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 直肠息肉是貉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于2年以上的成貉。它是由肠粘膜慢性炎症或粪块等机械性刺激,引起粘膜增殖后,发生表皮和肠上皮组织的局限性增生所致。直肠息肉多发于直肠下段,因临床上的忽视,所见病例极少。笔者在治疗和观察貉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养貉的发展从全国历史看,虽然不长,但发展很快,是国家、集体与家庭致富的好门路。随着养貉业的迅速发展,貉病的威胁也日趋严重,貉异形吸虫病和其它貉病一样,往往给养貉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貉感染异形吸虫后,被毛粗乱,体质瘦弱,发育受阻,毛皮质量和繁殖能力下降,由于肠粘膜受到寄生虫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貉的消化机能,致使病貉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由于貉的抗病能力下降,常常导致或继发其它疾病。病原体特征及发育史异形吸虫虫体灰白色,呈长梨形,体表有小刺,体长1~1.7毫米,宽0.3~0.7毫米,口吸盘在前端,腹吸盘厚而较大,位于虫体腹面中  相似文献   

3.
貉细小病毒性肠炎是貉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严重危害养貉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主要特征为腹泻,在粪便中含有灰白色的由脱落肠黏膜、纤维蛋白和肠黏液组成的管柱状物,白细胞显著减少和严重的胃肠炎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貉细小病毒性肠炎是貉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严重危害养貉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主要特征为腹泻,在粪便中含有灰白色的由脱落肠黏膜、纤维蛋白和肠黏液组成的管柱状物,白细胞显著减少和严重的胃肠炎性变化.该病多发于6-1 0月,幼貉发病率可达50%~60%,致死率高达90%;成貉发病和死亡率一般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5.
貉传染性肠炎又称貉病毒性肠炎,是由貉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粪便含有灰白色脱落肠黏膜、纤维蛋白和肠黏液管状物,血液白细胞显著减少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应做好防疫,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发现症状及时治疗,用中药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21日,洪泽县养貉专业户孙某饲养200多只貉有部分发病,死亡3只.经检查有16只貉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渴欲明显,有时呕吐,体温升高40.5℃,粪便含有肠黏膜、纤维蛋白和粘液组成的灰色管状物.根据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及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貉传染性肠炎.  相似文献   

7.
<正> 1 发病情况河北省遵化市汤泉乡元果庄村耿某饲养乌苏里种貉134只。耿某对全群种貉进行附红细胞体病预防注射,每只种貉肌肉注射2毫升血虫灭(主要成分: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同时由饲喂冬毛生长期料改喂准备配种期料。注射后当晚喂料时,全群即发现剩食。次日开始有14只种貉先后发病。病貉呕吐鲜血或咖啡色血液,排干硬黑色粪便。发病种貉中,两年以上种貉发病5只,死亡1只;当年新选留种貉发病9只,死亡3只。从发病及死亡情况分析来看,当年新选留种貉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两年以上种貉。2 临床症状全群种貉突然厌食,病貉表现腹痛、磨牙、不安。病貉呕吐鲜血或咖啡色血液,体表皮肤及可视粘膜苍白,排黑色干燥或弹  相似文献   

8.
续鸿飞 《北方牧业》2004,(13):27-27
6-8月份是仔貉大肠杆菌病的多发季节,此期正处于貉断奶后分窝期,仔貉的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都不健全,加之气温升高,动物通过分泌物、排泄物等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有的健康貉通过消化道和皮肤黏膜创伤处感染本病。在正常情况下,貉机体内存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貉机体抗病机能降低,肠道菌群失调时,大肠杆菌迅速繁殖,破坏肠黏膜,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严重者造成绝食,脱水发生败血症,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9.
貉细小病毒性肠炎是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腹泻,粪便内含有灰白色由脱落肠黏膜、纤维蛋白和肠粘液组成的管柱状物,白细胞显著减少,胃肠黏膜有炎症变化。  相似文献   

