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蜂毒肽的结构、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毒肽 (melittin)亦称蜂毒溶血肽 ,是一种昆虫抗菌肽 ,是意大利蜂蜂毒的主要成分之一 ,占蜂毒干重的 5 0 % ,是蜂毒中的主要多肽成分 ,不仅具有抗菌、消炎、抗关节炎等作用 ,对辐射还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可使受辐射动物的生存率提高2 0 %~ 6 0 % [1] 。近年来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毒的作用 ,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 蜂毒肽的结构蜂毒肽由 2 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是由蜜蜂毒腺中合成的蜂毒肽前体蛋白 (promelittin)经二肽蛋白酶水解而成的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 84 9,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为 :甘 -异亮 -甘 -丙 -缬 -…  相似文献   

2.
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昆虫毒素,包括多肽类、酶类和非肽类物质。对近年来蜂毒化学成分及分离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了解蜂毒的成分研究及其高纯度组分的获取方法,为蜂毒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引言蜂毒,依每个人的敏感性和被蜂螫的数量,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是由一些已查明的成份引起的,因此,把蜂毒或蜂毒的部分成份用于医疗目的是可能的。为此必须开发出适当的方法收取蜂毒,供脱敏和蜂毒生化特性以及可能的医疗用途研究使用。为此,本顿(Benton)等人研制了一种采用电击刺激蜜蜂螫刺行为的装置。用这种装置可采集到大量的蜂毒,但此方法会引起蜜蜂强烈的反应,使得在蜂群附近的人或动物有受蜂螫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制了下述的取蜂毒装置。  相似文献   

4.
人体蜂毒过敏和中毒急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蜂毒属于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通常由工蜂毒腺分泌、螫器官排出,通过体液和神经传递,作用于神经、血液等组织器官,具有显著的亲神经特性和溶血等作用.小剂量蜂毒是治疗疾病的良药,临床上,全蜂毒及其组分对神经系统(如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肢体麻木、面神经麻痹)、血液系统(高血脂)、运动系统疾病(如风湿、类风湿、肩周炎)和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风湿和类风湿的治疗最为普遍,还具有抗辐射和调节免疫作用.目前,利用蜂毒刺激--应激反应等生物学原理,辅助治疗肝病、糖尿病以及某些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5.
蜂毒(Honey bee venom)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生物制品,其中蜂毒多肽(Melittin)、蜂毒明肽(Apamin)及磷脂酶A是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临床资料表明,蜂毒对三叉神经痛、头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其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应用化学刺激法及电刺激法研究了蜂毒的镇痛作用。同时,测定了它的急性毒性。并以吗啡、安替比林作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6.
蜂毒是蜜蜂工蜂毒腺分泌出来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蜂毒肽、蜂毒明肽、肥大细胞脱粒肽等多肽类;另外还有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2等50多种活性酶类,以及组织胺、多巴胺等生物活性物质。蜂毒中研究较多的是蜂毒肽,它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两亲性细胞毒肽。蜂毒肽占蜂毒比重的45~50%,是蜂毒中的主要功能物质。蜂毒肽呈碱性和正电性,易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左右,具有消炎、降压、镇痛、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辐射、抗菌、抗病毒(如抗HSV—l病毒、抗HIV)、抗风湿性关节炎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1-2]。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抗肿瘤、抗艾滋病毒的作用,引起了人们  相似文献   

7.
蜂毒是一种天然生物毒素,主要成分包括蜂毒素、蜂毒肽、蜂毒明肽等。近年来,蜂毒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蜂毒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这些药理作用使得蜂毒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药理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蜂毒——蜂毒素——工蜂毒腺的分泌物。它的化学成份是由蛋白质和18种复杂的氨基酸组成,它还含有2种活性酶——磷酸化酶A和透明质酸酶及乙酰胆硷、组胺等另外一些化学元素。治疗作用取决于蜂毒的数量和螫刺的部位以及机体的敏感程度。作为  相似文献   

9.
蜂肽抑制肿瘤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肽是从蜂毒中分离出来以多肽溶血毒Melittin(或称蜂针素)为主的制剂,已除去了蜂毒中引起过敏的高分子量组份——透明质酸酶及磷酯酶A_2。国外类似的制剂有英国BVV药厂的Melittin,苏联的Aplite。为了进一步探索蜂毒应用的医疗途径,几年来我们在对蜂毒的主要分离组份——蜂肽进行了分子量测定,氨基酸顺序分析,N-端测定并与Melittin标准品(美国SIGMA公司)对照一系列生化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抗幅射,抗凝血,抗炎症、抗细菌(尤其是对青霉素有抗药性的金黄葡萄球菌)、抗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钱锐与云南农业大学的杨瑞瑜、彭和录等同志协作,进行了蜂肽的降高血脂症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蜂肽是从蜂毒(Apis welligera)分离出的血脂多肽组份制剂,连续肌肉注射高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症兔子模型15天后,胆固醇下降了22.5%,甘油三酯下降了50%,其中两组(10只)已恢复正常,显示了高效速效的治疗作用,这不仅是高血脂症病人的  相似文献   

