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东部嘉都化肥不同用量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嘉都肥最佳施肥量为2 001.0 kg/hm2,玉米生产达到纯收入最大值,即获得10 791.6元/hm2,为该区域玉米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采用随机排列法,在桦甸市冲积土进行扩展"3414"施肥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为纯N 180 kg/hm2、P2O5105 kg/hm2、K2O 80 kg/hm2时能获得较高产值,该结果可为该区域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开展玉米吉平8的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6.0万、6.5万株/hm2的产量高,分别为11 107.5、11 013.0 kg/hm2。6.0万~6.5万株/hm2的栽植密度,能够充分发挥该品种群体优势,增强抗逆性,减少空秆率,有利于玉米安全成熟,为该区域玉米生产达到高产、稳产、高效的目的,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开展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试验,结果明确了在当地土壤状况下,种植玉米先玉335,确保实际收获5.5万株/hm2,合理配施氮、磷、钾肥的施肥量分别为153kg/hm2、27kg/hm2、80kg/hm2,能够达到产量和产值是最高的。为该区域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是达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元二次回归的方法对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该区域玉米种植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N 213.68 kg/hm2、P2O5210.06 kg/hm2、K2O 137.88 kg/hm2,当地碱解氮素、磷供应量为低水平,钾素供应量为中等偏上水平。  相似文献   

6.
进行吉单631不同密度对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6.0万、9.0万株/hm2的产量高,分别为12 523.44、13 571.71 kg/hm2。考虑降低种子费用,玉米生产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吉单631的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该结果可为该区域玉米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2—2013年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千亩方产量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单产达到12 832.4~12 904.1 kg/hm2,收获株数(69 000±1 500)株/hm2,收获穗数(67 500±1 500)穗/hm2,收获粒数(3 750万±300万)粒/hm2,穗粒数(570±10)粒的产量构成。同时提出湿润区单产超过12 750 kg/hm2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以指导该区域玉米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8.
创玉198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2005年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在2008-2009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是9 705.0kg/hm2、9 070.5kg/hm2,分别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0%、7.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583.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7%。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宜河南春夏播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玉米品种丹科2151在辽宁不同地区的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丹科2151为材料,在辽宁不同生态气候区域选择6个试点研究该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和倒伏等因素,丹科2151在辽宁东南部及辽西沿海地区合理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辽宁中北部地区为52 500株/hm2,辽西内陆地区为52 500-60 000株/hm2,该结果可为玉米生产提供合理指导。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东部"3414"施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纯N 180 kg/hm2、P2O5105 kg/hm2、K2O 80 kg/hm2的处理在2个时期的全展叶片数最多,分别为8.0、13.8片;穗粒数、收获粒数、千粒重最大,分别为621粒、3 415.5万粒/hm2、322 g;产量最高,为10 935.0 kg/hm2;去除化肥的投入,其纯收入还是最高,为15 976.0元/hm2。表明该处理N、P、K的配比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质生产和供给能力,促进玉米粒的形成,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因此,在吉林省东部种植玉米纯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0、105、80 kg/hm2,为该区域玉米优质高效生产、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给浚单28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比较浚单28和对照玉米品种的各生长性状和品质指标,探讨了浚单28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表明,浚单28在河南省夏播的生育期为95 d,千粒重为300 9,出粒率为89.1%.该品种在2004和2005年浚县品比试验中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1 536.5 kg/hm2和11 223.0 kg/hm2,在2006年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6 933 kg/hm2,2007年在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8 377.5 kg/hm2,同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8 082.0 kg/hm2.