10.
貉脱肛是育成期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秋末初冬天气较冷更易发生。不及时救治多因互咬而致死。1 病因1.1 患胃肠炎,稀便时间较长,致肛门括约肌松弛而脱肛。1.2 貉育成期正是生长发育旺期,采食量大,一旦过食致使腹压增强,天气稍冷,致脱肛。1.3 由于一笼多只貉,食后互相挤压或抢入小室,极易造成脱肛。2 治疗发现病貉及时捉住,用盐水或0.2%高锰酸钾水冲洗脱出的直肠。如有水肿,坏死的粘膜可用针头多点刺破水肿部位,用手轻轻挤压去水,已变黑的坏死部分粘膜可择除。直肠有穿孔破伤可常规处理后缝合。处理后患处外用青霉素粉20~40万U,用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秦皇岛某养殖场母貉死亡的原因,笔者无菌采集死亡貉的心血、肝脏、肠内容物等病料组织,采用胶体金试纸条法、PCR法、细菌分离鉴定、K-B纸片法等分别检测细小病毒、病原菌感染情况及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死亡貉细小病毒阳性,病原菌为沙门氏杆菌;分离到的沙门氏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拉啶、环丙沙星等5种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的耐药性。说明貉源细小病毒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是引起母貉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对细小病毒无特效治疗药物,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泰山螭霖鱼肠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 ,对泰山螭霖鱼 (Varicorhinusmacrolepis)的肠道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泰山螭霖鱼无胃 ,食管之后是肠道 ,起始端膨大呈球状。肠道由前肠、中肠和后肠组成 ,肠管直径由前肠到后肠逐渐变小。各段肠壁均分为粘膜、肌层和浆膜 3层。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 ,肌层分内环行和外纵行 2层。粘膜向肠腔内突出形成许多粘膜褶 ,有的呈指状、杵状 ,有的有分支。由前肠到后肠 ,粘膜褶由高变低 ,数量逐渐减少 ;杯状细胞数目由多变少 ;肌层逐渐变薄。扫描电镜下 ,肠道的粘膜褶大体上呈纵向锯齿状 ,并且粘膜褶上还有次级皱褶。柱状上皮细胞表面多呈圆形 ,前肠、中肠柱状上皮细胞轮廓和界限清楚 ,常呈隆起状 ,而后肠上皮细胞表面较平坦。前肠柱状上皮细胞游离面的微绒毛长而密 ,后肠的短而稀疏。前肠的杯状细胞常常有较大的分泌孔 ,周围有分泌物 ,粘膜表面有粗大的分泌颗粒 ;后肠杯状细胞的分泌孔较小 ,粘膜表面有较多细小分泌颗粒。  相似文献   

13.
为试验貉冠状病毒的致病性以及与犬冠状病毒的关系,用经电镜观察仅见冠状病毒的肠炎死亡貉粪便提取物,人工感染未吃初乳的新生仔犬2只和经犬瘟热和貉细小病毒弱毒免疫的健康貉2只。结果,4天后,2只仔犬拉稀死亡,剖检呈出血性胃肠炎病理变化,肠内容物经电镜负染观察,见有大量冠状病毒;2只试验貉分别于第4天和第5天拉带粘液的稀粥样粪便。粪便提取物电镜负染.见有大量犬冠状病毒样病毒。为进一步试验貉冠状病毒与犬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分别用豚鼠抗貉冠状病毒和抗犬冠状病毒血清与提纯的貉冠状病毒作免疫电镜观察。结果,两种抗血清均可将貉冠状病毒凝集,呈阳性免疫电镜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农药,灭鼠药和杀虫药,貉中毒症时有发生,请介绍一些防治措施. 答:化学药品种类很多,如有机氯化合物、氟化合物、磷化合物、安基甲酸化合物等,貉及其它毛皮动物对这些化学毒物非常敏感,很容易发生中毒。 (一)貉敌百虫中毒:敌百虫与1605、1059、敌敌畏及乐果等均属有机磷杀虫药、杀螨剂,对动物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但对貉等毛皮动物的毒性最大。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侵入动物机体,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症状 病貉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并出现腹泻。病初排黄绿色稀便,后期拉水样便。有的粪中带有血液或脱落的肠黏膜,气味腥臭灰色或灰褐色,貉肛门周围和后肢皮毛被污染,病貉机体虚弱不能站立,颤抖,体温升高但四肢发凉,眼眶卞陷,全身脱水,皮肤弹性下降,貉迅速消瘦,很快死亡,病程3~5d。最急性病例不见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6.
在创伤应激状态下,肠道GLN利用率升高,如果营养供给不足,会发生肠粘膜饥饿,导致肠粘膜萎缩。给烧伤大鼠提供GLN,结果氮丢失减少,肠粘膜萎缩减轻。因此,在创伤应激时经肠内或肠外GLN营养支持可维持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减少骨骼肌蛋白分解,改善氮平衡,降低应激代谢反应。而且,供给GLN还可维持和恢复肠粘膜屏障结构,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2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规模化貉养殖场发生死亡,为了确诊其病因,对其死亡的貉进行解剖检查,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进行生化试验、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等。剖检结果表明:肝脏肿大、胆囊充盈、肠外膜出血、肺部结节等;生化结果表明: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性;PCR结果表明:引物能有效扩增大肠杆菌Sta基因;药敏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米诺环素高敏,对头孢唑林、妥布霉素中敏。说明该貉养殖场细菌污染严重,本研究为该貉养殖场貉的死亡病因分析和防治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8.
1症状 病貉精神沉郁,吃食减少或不食,体温升高。流鼻液,多为浆性鼻液,少见黏液性,干咳或湿咳,流泪。病貉多呕吐,有的吐食物,有的吐泡沫。下痢,粪呈稀粥样、灰色,稀粪中混有肠黏膜、脓样物,有的粪中带血凝块或血丝,其味恶臭。病貉一般经5~6d死亡。  相似文献   

19.
从流行病学、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措施方面对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魏氏梭菌病又称肠毒血症,是多种毛皮动物及家畜较易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表现为全身毒血症、剧烈腹泻、软肾、肠道重度出血等。毛皮动物以鹿、水貂、狐、海狸鼠等发病较常见,而貉感染魏氏梭菌报道较少,笔者将遇到乌苏里貉魏氏梭菌病的诊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