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硝磺酮在玉米田的使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磺酮[2-(2-硝基-4-甲磺酰基苯甲酰基)环己烷-1,3-二酮](mesotrione)系先正达(Syngenta)公司开发的一种三酮类除草剂新品种,2000年在德、法、英、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取得登记,2001年在美国登记,2002年硝磺酮单剂及混合制剂在欧洲各国及美国销售,2004年成为先正达公司销售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美元.硝磺酮于2006年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销售,成为玉米田最受欢迎的除草剂品种之一,今后很有发展前景,将成为玉米田的重要除草剂品种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40%硝磺草酮悬浮剂是山东侨昌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防除玉米田杂草的除草剂,为了解该药剂对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黑龙江省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了省农药管理检定站下达的此项试验,试验情况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药剂:40%硝磺草酮悬浮剂,由山东侨昌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10%硝磺草酮悬浮剂,由大连松辽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9,(8):18-19
为硝磺草酮、莠去津除草剂在玉米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采用温室盆栽法,进行了硝磺草酮、莠去津混用对玉米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除草试验。结果表明:2个药剂各剂量配比对稗草、马唐和苋菜表现为相加和增效作用,硝磺草酮∶莠去津以原药配比每公顷(4.5~5.25克)∶(45~58.33克)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夏玉米在5展叶期大量使用苗后除草剂烟嘧磺隆和硝磺草酮的药害及其对夏玉米产量等性状的影响,以及加施解毒剂解草酯与二氯丙烯胺对2种除草剂药害的解毒效应。结果表明:单施4%烟嘧磺隆油悬剂1 500 mL/hm2,7~8展叶期直观受害苗占35.4%,成株期株高、穗位高分别降低12.76 cm和7.97 cm,减产率6.81%;单施10%硝磺草酮悬浮剂1 500 mL/hm2,7~8展叶期直观受害苗占10.1%,成株期株高、穗位高分别增高9.17 cm和12.20 cm,减产率2.69%。在喷施除草剂时加施150 mL/hm2的解草酯或二氯丙烯胺,均不能缓解大量使用2种除草剂导致的药害,反而使受害苗率略有增加,产量进一步降低。施用硝磺草酮及二氯丙烯胺均降低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土和盐碱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人工降雨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淹水条件下土柱中(高25 cm、内径10 cm)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的迁移和淋溶规律。结果表明,在硝磺草酮添加量为7.5 mg/kg、10 h持续降雨(降雨量为60 mL/h)条件下,土柱中硝磺草酮的驻留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水稻土土柱层15~21 cm中硝磺草酮的含量达到27.35 mg/kg,低于盐碱土的39.07 mg/kg,4%的农药穿过了淋溶柱,显示出较强的淋溶特性。土壤和淋溶液pH值的大小对弱酸性结构的硝磺草酮的迁移和淋溶影响较大。随着pH值的升高,硝磺草酮离解为阴离子,其水溶性增大、土壤吸附性能力减弱,更容易进入深层土壤(尤其是pH值较高的盐碱土),进而对地下水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6.
