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农产品价格疲软的市场环境下,探索物理方法防治龙眼害虫,减少农药使用和施药人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是龙眼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电子灭蛾灯控制龙眼害虫试验的结果表明,电子灭蛾灯诱杀的龙眼害虫多达6目15科28种,对龙眼主要害虫金龟子、毒蛾、尺蠖的控制效果达88%以上,而对天敌的伤害很轻。  相似文献   

2.
电子灭蛾灯     
"东方红"牌电子灭蛾灯是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经多年对害虫的趋光性研究而精心开发的一种无公害的高效杀灭多种农林害虫的新产品。该产品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特性,选用对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光源与波长,引诱害虫扑  相似文献   

3.
该文阐述了用生物农药和一批高效低毒农药替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用振频式电子灭蛾灯等物理机械和性引诱剂杀灭害虫方法。  相似文献   

4.
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属于干热地带二半山区,农作物因品种单一,大小春常年旱作、连作,农作物虫害发生严重,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近几年通过引进的电子灭蛾灯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中取得的效果阐述一些观点,以期在经后的害虫防治中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属于干热地带二半山区,农作物因品种单一,大小春常年旱作、连作,农作物虫害发生严重,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近几年通过引进的电子灭蛾灯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中取得的效果阐述一些观点,以期在经后的害虫防治中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一、防治原则柑橘是鲜食果品,在防治病虫害时应大力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电子灭蛾灯、性诱剂、糖醋酒液等诱杀柑橘害虫;推广使用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提倡果实套袋,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在柑橘采摘前30天内禁止喷施农药。  相似文献   

7.
通过林间调查、佳多智能虫情测报灯诱蛾,结合害虫采集与室内外饲养、鉴定,害虫种类检索等方法确定漯河市杨树主要食叶害虫有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等11种,优势种是杨小舟蛾。列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的防治时间,并提出其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力牌光控雨停电击式杀虫灯是由湖北省荆州顺迪杀虫器械厂生产的一种全自动杀虫灯。该灯杀虫谱广,杀虫量大,对农业、林业以及仓储、酒业酿造等方面的害虫均具诱杀效果。电击式杀虫灯对天敌伤害少,可有效保护天敌,维持田间生态平衡。该灯对地下害虫金龟子、蝼蛄、地老虎,麦类害虫粘虫、麦蛾,水稻害虫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叶蝉,棉花害虫棉铃虫、烟青虫、红铃虫、盲椿象、造桥虫,杂粮害虫玉米螟、高粱条螟,大豆害虫食心虫、豆大蛾,蔬菜害虫菜蛾、菜螟、甜菜夜蛾、白飞虱、斜纹夜蛾、突背斑红蝽、桃蛀螟,森林害虫松毛虫…  相似文献   

9.
吕军  胡靖  汪洋  刘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80-9782,9932
[目的]建立基于Snake模型的水稻灯诱害虫轮廓提取方法.[方法]在matlab编程环境下,以3种常见水稻灯诱害虫(大螟、二化螟和直纹稻弄蝶)不同姿态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贪婪算法的Snake模型水稻灯诱害虫轮廓提取方法.[结果]首先选择不同姿态害虫的初始轮廓和能量权重;其次采用贪婪算法成功提取不同种类、不同姿态的水稻灯诱害虫轮廓;最后设计了GUI操作界面.[结论]该模型为带有虫体残缺、姿态各异的灯诱害虫形态特征提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佳多频振式诱蛾杀虫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杀虫灯能诱杀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粘虫、二化螟、稻叶蝉、稻蝽类和金龟子等水稻上主要害虫,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分别占诱杀主要害虫数量的66.19%和30.88%;平均每天每盏灯诱杀水稻主要害虫61.96头。灯控区较非灯控区加权平均施药次数减少1.87次,减少成本投入457.24元/hm2。加权平均产量为8 715.75 kg/hm2,较非灯控区平均单产7 918.05 kg/hm2缩值后增加638.16 kg/hm2,增产10.08%。灯控区危害程度明显减轻,高峰期危害时间相对缩短,损失降低。  相似文献   

