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欧美杨107为试材,在进行硫酸盐法制浆后,采用木聚糖酶进行预漂白试验,探讨通过对杨木浆木聚糖酶漂白时酶用量、温度、处理时间、pH值以及浆浓的筛选,摸索出其漂白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1)木聚糖酶可以影响杨木浆的卡伯值和粘度;(2)木聚糖酶对杨木硫酸盐浆处理的最佳条件是酶用量为5 wU·g-1、温度为50℃、时间为90 min、pH为6.0和浆浓为8%.(3)酶用量和pH值对卡伯值和粘度的影响比其它因子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邵武纸厂的D1/C段有效氯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在马尾松硫酸盐法纸浆OD1/CEopD2漂白工艺过程中,进行了碱性木聚糖酶辅助漂白(X)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有OD1/CEopD2漂白流程相比,碱性木聚糖酶用量为5.50 IU.g-1,在其它漂白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OXD1/CEopD2漂白流程,马尾松硫酸盐浆漂后白度由85.3%(ISO)提高至87.3%(ISO);在漂后浆目标白度为85%(ISO)时,与OD1/CEopD2漂序相比,OXD1/CEopD2漂序的D1/C段有效氯用量减少31%,漂白废水中AOX可降低25%。  相似文献   

3.
对马尾松热磨机械浆(TMP)进行了过氧化氢(H2O2)、甲脒亚磺酸盐(FAS)单段漂白以及H2O2-FAS两段漂白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H2O2漂白马尾松TMP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H2O2用量2.5%,NaOH用量1.3%,Na2SiO3用量2.5%,浆浓20%,温度80℃,时间60min;FAS漂白马尾松TMP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FAS用量2.5%,NaOH用量0.625%,浆浓15%,温度80℃,时间75min。H2O2、FAS单段漂白后纸浆白度分别为72.6%ISO和58.2%ISO,H2O2-FAS两段漂白后纸浆白度可达76.3%ISO。  相似文献   

