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草1号高羊茅种子的千粒重对发芽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黔草1号高羊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不同千粒重对发芽率、出苗率、出苗速度和成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千粒重越大,其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越高,出苗速度越快,成苗素质越好,同时,种子的发芽率与出苗率、发芽率与成苗率以及出苗率与成苗率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是一种抗旱能力较强的草种,但因其种子有休眠现象,成苗周期长,导致无芒隐子草在田间种植的出苗率和存活率不高,本研究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方法】采用基质栽培技术,选择来源广泛易获得的7种基质(泥炭、锯末、细砂、菇渣、蛭石、珍珠岩、陶粒)对无芒隐子草进行培育,并测定了各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无芒隐子草的萌发指标和生长指标。【结果】细砂、泥炭、锯末以及蛭石培育的无芒隐子草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苗长等指标上均优于其他3种基质,其中锯末、细砂、泥炭和蛭石培育的无芒隐子草发芽率分别比菇渣提高了6.4倍、6.3倍、5.9倍和5.8倍。【结论】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各基质进行综合评价,排序为锯末>蛭石>细砂>珍珠岩>泥炭>菇渣>陶粒,推荐使用细砂、泥炭、锯末和蛭石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培育无芒隐子草。  相似文献   

3.
不同饲养基质对豆天蛾越冬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豆天蛾的越冬条件,以便为饲养繁殖豆天蛾提供科学依据。以纯土、蘑菇料土、锯末土和纯锯末为豆天蛾越冬的饲养基质,通过用4种饲养基对豆天蛾的室内、室外处理发现,室内处理的豆天蛾化蛹率为纯锯末>锯末土>蘑菇料土>纯土,死亡率为纯锯末>纯土>蘑菇料土>锯末土;室外处理的豆天蛾化蛹率为纯锯末>锯末土>蘑菇料土>纯土,死亡率为纯土>蘑菇料土>纯锯末>锯末土。研究结果表明,饲养基质中有机质的含量影响豆天蛾的化蛹率和死亡率,豆天蛾趋向于含有有机质较多的饲养基质中越冬。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不同剂量~(60)Co-γ辐射对三叶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三叶草种子进行300,600,900,1 200,1 500 Gy~(60)Co-γ辐射处理,研究辐射剂量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和芽长以及苗期的出苗率、成苗率、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500 Gy时,辐射只是延缓了种子的萌发,不影响最终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对芽苗的芽长和主根长度抑制作用增强;辐射均抑制种子的出苗率、成苗率和株高,并随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幼苗叶片的叶面积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900 Gy处理时平均叶面积最大;以辐射剂量对种子的成苗率影响初步确定三叶草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792 Gy。  相似文献   