11.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进行诱集,结果表明该杀虫灯可诱集到30种左右的昆虫,对主要水稻害虫均有诱集作用。通过将灯控施药区、灯控不施药区、非灯控施药区、非灯控不施药区4种处理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发现灯控施药区与灯控不施药区防效差异不显著,防效均达80%以上,而与非灯控不施药区差异显著。此杀虫灯虽对天敌有一定诱集作用,但对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明显。通过对4个处理地的水稻产量比较及灯诱与化防成本计算,该杀虫灯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可用于水稻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设施菜田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效果及害虫扑灯节律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频振式杀虫灯(灯高0.8 m和1.3 m)进行了5 d诱杀设施菜田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诱杀的害虫涉及6目21科34种;灯高0.8 m诱杀害虫数量显著大于1.3 m的;20:00~21:00害虫扑灯最活跃;高1.3 m灯下益害比值(0.0809±0.0146)显著大于高0.8 m灯(0.0542±0.0081)。提出了评价杀虫灯诱杀昆虫能力的时间参数"扑灯中时间MTDL50"和"扑灯黄金时间GTDL61.8",高0.8 m灯下害虫扑灯中时间是21:06:25,黄金时间22:10:08;高1.3 m灯下害虫扑灯中时间是21:02:46,黄金时间22:07:54。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100W白炽灯较15W和40W的白炽灯对各种曲虫的诱集力为强。其灯下诱集量依次为:药材甲>谷盗类>黄斑露尾甲>蚕豆象>其他曲虫。还就白炽灯在曲虫防治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2002-2005年开展的《丰台区观赏植物病虫害普查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中,共普查全区5个乡镇中3个农业生态观光园、45个花场(圃),普查面积297.43hm2。基本查清了丰台区主要观赏植物2000多种以及279种病虫害在丰台区的发生、分布情况,新发现苏铁小灰蝶、双斑锦天牛、西花蓟马和香蕉穿孔线虫四个病虫。对苏铁小灰蝶、双斑锦天牛、月季根癌病等重点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发生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实际推广应用。首次在本区观赏植物上使用佳多虫情测报灯用于害虫的监测,使用方便,效果明显。该项技术在丰台区及其它区县全面推广应用,三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3333.3hm2,新增经济效益3656万元。  相似文献   

15.
棉花生育状态模型在棉虫综防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棉花生育状态模型在棉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调查结果表明 :与村民传统的治虫对照区相比 ,在以棉花生育状态指标作为指示信息进行棉虫综合防治的处理区内 ,棉叶螨为害株率降低了 3 5.6个百分点 ,伏蚜卷叶株率下降了 8.40个百分点 ;盲蝽象、玉米螟和棉铃虫的累计虫量分别下降了 91 .3 5%、93 .96%和 62 .1 6% ;天敌数量上升了 2 1 .65% ,治虫次数减少了 64.1 8% ;治虫费用下降了 58.2 6% ;棉花理论产量增加了 1 6.0 0 %。  相似文献   

16.
在设施番茄栽培环境下,采取5点取样法调查黄板诱集的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群落特征指数对昆虫各群落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昆虫各群落特征的时间动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设施番茄诱集昆虫隶属7个目16个科。其中粉虱科Aleyrodidae为优势害虫;在天敌昆虫中蚜小蜂科Aphelinidae为优势种。设施番茄的害虫防治可以分为2段,其中番茄生长初期应充分发挥天敌昆虫的生物防治作用,但是番茄生长中后期,随着害虫数量的剧增,昆虫群落极为不稳定,此时应以化学防治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矮化密植苹果园优势病虫种类、主要天敌种类、主要病虫发生危害规律、覆草园天敌种群变化的系统调查研究,通过设置频振诱虫灯诱虫试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及生物源农药筛选试验,制订出了适用于矮化密植苹果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实施该项技术后,病虫危害降低3倍以上,果品经检测无农药残留,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2类转基因抗虫棉和4个不同类型的推广品种为材料,于2002~2003年,对各供试材料的经济性状、农艺性状、早熟性和抗红铃虫性等进行了全面鉴定。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4次;抗红铃虫鉴定试验在网室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抗虫棉尤其是抗虫杂交棉丰产稳产性好,在较一般棉田减少化学治虫70%左右条件下仍能获得高产,比非抗棉推广品种增产极显著。抗虫棉的纤维品质优良,抗虫性强,早熟性好,培育和推广抗虫棉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控制茶叶病虫害的危害,以湖北省宜都市全福合作社为研究对象,2015年进行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工作。结果表明,该工作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融合,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落到实处,实现了减轻病虫危害的目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黄光灯矩阵灯光防治棉田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矩阵黄光灯诱杀到6种盲蝽,诱杀效果高于原色灯对照2.86倍,提升黄光单灯诱杀效果2.70倍;与原色灯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50%,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75倍,与农药常规防治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25%,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41倍,表明矩阵黄色光具棉盲蝽防治专用性特点和避免误杀其他有益昆虫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