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是一种有效的亚麻育种方法,采用不同的亚麻品种进行了花药培养技术的研究.本试验进行了不同大小花蕾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研究,同时进行了低温预处理、暗培养以及不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影响的研究,本试验在达拉绕克市(俄罗斯)和波兹南市(波兰)进行.从本试验看出,小孢子的发育阶段与花蕾大小有关,同时与品种及栽培环境有关.对花蕾进行低温预处理不能增加愈伤组织的形成,花药培养的第一个月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可增加愈伤组织形成的频率,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LMA-1和Sh-2.  相似文献   

2.
采用内部简单序列重复(ISSR)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方法鉴定亚麻花药培养中得到的植株是否起源于小孢子。F1供试植株双亲间的多态性片段已被鉴别出来,它们在花药苗中的分离模式被用来分析这些植物的起源和确定由同一愈伤组织分化出的花药苗的同源性。运用一种ISSR引物(UBC889)和两种RAPD引物(UBC556和561)进行鉴定,16个植株中,有12个明显来自于小孢子。来自于相同愈伤组织的植株在5个多态性位点有着相同的PCR模式,因此认为这些植株极有可能来自于相同的小孢子。因此,建议用形成根的愈伤组织的数量来描述亚麻花药培养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内部简单序列重复(ISSR)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方法鉴定亚麻花药培养中得到的植株是否起源于小孢子.F1供试植株双亲间的多态性片段已被鉴别出来,它们在花药苗中的分离模式被用来分析这些植物的起源和确定由同一愈伤组织分化出的花药苗的同源性.运用一种ISSR引物(UBC889)和两种RAPD引物(UBC556和561)进行鉴定,16个植株中,有12个明显来自于小孢子.来自于相同愈伤组织的植株在5个多态性位点有着相同的PCR模式,因此认为这些植株极有可能来自于相同的小孢子.因此,建议用形成根的愈伤组织的数量来描述亚麻花药培养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讷16、克新16、克新13和西北果4个马铃薯品种或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接种前花蕾经2~8d、4℃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其中以2~4d处理的效果最好,接种后经24~48h、32℃热激处理有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试验还对低温预处理和热激处理相配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配合处理的效果好于单独处理,单独热激处理的效果好于单独低温预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配合纤维用亚麻常规育种、加速亚麻育种速度,以适应亚麻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于1976-1978年进行了纤维用亚麻花药培养试验,初步得出MS培养基是诱导亚麻花药愈伤组织较好的一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枇杷花药胚状体诱导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五星’枇杷花药为外植体,研究小孢子发育时期、低温处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横径存在对应关系,横径为4.68~5.28 mm的枇杷花蕾处于单核靠边期,此时期的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25.05%;经4 ℃低温处理2 d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69.93%;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2,4-D 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8.22%;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的最适培养基为MS+ZT 0.05 mg/L+NAA 0.01 mg/L+IBA 0.05 mg/L,胚状体诱导率为25.56%。  相似文献   

7.
提高水稻花培育种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个杂交组合F1代的花药培养,探讨了花培材料不同低温处理、不同诱导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不同添加物以及培养条件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可提高花培的诱愈率,以8℃、8 d处理效果最好;改良N6培养基+YD2处理为粳稻、偏粳材料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MS培养基+FH4处理为粳稻、偏粳材料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多效唑(MET)对绿苗分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水解乳蛋白(LH)等有机附加物对多数材料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都有一定的作用;光、温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筛选的所有培养基中,Bs培养基在亚麻花药培养中是最佳培养基[;]。我们曾研究了B。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蔗糖浓度和附加物在亚麻花药培养中的作用,也曾经在Bs培养基上培养未成熟花粒粒,结果没有形成愈伤组织。证明了B。培养基和亚麻花药药壁因子的联合效应对亚麻花粉核的启动起着主导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微量元素在联合效应中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本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是6404-567X*。ltasa的F;代,取材于温室。试验一:把B。培养基中的微量元素逐一去掉,配制成系列缺素培养基。各培养基均以不缺素…  相似文献   

9.
温度预处理对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原始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phureja-S.stenotomum(PHU-STN)杂种无性系BD10-7和BD29-1的花药为试验材料,研究温度预处理对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过程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的影响。预处理采用4℃低温、35℃热激分别进行暗培养24h、48h、72h,预处理后在22℃条件下进行花药培养,以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指标探求最佳的预处理方法和水平。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48h后接种花药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两个材料接种后进行热激处理愈伤组织诱导率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以热研2号柱花草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 、培养基以及低温预处理等对柱花草花药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柱花草花药培养体系,获得再生植株,为柱花草倍性、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材料。结果表明:花药4 ℃低温预处理24 h诱导效果较好;N6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MS培养基好;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N6+2,4-D 0.5 mg/L+KT1.0 mg/L;分化培养的最佳组合为MS+NAA 0.2 mg/L+6-BA 3.0 mg/L。  相似文献   