5.
为了找到野生葛藤的最佳繁殖方式,分别采取浓硫酸、乙烯亚胺、热水浸泡与小刀刻伤4种方式,对葛藤种子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处理,用萘乙酸、吲哚乙酸与生根粉对葛藤扦插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几种方式处理对葛藤发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用萘乙酸浸泡枝条后扦插,葛藤的成活率最高,为65%;其次为小刀人工刻伤和用乙烯亚胺处理葛藤种子,发芽率60%;再次为98%的浓硫酸浸种,发芽率52%;用浓度100 mg/L的吲哚乙酸和生根粉处理葛藤枝条,扦插成活率分别为47.3%和38.0%;最后为热水浸种。如要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采用萘乙酸浸泡枝条,此方法简单、快捷、成活率高、成本低,可为解决我国南方葛藤的繁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摘 要:本文以萘乙酸和“青皮软籽”石榴插穗为试材,按照物质质量比河沙:育苗基质 :壤土=2:1:1配制基质,设置萘乙酸40、80、160、320和640 mg/L 5个有效成分剂量进行扦插育苗试验。通过测定药后30d石榴插穗发芽率和死亡率情况,药后210d新梢长度、鲜重、干重、干鲜比及根数、长度、生根率、须根发达程度,并对石榴插穗成苗率及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萘乙酸处理与石榴插穗参数的相关性,以期为石榴扦插育苗中萘乙酸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通过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发现萘乙酸有效成分含量为80~160 mg/L处理,各生物学指标表现较好。综合比较试验结果及成本等因素,推荐采用萘乙酸有效成分含量为80~160 mg/L处理石榴插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蒸馏水、珍珠岩、盐碱土为基质,探究了水培、岩培、土培条件下盐碱胁迫和盐氮互作对盐地碱蓬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阶段:发芽率随胁迫作用增强呈线性下降规律。含盐量从0.00%增至3.60%,发芽率自89%线性下降至0%,这一规律与所选基质无关。此外,以1.20%含盐量为界,此盐分含量以下,较水培、岩培,土培下各含盐量对应种子平均发芽率降低8.00%;高于此盐分含量,各含盐量对应种子发芽率趋同。说明当含盐量低于1.20%时,基质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大于盐分;盐分含量在1.20%基础上继续升高,基质对种子发芽影响甚微,盐分成为主导因素。成苗阶段:成苗率随胁迫作用增强呈先增后减的规律。盐分含量低于1.00%,成苗率随含盐量增加陡增,最高可达70%;盐分含量在1.00%基础上继续升高,成苗率缓慢下降,直至0%。说明一定盐分含量是幼芽保持较高成苗率的必要条件,含盐量升高或降低,盐地碱蓬都可能会被其他物种取代,群落将演替为以地带性植物为主的群落。生长阶段:盐分含量适宜时,氮素输入可有效促进盐地碱蓬生长,盐分过高,促进作用甚微。因此,以盐地碱蓬作为先锋物种改善和修复黄河三角洲盐碱土时,需考虑盐分和养分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1年,我县有23户农户进行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试验,试验苗床面积1.41亩,扦插绿枝插穗134700株,成活101808株,扦插成活率为75.5%。移栽大田育苗面积5.25亩,移栽土钵苗95720株,成活88605株,移栽成活率为92.6%。土钵苗直接栽桑(一步建园)1.9亩,栽种土钵苗6008株,成活5469株,栽桑成活率91%。总成活94074株,最终成活率69.8%。  相似文献   

9.
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与生根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相关技术,并对不同生根粉和不同直径插穗生根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试验表明: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技术具有温床内扦插发根率高,土团苗移栽成活率高,当年成苗,当年建园等优点,在进行扦插时要选用桑树专用生根粉,插穗直径应不低于1.1cm。  相似文献   

10.
代树奇  王丽娜 《山东饲料》2013,(12):342+363
通过沙床与沙盘两种不同育苗方式,对7个沙棘品系进行扦插育苗,从扦插成活率、换床成活率、成苗率及育苗成本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确定沙盘育苗的优势,不同品系沙棘在沙盘上扦插成活率高于沙床,最高成活率达91.55%;扦插苗换床后成活率和成苗率相比,沙盘明显高于沙床,成活率约为85%,成苗率达到78%。沙盘育苗成本较低,单株成本为0.08元/株。  相似文献   