4.
嗜碱芽孢杆菌木聚糖酶在苇浆漂白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嗜碱芽孢杆菌NT-9产生的木聚糖酶对苇浆进行生物漂白预处理,并分析了酶处理苇浆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酶剂量5-25IU·g-1样品、50℃、pH8.6条件下处理120min,苇浆失重率随酶剂量的增加而上升,苇浆的白度也有一定提高。X-衍射分析显示,酶处理苇浆纤维的相对结晶度降低了2.43%,扫描电镜也证实酶处理苇浆纤维表面形貌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玉米芯酶解糖化条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木聚糖酶酶解玉米芯的最适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利用木聚糖酶对经2ml/LHCl预处理的玉米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酶解糖化,研究结果表明:在pH5.2的Na2HPO4一柠檬酸缓冲体系中、木聚糖酶用量150IU/g玉米芯、酶解温度45℃、摇床转速120r/min、酶解时间12h,酶解液溶出还原糖量、总糖量分别达到42.35%和46.59%,其中预处理溶出还原糖量、总糖量分别为21.69%和30.00%;且在最适酶解工艺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酶解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真菌和细菌木聚糖酶对碱法稻草浆进行漂白处理,结果表明,在细菌木聚糖酶处理时,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白度和强度都相应有所增加,但经过次氯酶盐补漂后,真菌木聚糖酶比细菌木聚糖对白度提高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生物法提取桑皮纤维漂白工艺的研究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物法提取桑皮纤维的最佳漂白工艺。【方法】采用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碱(NaOH)用量、漂白剂(H2O2)用量、水料比、漂白温度及漂白时间对生物法提取桑皮纤维漂白的技术参数。【结果】(1)各因子对纤维白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漂白温度>漂白时间>碱用量>漂白剂用量>水料比,漂白温度是漂白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素。(2)因子交互效应分析显示,碱用量与漂白温度、漂白剂用量与漂白时间、料水比与漂白时间通过互作产生了增白效应。【结论】通过对纤维白度模型的优化,得到的最佳漂白工艺参数为:碱用量2.05 g/L,漂白剂用量6%,水料比16.7∶1,漂白温度112℃,漂白时间125 min。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纤维白度可达75.0以上,经反复试验验证,该工艺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的木聚糖酶及其生物漂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生物用来代谢木聚糖的酶系是研究自然界中第 2种最丰富的多聚糖 (木聚糖 )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 ,国际上对微生物分解木聚糖系统的研究日益关注 ,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不同条件下微生物木聚糖酶的诱导产生和调节机制 ,酶的提纯、鉴定 ,木聚糖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和表达 ,以及木聚糖酶在加工工业上 ,尤其是纸浆漂白方面的应用 .该文综述了木聚糖复杂的结构 ,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生物合成、固定化、固态发酵、酶的协同作用、基因的分子克隆以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并简要综述了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生物漂白机制、选择标准以及木聚糖酶技术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9.
硫酸盐法竹浆无元素氯漂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硫酸盐法竹浆低二氧化氯用量的DQP漂白中各个漂段的影响因素,并对D段终点pH值、Q段EDTA用量以及P段MgSO4用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D段终点pH值为4,Q段EDTA用量为0.2%,P段MgSO4用量为0.02%(以Mg2+计),DQP漂白效果较好.仅用1.5%的有效氯(0.57%的ClO2)和1.5%的H2O2,就可将硫酸盐竹浆漂到83%ISO的白度.还对竹浆DQP和CEH漂白的漂终结果、纸浆强度性质以及废水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CEH漂白相比,DQP漂白浆的白度稍低,但白度稳定性好,纸浆粘度高,强度性质较好,对环境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日本落叶松的纸浆物理性能,该文以日本落叶松AS-AQ浆为原料,对纸浆的漂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KP浆的漂白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CEH三段漂白中,最佳有效氯用量为8%,NaOH用量为2.5%,漂白纸浆的白度可达到73%(ISO).在CDEHD漂白中,最佳有效氯用量为9%,EH段NaOH的合理用量为2%,纸浆白度能够达到7.9%(ISO).在D/CE1D1E2D2和DE1D1E2D2漂白中,当总有效氯用量为7.9%时,两种漂白流程都能将纸浆漂到83%(ISO)的高白度.采用过氧化氢加强氧漂再加两段过氧化氢漂白的漂白流程(即OPQP1P2)可以将白度为27%(ISO)的纸浆漂到76%(ISO).无论是漂白浆还是未漂浆,AS-AQ浆的聚合度都在KP浆之上.   相似文献   

11.
孙素玲  吴昊  李贤  张干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460-5462
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花生粕,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水解时间、花生粕质量分数、酶用量、温度、pH等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 8.5,反应体系中花生粕和酶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7%,酶解时间4h.在此条件下花生粕蛋白的水解度可达29.18%.  相似文献   

12.
内切β-1,4-木聚糖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明显改善麦类的营养价值,显著提高畜禽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用在纸浆漂白中可减少漂白剂的用量并提高纸张质量.利用透明圈法从长期排放食堂锅炉污水口污泥中筛选分离到一株产内切β-1,4-木聚糖酶的细菌菌株,该菌株菌体呈长杆状、革兰氏染色可变、兼性厌氧、产芽孢(次端生、孢囊膨大),鞭毛周生,命名为A3.据部分片断长度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发现分离菌株与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最为相近.A3菌株所产内切β-1,4-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5.0~7.0,pH 7.0条件下该酶在50℃下稳定,40℃条件下该酶在pH 4.0~10环境中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将Plackett-Burman因素水平设计应用于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以研究大豆分离蛋白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水解产物的亚铁还原能力来确定其抗氧化活性的强弱,以此确定最佳水解工艺条件 为:反应温度72℃,底物浓度9%,酶用量(E/S) 1%,pH 7.0,水解时间5h.采用最适水解工艺条件得到水解...  相似文献   

