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国内最新品种在黑龙江双城进行品比试验和配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H305杂种麻干茎16222.5kg/hm2最高,中红麻11号14550.0kg/hm2居二,7804为14347.5kg/hm2第三.H305较7804等其他品种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播期表明共同趋势是随播期提早而增产,7804和H305杂种麻于4月底播种比5月初播种,分别增产19.0%、9.0%.肥料与密度试验以每hm2施N150kg、K2O150kg,产量较高,比高肥区施N225kg、K2O 225kg、P2O5 75kg,增产干茎1410kg/hm.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和播种期对优质啤酒大麦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优质啤酒大麦澳选1号、2号和3号为试验材料,对播种期和施肥量进行研究,各设四个处理,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滇中地区以10月29到11月8日播期较好,其中10月29日播种的澳选2号施150kg/hm^2纯N最好,澳选1号和3号施300kg/hm^2纯N最好;11月8日播种,澳选1号和2号施75kg/hm^2纯N最好,澳选3号施225kg/hm^2纯N最好。3个品种的产量均与播种期、有效穗、无效分蘖、实粒数和空粒数有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与施氮量和基本苗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在我市沿海丘陵旱地三种不同类型土壤通过“3417”田间肥料试验,并设置S、B、Zn中、微量肥效验证试验,分析施肥效果。建立甘薯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得出了甘薯合理施肥模式。结果表明,时薯施用NPK肥料均获得一定幅度的增产增值效果,施用S、B肥效果较Zn肥好。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月巴量为154.3-173.6kg/hm^2N,44.4.75.3kg/hm^2P2O5,193.1-245.3kg/hmA^2K2O3,N2P2O5:K2O=l:O.26-0.43:1.24-1.41;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40.0-162.0kg/hm^2N,40.8-67.0kg/hm^2P2O5,199.8-227.3kg/hm^2K2O,N:P2O5:K2O=l:0.25-O.41:1.23-1.64。低产田土壤适当增施N肥,P、K比例较低,中高产田土壤P、K比例要高些。  相似文献   

4.
施氮量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用量对花生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120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花生荚果数增加,产量提高。120kg/hm^2用量下,花生产量最高3639.88kg/hm^2,比不施氮肥增产18.61%。0~150kg/hm^2范围内,施氮量提高促进氮磷钾吸收和植株生长及粗蛋白...  相似文献   

5.
黔苦3号苦荞新品种春播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黔苦3号苦荞春播籽粒产量与其播种量及N、P、K肥施用量间的关系,探索高产栽培优化方案。通过试验,建立了黔苦3号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经对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提出了黔苦3号籽粒产量高于2550kg/hm^2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播种量63.63~70.38kg/hm^2,施N量30.62~38.38kg/hm^2,施P2O5量173.06~216.94kg/hm^2,施K2O量60.11~69.12kg/hm^2;各因子对籽粒产量影响的程度大小为播种量、施K2O量、施P2O5量、施N量。  相似文献   

