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霉剂中丙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建立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霉剂中丙酸含量的方法。样品用水超声提取,经C18柱(150mm×4.6mm 5um)分离,通过紫外-可见检测器在210nm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0.5mg/mL~5.0mg/mL浓度范围内,丙酸浓度与峰面积的回归方程为:y=329.40x-12.281,相关系数r=0.9994,回收率98.6%~101.7%。对丙酸含量不同的防霉剂,与使用GB/T22145-2008(气相色谱法)相比,方法间的检测结果相对偏差为0.41%~1.13%。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测定防霉剂中丙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防霉剂中富马酸二甲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巴豆酸为内标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快速测定防霉剂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以DM-FFAP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0.25~3.0 mg/mL浓度范围内,富马酸二甲酯和巴豆酸的浓度比与峰面积比的回归方程为y=-0.0009 0.7174x,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5.0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n=6)为97.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3.26%.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好,可用于测定防霉剂中的富马酸二甲酯含量.  相似文献   

3.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沙格雷酯生产工艺中,乙醇、四氢呋喃、异丙醚、乙酸乙酯、丁酮5种有机溶剂残留的方法。采用AT.LZP-930型分析专用柱和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5种有机溶剂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溶剂对测定无影响,在测试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进样精密度试验的RSD值均小于3.0%,乙醇、四氢呋喃、异丙醚、乙酸乙酯和丁酮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95,2.83,0.95,1.43,2.68 mg/kg,回收率90%~103%。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沙格雷酯有机溶剂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三氟氯氰菊酯在绞股蓝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2.5%三氟氯氰菊酯水乳剂在绞股蓝上的残留动态。绞股蓝样品用丙酮和石油醚提取,毛细管柱分离,ECD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三氟氯氰菊酯的最小检测限为5×10-12g,在绞股蓝上的最低检测浓度为8×10-3mg/kg;三氟氯氰菊酯在绞股蓝上的半衰期约为5d,喷药30d后,在绞股蓝上的最终残留量未检出。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QuEChERS与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将处理好的蔬菜水果样品经乙腈溶剂提取后,用QuEChERS法净化,采用DB-1701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05~1.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7种农药残留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3,回收率为86.4%~110.2%,相对标准偏差为2.3%~7.1%(n=6)。本方法处理过程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好,适合蔬菜水果中多种农药残留定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HT-930型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白酒混标中醇类、酯类和有机酸类的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白酒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条件为柱温:初始50℃,保持4 min,以3.5℃/min的速率升至200℃,保留15 min;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40℃;载气(N2):2.6 mL/min;分流比5∶1。在此优化条件下,白酒中31种成分被有效分离。通过重复试验,绝对误差均小于9%,加标回收试验的回收率可达101.23%。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GA3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赤霉素(GA3)含量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水=3∶7(V∶V)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为235 nm。GA3的平均回收率为99.13%,方法检出限为0.09 mg/kg,定量限为0.12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测定马铃薯中的GA3含量。  相似文献   

8.
烟草中烟碱的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烟草中烟碱的存在形态、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得出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烟碱的方法,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法测定乳饮料中的甜蜜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气相色谱法测定乳饮料中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方法,利用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在硫酸介质中与亚硝酸反应后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用正己烷提取后,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8.59%~100.62%。同时讨论了硫酸以及亚硝酸钠的用量对回收率的影响。该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适用于乳饮料中甜蜜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初步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残留的微量硫酰氟的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orapak色谱柱,检测器为ECD检测器.在Porapak色谱柱上硫酰氟能较好地与空气组分分离.硫酰氟含量在0.001~1.0 mg/L时,其含量与其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小麦粉中硫酰氟含量为2.5×10-10时,回收率为90.0%,相对标准偏差为2.48%;含量为2.5×10-9时,回收率为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1.65%;在小麦粉中对硫酰氟的检出限(S/N=3)低于10-11,定量限(S/N=10)低于10-10,能满足硫酰氟残留量0.05 mg/kg(5×10-8)的检测要求.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1.
4种蛋白质饲料对幼龄獭兔饲用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定豆粕、玉米蛋白粉、棉粕、菜粕等4种蛋白质饲料在獭兔幼龄阶段的营养价值,试验以3月龄獭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测定、消化试验与饲养试验,比较分析了4种蛋白质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营养价值。结果显示:粗蛋白表观可吸收量以棉粕最高,为383.22 g/kg,分别比豆粕、玉米蛋白粉、菜粕多3.4,137.9,20.85 g/kg;必需氨基酸化学值指数(EAAI)与可吸收量指数均以菜粕最高,分别为1.18,0.047 5;干物质表观消化能以豆粕最高,为9.99 MJ/kg,分别比玉米蛋白粉、棉粕、菜粕高2.94,3.20,2.68 MJ/kg;豆粕的钙消化吸收最佳,消化率与表观吸收量分别为79.32%,18.59 g/kg,极显著高于棉粕,显著高于菜粕;玉米蛋白粉的磷消化吸收最佳,消化率与表观吸收量分别为63.82%,6.14 g/kg,极显著高于棉粕,显著高于菜粕;4个处理的日均增重、日均采食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以棉粕组日均增重最大,为26.64 g。棉粕可用作3月龄獭兔的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12.
以菜籽粕为原料,以水解度为衡量指标,对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进行水解菜籽粕。考察了不同料液比对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酶解菜籽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5时,水解度可达10%。对碱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联合水解菜籽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先用2400U/g碱性蛋白酶水解2h后,再用2400U/g的酸性蛋白酶水解4h,菜籽粕的水解度为15%。  相似文献   

