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笔者用守宫粉治疗大家畜鬐甲瘘11例(马3匹、骡2头、牛6头),全部治愈。其中用药3次治愈2例(马1匹、牛1头),4次治愈4例(马2匹、骡1头、牛1头),5次治愈3例(骡1头、牛2  相似文献   

2.
1988年10月12日我县三海乡新垌村程××因误喂过量硝氯酚导致马中毒2匹,死亡1匹。一、发病经过:程某家养马3匹,其中公马1匹、4岁、体重约210公斤,母马1匹、9岁、约180公斤,幼驹1匹、9月龄。1988年10月12日,畜主到兽药店买硝氯酚(为陕西汉中兽药厂产品、批号880826、含量每片10omg)进行成年马的驱虫,母马22片,  相似文献   

3.
1979时以来,笔者用“豨莶散”治疗牛、马破伤风42例(最大的10岁,最小的3月龄),痊愈40例。其中,初期病例24例(牛5头,马6匹、骡2头,驴11头),均1剂痊愈,中期病例10例(牛2头、马4匹、骡1头、驴3头),治愈9例,死亡1例,一剂痊愈者8例,2剂痊愈者1例;后期病例8例(牛2头、马2匹、骡1头、驴3头),治愈7例,死亡1例,用药1剂痊愈者6例,  相似文献   

4.
1997年3~4月,在我乡某自然村的成年马中,发生了一种以消化障碍和消瘦为主的疾病。该病经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后诊断为马胃蝇蛆病。病马经治疗后,全部治愈。现介绍于后。1发病情况1997年3月发病21匹,4月又发病14匹。共发病35匹,死亡12匹,死亡率为34.3%。2临床症状病马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易出汗、腹痛、消化不良、进行性消瘦。3病理剖检剖检9匹病死马均见其胃及十二指肠内有大量马胃蝇蛆的第三期红色幼虫,有的引起胃出血或胃穿孔。4治疗方法对患病23匹成年马,用敌百虫片按0.5g/kg·w投喂2d,每天1次;用2%的敌百虫水喷洒畜体,连续4d…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临床上进行了大黄治疗家畜胃肠炎比较试验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及分组 为 1 997年 1月至 1 998年1 2月在县兽医门诊部临诊的自然病例。根据中西医结合诊为胃肠炎 ,共 1 6 3例。其中马 2匹 ,骡 1 6匹 ,驴 48匹 ,牛 49头 ,羊 1 6只 ,猪 1 8头 ,狗 1 4只。随机分为 2组 :大黄治疗组 83例 ;其中马 1匹 ,骡 8匹 ,驴 2 5匹 ,牛 2 5头 ,羊 8只 ,猪 9头 ,狗 7只 ;有 1 1例(骡、羊、猪、狗各 1例 ,驴 3例 ,牛 4例 )粪便干涩难下 ,带脓血 ,有 3 8例 (驴、牛各 1 2例 ,骡、羊、猪各 4例 ,狗 2例 )便血 ,粪便潜血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不同品种的马和驴精液冷冻效果做了初步观察,并对制作颗粒冷冻精液的方法,注意问题和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一、不同品种马和驴冷冻精液保存效果一九八一年,选出苏重挽2匹、铁挽3匹、卡巴金1匹、苏高血2匹;关中驴5匹。除一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8月 ,我县木果乡岩脚村的马匹发生了一种体温升高 ,颌下淋巴结肿胀、破溃流出脓汁呈急性化脓性炎 ;呼吸、吞咽困难等临床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马腺疫。1 流行病学8月份以来 ,该乡的岩脚村均有发病 ,传染性强 ,以 3组、5组、6组等 3个村民组发病较为集中 ,通过对该村 2 30匹马统计 ,发病 5 6匹 ,其中 1匹死亡 ,发病率 2 4%。发病年龄 2岁以下 39匹 ;2岁以上 17匹 ,发病率分别为幼驹 6 9 7% ,成年马 30 3%。2 临床症状病马初期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 ,体温升高 ,鼻粘膜潮红 ,流出大量混浊鼻汁 ,颌下淋巴结肿胀 ,达鹅蛋大或拳头大。几…  相似文献   