6.
超高产型杂交红麻中杂红305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德芳  陈安国 《中国麻业》2005,27(5):221-226
中杂红305(原名“H305”)系利用外观性状茎色、叶型相似、经济性状互补性强的红麻良种为亲本,从数十个组合中筛选出杂种F1、F2代均可利用的超高产型抗病优质杂交组合。在入选的杂交红麻杂优组合F1、F2代的杂种组合比较中,杂优组合的一、二代的优势是显著的。在比较试验中,其中超高产型杂优组合H305F2分别比KB2、74—3增产23.97%、33.47%,达极显著水平,居首位。在1999—2000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H305(F2)平均纤维产量3691.5kg/hm^2,比对照红引135平均增产22.1%,居首位,较对照和其它参试新品种增产显著。平均干茎产量20289kg/hm^2,较对照增产26.5%,表现出植株高大,皮较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纤维品质经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89支,强力474牛顿,优于对照品种。采用硫酸盐法制浆,H305的平均干茎纸浆得率为47.9%,高于对照。人工接茵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23.5,烂头率为1.8%,属于高抗类型。表明中杂红H305是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新组合。红麻超高产型杂种二代的利用可大大降低种子成本,不仅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可能,而且可显著提高麻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与适宜施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来南安市甘薯、花生、马铃薯作物主产区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认为施用氮、磷、钾肥能有效地增加马铃薯、花生植株高度和分枝数,提高了马铃薯茎叶重量和花生的总果数、饱果数和饱果率,降低了秕果数,提高单株重量。施肥对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是:甘薯,施肥〉不施肥,钾肥〉氮肥〉磷肥;花生,施肥〉不施肥,钾肥〉氮肥、磷肥;马铃薯,施肥〉不施肥,氮肥〉钾肥〉磷肥。同时,通过建立甘薯、花生、马铃薯在各种土壤类型上的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三要素施用量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获得作物适宜施肥量。甘薯,空白产量大于21000kg/hm^2,施肥预期最高产量32000kg/hm^2~42000kg/hm^2的中高产土壤的适宜施肥量为154.3~173.6kg/hm^2N,44.4~75.3kg/hm^2P2O5,193.1~245.3kg/hm^2K2O,N:P2O5:K2O=1:0.26~0.43:1.24~1.41;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40.0~162.0kg/hm^2N,40.8~67.0kg/hm^2P2O5,199.9~227.3kg/hm^2K2O,N:P2O5:K2O=1:0.25~0.41:1.23~1.64;花生,适宜施肥量组合为112.7-123.8kg/hm^2N,41.2~64.0kg/hm^2P2O5,186.3-197.6kg/hm^2K2O,N:P2O5:K2O=1:0.37~0.52:1.56~1.69;最佳经济施肥量为74.5~87.7kg/hm^2N,32.0~68.5kg/hm^2P2O5,138.9-163.8kg/hm^2K2O,N:P2O5:K2O=1:0.43~0.85:1.80~2.04;马铃薯,适宜施肥量组合范围为168.2-247.5kg/hm^2N,55.0~88.0kg/hm^2P2O5,255.0~316.7kg/hm^2K2O,N:P2O5:K2O=1:0.22~O.48:1.28~1.53;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68.2~233.2kg/hm^2N,61.4~81.4kg/hm^2P2O5 257.2-286.4kg/hm^2K2O,N:P2O5:K2O=1:0.26~0.48:1.23~1.61。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丽水市.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增施磷钾肥措施对优质马铃薯GP2-12的产量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同时增施磷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及商品率、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表明.增施磷钾肥的不同处理效果不同.根据增产提质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施肥量为:N110kg/hm^2、P2O5 80kg/hm^2、K2O 180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9.
灰泥田晚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孝祺 《中国稻米》2007,13(5):60-61
通过灰泥田土属三个土种晚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灰泥田(烟后稻)最佳施肥量为:N201.06kg/hm^2、P20517.145kg/hm^2、K2088.215kg,/hm^2,N:P2O5:K2O=1:0.09:0.43,可获得6774kg/hm^2的理论产量,肥料产投比为0.36,每hm^2利润可达8699元;黄底灰泥田(烟后稻)最佳施肥量为N201.45kg/hm^2,P2053.465kg/hm^2,K2O98.58kg/hm^2,N:P2O5:K2O:1:0.02:0.48,可获得7626kg/hm^2的理论产量,肥料产投比为0.71,利润可达9960元/hm^2;沙底灰泥田(菇后稻)最佳施肥量为N160.605kg/hm^2、P2O5=63.33kg/hm^2、K2O=119.25kg/hm^2,N:P2O5:K2O=1:0.39:0.74,可获得8299.5kg/hm^2的理论产量,肥料产投比为0.64,利润可达10957元,/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单季稻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模型,完善巢湖市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指标体系。[方法]通过对巢湖市典型土种湖泥田进行单季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及有关施肥参数,得出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结果]拟合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纯N232.4kg/hm^2.P2O5 91.2kg/hm^2,K2O142.3kg/hm^2。结合巢湖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得出巢湖市湖泥田土种单季稻推荐施肥为纯N210.0-240.0kg/hm^2、P20575.0-90.0kg/hm^2、K2O 120.0-150.0kg/hm^2。[结论]研究结果为巢湖市单季稻生产配方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H368在安徽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了解该品种在本省的丰产性和适应性。该试验结果表明,中麻所选育的杂交红麻新品种H368出苗早,生长速度快,现蕾、开花特迟,种植高大硬朗,整齐度好,纤维产量高,抗旱、抗倒伏等性能明显地优于对照品种福红951,两年全国区试平均纤维产量达到6304 kg/hm2,比对照品种福红951增产18.52%,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2年生产试验平均纤维产量达到6350kg/hm2,特别适宜于在安徽麻区各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晚熟红麻新品种福红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福红4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以湘红1号与粤红1号杂交,采用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新技术,于1990年育成的高产抗病红麻新品种。在福建省红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中,其原麻平均产量5.328t/hm^2,比对照种粤743增产13.17%,差异达显著水平。且在丰产性、适应性和炭疽病抗性等方面也优于对照,是一个高产抗病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ZH-01"是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从中熟红麻"浙萧麻1号"中选择植株大小中等,茎杆上下粗细均匀、茎色清秀无斑点,中熟偏早,结果集中的优良单株,多次选优、南繁加代、多点品比于2003年育成的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浙江省多点品比平均纤维产量3533.25kg/hm2,比青皮3号增产12.95%。2004-2006年全国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三年平均纤维产量3262.75kg/hm2,2006年全国红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纤维产量3604.25kg/hm2。除株高与对照相仿外,其它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纤维品质和抗病性居参试8个品种的前三位。是一个优质、抗病、丰产性较好,符合墙纸等工艺品生产要求的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中红麻13号(原名"LC0301")系利用优良红麻材料(KB2×KB11)F1与KB11回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多用途的红麻新品种,不早花、红茎、裂叶型。在2004-2006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251.31公斤/公顷,比对照中红麻10号3653.33公斤/公顷增产16.37%,居第二位,在常规品种中居首位。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541.61公斤/公顷,较对照3855.2公斤/公顷增产17.8%。表现出植株高大,皮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经农业部麻类纤维检测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67支,强力316牛顿,优于对照品种。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12.1,烂头率为0.8%,属于高抗类型。  相似文献   

