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前 言磷和钙是各种动物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它们既是机体重要的结构成份,又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发挥不可替代的代谢功能。所以,动物必须获得足够的磷、钙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生产活动。在集约化生产的今天,动物要获得足够的磷和钙,无外乎来自于饲料。然而在常规植物性原料(谷实类、糠麸类、油饼类饲料中,虽然含磷十分丰富,但其中三分之二的磷是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胃肠道不分泌或极少分泌植酸酶,使得植酸中的磷不能被直接利用。美国肯塔基大学经过十年研究得出:猪、鸡只能利用玉米中磷的10-20…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日前研制出饲料用基因工程酵母。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从1996年开始合作进行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饲料添加剂植酸酶的研究,从黑曲酶中克隆了适合在饲料中使用的植酸酶基因。我国饲料资源缺乏,饲料添加剂品种少,该项研究成果可用来大规模廉价生产新型饲料添加剂———植酸酶。植酸酶是一种能将饲料中的植酸水解成无机磷和肌醇的新型动物饲料添加剂。这种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对磷的利用率,使畜禽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75%,能减轻江河等环境的磷污染,减少饲料用磷消…  相似文献   

3.
植酸酶利用前景李凯年吉林省畜牧局(130051)磷(P)是猪禽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元素。但是,家禽和猪等单胃动物对植物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在植物饲料中,大量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而植酸不易为单胃动物的内源酶所消化。例如,大多数植物饲料中只...  相似文献   

4.
磷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之一。植物性饲料中的磷60%-80%都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猪体内缺乏内源性植酸酶系统.所以难以利用饲料中的植酸态磷。在养猪生产中,往往向饲粮中添加大量的无机磷酸盐,从而造成磷资源的浪费、无机磷价格的迅速上升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很有必要从动物采食的磷源人手,准确评定各种饲料中磷的利用率,避免生产中磷的过量添加,达到既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叉控制粪磷排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磷是动物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而单胃动物肠道粘膜中的内源性植酸酶及肠道微生物产生的植酸酶活性很差(Ravindran V等,1995),缺乏分解植酸的植酸酶,造成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仅有1/3或更低。日粮中的磷只有很小部分沉积到体内和畜产品中,其余部分从粪便中排出。为了补充有效磷的不足,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酸盐。然而高密度畜禽养殖时,动物排泄物中的磷导致地下水、土壤污染以及水源富养化污染。  相似文献   

6.
磷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磷的含量非常丰富,在动物机体内磷的含量仅次于钙。在动物的机体内,磷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约90%的磷存在于动物的骨骼中,由这些磷与钙构成骨的无机质。除此之外,磷还参与核酸、磷脂、辅酶的形成,参与和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因此,磷是家畜机体内一种极其重要的矿物质元素。  相似文献   

7.
植物植酸酶在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磷是动物必需的一种常量矿物元素。动物体内的磷主要来源于日粮,如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和饲料中添加的无机磷,其中植物性饲料在动物日粮中占比重最大。而在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是磷的主要储存形式,非反刍动物对其利用率较低,摄入的磷大多随粪尿排出,使水体和土壤遭到严重污染。因此,为了满足动物需要,不得不向饲料中添加无机磷,同时也  相似文献   

8.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酸酶是降解植物性饲料中植酸(肌醇六磷酸酯)及其盐类的一种脂酶。植物饲料中的磷由于大部分存在于植酸及植酸盐中,难以被单胃动物利用,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并且植酸通过螯合作用还降低了动物对锌、锰、铁、钙和钾等主要矿物元素以及蛋白质的利用率。植酸酶可促进饲料中植酸和植酸盐的分解,使磷得以被动物利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同时有利于改善饲养环境,减少污染。本文拟从植酸磷的性质、植酸酶的生物特性及研究应用现状诸方面来论述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1植酸磷的性质植酸或植酸盐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性饲…  相似文献   

