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伞(Pnoliota adiposa)又名多脂鳞伞。它的野生群体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在8~10月温湿适宜时,单生或丛生于阔叶树腐枝、腐桩上。黄伞以其色泽黄艳、形态美观、口味独 特而倍受消费者喜欢。目前人工栽培黄伞主要局限于长江以北地区,浙闽南地区有小规模栽培,只因环境气候变化大,管理不善,产量极低,一袋湿重800g的菌包,只能收50~120g。笔者1997年开始试验栽培,从配料筛选到利用自然季节栽培、温控生产,人防洞出菇三个方面试验,积累了部分实践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伞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军 《食用菌》2002,24(1):29-30
黄伞 (Pholiota ad iposa) ,又名柳蘑、柳钉、黄蘑、多脂磷伞 ,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伞菌目 ,球盖菇科 ,环锈伞层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黄伞 8~ 10月份多生于杨柳及桦树等的树干和树桩上 ,有时也生于针叶树干上 ,单生或丛生、黄伞不仅菇质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抑菌、抗癌等药用价值。笔者于 1994年从野生黄伞子实体分离菌种驯化栽培 ,通过几年来的栽培实践 ,对黄伞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了一些探索。现总结报道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栽培的黄伞品种 ,根据菌盖色泽及适应性 ,可分为浅黄和深黄两大品…  相似文献   

3.
采用黄伞的优良菌株黄伞1号进行了栽培模式试验,其结果表明:黄伞的最优生产配方为:棉籽壳60%、木屑18%、麸皮15%、磷肥1%、石膏1%、石灰1%,料水比1:1 3,最佳栽培模式为菌袋出第一潮菇,之后采取半覆土栽培出菇模式.  相似文献   

4.
黄伞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黄伞子实体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性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伞子实体中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灰分的含量较高,但粗脂肪含量较低,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黄伞子实体中还含有氨基酸、多糖、麦角固醇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正>黄伞是一种食、药兼优的珍稀野生菇类,菌肉肥厚,香味浓郁,营养丰富。野生黄伞生于杨树、柳树、桦树等倒木或枯枝上,东北地区分布较广。黄伞为中温型食用菌,适合冷凉地区自然季节栽培。森工林区各种疏林、清林剩余物阔叶树萌生枝条、榛材棵子、青楷槭及胡枝子等,这些材料含有黄伞  相似文献   

6.
黄伞和滑菇的解剖学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黄伞和滑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伞和滑菇菌丝均为白色,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形状、颜色相近,菌柄都中生,具菌幕,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形状接近,表面光滑含油滴.黄伞气生菌丝多,并产生分生孢子,滑菇出菇晚,黄伞菌盖菌柄上着生鳞片,滑菇表面覆有一层粘液.黄伞的孢子相对大些,滑菇产孢量大,颜色浅内含油滴较大.  相似文献   

7.
黄伞(Pholiota adiposa)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具有较大开发前景的食(药)用真菌。综述了黄伞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药用和保健价值、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为黄伞的进一步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伞分生孢子对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采自山西省五台山区野生黄伞的纯化选育菌株WT3为材料,通过对黄伞试管母种、原种及出菇菌袋菌丝生长动态的镜检观察,均发现分生孢子。进一步培养试验表明,该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萌发菌丝对转管母种的菌丝复壮有促进作用,但在栽培后期产生的大量不易萌发的分生孢子,堆积在菌丝纽结处,对子实体产生却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取野生黄伞子实体菌肉组织分别接入不同配方的分离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试验 ,对获得的次生菌丝体经 1代母种扩转后 ,挑取各种颜色和各个生长阶段前端的少量菌丝 ,初步确定了黄伞菌丝体的形态结构。通过驯化栽培试验 ,该菌株生物性状稳定 ,无退化、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分析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及不同培养料处理方式对黄伞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籽壳培养料中加入少量的玉米芯颗粒并且培养料经过发酵后常压灭菌的处理,可使黄伞的生育进程提前且产量提高,生物学效率达到97.4%。  相似文献   

11.
泰山黄伞的优质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泰山黄伞 [Pholiotaadipdsa (Fr)Quel],又称多脂鳞伞 ,柳钉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是野生于泰山柳树上一种优质食、药用真菌。作者于 1994年人工驯化培育成功后。已由宁夏、云南、河北、贵州等多个省区及山东的许多地区进行了引种栽培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广栽培证明 ,该菌优质高产 ,原料易得 ,抗污染能力强 ,具有很高开发推广价值。该菌特点及栽培加工方法如下 :1 黄伞的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点 泰山黄伞菌丝体淡黄色。子实体黄色。菌盖直径 10cm左右 ,初期偏半球状 ,边缘内卷 ,表面有黄褐…  相似文献   