11.
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份本地主栽长茄品种为试材,对二倍体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份材料可诱导出愈伤组织,‘黑金刚’长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3个/蕾;单核期小孢子是诱导愈伤组织最佳时期;4~6d蔗糖饥饿结合35℃高温预处理是小孢子脱分化的必要条件;愈伤组织诱导与培养分3段进行,先以1.5 NLN培养基附加甘露醇90g/L、2,4-D 0.5 mg/L、NAA 0.2 mg/L、6-BA 0.2 mg/L 35℃暗培养4~6d,接着添加等体积60g/L蔗糖培养基25℃暗培养3d,再均分成2皿,每皿添加等量30g/L蔗糖的培养基,25℃暗培养5~10d肉眼可见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单株小孢子培养的再生效率,以大麦品种花30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研究了离体穗、离体小花预处理时间和诱导培养基中无机氮、有机氮含量以及添加PEG对愈伤组织产量、绿苗产量和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穗5℃处理19 d的愈伤组织和绿苗产量及再生能力均优于32 d的,离体小花预处理1~2 d可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绿苗的分化;降低无机氮浓度[KNO_3降至707.5 mg·L~(-1),(NH_4)_2SO_4降至115.75 mg·L~(-1)]可提高愈伤组织和绿苗产量及再生能力;提高有机氮浓度(谷氨酰胺从400 mg·L~(-1)提高到1 600 mg·L~(-1),水解酪蛋白从100 mg·L~(-1)提高到400 mg·L~(-1))可增加小孢子愈伤组织和绿苗产量;培养基中添加4%PEG可提高小孢子愈伤组织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白芦笋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芦笋的4个基因型为试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成功诱导愈伤组织发生起关键作用;花蕾长度为2.1~3.1mm时,大部分的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或双核期,最易培养出愈伤组织;游离小孢子培养于含有NAA2.0 mg/L、6-BA 1.0 mg/L液体培养基中,产生愈伤组织效果最好;游离小孢子来源的愈伤组织通过转瓶培养和植株再生诱导,能分化出无根绿芽。  相似文献   

14.
亚麻花药在附加1mg/L2.4_D、0.5mg/1KT的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46.2%,低温预处理亚麻花药一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产质量。亚麻花药双层培养的效果明显的好于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15.
以籼粳杂交(沈农265/R99)F1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对低温预处理、不同基本培养基、基因型、不同激素配比等影响花药培养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低温处理时间沈农265/R99 F1的愈伤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花药培养力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低温预处理7 d的花药培养效果最好。(2)3个基因型的愈伤诱导率、绿苗分化率以及花药培养力差异很大,沈农265/R99适合在SK3培养基上培养,沈农265适合在改良N6培养基上培养,R99适合在M8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基与基因型存在互作效应。(3)沈农265/R99F1花药诱导愈伤的最佳的激素配比为2,4-D(2 mg.L-1)、NAA(1mg.L-1)、KT(0.5 mg.L-1)。  相似文献   

16.
亚麻花药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配合纤维用亚麻常规育种、加速亚麻育种速度,以适应亚麻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于1976—1978年进行了纤维用亚麻花药培养试验,初步得出MS培养基是诱导亚麻花药愈伤组织较好的一种培养基。 1977年从花药中诱导出第1棵绿苗。  相似文献   

17.
北方粳稻花药培养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着重从接种材料类型、花粉发育时期、低温预处理、去分和分化培养及其成分以及它们对花粉植株秧苗素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北方粳稻花药2技术的几个关键性环节,使粳稻花药培养效率大大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类型的粳稻接种后都能成功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和长成植株。但杂合程度高的材料诱导频率明显高于纯合品种;接种花药小孢子发育时期以单中、晚期诱导效率最好;整株取下进行5 ̄7℃低温预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以栽培种花生为材料,开展花生单倍体培养的前沿性探索,包括离体花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幼芽、再生苗培养、再生植株倍性鉴定和嫁接移植等研究。通过比较外植体灭菌时间、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再生培养基和再生植株创制培养条件等试验,筛选出适合花生花药培养的方法:1% NaClO消毒灭菌9 min,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采用B5N1、B3N1培养基,再分化培养采用B5N1-2培养基,再生苗培养采用SG培养基。本研究获得1株花药培养的再生植株,编号为15B8-8。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鉴定结果表明,该植株具有20条染色体,其中9条为A染色体、11条为B染色体,是第一例来自栽培种花生花药培养的单倍体植株;研究还表明,汕油52花生品种具有较强的花药培养力,有潜力作为花生花药培养的“桥梁品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水稻培矮 64S花药培养的几个条件 ,认为低温预处理天数以 7- 8天为宜 ,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宜采用N6或SK3。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镜检花粉各发育时期及其与花蕾、花药形态的相关性,探讨了花生基因型、液体培养基及附加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蕾纵径长为2.48~2.96mm,小孢子基本处于四分体时期;长度在3.26~4.16mm时,以单核期为主;5.38~9.9mm,为双核期。在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取材诱导率最高,达9.38%。本实验所用的六个花生品种中,四粒红的单蕾产胚数最高,达到0.1个胚/蕾 (MS培养基) 和0.05个胚/蕾(NLN培养基);在附加4mg/L2,4-D,3mg/L6-BA和0.3mg/LNAA改良的MS液体培养基上且当小孢子密度为2.5×105个/mL时,花生品种四粒红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