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巢穴注射大剂量猪瘟疫苗合黄芪多糖治疗猪高热不退的效果.方法:对我市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256头高热不退的猪,采用交巢穴注射大剂量猪瘟疫苗合黄芪多糖治疗,观察用药后猪的情况,同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猪平均体温改善时间为1.35±0.32d;猪平均进食改善时间为1.02±0.01d;猪平均进食恢复正常时间为1.45±0.23d;经过治疗有252头猪为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8.44%;其余4头猪经死亡,死亡率为1.56%.观察发现,没有猪出现任何呕吐、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交巢穴注射大剂量猪瘟疫苗合黄芪多糖治疗猪高热不退的效果良好,在短时间内可以有效缓解猪的症状,同时用药相对安全,值得我们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河北清苑县某猪场饲养的30头体重25千克的育肥猪发生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严重者拒食,体温升高,大多数病猪初期粪便发干,用青霉素、安乃近等药物治疗无效,并且已造成2头猪死亡,经解剖化验确诊为猪弓形体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经合理治疗,猪群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3.
贺县八步镇三加村黄某,饲养本地鸡48只,杂种猪8头。1990年9月中旬,鸡出现陆续死亡的病例,经诊断为禽霍乱。畜主将4只病死鸡扔进猪栏内让猪自由抢食,4天后,8头猪相续发病。经诊断为猪巴氏杆菌病。有1头来不及治疗而死亡,其余经青、链霉素、卡那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治疗后康复。病猪体温4l℃左右,咽喉部肿胀,呼吸  相似文献   

4.
2016年7月宁化县中沙乡某猪场猪只发生以皮炎、皮肤苍白、渐进性消瘦,呼吸道综合征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检查和剖检观察,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经对症治疗,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2017年2月,某规模猪场饲养的310头育成猪,有47头发病,经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支原体病,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发病猪群恢复正常,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7,(7):120-125
2015年10月底至11月初,浙江省宁波市某生猪养殖场育肥猪发生明显的呼吸道疾病,并伴有少数猪发生急性死亡。经临床剖检及实验室病原检查,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急性暴发。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替米考星、氟苯尼考等药物较为敏感,因此制定了3套抗生素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3套方案均有效控制了该病,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急性暴发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钱谷民 《现代畜牧科技》2019,(2):143-143,145
本文主要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与效果。选择自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7例流行性腹泻猪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猪的临床表现(仔猪多为饮食不振、体温偏高等,公猪、妊娠母猪及育肥猪的临床表现多为精神萎靡、食欲较差、腹泻等)及实验室检查(镜检结果呈阳性)等可对猪流行性腹泻疫病进行确诊。确诊后经针对性治疗,所有患病猪病情均得到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临床中尽早对猪流行性腹泻疫病进行确诊和治疗,对降低患病猪死亡率和控制疫病扩散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体内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多发于5-10月份,以夏季发病率最高。2010年10月,在胶南市某养猪场饲养的仔猪发生一种以高热、呼吸困难、咳嗽、眼结膜充血,耳、腹下及四肢内侧等处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或有小出血点的病症。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治疗确诊为猪弓形虫病,后经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县在经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仔猪付伤寒免疫过的猪群中,出现一种以持续高烧,结膜发炎,精神萎顿,呼吸困难,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的猪病。用抗生亲和退热药物治疗无效。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及试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的弓形体病。现将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2009月12月中旬,江西南昌某养殖户饲养的160多头30~40 kg育肥猪先后发病,发病猪以剧烈咳嗽、喘气、呼吸困难、高热、急性死亡为特征,后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由放线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经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2016年3月,广西某猪场发生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的传染病,经笔者诊断为猪支原体肺炎,经及时诊断治疗,病情得到控制,避免了疫情的扩大。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6年3月,养猪户王某从外地多个养殖户买进30~50日龄的仔猪40头,合群后第3天,有2头仔猪  相似文献   