14.
朱新鹏  张恒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81-2084
研究了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法水解蚕蛹蛋白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研究温度、脱脂蚕蛹粉浓度、水解时间、加酶量、酶质量比(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蚕蛹蛋白水解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脱脂蚕蛹粉浓度30 g/L,水解时间6h(其中碱性蛋白酶的水解时间为4.5 h,中性蛋白酶的为1.5 h),加酶量3%,温度55℃,酶质量比3:1,碱性蛋白酶处理时pH9.0、中性蛋白酶处理时pH7.5.在此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水解度可达22.99%.  相似文献   

15.
黄靖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445-5447,5451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与乙醇浸提法相结合从苦丁茶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0.5 g苦丁茶粉末中加入纤维素酶1.0mg、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55℃、酶解pH 4.5、体积分数60%的乙醇用量35 mL,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苦丁茶中总黄酮提取率达7.80%.  相似文献   

16.
以铜藻为原料,采用化学与酶解结合的方法,经酶解、碱提取、沉淀、漂白、活化、烘干等工艺处理提取膳食纤维,研究了酶解、碱提取、漂白工艺条件对铜藻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出铜藻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由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可知,酶解工艺的最优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90U/g、木瓜蛋白酶用量5000U/g、酶解时间1.5h;碱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为:20倍的200g/LNa2CO3溶液、处理时间2h、处理温度85℃;漂白工艺的最优条件为:3倍的0.3%NaClO溶液、DH7、漂白时间40min。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铜藻膳食纤维的产率为35.4%,颜色较白,总膳食纤维干基含量为78.6%,膨胀力为85.8mLk,持水力为4220.0%,蛋白质含量0.45%,总灰分含量为18.3%。该方法所提取的铜藻膳食纤维的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用糖蜜水解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糖蜜水解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的工艺条件。[方法]利用硫酸对糖蜜进行水解,再用糖蜜水解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考察糖蜜水解pH值、水解温度及保温时间对糖蜜水解程度的影响。[结果]在糖蜜锤度30°Bx,pH值2.4,水解温度125℃,保温时间40 min时糖蜜中蔗糖转化率可达95.0%。[结论]利用糖蜜水解液(占总糖比例20%)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发酵醪在发酵过程的流动性显著增加,发酵成熟醪酒精浓度为15.5%,达到浓醪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用复合纤维素酶处理APTMP,探讨了不同酶处理条件(温度、酶用量、浆浓、处理时间)下还原糖生成量、纸浆滤水性及强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复合酶对APTMP的各筛分的水解作用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在较低温度、酶用量、浆浓和较短处理时间的轻处理条件下,酶分子与浆中的细小组分作用的选择性更高,在改善纸浆滤水性的同时,还有利于物·g-1(CMC酶活力)理强度提高 当pH值为5 0时,在45 0℃、浆浓3%、酶用量5 0×10-8mol·s-1的条件下处理30min,纸浆的打浆度下降4 8°SR,成纸裂断长提高120m,与二次纤维复配成的新闻纸浆抄造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波对棉织物进行前处理,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棉织物失重率的影响因素,设计L9(33)正交实验,分析超声波处理条件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退浆工艺下,进一步分析了漂白效果的影响因素,选出最佳漂白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前处理棉织物退浆的最佳工艺:温度50℃,时间30min,频率50kHz;棉织物的双氧水漂白最佳工艺:双氧水浓度20g·L-1,时间30min,温度60℃.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织物失重率达到14.28%,白度达到76.5,毛效7.4cm,断裂强力305N,伸长率42.8%.说明超声波作用到棉织物前处理中,可减少前处理试剂用量,缩短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辟海藻渣废物利用的新途径,以工厂中提取海藻酸后产生的废渣为原料,采用浓盐酸预处理和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木瓜蛋白酶复合酶酶解,制得海藻液肥,讨论了不同的酶解条件对海藻渣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为理想的酶解条件为酶用量为9(相对于海藻渣的质量比),酶配方为纤维素酶50%,果胶酶30%,木聚糖酶10%,木瓜蛋白酶10%,pH7.0,温度40℃,酶解时间24h时海藻渣的提取率为46.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