12.
李军  祁勇 《食用菌》2010,32(4):23-24
对黄伞野生菌种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和代料栽培配方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黄伞菌丝体生长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4℃、pH值6.5、培养料含水量65%;代料栽培主料用木屑和玉米芯两种原料搭配优于单一原料;代料栽培配方e适宜黄伞生长,菌丝长势强,方差分析表明产量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试验立足当地资源,筛选出适合黄伞栽培的高产配方2个,生物学效率达93.07%。确定黄伞覆土栽培的生长优势在第2潮,可占整个生育期产量的近1/2。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天津地区野生黄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和发生规律,并对样区内的黄伞进行了3个生长季节的调查,通过拮抗对比试验筛选出4个野生黄伞菌株。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声波辅助加压法从黄伞发酵醪液中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提取条件的考察和正交试验,得出黄伞发酵醪液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35min,压力0.12MPa,加压提取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16.
黄伞(Pholiota adiposa),又名多脂鳞伞、柳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菌科、鳞伞属[1]。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天津、山东、山西、福建、云南等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每年8-10月群生或丛生于阔叶树的倒木或枯枝、树桩上,在柳树上着生更多[1],[2]。黄伞色泽金黄,菌盖表面有一层粘液物质,经分析,该物质为一种核酸,对恢复人体精力和脑力有特殊功效[3]。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嫩脆,入口滑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另外,它还是山西省中成药十六特效成方“舒筋散”的重要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木糖渣栽培黄伞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军 《食用菌》2002,24(1):23-23
黄伞 (Pholiota adiposa) ,又名多脂鳞伞 ,柳蘑 ,是一种色鲜味美、风味独特的食用菌。为开发这一珍稀品种 ,笔者自 1998年起开展了利用工业下脚料木糖渣栽培黄伞的研究 ,经过三年来的研究与栽培试验 ,筛选出了以利用木糖渣为主料栽培黄伞的理想配方。经过反复试验和多点栽培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菌种制备 菌种来源于山东金乡真菌研究所 ,母种培养基为综合 PDA+ 5 0 g小麦粒。常规制作 ,接种后于 2 5℃恒温培养 ,7~10天菌丝可长满斜面。原种培养基为小麦粒 88% ,阔叶树木屑10 % ,石膏、蔗糖各 1%。或棉壳 (…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泰山黄伞多年的驯化培育研究,基本掌握了泰山黄伞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要点。经推广栽培,证明该菌性状稳定,品质优良,高产抗杂,生物学效率在200%左右,适于多种代料栽培。是一个适于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多脂鳞伞[Pholiotasdiposa(Fr.)Que1.],又名柳蘑、黄蘑,是一种珍稀药食兼用菌,口感独特,味道鲜美,极具开发生产和商业潜力^[1]。多脂鳞伞是我国北方比较有名的药食兼用菌,目前很少进行商业化栽培。笔者驯化的多脂鳞伞,结合摸索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多脂鳞伞方法,生物转化率达到130%以上。解决了多脂鳞伞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现将其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黄伞多糖对竞技运动员抵抗能力的作用机理,选择专业男子篮球运动员20人,任意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将子实体粉作为基础材料,进行粗多糖提取和提纯处理,制成黄伞多糖胶囊。令实验组运动员在实验期间每天早晚服用黄伞多糖胶囊,每次2粒,共服用35 d。对照组运动员除不服用黄伞多糖胶囊外,其余与实验组运动员相同。研究黄伞多糖对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IL-2水平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竞技运动员训练后和训练前相比,实验组IgA、IgG以及IgM明显增加,对照组IgA、IgG以及IgM明显降低,实验组IgA、IgG以及IgM非常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运动员训练后CD4+百分和CD4+/CD8+值相比显著升高,CD8+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CD4+百分和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CD8+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NK水平训练后较训练前均有显著变化,训练后实验组较实验前有显著变化, IL-2水平在实验过程中一直无显著变化。得出以下结论:长期高强度训练能令竞技运动员抵抗能力降低,黄伞多糖可有效提高竞技运动员抵抗能力,其作用机理为提高CD4+百分和CD4+/CD8+值、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N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