8.
1969—1974年,我们在白银库伦地区,用输老龄马血的治疗方法,治愈率达98%。一、临床资料流行情况。1969年8—11月份,马发病101匹,其中幼驹32匹(母18匹,公14匹),2—3岁马39匹(母21匹,公18匹)。1970年8—11月份共发病3匹,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哈尔滨市历史上马传贫重实区中的8个乡、2个国营场的马匹以免疫酶斑点试验(DB)与琼脂扩散试验(ID)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和自然感染马的鉴别。在65匹马(骡)中,斑点试验阳性反应62匹(含骡8匹),阳性反应马3匹;琼脂扩散试验阳性反应3匹,阴性反应62匹。据BD和ID试验结果,DB试验阴性的62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KIT、MITF基因与哈萨克马斑点毛色的斑点毛形成的相关性,试验选择白斑点骝毛马3匹(包括白斑点1、骝毛)、白斑点栗毛马3匹(包括白斑点2、栗毛)、青毛马3匹采取皮肤组织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皮肤组织中KIT、MITF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毛马皮肤组织中KIT基因的表达量最高,与骝毛、栗毛马之间差异显著(P0.05),栗毛马皮肤组织中KIT基因表达量最低;MITF基因在白斑点1马皮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骝毛马皮肤组织中MITF基因表达量与青毛马、白斑点1马、白斑点2马、栗毛马皮肤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骝毛马皮肤组织中表达量最低。说明KIT、MITF基因在不同斑点毛色哈萨克马皮肤组织中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白斑点毛马和青毛马皮肤组织中两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高。说明哈萨克马斑点毛色的白斑点和青毛的形成与KIT、MITF基因的表达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正>和静县是自治区畜牧业大县之一,也是焉耆马主要产区,焉耆马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巴音布鲁克牧区,焉耆马生活在海拔2 500m以上的高山草原,耐粗饲,体质结实,以乘挽兼用型为主,具有持久耐劳的特性。焉耆马以群牧为主,在2009年以前常年保持在3万匹左右,近年来由于马匹运输职能的下降,目前基本保持在2万匹的存栏规模,截止2016年底,和静县存栏焉耆马2.6万匹。2009年7月  相似文献   

12.
<正>蓬莱市某养马场饲养阿尔登马66匹,其中公马17匹、母马49匹,按营养标准饲养,营养状况良好。2011年1月11日,突然1匹9岁公马发病,表现为阴茎肿大,不能收回。该场技术员自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恩诺沙星等进行肌肉注射,用高锰酸钾水冲洗阴茎。3d后,病马阴茎肿胀程度不但未减缓,反而加重,食入水草量显著减少,故前来本所求医。  相似文献   

13.
1 流行情况 武山县桦林乡杜山村民小组居住24户村民,共饲养马类牲畜49头(其中马7匹、骡14头、驴28头),1998年3月25日至4月15日相继发病38头(其中马7匹,骡8头,驴23头),发病率为77.7%,死亡3头(其中马1匹、驴2头),致死率为7.8%。2 临床症状 患畜精神沉郁,低头耷耳,拱腰挟尾,呆立不动或卧地不起,食欲减退;眼睑半闭,结膜肿胀充血,怕光流泪;鼻粘膜潮红,流浆性或粘性鼻液,时有喷鼻,继发异物性肺炎时,流行秽恶臭的脓性鼻液;喉部敏感,颌下淋巴结肿胀;频频咳嗽,呼吸浅表,呼吸20~70次/min;心跳,60~100次/min;体温39.5℃~41.5℃,稽留2~3天徐徐降…  相似文献   