通过仪器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硝磺草酮在土壤中的淋溶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硝磺草酮在不同降雨量、不同有机质含量以及添加不同助剂的情况下,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的淋溶存在差异。随着硝磺草酮浓度增高,降雨量的增加,土壤淋溶深度加深;随着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吸附能力增加,土壤检测浓度逐渐降低;不同助剂的添加,在不同类型土壤中,随着硝磺草酮淋溶深度的增加,土壤检测浓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硝磺草酮是一种能够抑制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 HPPD)的芽前和苗后广谱选择性除草剂,可有效防治主要的阔叶草和一些不本科杂草.为明确不同用量的25%硝磺草酮,莠去津油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型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该药剂的使用时期、适用剂量和对作物安全性,特做次试验,为该类产品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5,(23)
<正>玉米田除草以前大多用苗前除草剂,由于近几年春季播种期常遇干旱天气,除草效果不理想。为了利用苗后除草剂15%硝磺草酮悬浮剂进行科学除草,探讨其除草效果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苗后除草剂防除玉米杂草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地为平地壤土,有机质含量1.8%,p H值6.9,玉米栽培形式为露地,垄距57厘米、株距33厘米。前茬作物玉米使用的除草剂为乙草胺加阿特拉津。试验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高效抗除草剂的基因,提高转基因作物的应用能力,本研究使用含硝磺草酮的酪氨酸无机盐培养基(TMSM)平板筛选法,筛选得到一株能够耐受5 000μmol/L硝磺草酮的革兰氏阴性细菌MST-5,经过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根据4-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4-hydroxy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HPPD)同源基因设计引物,从MST-5中克隆到编码HPPD的基因Sthppd,序列分析发现Sthppd序列长度为1 071bp,编码356个氨基酸。同源比对发现,St HPPD与已报道的HPPD相似性仅为47%~51%。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Sthppd并通过Co2+亲和层析纯化获得St HPPD纯蛋白,活性检测表明此蛋白具有4-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活性,抗性分析显示其对硝磺草酮具有较高的抗性,IC50为15.5μmol/L,同时对其它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如苯吡唑草酮和二酮腈也有较强抗性,IC50分别达到10.8和28.2μmol/L。St HPP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为7.0,大部分金属离子和某些化学添加剂严重抑制St HPPD的活性,Fe3+、Mg2+和Urea对St HPPD酶活基本没有影响。综上,St HPPD具备较高硝磺草酮抗性,在构建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与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搭配在相关转基因作物的田间应用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种农田常用除草剂对家蚕生长发育和产茧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桑园除草剂。[方法]采用毒叶添食法研究目前常用除草剂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和草甘膦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质的影响。[结果]莠去津对家蚕的毒性最大,取食毒叶第7天全部死亡;烟嘧磺隆对家蚕的毒性也较大,家蚕的死亡率高达80%,虽然有部分蚕能够泌丝结茧,但所结茧的茧质极差;硝磺草酮和草甘膦毒性较小,家蚕的存活率超过70%,大部分都能泌丝结茧;硝磺草酮和草甘膦低浓度处理基本不影响茧质,而高浓度处理降低了家蚕茧的全茧量和茧层量,对茧长和茧幅基本无影响。[结论]莠去津和烟嘧磺隆对家蚕毒性大,不适宜用于桑园除草;低浓度硝磺草酮和草甘膦对家蚕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不同剂型硝磺草酮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作用,为硝磺草酮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其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静态法测定不同剂型硝磺草酮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作用,并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T 31270.12-2014),对各供试药剂对斑马鱼96 h的半致死浓度(96 h-LC50)的毒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相同染毒时间下,不同剂型硝磺草酮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LC50不同.其中,10%硝磺草酮悬浮剂对斑马鱼的96 h-LC50(95%置信限)最低,为6.70(5.18~8.15)mg a.i./L;其次为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和75%硝磺草酮悬水分散粒剂,对斑马鱼的96 h-LC50(95%置信限)分别为10.89(9.29~12.43)和38.97(30.83~47.51)mg a.i./L;98%硝磺草酮原药对斑马鱼的96 h-LC50最高,大于1.00×102 mg a.i./L.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T 31270.12-2014)进行判定,10%硝磺草酮悬浮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为中毒,其他3种为低毒,毒性排序为:10%硝磺草酮悬浮剂>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75%硝磺草酮水分散粒剂>98%硝磺草酮原药.[结论]不同剂型硝磺草酮及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存在明显差异,其毒性排序为:悬浮剂>可分散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原药.因此,田间生产时应合理选择农药产品的剂型,并严格控制施药剂量,尽可能减少药剂进入水域环境对鱼类等水体生物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25%丙草胺·硝磺草酮(稻恋)细粒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适宜用量,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25%丙草胺·硝磺草酮(稻恋)细粒剂防除移栽稻田杂草药效试验及水稻安全性。结果表明,25%丙草胺·硝磺草酮(稻恋)细粒剂在水稻移栽田移栽返青后药土法均匀撒施。对水稻安全,对稗草、野慈姑、日本藨草、萤蔺等杂草有显著的防除效果,是一种较好的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除草活性试验测定7种助剂对硝磺草酮的有效性,利用仪器测定添加不同助剂后硝磺草酮稀释药液表面张力、接触角、铺展直径、干燥时间等性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比较不同助剂使硝磺草酮在减量应用下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迈丝、渗透者、杰效利和倍创对硝磺草酮的增效幅度较大,均高于13.5%。添加4种助剂后,硝磺草酮药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显著降低,铺展直径显著增加,干燥时间除倍创外均显著降低,其中迈丝和渗透者药液性状调节作用优于杰效利和倍创。添加不同助剂均降低硝磺草酮用量1/3以上,同时有效提高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其中迈丝和渗透者对硝磺草酮的田间杂草防除增效作用优于杰效利和倍创。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准确掌握玉米田防治杂草的药剂,取得较好的杂草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特在垣曲县长直乡西交村一个种粮大户的地块做了一个"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除草剂试验示范。试验表明,硝磺草酮对玉米田的茼麻的防治效果好于乙草胺;加上助剂后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垣曲县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山区小县,常年气候适宜,各种作物生长良好,尤其是玉米。是我县粮食作物的第二大作物,每年播种面积都在13万亩左右,因着管理简单,技术熟练,成  相似文献   

15.
