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业通报》2011,(1):31-31
日前国家农业部文件通知,由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主持选育、岳西县茶叶局主要参加选育的"石佛翠"茶树良种,通过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安庆市首个自己选育的国家级茶树良种。这是继创制出全国名茶"岳西翠兰"、"天柱剑毫"、"天华谷尖"后,安庆茶叶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安徽茶树良种选繁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安徽省在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整理、无性系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应用配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二十一世纪茶树育种目标与手段。  相似文献   

3.
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上的作用,已逐渐为世界许多种茶国家的生产实践所证明,国外一些主要产茶国家均将选育和推广茶树良种作为茶叶生产的根本战略措施,大力开展茶树各种选种方法和繁育途径的研究,培育出适应于不同地区栽培的大量品种,如印度,日本等  相似文献   

4.
王文杰 《茶业通报》2003,25(4):172-174
我国当前的茶树良种问题集中表现在良种数量较多,但水平偏低、推广面积较小。分析认为茶树良种水平问题与茶树单株选育的依据薄弱及鉴定方法有关:推广问题除茶树良种的水平外,与茶树自身的特点及推广手段有关。在下一步的良种发展问题上,认为抗逆性可作为下一步选育的第一目标,并提出建设单株选择、良种鉴定、示范推广三大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茶树新品种“波毫”推广应用研究江济和,王华宗(祁门茶叶研究所)(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茶树新品种波毫是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经生产应用表明,波毫是一个中芽(偏早)、高产、优质、多毫、抗性较强、繁殖系数高的品种。1987年安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  相似文献   

6.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4,26(1):24-25
杨树林茶园座落在安徽省祁门县凫峰乡凫溪口一带,所产“凫绿”茶为“屯绿”之冠。七十年代以来,原祁门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基础上,先后选育出国家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3和凫早2号,以及省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1。  相似文献   

7.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0,22(3):25-25
近两年来 ,县委、县政府狠抓高效茶园建设 ,大力开发名优茶促进了我县茶叶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茶业产业化的进程。为使我县高效茶园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特对我县今后实施高效茶园建设提出几点建议。1 高效茶园建设要从发展良种新茶园抓起。 茶树良种是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我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祁门种和杨树林种分别为国家级和安徽省级地方群体品种 ,另外还有祁门茶叶研究所选育的安徽一号、安徽三号、安徽七号及祁门县农业局选育的杨树林 783 ,这些都是经过国家认定或审定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尤其是杨树林 783和安徽七号 ,…  相似文献   

8.
"特香早"茶树品种是安徽茶树良种中新秀,它具有三个宝贵特点:兰花香特高,发芽特早,抗寒耐旱力特强。这三个优良特点结合到一个茶树品种上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国和我省优质高产茶树品种不少,但在早芽和特早芽茶树品种中具有优雅兰花香气者极为罕见,特别是高香早芽品种,而又具有很强的抗寒耐旱性则更少。所以特香早茶树品种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茶树品种中瑰宝。现将特香早茶树品种来源、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制茶品质简述如后。  相似文献   

9.
五峰212于1994年8月由县茶叶局(原特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开展的全县第二次地方茶树良种品种调查时,在红渔坪乡(现合并为采花乡)珍珠头村6组刘明魁的责任田(海拔850米左右)中发现。该品种属五峰地方茶树群体品种的单株选育后代。母树现存,树龄在6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严杰 《种子》1998,(2):79-80
引言国内外茶叶生产发展的实践证明,选育和推广良种,是提高单产,改进品质,增强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良种茶园一般可增产二、三成以上,良种对品质的影响更为突出,我国著名良种,云南大叶种制成红碎茶,出口平均价格在18O0美元八以上。而一般品种出口平均价不到I000美元/t。乌龙茶良种铁观音,价格比普通种高一倍以上,绿茶良种,制出成品茶,品质也有显著的提高,一些地方特种名茶更为突出。所以现代茶叶生产对优良品种的需要已表现为对生产资料的一种迫切要求。1我省选用茶树良种的条件青州茶树品种资源丰…  相似文献   