14.
我院几年来 ,对去势大牲畜用两种方法消毒外科创口 ,获得结果不同。一是外科手术去势马、驴和牛时 ,创口 (阴囊和睾丸切断端 )采用外用碘酊消毒和阴囊内灌注碘酊的方法 ,据统计 ,在去势的 3 50头 (匹 )马、牛中 ,竟有 1 46头 (匹 )发生手术及创口内炎性水肿 ,创口愈合不良。有的甚至第一期不能得到愈合 ,大约占去势大牲畜总数的 2 5%。另一种采取阴囊内用 75%酒精消毒 ,外科切口内腔 (阴囊 )和睾丸切断之断端用 0 2 %雷佛奴尔或消炎粉加磺碘粉撒布消毒 ,去势马、牛2 3 5头 (匹 ) ,去势后 ,只有 1 3头 (匹 )出现阴囊轻度水肿和愈合较差 ,约…  相似文献   

15.
从1979年10月,我用综合疗法治家畜破伤风7例(马4例、骡2例、驴1例),全治愈。其中,高度兴奋、全身强直、口仅张开一横指的严重病畜5头(马2匹、骡2头、驴1头),兴奋性不高、有一定食欲、只有部分肌群强直的较轻病马2匹;伤在耳后的2例,伤在腹部的2例,伤在后蹄的1例,伤在股内侧的1例,查不出伤口的1例;年龄1.5~7岁;发病2~4天后治疗,平均5~15天治愈。  相似文献   

16.
我们曾应用组织疗法(组织埋藏)以治疗十匹患慢性肺泡气肿的病马。埋藏的材料是牛的脾脏,有六匹病马除了脾脏之外,还埋藏了肾上腺。埋藏的组织保存於40%的葡萄糖溶液中,温度为2—4°保存时间为6—7天,然后在1.5气压下消毒1.5小时。於病马的皮下组织内埋脾脏10—20克,肾上腺3—5克,埋藏一次,有一匹病势较重的马埋藏两次。五匹病  相似文献   

17.
<正>精索硬肿是大家畜去势后的一种常见的继发病,西兽医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2013以来笔者用中草药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去势大家畜226头(匹),发生精索硬肿的28头(匹),发病率为12.39%。其中,牛发病率为0.76%;驴发病率为16.92%;去势的骡子15头、马3匹均未发病。去势的226头(匹)大家畜中,1~2岁牛、驴发病率分别为0.21%和  相似文献   

18.
正马胃蝇蛆病是由狂蝇科胃蝇属的马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肠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消瘦和中毒性疾病。2014年2月16日,德保县敬德镇念归村月朗屯黄某养的3匹马因患了马胃蝇蛆病,死亡1匹,其余2匹病马经及时治疗全部康复,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黄某养的3匹马,于2014年元月份开始咳嗽、流涎、渐进性消瘦。畜主找村兽医员进行诊治,认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4月19日,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巴音松布尔嘎查牧户图门放牧的马发生了逐日消瘦、食欲不好的病,请求出诊医治。接诊后到现场,经临床检查,诊断为马感染马胃蝇病。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图门家放牧的马群共有马23匹。其中公马1匹。适龄母马10匹。该马群原藉是阿拉善左旗巴伦别立镇、厢根达来地区的马。2015年因天气干旱。马主人将该马群转卖给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  相似文献   

20.
我市郊区太保公社中华大队一生产队,养马19匹(其中当年幼驹1匹),于1981年11月4日中午18匹役马先后发病,当日死亡3匹,次日死亡1匹。当时对重患马8例、轻症马6例,分别进行抢救,现将发病情况与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一、病因调查该队当年收割饲草季节,气温低,潮湿多雨,割下的饲草没有充分晾晒,青草、水稗草及谷草混堆一起,再加秋后降雨量大,漏垛严重,全部饲草发霉,眼观有煤烟样或煤粉样霉菌层,初步怀疑为发霉饲料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