13.
发酵温度和水分对菜籽粕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菌种对菜籽粕进行固态发酵,测定温度和水分对菜籽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发酵温度为30℃、35℃和40℃,水分含量为35%和40%。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菜籽粕品质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发酵菜籽粕的pH、酸结合力均极显著低于未发酵菜籽粕(P<0.01),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发酵菜籽粕(P<0.01);温度为35℃,水分为40%条件下发酵的菜籽粕pH最低,粗蛋白含量最高,酸结合力、粗纤维含量均较低,且显著低于未发酵菜籽粕(P<0.01),可作为菜籽粕发酵的适宜温度和水分。  相似文献   

14.
发酵菜粕流化干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发酵菜粕干燥工艺,利用流化床设备对其进行干燥研究。对干燥过程中定时采样的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得出干燥过程中发酵菜粕的干燥特性曲线,分析发酵菜粕在干燥过程中物料水分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120℃恒定干燥条件下,发酵菜粕的恒定干燥速率为82.62 kg/(m2 ·h),恒速干燥阶段蒸发的水分占总蒸发量的44.54%。该研究获得了发酵菜粕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为发酵饲料的流化床干燥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菜籽粕能够提高烤烟品质的效用机理,采用盆栽方法研究菜籽粕对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熟和未腐熟的菜籽对烤烟根际细菌、放线菌及真菌均有促进作用;对自生固氮菌、磷细菌和钾细菌的数量也有一定影响,但与施用菜籽粕对烤烟根际细菌总体数量的影响不完全一致;未腐熟菜籽粕对烤烟根际细菌具有一定的选择作用,从该处理烤烟根际分离到的有益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另外,腐熟菜籽粕对烤烟根际有益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促进作用,而未腐熟菜籽粕则不同。  相似文献   

16.
肉仔鸡饲料原料代谢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22日龄爱拔益加商品代肉仔鸡19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公母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以玉米、豆粕、棉粕、菜粕为基础原料配制的4种日粮。收集部分排泄物,测定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的AME和AMEn。结果表明:豆粕和棉粕中,公鸡的AMEn显著高于母鸡(p<0.05);试鸡性别对玉米和菜粕的AME和AMEn无显著影响(p>0.05);玉米、豆粕、棉粕、菜粕AME和AMEn利用率在公母鸡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AME和AMEn利用率在数值上有高于母鸡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8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的AME分别是14.82、12.10、11.17、9.79MJ/kg,AMEn分别是14.80、11.81、10.81、9.60MJ/kg。  相似文献   

17.
菜籽饼粕中蛋白质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菜籽饼粕的脱毒以及从中提取蛋白质的各种方法,综述了菜籽蛋白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水相酶解法和膜分离法在提取、分离菜籽蛋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改良的QuEChERS法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用于红甜菜中20种农药残留的联合测定方法。样品中农药残留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固相萃取去除杂质,过滤后经RTX-1色谱柱分离,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探讨了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条件,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及不同的净化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20种农药在0.01~0.50 mg/L(莠去津为0.03~0.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并且得到很好的分离;乙腈与样品的比例为1:2,多壁碳纳米管用量为10 mg的前处理条件下,红甜菜样品在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62.0%~11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9%~10.9%,检出限为0.12 µg/L~0.063 mg/L,定量限为0.4 µg/L~0.21 mg/L。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红甜菜中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多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以双低菜子脱皮脱脂粕为原料,在pH值为11的条件下,用NaOH溶液浸提4次,每次浸提35min,固液比为1∶12,浸提温度50℃,得到双低菜子分离蛋白。产品蛋白质含量达86.12%,其蛋白质提取率为24.35%,并能去除菜子中的硫甙、植酸等抗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