽加工技术高质量发展,研发高品质菜胚油产品,为油脂加工企业生产双低菜籽油和开发应用绿色、有机高品质菜籽油提供参考.通过2015-2020年的实践,集成绿色、环保脱皮冷榨菜胚油加工技术,研制菜胚油系列新产品.该技术具有纯物理天然特性,能保持产品质量的原香本色,绿色环保无污染.其日加工处理能力为12t,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法(GC-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胆甾醇、菜油甾醇、谷甾醇、豆甾醇含量的方法。植物油样品经皂化、萃取后,利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4种甾醇进行鉴别及含量测定。胆甾醇在2~20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98,菜油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在50~400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98。在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5.9%~91.6%,胆甾醇检出限(LOD)为0.5 mg/kg,菜油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检出限(LOD)为1.0 mg/kg。  相似文献   

10.
桃仁油不皂化物中甾醇和三萜醇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快速硅胶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分离桃仁油不皂化物,并通过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红外、质谱、核磁等数据分析并鉴定了△^7-豆甾烯醇乙酸酯,β-谷甾醇乙酸酯,菜油甾醇乙酸酯,豆甾醇乙酸酯和△^5-燕麦甾醇乙酸酯5种甾醇乙酸酯化合物,以及羽扇醇乙酸酯,24-亚甲基环阿屯烷醇乙酸酯2种三萜醇乙酸酯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时显芸  吴子恺  黄岛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31-4732,4741
2005年秋季种植不同类型的玉米材料,研究其籽粒β-谷甾醇含量,发现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β-谷甾醇含量远高于其他类型玉米,微胚乳玉米III型杂种优势较显著;2006年春季选取微胚乳超高油玉米III型的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做试验材料,进行亲子代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正交F1与反交F1之间的β-谷甾醇含量比较接近,无明显差异。同型系之间β-谷甾醇含量差异为420~1 400 mg/kg;相同株系之间β-谷甾醇含量差异为140~190 mg/kg,相对较小。将2季种植的6个微胚乳组合作亲子相关分析,结果发现F1与双亲平均值相关系数r=0.643 9,F1与母本的相关系数r=0.682 6,F1与父本的相关系数r=0.319 4,均呈明显正相关趋势,但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2.
6个种源山桐子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山桐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以6个种源的山桐子种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油脂,时山桐子种子含油率及种子中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得到的油脂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种源山桐子含油率相差较大,变幅为11.34%~2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3家不同企业的薏仁提取油的成分差异。[方法]将3家企业的薏苡仁分别用正己烷提取,对提取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含量。[结果]不同企业薏苡仁提取油中共鉴定出48种成分,其中有10种成分是3种薏苡仁所共有,其中5种酸类、3种醛类、1种酯类、1种烷类,相同成分占总成分的89.50%~97.81%。[结论]不同企业的薏苡仁提取油成分差异较小,主要成分是油酸和棕榈酸。  相似文献   

14.
刘春叶  张剑  苗延青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594-3596,3599
[目的]研究花椒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分别采用索氏法和超声波法提取花椒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2种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的花椒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索氏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0 h;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时间90 min。花椒籽油含有9种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花椒籽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油茶籽采摘时间对茶油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油茶籽、压榨茶油以及压榨后饼粕中各项参数变化情况探讨油茶籽发育后期,不同采摘时间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茶种子的逐渐成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日渐增多,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β-谷甾醇等也随着油茶籽的成熟而增加,在10月9日—10月24日间增加显著,10月24日以后增长稍缓,在10月29日达到最大;茶油的过氧化值以及酸值以自然落果的油茶籽油中最高。随着采摘时间的延迟,油茶籽油中低碳呈味物质含量降低,辛辣和涩味有所减缓。压榨饼粕中的茶皂素含量也随油茶籽的成熟而日益升高。综合实验数据得出10月29日之后落果之前为油茶果采摘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6.
汤成龙  郝倩  王世雷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01-16504
[目的]研究萃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文冠果籽油的组成。[方法]以文冠果仁为原料,采用索氏萃取法萃取文冠果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文冠果籽油的工艺条件,考察溶剂种类、液料比、萃取回流次数等因素对文冠果籽油萃取率的影响。采用GC-MS方法分析文冠果籽油的组成。[结果]索氏法萃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较合适的溶剂为乙醚,最佳液料比为5∶1(ml∶g),适宜的萃取回流次数为5次,在此条件下,文冠果籽油的萃取率为46.0%。文冠果籽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油菜酸和棕榈酸等。[结论]文冠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其种类比花生油和橄榄油更多,其中首次发现存在11,14-二十碳二烯酸,表明其作为高级食用油具有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林下参种子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鉴定林下参种子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出林下参种子油,应用GC-MS技术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林下参种子油经分离鉴定出26种化合物。结论林下参种子油中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许玉兰  吴裕  杨晓玲  段安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93-3993,3999
[目的]提取滇南风吹楠(Horsfieldia tetratepala)种子油脂,并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滇南风吹楠种仁的油脂,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检测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滇南风吹楠种仁的平均含油率为54.73%。GC-MS分析表明,滇南风吹楠种子油脂中含有16种脂肪酸,其中月桂酸的含量较高,为48.66%,肉豆蔻酸的含量次之,为43.29%。[结论]该研究为滇南风吹楠的保护及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区文冠果群体种子含油率·产量变异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67-11969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分布区文冠果群体的种子含油率和产量变异规律。[方法]以文冠果主要分布区的6个群体为试材,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种子、种仁、种皮的含油率,分析群体间和群体内种子含油率和产量的变异情况。[结果]4个性状在6个群体间差异显著,群体内单株间无显著差异。含油率和产量的群体间变异都大于群体内变异。种子和种仁含油率平均值最高的是蔚县群体(36.72%、67.20%),种皮舍油率平均值最高的是承德群体(12.50%),产量最高的是陕县群体(1166g)。文冠果含油率和产量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不明显。聚类分析将6个群体划分为低产高含油率、中产中含油率、高产低合油率3类,可根据育种需要进行群体选择。[结论]文冠果的遗传改良应着重于群体。  相似文献   

20.
全缘叶栾树种子脂肪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及其油中脂肪酸成分。[方法]用索氏抽提器提取全缘叶栾树种子油,计算种子含油量;种子油脂肪酸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成分。[结果]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达54.04%。种子油中含5种饱和脂肪酸和3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5.26%,主要包括油酸(31.07%)、二十碳烯酸(35.07%)和芥酸(9.12%)。全缘叶栾树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种子油中不含营养价值更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含有不易消化的芥酸和花生酸。[结论]全缘叶栾树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能否作为食用油,还需进行相关的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