11.
以农业废弃物椰糠、锯末和草炭、河沙为主要基质材料,盆栽蓝莓组培苗1年,并测定基质pH值和幼苗的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9个基质组合(T3~T10、T14)pH值较适合蓝莓幼苗的生长,尤其是T14(草炭)pH值保持稳定,椰糠和生锯末作为基质成分表现出良好的潜力;不同基质处理对蓝莓幼苗的苗高、冠幅、分枝数、分枝长度和粗度、新梢数、新梢长度、叶片数影响显著,其中T3(草炭:椰糠=1:1)表现较好,表现较差的为T11(生锯末:河沙=2:1)、T12(椰糠:生锯末=1:1)。结合基质pH值变化和幼苗生长指标,认为草炭:椰糠=1:1的栽培基质较适合莱格西蓝莓组培幼苗生长,并推测用椰糠部分代替草炭作为蓝莓育苗和土壤改良的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技术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具有扦插发根率高,土团苗移栽成活率高,当年成苗,当年建园等优点,在蚕桑生产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许永  李芬 《蚕学通讯》2009,29(2):21-23
本文介绍了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有关技术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桑树硬枝温床土团扦插育苗技术具有温床内扦插发根率高,土团苗移栽成活率高,当年成苗,当年建园等优点。在蚕桑生产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树葡萄2a生茎作为插穗,开展不同基质、不同外源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季节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河沙土、椰糠、草木灰(5:5:1)混合基质A对树葡萄扦插的效果最好,成活率达64.7%;不同配比生长液均对树葡萄的生根数、根长和成活率均有提高,其中IAA1000mg.L-1对于树葡萄生长效果最佳,成活率达70.3%;在海口地区树葡萄扦插时间以3月扦插效果最好,成活率达60.3%。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良桑繁育技术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近年来用激素诱导生根的植物扦插繁殖方法已逐步应用于生产。植物扦插繁殖具有取材容易、方法简便、成苗快、成本低、易于推广等优点。1989年春,笔者从蚕农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出发,用简单易行的倒培催根法进行了湖桑硬枝扦插试验。结果生根率达94.4%,成苗率为72.3%。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铺网和不同栽培基质组合对草皮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网草皮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铺网能显著提高草皮强度,降低草皮破损率,缩短成卷时间。农田土(60%)+羊粪(20%)+河沙(20%)成坪和成卷时间最短,草皮生长速度最快,质地最优,颜色最深,密度和强度最大;农田土(100%)草皮破损率最小;河沙(60%)+农田土(40%)草皮重量最轻。草皮综合质量评价显示,C基质即农田土(60%)+羊粪(20%)+河沙(20%)C+尼龙网是生产草皮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7.
以兔眼蓝莓为试材,研究品种、插条部位、扦插基质、生根剂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园蓝的生根率最高为71%;插条中山部的生根率高于中下部;扦插基质中珍珠岩+草炭土(V/V=1:1)的生根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生根剂中,ABT浓度在1500mg·L-1时的生根率最高,为79%。  相似文献   

18.
湖桑绿枝土钵扦插是以春蚕五龄期的新梢为插穗,扦插在土钵内,生根后再移到大田的育苗方法,其优点是插穗来源广,扦插移栽成活率高,当年成苗,是一种简易快速、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杀菌剂拌种对苜蓿萌发与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及植物生长室、田间土壤盆栽条件下,分别了研究了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和福美双在3g有效成分/kg种子的剂量下,单独拌种对9个紫花苜蓿种批室内发芽率及田间土壤内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种杀菌剂均可增加紫花苜蓿的种子发芽率,降低死种率。处理效果因种批而异,发芽率最高可增加14.8%,死种率降低60%,福美双拌种出苗率提高23.2%,在40%土壤持水量条件下,福美双的作用及苜蓿出苗率均优于在60%土  相似文献   

20.
葛藤繁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藤是优良的绿肥作物、饲料作物,其根部发达,可团聚土粒,茎叶生长快,可迅速覆盖地面,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有“大地医生”之美誉。为了提高葛藤繁殖系数,笔者于1988年5月~1989年5月在贵州农学院教学试验场对葛藤的繁殖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有性繁殖时用硫酸处理60~120分,可使发芽率提高到68.4%~72.0%,丙三醇[C_3H_5(OH)_3](50℃)处理1小时及擦伤种皮均可有效地提高发芽率。无性繁殖时用沙埋越冬茎条和用100ppm萘乙酸(NAA)处理春采茎条进行春季沙床扦插,可有效地提高发根率及根系的其它指标。同时认为压条繁殖具有简单、成本低而且成活率高(可达80%)的特点,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