11.
茶树在多倍体育种、远缘杂交、辐射育种、花药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等方面都进行过一系列研究,但是运用这些技术还未选育出符合要求的优质、高产、早生、抗性强的良种。目前在茶树良种选育上仍主要利用自然突变进行单株选育或利用杂交技术进行基因重组。离子注入技术给茶树育种工作者带来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对三峡库区6个主要茶树栽培品种的营养芽物候期、产量、品质和抗寒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个茶树品种均适宜加工名优绿茶。宜红早、平阳特早茶发芽早、产量高、抗性强、制茶品质好,最适于广泛推广。新选育的省级良种柳叶早达到平阳特早茶品质。繁育和推广本地良种对提高三峡库区茶叶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覃士才 《贵州茶叶》2006,34(2):11-14,37
"鄂茶7号"是五峰选育出的第一个无性系省级茶树良种。本文介绍了"鄂茶7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幼苗期移栽技术、苗期与采摘期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中国种业》2015,(3):25-27
小麦良种的大面积推广是粮食丰产的基础,为了摸清陕西省小麦良种的实际使用情况,分别从农户用种和企业销售角度开展了大量调查,发现2013年小麦良种覆盖率约为86.8%,说明农户使用良种积极性较高,同时看到小麦良种覆盖率地区间差异较大,小麦主产区关中地区最高,其次为陕南和陕北地区,关中各市中渭北旱塬地区最低。渭北旱塬是陕西省重要的小麦粮食生产区域,为进一步提高小麦良种覆盖率,建议加大旱塬区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旱地小麦品种选育,加快新品种推广,同时做好品种宣传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使用良种。  相似文献   

15.
茶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它与茶树系统发育、世代衍继密切相关。了解茶花的内部结构,对掌握茶树的生育规律与特性、进行茶树分类及选育茶树良种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茶叶生产上栽培的茶树品种,主要的是地方群体品种。无性系良种在全国茶树栽培的总面积上占比例很小,如福建省1979年资料报导,无性系良种只占全省生产总面积的30%;其他各省绝大多数都是地方群体品种,如安徽省几乎百分之百是地方群体品种,到目前为止全省还找不到100亩以上连片的无性系茶树良种。但到处都是优劣混杂的群体品种,良莠不齐,必须分离提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根据茶树群体品种特性,提出就利提纯利用的“有—无—有”和“有—无—无”两条繁育途径,繁育推广当地茶树良种。其理论依据和具体做法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17.
安徽1、3、7号茶树良种,系祁门茶叶研究所从1960~1978年系统选育而成,1974年由原省农业厅、农业科学院正式命名为安徽1号、安徽3号和安徽7号,苏、浙、赣、鄂、豫等省曾引种栽培。1982年11月安徽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1987年元月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现将三个良种推广情况及经济效益的调查结果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文杰 《茶业通报》2001,23(4):18-20
本文对茶树品种产量、品质、抗逆性、生育期等性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提出在茶树品种比较试验中 ,①应选择生育期、抗寒、旱能力及树型类型相近的茶树良种作对照种 ;②在环境适宜的地区布置试验 ;③试验苗木统一由试验主持单位在试验地所在点进行培育 ;④将各品种优质原料占产量比重多少及其绝对数量作为茶树品种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等一系列新构想。应用这些构想 ,将有助于茶树良种的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19.
广西茶树良种苗木繁育推广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茶树良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体系,提高茶园无性良种化率对广西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建立茶树母本园、品种园、苗圃、高产优质示范园、茶叶加工厂等设施入手,研究探索其推广技术体系;【结果】研究内容包括建设茶树母本园 11.3 hm2、品种园5.3 hm2、苗圃13.3 hm2、高产优质示范园 26.7hm2、茶叶标准化加工厂面积1900 m2,、茶叶低温冷库90 m2、茶叶质量检测室面积700 m2等基本设施,以及与良繁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试验、速繁等设施,良种繁育技术集成、研究与开发、推广示范;【结论】初步建立了茶树良种苗木繁育推广体系并解决其技术瓶颈,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广西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种茶历史有三千多年,茶树育种历史悠久。茶树是经济作物和饮料作物,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良种是满足茶叶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茶树育种学专家们的总体奋斗目标。经过数千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综述如下:1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的概况茶树种质资源是发展茶叶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从事茶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品种选育和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育种工作的成败和育种成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保存在各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各类资源已达3300多份犤1犦。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