12.
四川蒲江××规模化养猪场,1996年因从外地购进病猪,致使全场猪只 出现咳嗽、喘气等症状,病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经济损失严重,经鉴定确诊为猪支原体肺炎,发病率达90%以上,为使本病在该场达到控制和净化,在该场采用监测、免疫、隔离、治疗、淘汰、消毒等综合防制技术,对全场有猪支原体肺炎症状的猪只及可疑病猪进行了隔离治疗,治愈后的猪经与易感猪同居感染不发病,分离猪肺炎支原体为阴性,试验表明治俞后的猪不带菌,对全场种猪和后备健康猪群进行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的免疫接种,经抗体监测和攻毒试验,免疫后240天猪支原体肺炎的IHA抗体仍可达到1:10,保护率达90%以上,试验表明猪群接5种疫苗后获得了对猪支原体肺炎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三年来通过综合防制技术在该场的贯彻实施,经临床检查和X线胸透,全场猪只无猪支原体肺炎。各猪后裔的连续2代仔猪不感染健康猪,X线胸透,剖检肺脏均无眼观病变,猪肺炎支原体分离为阴性,对屠宰的肥育猪进行抽检已未分离到该病原,上述检查表明,该场的猪支原体肺炎(喘气病)已达到基本净化。  相似文献   

13.
王学玲  乔红艳 《养猪》1997,(3):34-35
1995年秋末冬初之季,本市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猪鞭虫病,患病猪多为2~5月龄自繁自养的仔猪。其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腹泻、贫血、消瘦、便血、脱水衰竭而死,造成严重损失。经确诊为猪鞭虫病,用敌百虫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患猪以全身渗出性皮炎,渗出物为棕黄色香油状为特征,根据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葡萄球菌引起猪的细菌性猪葡萄球菌皮炎。经体表清洗和注射抗生素治疗,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复方中草药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对复方中草药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方法进行完善。选用复方中草药方剂"乌梅散"、"胃苓汤"、"白龙散"、"白头翁汤"分别对自然感染且具有明显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的患猪进行治疗,同时比较四种复方中草药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的效果。发现"乌梅散"、"胃苓汤"、"白龙散"及"白头翁汤"经口服治疗治愈率分别为77.50%、62.50%、75.00%、50.00%;经口服预防未发病率为80.00%、70.00%、90.00%、40.00%,这表明复方中草药对于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有效,其中"乌梅散"的治疗效果较理想,"白龙散"的预防效果较好。复方中草药具有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可以对该病进行防治,但临床预防效果高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APP)是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快为特征,该病是一种被发现较晚、危害严重但尚无特效防治措施的猪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上多用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治疗,但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不利于公共卫生;急性发病以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只能减少死亡,经治疗,大多形成僵猪,利用价值低。  相似文献   

17.
某乡粮管所饲养红宝肉鸡3000只,罗斯蛋鸡3000只、猪180头。1988年9月份,蛋鸡暴发疫病,经实验室诊断为禽霍乱,死亡1000多只。饲养员出于“废物利用”,“每天将死鸡抛进猪舍让猪自食。时隔5天(9月4日)有10头猪发病,症状为不吃、昏睡、气喘,夜间死亡一头,9月5日早晨又有40头猪发病,体温41℃左右。病死猪经组织触片检查及细菌培养,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病猪经紧急治疗而好  相似文献   

18.
发酵床饲养育肥猪发生群发性疾病,其特征性症状为顽固性水泻、恶臭、消瘦。饲养90头育肥猪有46头发病,发病率达51%,死亡9头,病死率19.6%。该病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鞭虫病。经用羟嘧啶治疗、全群预防和对发酵床垫料生物发酵处理,治愈率为97.8%,无一例复发。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下旬,我市南丰镇一专业户来电反映,所养的猪连续发病,用药后效果不明显,并出现死亡。经现场观察、解剖及取样,并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经治疗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市某养猪户在给猪饲喂发霉玉米3天后,先后有4头猪发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伴有胃肠炎、呼吸困难等症状。笔者经现场检查并结合该患猪有采食霉玉米的病史,确诊本病例为霉玉米中毒,采取及时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病猪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