9.
通过营养调控手段控制动物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路复员  王恬 《家畜生态》2002,23(1):60-63
现代动物生产中,为了追求高生产率,使用高蛋白、高能量饲料较为普遍,并在饲料中大量使用多种添加剂,过量的氮、磷、微量元素等随动物粪尿排出,污染环境。本文对应用营养调控手段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减少氮、磷、微量元素等代谢产物随动物粪尿的排出量,防止环境污染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影响植酸酶作用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继能量、蛋白质之后的第三贵的养分,动物日粮中磷主要是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猪禽等单胃动物体内不分泌消化植酸的植酸酶,对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消化能力差,磷的利用率低。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植酸(Phytic acid)和植酸盐(phytate)是谷物饲料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磷是畜禽营养物质中功能最多的营养素之一。家畜必须从饲料中得到充足的磷,才能维持正常生命和生产活动,绝大多数单胃动物(猪、鸡等)不能充分消化利用植酸(Phytic acid)和植酸盐中的磷,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酸盐。这不仅增加了饲养成本,且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的磷的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植酸盐能络合某些营养物质,降低其在单位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率,因此也被看作是抗营养因子。这些负面的影响也解释了植酸对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ph…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家禽》2006,28(23):63-63
在动物饲养中对有限的磷源进行优化利用,需要详细了解动物对有效磷的需求量以及相关饲料成分中磷的可利用率。在肉鸭生长期,随肉鸭增重沉积的磷和从体内磷的排出量决定了有效磷的需求量。日粮中所需的有效磷浓度取决于饲料转化率。植物和矿物质饲料提供的有效磷主要取决于各自的可利用率。青年肉鸭每千克增重所含磷的量是5.0-5.5g,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磷是动物营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矿物质元素之一,既是机体的重要结构成分,又参与体内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发挥着其他任何元素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磷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由饮水和饲料供给。单胃动物常用植物性饲料中60%-80%的磷是以植酸及其盐类形式存在。以这种形式存在的磷很难被单胃动物利用,而且植酸也影响其他养分的利用,所以植酸被视为一种抗营养因子。植酸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磷的利用率;降低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影响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利用率;影响消化酶的活性等几方面。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鱼类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高于畜禽,为0.5%~0.6%,而鱼类消化系统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植酸结合态磷.目前水产养殖中常喂高鱼粉、骨粉含量饲料,而水产动物对鱼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动物饲粮主要是以植物饲料原料为主体配制而成的饲料类型.然而,植物饲料原料中的磷元素主要的存在方式是植酸磷.植酸磷不易被动物所利用,因此,为了满足动物对磷元素的需求,往往会在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等额外的磷元素,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增加了饲料成本,并且动物排到体外的磷元素也大大增加,既不经济也不利于环境保护.植酸酶是一种能够将植酸以及植酸盐分解为磷酸盐和肌醇的一类酶,饲粮中添加植酸酶能够提高动物对饲料中磷元素的利用.有研究表明,植酸酶还能够提高动物对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本文主要从植酸酶的作用和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猪生产的影响这两方面综述植酸酶的功效,以期为我国猪生产上减少其他磷元素等矿物质饲料提供依据,也希望能够为降低我国猪生产的饲料成本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畜禽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畜禽必须从饲料中摄取足够的磷 ,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和生产活动。在畜禽饲料中植物性饲料占很大的比重 ,虽然植物性饲料中磷含量较高 ,但是其中的磷 60 %~70 %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 ,(Nelson等 ,1 968) ,对于消化道内缺乏植酸酶的单胃动物来说 ,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为满足畜禽对磷的需要 ,往往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无机磷。这不仅造成磷资源的浪费 ,加大了饲料成本 ,而且大量的磷由粪便排出体外 ,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此外 ,由于无机磷酸盐中氟的含量容易超标 ,还常造成家畜氟中毒。因此 ,…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翔  陈代文 《饲料工业》2006,27(14):20-23
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含量相对较少,而其中约有60%~75%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Markus等,1999;Pasamontes等,1997;Ostanin等,1968;Nelson等,1968),饲料植酸中的磷必须在消化道内水解成无机磷酸盐才能被动物利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产生植酸酶,可有效地分解植酸磷并利用释放出的磷,利用率一般为60%,成年反刍动物可高达90%;而单胃动物缺乏能水解植酸的酶或其酶的活性极低(Pointillart等,1984;Markus等,1999),因而单胃动物对植物饲料中的磷利用率很低。研究表明,猪只能利用玉米中磷的10%~12%:利用豆粕中磷的25%~35%(Cromwell,1993)。典型猪13粮中磷的利用率只有15%,而85%的磷随粪便排出。  相似文献   

18.
植酸酶是一种水解酶,能降解植酸,生成无机磷和肌醇,并释放与植酸结合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主要添加于猪、鸡、鸭等单胃动物和水产类动物的饲料中,能有效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磷的含量及其生物学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中磷的含量及其生物学利用率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屠焰霍启光磷是动物的必需元素之一。实际上,动物体内每个活细胞的每一个能量转变都包含了形成或打破高能磷酸键。由于每个生理过程都包括失去或获得能量,因而磷具有极大的生理功能。相同数量不同来源的磷对动物...  相似文献   

20.
钙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缺乏这一元素动物生长缓慢,严重的会引起动物发病。目前我国大多数厂家配合饲料中加入磷酸氢钙原料,这是由于磷酸氢钙中磷、钙易被动物吸收。钙测定数值准确性直接影响饲料级磷酸氢钙指标,间接影响配合饲料中钙的指标。我国饲料级磷酸氢钙的技术指标中钙要大于21%,测定方法采用GB8258—87,该法是磷酸氢钙样品经过酸溶解,在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与Ca~(2 )络合,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此法简便、灵敏、适用,是测定饲料级磷酸氢钙的国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