11.
正蜂毒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战胜疾病的珍贵武器,在临床上有广泛的用途,良好的疗效,但其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的确,在蜂毒应用的实践中,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最大的风险,也是蜂毒最大的毒、副反应。因此掌握好蜂毒过敏反应的应对措施,是开展蜂毒治疗的前提。一、蜂毒过敏反应的表现特点对于蜂毒这种天然生物毒素,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过敏者,虽然注射用蜂毒经过精制,去除  相似文献   

12.
抗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中药方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毒素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在体内或体外生长时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蛋白质性毒素,按其对热的耐受性还可分为热敏感肠毒素(LT)和热稳定肠毒素(ST) .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ST)由分子量不足5 000的多肽组成,无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3.
鸡蛋所含的营养物质 所有的禽蛋类(包括鸡蛋)都属于酸性食物。一个鸡蛋去掉壳和“内膜”(中药名称叫做“凤凰衣”)之后,在外面裹着一层厚厚鸡蛋白或称鸡蛋清,鸡蛋白是由三层成份组成的,其外层及内层都比较稀薄,而中层因含有0.3%粘蛋白,故而较为粘稠。每100克中约含有蛋白质10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3克(详见表1)。按水份和固形物所占比重,则含水份88%,固形物12%,固形物中大约90%是蛋白质,内有:卵蛋白质占75%,卵类粘蛋白占15%,卵粘蛋白占7%,伴白蛋白占3%。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中国生化学会“毒素研究和利用”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6日——11日在福建邵武召开。会上有关专家作蜂毒组分、药理和应用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重视关注。中国生化学会毒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运聪副研究员在闭幕式上指出,开发利用我国600万群蜜蜂蜂毒资源是一项很有前途的事业。预计不久将来蜂毒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15.
禽类防御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有机体合成的内源性抗微生物多肽具有广谱、高效的抗微生物活性,是其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成份。近二十年来已发现120多种抗微生物多肽。防御素(defensins)是其中的一个大家族。防御素是一类富含精氨酸的抗微生物肽,其分子内含有由6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三对二硫键,根据其分子内二硫键的连接位置不同可分为α-防御素和β-防御素。  相似文献   

16.
影响蜂毒采集的因素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凤阳:233100)余林生在众多的蜂产品中,蜂毒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产品之一。蜂毒作为一生物毒素,其药理作用的高效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其应用价值。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蜂毒及其制剂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  相似文献   

17.
正炭疽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炭疽的研究者多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炭疽疾病进行研究,即炭疽杆菌的基因组、炭疽杆菌的荚膜及炭疽杆菌的毒素。炭疽杆菌的基因组由染色体及两个大质粒(p XO1和p XO2)组成,这两个大质粒含有炭疽芽孢杆菌的两大毒力因子,即炭疽毒素、抗吞噬荚膜多肽的编码基因,美国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蜂毒生产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毒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蜜蜂产品。蜂毒主要应用于各种炎症,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更显著。此外,蜂毒还具有抗辐射、抗癌、脱敏等作用。蜂毒生产可以不影响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主要产品的生产。本文将系统地介绍蜂毒生产的原理方法以及有关的基础知识。一、蜂毒的理化性质蜂毒是由工蜂毒腺和碱腺分泌并贮藏于毒囊中的挥发性液体,在蜜蜂螫刺行为中由螫针排出体外。天然蜂毒是一种半透明、黄色、微苦、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比重1.1313、pH 值5.5,常温下很快挥  相似文献   

19.
<正>蜂毒(bee venom)是蜂类尾部毒囊分泌的毒液,蜂螯伤动物皮肤时注入毒液而引起的中毒。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含多肽类,如蜂毒肽(melittin),蜂毒明肽(apamin),MCD-肽(mast cell degganulating peptdge),组胺肽(histapeptide);酶类,如透明质酸酶和磷脂酶2;非肽类物质,如组织胺、儿茶酚胺及其他生物胺等。人和多种畜禽被蜂螯伤都可引起局部或全身中毒,局部可引起疼痛、水  相似文献   

20.
骆尚骅 《中国蜂业》2001,52(5):29-30
蜂毒是由非挥发性的蛋白质和挥发性的有机物组成的有毒的水溶液 (Brown 1 985 )。当人体被蜂螫时 ,蜂毒经螫针进入人体 ,引起疼痛 ,发红和局部水肿。螫针和蜂毒是蜜蜂防止其它动物 (包括哺乳动物、其它脊椎动物和昆虫 )偷盗蜂蜜的主要的、也是唯一的武器。蜜蜂将毒液贮存在螫针基部的毒囊内 ,毒囊内的毒液约有 3-4 μl。这些量的毒液可使小动物和小型的无脊椎动物中毒致死 ;然而对于人类 ,除了那些对蜂毒高度过敏者外 ,不会发生中毒致死的事件 ,所以 ,通常情况下遭受 1 0~ 2 0只蜜蜂螫刺后 ,不会使人出现严重的病症。养蜂者经常被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