该品种的综合抗病(虫)性较好,在同等肥力水平下,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2.浚单28品质优良,适宜在黄淮海平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以农华101等15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玉米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产量的高低。结果表明:在该区域种植玉米密度达到6.3万株/hm2时,苗期早发性好的、在9月25日前成熟期的、产量超过12 000 kg/hm2的供试品种有Kf1055、长大19、齐单1号、吉东59、先玉335。该结论可为该区域推广种植优良品种,达到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通过3种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的试验,筛选出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的最佳机械。结果表明,处理3比处理1和处理2的灭茬率分别提高7.0%和9.5%,出苗率分别提高9.0%和11.0%,处理3的机械播种玉米的效果明显提高。处理3比处理1、处理2分别增产904 kg/hm2、975 kg/hm2,产值分别提高1 808元/hm2、1 950元/hm2。明确处理3的机械为该区域旋耕起垄灭茬播种玉米的最佳机械。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品种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以1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种植区域比较品种产量高低。结果表明,2 750℃.d积温区平地供试品种以良玉11、先玉335、吉单550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3 364.0 kg/hm2、13 217.7kg/hm2和12 726.7 kg/hm2,与其他5个供试品种平均产量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2 750℃.d积温区坡地供试品种以良玉11、先玉335的产量最高,分别为9 652.0 kg/hm2、9 565.3 kg/hm2,与其他5个供试品种平均产量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2 600℃.d积温区平地供试品种以吉单27、科泰199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1 746.0kg/hm2、11 645.0 kg/hm2,与其他2个供试品种平均产量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试验明确不同种植区域适宜玉米品种,为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开展玉米中元999、乐盈278及先玉335的大面积示范,开展处理生育期、叶片生长状态、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构成研究,明确了乐盈278、中元999及先玉335的产量分别为为12519.0kg/hm2、12858.0kg/hm2、8760.0kg/hm2产量差异明显。在适合种植先玉335的区域开展多点示范,展示乐盈278、中元999品种,为该区域玉米生产达到稳产高产高效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进行玉米京科301不同播种密度对生育期及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由早到晚的密度分别为4.5万、6.0万、7.5万株/hm2,单位面积收获粒数由高到低的密度为7.5万、6.0万、4.5万株/hm2,千粒重由高到低的密度分别为4.5万、6.0万、7.5万株/hm2,穗位由高到低分别为7.5万、6.0万、4.5万株/hm2。玉米种植密度在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因此,明确京科301播种的最佳密度,对提升该区域玉米高产高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白银地区豌豆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套种玉米是白银地区农民近年在生产实践中摸索的一种全新高产种植模式。据统计,2013年种植面积达0.67万hm2,玉米平均产量10 560 kg/hm2,豌豆平均产量5 640 kg/hm2,按玉米1.5元/kg和豌豆2.6元/kg计算,实现豌豆产值14655元/hm2,实现玉米产值15 840元/hm2,两项合计31 495元/hm2,扣除机械、肥料等投入为7 440元/hm2,最终实现效益23055元/hm2,高于该地区粮食种植效益,达到了很好的增收效果,该项种植技术已成为该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吉单5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15—2016年吉林省玉米绿色通道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531.7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0%;2016年吉林省玉米绿色通道晚熟组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746.7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2%。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玉米晚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科学指导云南省绥江县玉米生产,探索玉米最佳推荐施肥量,为制定绥江县玉米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开展绥江县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借助“3414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软件,对玉米产量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该区域玉米最佳施肥方案为:纯N、纯P2O5和纯K2O分别为244.38、58.75和107.38 kg/hm2,获得最佳产量6 975.60 kg/hm2,最大效益16 888.58元/hm2.[结论]合理配施N、P、K肥,既可提高玉米产量,又可增加经济效益,对绥江县开展玉米配方施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陇西县川水灌区的热量条件一季有余、两季不足,近年来我们成功地摸索出并推广了适合该区域的款冬花、大葱苗、玉米3种作物套种的三种三收高效种植模式,单位面积可产款冬花750~900 kg/hm2、葱苗52.5~60.0t/hm2、玉米4 500~4 800 kg/hm2,收入分别为2.25万元/hm2、1.80万元/hm2和3 750元/hm2左右,除去种子、水肥投入后,纯收入在4.20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可观.目前这一栽培方式已在我县得到较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