15.
桂糖42号是我国甘蔗推广面积最大的自育品种,探讨该品种的氮肥需求特性,可以为指导该品种在蔗区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在分蘖前施用不同水平的氮肥(CK:尿素0 kg/hm 2;低水平:尿素150、300 kg/hm 2;中水平:尿素450 kg/hm 2;高水平:尿素600、750 kg/hm 2),研究不同氮肥水平甘蔗内源激素含量(GA、CTK、BR和ABA)、产量和糖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下甘蔗产量顺序为150 kg/hm 2>300 kg/hm 2> 0 kg/hm 2>450 kg/hm 2>600 kg/hm 2>750 kg/hm 2,其中150 kg/hm 2和300 kg/hm 2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40%和2.54%(P<0.01),超过300 kg/hm 2施肥量后甘蔗产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施肥量下的每公顷含糖量从大到小顺序与产量顺序相同,但施氮肥多少不同不会对糖分产生影响;经济效益顺序为150 kg/hm 2>0 kg/hm 2>300 kg/hm 2>450 kg/hm 2> 600 kg/hm 2>750 kg/hm 2;不同施氮肥水平下GA含量和BR含量的表现一致,在150 kg/hm 2施肥条件下达到最高值,随后随施氮肥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ABA则呈相反趋势,即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CTK则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双亚16号是以双亚七号为基础材料,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并经田间单株决选育成。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4948.6kg、810.2kg、1220.4kg和659.2kg,比对照增产7.8%、15.5%、13.4%和14.3%。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hm2产量分别为5487.2kg、889.5kg、1426.9kg和577.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6%、18.9%、18.9%和8.6%。该品种是国内第一个应用组织培养结合物理诱变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长麻率19.5%、全麻率31.2%、分别比对照高出1.7和2.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35.0N。作为高纤、抗逆性强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红麻10号(原名“KB2”)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1”与国内抗病材料“72-44”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纤维303.85kg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248.20kg增产22.4%(春播);在1994-1995年广西区试中比当地适应性强的“系选青皮三号”平均增产13.2%;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亩产纤维248.58kg,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8%;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5.4%,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2的平均增产幅度在参试新品种中居首位,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3.6和1.42个百分点,也高于粤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倒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2”是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7个试验结果表明,在西宁高海拔冷凉生态条件下,引种北方春大豆超早熟和极早熟品种(品系)可获成功。适宜播种期在4月底至5月初。适宜栽培密度为45万株/hm2。播种时用45~75kg/hm2尿素和450kg/hm2过磷酸钙做种肥,始花后分2~3次追施105~150kg/hm2尿素,开花期至鼓粒期进行2~3次灌水,可获1500kg/hm2以上产量,最高产量达2283kg/hm2。  相似文献   

19.
甬优4949和超优1000在华中地区再生稻种植的氮肥运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下,超优1000、甬优4949作再生稻种植时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以及再生力的表现,以期为超优1000和甬优4949引入再生稻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氮肥处理,共设置了6个不同的氮肥处理,分别为N_1(120main150ratoon)、N_2(120main225ratoon)、N_3(185main150ratoon)、N_4(185main225ratoon)、N_5(250main150ratoon)、N_6(250main225ratoon);品种为副区(甬优4949、超优1000,两优6326作为再生稻大面积种植的对照品种)。测定不同品种在不同氮肥运筹下株高、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成熟籽粒氮含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头季,两优6326、超优1000、甬优4949最高产量分别为9.16 t/hm^2、9.08 t/hm^2和11.15 t/hm^2,其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185 kg/hm^2、120 kg/hm^2和185 kg/hm^2。三个品种在高施氮量下(225 kg/hm^2)的平均再生季产量分别为5.41 t/hm^2、4.98 t/hm^2、6.02 t/hm^2,在低施氮量下(150kg/hm^2)的平均再生季产量分别为5.78 t/hm^2、5.41 t/hm^2、6.49 t/hm^2。然而,三个品种在低氮处理下的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高氮处理。综合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甬优4949的最优氮肥运筹应与两优6326保持一致(185main150ratoon),而超优1000在目前的产量水平下的头季施氮量低于两优6326(120 kg/hm^2),而再生季可与两优6326保持一致。【结论】甬优4949可在华中地区作再生稻种植并且氮肥运筹模式可与两优6326保持一致,而超优1000由于生育期太长,再生季不能完全成熟,不适合在华中地区作再生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