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条件下的江西古村落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的角度,以江西典型古村落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次意义重大的历史性迈进,在古村落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开展旅游则是正视传统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契机,对提高农村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不当、古村落旅游过度开发有可能给古村落历史文脉造成破坏,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将古村落的保护合理地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古村落旅游发展规划中,才能有效地保护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村落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古城和其特有的文化资源,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对赣县白鹭古村落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高水平合理规划、依法落实好相关保护措施、适度开发的建议,为更好地做好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新农村建设下,传统古村落随着改革的步伐再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通过对宁波市走马塘村的调研,发现传统古村落在当今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下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发掘新农村建设中对传统古村落的积极保护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以达到良好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古村落成为新农村的文化思考——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祁嘉华  孙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44-1745,1769
将古村落成为新农村的问题提升到民族的生存文化是否可得以存续、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保持中国特色的高度来认识,提出了古村落成为新农村实质上是一项文化工程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根据陕西省古村落的历史情况与分布,归纳其中的文化特点,分析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延续、整体眼光和慎重态度方面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升新农村乡村旅游建设的质量,成为新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农村建设大环境下,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旅游资源的湖南省永州市古村落,开展丰富的乡村旅游活动,对乡村旅游所在地的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以永州市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永州市古村落游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到位、保护不利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强烈的感化和教化作用,独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出发,阐述了如何将民俗文化通过培养民俗队伍、进行古村落保护、弘扬民俗节日、发展农家乐等手段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7.
刍议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当前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依据村镇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待,尤其是对于一些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古村落,要采取不同的手段来进行,并且要注意加以保护。同时分析了当前这些古村落在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与古村落文明的保护和传承相统一。在保护原则上应坚持分类保护、因村制宜原则;应充分发挥古村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转化,并将其融入到现代乡村文化建设中;在保护、利用古村落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基础上,建构现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充分利用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创意,打造乡村农业文化综合体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既为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处理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变得更加迫切。在黄岩,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村落的价值,积极探索推动古村落活态再生的新路子,成效显著。但同时也要看到黄岩的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的现状距离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和社会的期待差距还较大。对推动黄岩历史文化村落活态再生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历史任务。古村落作为农村的一部分,也必然要加入到这个时代的进程当中。但是古村落作为一种特殊的农村现象,体现了我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是当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表现,是不可复制的,需要大力保护。这就在现实工作中出现了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之间的许多矛盾。如何破解二者之间矛盾,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对各种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新村、合理疏散、保留居民、适度改善等一系列对策和措施,希望能给现实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强烈的感化和教化作用,独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出发,阐述了如何将民俗文化通过培养民俗队伍、进行古村落保护、弘扬民俗节日、发展农家乐等手段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2.
古村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痕迹,其能够让我们反应很多的古文化信息,如建筑文化、居住文化以及一些当时社会的风俗。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古村落不断遭受破坏,转而带给我们的是一栋栋的高楼大厦。历史的痕迹正在被我们的经济建设所抹除,这不仅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带来严重的损害,还影响着新时代年轻人们对古老文化的获取和解读。不能让古村落消失是我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文化保护战略方针,重视古村落的保护措施建设,加强古村落的保护,落实古村落的保护措施是新时期我们所工作的重要方向。在本文章的研究中,笔者将对古村落的保护措施和制度建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通过对目前古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为古村落的保护措施和制度建设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6,(12)
正浙江省三门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青山绿水间散落了大量千姿百态的古村落。近年来,实施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有的乡镇片面理解为拆旧建新,很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村落建筑群及古道,面临着"存之继绝"的危险。现今,三门现存文化村落仅占全县行政村0.3%,可归入古建筑、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文化古村落越来越少,规划保护迫在眉睫。1.主要做法(1)顶层部署,落实责任建立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挂帅,相关职能领导协同,部门领导专项负责,对全县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散落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古老村落,犹如一条灿烂星河,传承着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基因"。在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专家呼吁新农村建设中要大力加强对古村落这一特殊群体的保护,以传承我国文化"基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吴昌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612-3613
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背景,以徽州地区为例,剖析了其在村落选址、古村落空间布局、建筑特色、文化特色方面的核心理念,认为新农村建设也应汲取徽州古村落的营建思想与发展经验,合理利用地形,注重地域差异,结合民风民俗,打造和谐宜居的居住空间,实行差别化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古村落遗址是浓厚历史文化的积淀,古村落遗址保护意味着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一种崭新"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古村落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将极大地推动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与农村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旅游开发经营模式差异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作为一种地方特有的乡村聚落和居住空间的历史遗存,以其独特的景观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我国现存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个案分析,归纳各种开发模式的特点,为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缺乏因地制宜的整体规划,缺乏灵魂、千篇一律,以政绩为导向、华而不实,与古村落的保护不协调,不能满足原有民居生活需求等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党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各级政府推行一系列政策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不断满足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安徽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它们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安徽地区古村落非遗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古村落非遗文化要从整体性保护、优化商业经济环境、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等方面入手,进而推动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传承地区优秀文化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范凌云  高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52-852,85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对民间音乐的发掘与保护更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了江西民歌的发掘与保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