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疆罗布泊科学考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主持下,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地理研究所和新疆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组成了由地质、地貌、土壤、植物、动物、化学、历史地理等专业的三十多名科研人员参加的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考察队于1980年至1981年,先后三次深入罗布泊地区,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取得了一些结果,初步揭开了罗布泊神秘的帷幕。  相似文献   

2.
8月24日,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成立大会。综合考察领导小组组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金云辉出席大会并讲了话。参加成立大会的还有自治区有关厅局、各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负责同志和区内知名专家、学者,科学考察队队员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地理研究所部份科研人员共三百人。今年6月,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来新疆视察工作,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环  相似文献   

3.
1957年,根据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了促进新疆的经济建设和科学事业,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分院的建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关怀,开始了新疆地区科学史上的一个新时期。新疆分院建立后,立即开始筹建有关学科的研究机构,先后建立了分院直属的生物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据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领导小组的意见,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1989年度工作会议于4月3日至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考察领导小组组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金云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科委的领导同志,以及有关科研生产单位、部份高校、考察参加单位的代表,共75人。  相似文献   

5.
由毛德华任团长,参加的有王桂方、王树基、关桂兰、熊剑虹和笔者的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干旱地区科学考察团,于1984年11月30日至12月22日对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考察。访问了亚利桑那州、犹他州和得克萨斯州,途经加里福尼亚州。参观访问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产单位等十多个,听取了学术报告20多次。通过考察访问,对美国西部干旱区科研工作特点有了初步了解,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8年9月6日至9月8日,根据新疆科委委托,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和和田地区行署联合主持,对新疆生土所和和田策勒治沙站完成的《策勒县流沙治理试验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会议审议了课题组提交的16篇论文和现场录像,讨论了现场验收报告。会议鉴定委员会认为,本项研究是我国土地沙漠化十分强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区首次开展的大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联合组织的阿尔金山综合考察,今年5月28日出发,于8月3日返回。经过两个多月的野外工作,对六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物、动物、沙漠、冰雪资源进行考察,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科学资料,为制订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阿尔金山自然资源,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于1991年10月15日至17日,举行了庆祝建所30周年的纪念活动和学术活动。 1961年,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以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献身边疆的奋进、开拓的精神,在塞外边城,白手起家,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新疆水土生物资源综合研究所,即今天的生土所。30年来,生土所科技人员坚持被奉为所风的“生土精神”,走过了一条坎坷崎岖之路,进入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经上级批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将于今年八月中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举办《干旱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将着重讨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动植物资源保护、盐碱土改良、沙漠治理和环境与生态变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罗布泊地区鸟兽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是结合地理景观与生态环境探讨动物分布规律的重要方法。它有助于阐明动物类群分布趋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而为珍稀动物的保护、资源动物的利用和有害动物的防治,提供依据。在新疆,马勇等曾根据啮齿动物的生态地理分布,探讨了北疆地区的动物地理区划问题;笔者1980—81年参加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科学考察队,对罗布泊地区进行了三次考察,并参阅  相似文献   

11.
你想了解罗布泊的奥秘吗?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神秘的罗布泊》可满足你的愿望。《神秘的罗布泊》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举世瞩目的罗布泊科学考察,它以大量的珍贵照片和丰富的文字说明,带领你进入一个陌生的、神奇的世界:形态怪异、变化万千的雅丹,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当时称中国科学院广州昆虫研究所,属中国科学院。1961年中国科学院华南野生动物综考队并入我所后,改为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1972年更名为广东省昆虫研究所,隶属于广东省科学院。1984年受国家林业部委托建立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是华南地区唯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老中青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代表汇聚一堂,庆祝该所联合重组10周年。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长茹雷诺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和自治区副主席靳诺到会祝贺并讲话。1998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关于学术交流的备忘录,以及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关于沙漠合作研究的协议书,10月17日至19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了中日沙漠研究学术交流会,讨论交流了两年来合作的初步成果。参加会议的有中方代表21人,日方代表17人,日方代表中有理化所、大学、企业的知名学者和科学技术厅的官员。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昆虫学家、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付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付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顾问蔡邦华同志于1983年8月2日逝世了。他  相似文献   

16.
1987年是我院建院三十周年,9月9~15日举行了庆祝活动。9日上午,在新落成的学术报告厅举行庆祝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严济慈出席了大会;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杜润生、农牧渔业部何康,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财政部、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7.
为了落实中央关于“开发新疆”的重要战略设想,4月8日至14日,中国科学院在乌鲁木齐召开了开发新疆科研计划会议。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部份高等院校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共96个单位的二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叶笃正、孙鸿烈出席并主持了会议。自治区党政领导王恩茂、谭善和、铁木尔·达瓦买提、贾那布尔、张思  相似文献   

18.
1991年9月3日~9月7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在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举行了荒漠农业生物学双边学术交流会。双方在会上交流了学术论文19篇。通过这次学术交流会,不仅交流了学术论文,同时加深了互相的了解,为今后进一步联系和交流建立了基础。现选刊中方和以方各3篇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地理研究所发起和组织的《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学、地学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8月12日至8月1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会议收到全国十四个省市青年科学工作者寄来的学术论文80余篇,论文探讨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学、地学大量有关问题。在这里,我们选摘发表其中部份论文,以表示对该讨论会圆满成功的祝贺。  相似文献   

20.
《植物保护学报》第1~6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农业昆虫学家,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邱式邦先生于2010年12月29日在北京逝世,特志悼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