以竹节草为材料,研究莠去津、硝磺草酮及两者混合施用对竹节草色素浓度、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磺草酮以及莠去津与硝磺草酮混合液浓度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增加,竹节草的损伤度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硝磺草酮140 g a.i./hm~2、莠去津280 g a.i./hm~2及两者混合处理后,竹节草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而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则出现先上升后平缓的趋势;莠去津和硝磺草酮混合施用比单独施用莠去津或硝磺草酮对竹节草具有更大的伤害(P0.05)。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玉米苗后除草剂的大面积推广和使用,给广大种植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除草剂药害也随之而来,且越来越严重,给农民朋友带来了不少困扰。有许多经销商一味地为了利益,盲目推崇价格低廉及利润高的烟嘧类除草剂,忽略了对轮作地块下茬经济作物的安全性,使得很多上年用了除草剂的地块药害严重,不出苗或出苗后不生长甚至死苗,因此推广对下茬作物安全的玉米苗后除草剂——硝磺草酮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研究常用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以及对玉米田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玉米播后苗前施药后,莠去津、异丙隆、二甲戊乐灵3种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杀草谱广、活性高;硝磺草酮、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恶唑禾草灵、异丙草胺、烟嘧磺隆等6种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活性高,但杀草谱窄,可以作为复配药剂使用。经过比较得出,硝磺草酮是防除茎叶期玉米田杂草的理想药剂;灭草松、烟嘧磺隆、噻吩磺隆可以作为复配药剂。  相似文献   

18.
玉米田除草剂甲基磺草酮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基磺草酮(硝磺酮,Mesotrione),化学名称为2-(2-硝基-4-甲砜基-苯甲酰基)环己烷-1,3-二酮,其结构式见图1,是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的三酮类除草剂[1].甲基磺草酮是对羟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的抑制剂,能将酪氨酸转化为质体醌.作为内吸性玉米田广谱型除草剂,甲基磺草酮能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和某些禾本科杂草,如苘麻、苍耳、刺苋、藜属杂草、地肤、蓼属杂草、芥菜、稗草、繁缕、马唐等,不仅对玉米安全,而且对环境、后茬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9.
硝磺酮对轮作中后茬作物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运用生物测定手段研究黑土中硝磺酮对轮作中后茬作物向日葵、西葫芦和大豆的安全性及硝磺酮对后茬作物苗期危害的最低极限。模拟硝磺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有效量)为1、2.5、5、10、15和20g/hm2。结果表明:硝磺酮土壤残留对西葫芦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向日葵,对大豆的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20.
在大田条件下,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在谷子3~5叶期叶面喷施不同剂量(0,0.5,1,2,4 L/hm2)的硝磺草酮,研究苗期喷施不同剂量硝磺草酮对谷子不同关键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磺草酮处理剂量的增大,其对2个谷子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逐渐增大,其中,低剂量处理(T1,T2,T3)影响较小,高剂量处理(T4)影响较大;对谷子拔节期的农艺性状影响较大,达到显著水平,对抽穗期和灌浆期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硝磺草酮对张杂谷10号农艺性状的影响程度要小于晋谷21号,说明晋谷21号对硝磺草酮胁迫的耐受性比张杂谷10号弱。综上所述,3~5叶期叶面喷施硝磺草酮在拔节期对谷子农艺性状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在抽穗期和灌浆期会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